这部电视剧展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发生在部队文工团当中。
杜鹃是一名美丽单纯的舞蹈演员,遇到爱情的模样还是很可爱和真实的。
在一个高干子弟和一个潜力股中间做选择,她犹豫不决,相对于潜力股的不善表达和害羞,高干子弟表现得敢爱敢恨、真诚又执着,这让单纯的杜鹃内心有如小兔乱撞一样…
而她的闺蜜大梅,就显得现实很多,一心想找一个高干子弟,我觉得她做得也对,现实一点才能有好饭吃。
幸福像花儿一样,很美的名字诱惑着我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还顺便拜读了一下石钟山的原著《幸福像花样灿烂》。
原著的时间跨度有点大,故事略显老套和灰暗,于是我才明白作者不是要歌颂幸福的绚丽和芳华,而是要叹息芳华逝去的迅速和凄凉。
不过电视剧的基调要阳光许多,毕竟不管结局如何,人们还是更加关注花儿的灿烂。
结构上更加紧凑,人物性格也塑造得比较丰满和立体。
每一个时代都会给那个时代的人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杜鹃的时代是我所不了解的,但是对于人生、情感的迷茫和困惑却是每一代人都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也许正是这一点才让这部电视剧有了更多的感染力。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那样一个时代才能够造就杜鹃这样单纯和不顾一切的性格,她的单纯令人羡慕,但是她的固执有时甚至让人生气。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更加现实,所以我不太能理解她和林彬的执着,那样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在无法结合的条件下还要一往情深,不顾一切的执着就真的不仅伤到自己,还要伤到他人。
但是他们又都很善良,所以他们最终要回到那个要为之负责的人身边去。
白杨这个人物算是和原著中相差甚远。
从一个单纯的纨绔子弟到一个有些无赖但是不乏可爱甚至很深情的青年,我想除了小心眼之外,白杨其实应该是女孩子很喜欢的类型,聪明、乐观,不屈不挠,懂得呵护自己老婆,在适当的时候玩点无赖撒娇其实也很可爱。
对于白杨这样的小孩来说要做到宽宏大量其实真的不容易,他的小心眼可能多半是来自不自信,林彬确实非常优秀,而白杨对杜鹃的感情又一直没有信心,这样的处境确实很难让他有安全感。
男人的胸怀是很重要的,不过能做到梁思成那样的恐怕屈指可数,对于凡人的我们就不必苛求了吧。
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其实我倒最喜欢郑媛媛,除了为了引起林彬关心而不惜毁灭自己这种白痴的情节之外,她的直爽和隐忍都很令人感动,她理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得不到的时候,并没有像我想象的一样报复林彬,最后还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真是聪明的女人。
对于大梅,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编剧都是男的,看电视剧看到最后,都让人觉得一个女人不能离开男人,否则她再成功再有钱都不可能幸福,真是莫名其妙嘛。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标准,我佩服大梅,她有目标有头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努力这有什么错啊,就算有人不认同她的人生观,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嘛。
对于每一件事情都认真付出过,这就是幸福。
其实不管是杜鹃也好,大梅也好,白杨也好,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一往无前的努力,这种单纯的热情才是真正令我感动的东西,花期短暂又如何,即使只是刹那芳华,只要尽情绽放过自己的灿烂,足矣!
杜娟, 本是灵魂不老、自由舞蹈的飞鸟,却一头撞进婚姻、大家庭的牢笼里,被丈夫、婆婆用明为“为你好”实为“管教”的名义,肆意羞辱人格、不断侵犯边界,身心俱疲,不能再尽情舞蹈,必须顾家庭、生孩子。
本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却要给一大家子做饭、洗衣,给丈夫熨衣服、擦鞋,甘当“任劳任怨”的免费保姆、生育工具(流产也是被动的),才能换来原有的跳舞权利。
看着一个明朗又莽撞、勇敢又可爱的女孩,慢慢变得忍耐、退让,慢慢变得提心吊胆、失去自我,满身伤痕,挣扎着再爬起来继续拼搏,无论是“没样儿”的丈夫还是“三观不合”的闺密,都不仅不能理解、支持她,还一再阻挠、打压她,心痛又叹息。
明明有叶团长这么一个难得的榜样,明明热爱着舞蹈有一个当舞蹈家的梦想,却一再违背曾郑重许下的诺言,一步步被“不幸”的婚姻蚕食、淹没。
虽懵懂又嘴硬着不恋爱、不结婚,但若是为与林彬“撕心裂肺”地相爱而结婚,也就不会在无休无止、一地鸡毛的婆媳关系和繁琐家务中,消磨掉眼里的光。
林彬,心真硬啊也真惨。
父母被迫害双亡,在“小地方”邛崃(认识一个地名和两个生僻字)跟着外婆生活。
入伍后上战场,一场指挥失误,一场连长死在他怀里,自己背着唯一的战友在炮火中死里逃生,他也从副排长成了“光杆”英雄连长。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喜欢杜娟,但他自觉心理和外在条件都没准备好,怕让她失望,便只借着送站、借书、送票、给她做饭保持着关切;面对杜娟直接、热烈的表白,也敞开了心扉和怀抱,爱笑也会吹牛;由衷尊重、支持杜娟的舞蹈事业,愿意到三十岁甚至再晚一点儿结婚。
二人的感情,平实又绚烂,美好得令人心动,残酷得令人心碎。
一见面就都笑开了花儿,五官挤成一团,绽开一口大白牙,攥拳头又跺脚,展开双臂冲上去拥抱,刚拥抱完转身又跳起来再深深地拥抱,被抱起来转圈圈,捶胸、捶背、咬手、咬肩膀......
看到对方,打心眼儿里高兴,“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能理解林彬“死”也不肯去找白部长为自己说情的骄傲中混杂着的自卑,尤其是在杜娟求白杨来帮忙遭拒后,白杨说他“让一个小姑娘为你受苦、委屈,算什么军人、英雄”后,这种心情愈发复杂至难以名状,他怕因为自己让杜鹃的理想不能实现。
但也多么希望他能为了深爱的人儿和事业更坚定、勇敢地冲破桎梏留下来,他的实力、才能值得也应该被留下来,他放弃的不仅是和杜娟的感情,更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和远大前程。
不能接受亦不能原谅他,雨夜里拥抱却又当面、写信分手、杜鹃拼命追车呼喊着“回来”也不肯停下,一再退回杜娟来信的残忍,既不能“拥抱”自己爱的人,又“牺牲”掉爱自己的人,牵连无辜,让痛苦延续、翻倍。
能理解杜娟的“心如死灰”,充满爱与光明的心,突然像被狠狠挖出一个无法弥补的黑洞。
从林彬可能离开军区、到所在部队可能要调防、到可能要转业回县里都没有像样电影院的贫困山区,杜娟都开始慢慢接受并坚定地表示不愿分开、准备打结婚报告,拼命向林彬表明心迹,对他的信任和克服一切困难都要在一起的决心,放下自尊去求白杨帮忙,拼尽全力去追车......然而,“死都不怕,可我怕毁了你”,一再放弃“求情”的机会后,林彬不但写信要分手,还谎称自己转业回家就要跟见过一面的女孩结婚,再把她的来信一封封退回去......被深爱的人抛弃、背叛的绝望感,将杜鹃狠狠吞噬。
可是林彬,你的牺牲成全的“幸福”,是幸福吗?
是杜鹃想要的吗?
如果,白杨早点儿告诉白部长,杜娟和林彬也许不会分开,可白杨忌惮着林彬各个方面的威胁,而林彬的不“自救”又能怪到谁身上?
......
怪时代、命运还是执拗的个性,林彬既不愿意“低三下四”求人又怕欠人情,既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留下来又自认有错甘愿“服从组织决定”,“死也要站着死”......真想劈头盖脸“打”醒他
白杨的“死缠烂打”和片刻真情,用对林彬的帮助、对杜娟的坦白和假意应允(支持她继续跳舞并从家里搬出去住),令她逃避进这段脆弱、虚假的关系里,又给她迅速“套上”婚姻的枷锁。
郑媛媛拿出离婚协议让林彬签字的时候,说会记得他的好,整个人才轻盈起来;林彬说一辈子都不会再见杜娟,即便释怀也依然是无法见面的伤痛。
最后杜娟跟林彬的关系成为“亲人”可以接受,但叶团长“牺牲”掉自己让她留在热爱的文工团跳舞,她却还要留在既不懂得尊重、爱人又偏执、粗暴、不上进的丈夫身边,继续浪费天赋和曾经的努力,着实匪夷所思!!!
当初只能在电视上看的剧,重看发现一集没拉,都看过;记忆里杜娟和林彬分开后,剧情便开始灰暗。
而且是选择性记忆,觉得林彬真的转业没戏份了看到郑媛媛出现在他们连队才想起后来的剧情。
当时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前几年,一部分人南下经商,百万大裁军......先富起来的大梅提出离婚就是忘恩负义、令众人唾弃,因为是她高攀“高干子弟”大海;如果是“小地方”出身的林彬提出离婚,郑媛媛的副司令爸爸拿枪崩了他却是应该的。
叶团长,非常难能可贵的角色。
有热爱并为之奋斗的舞蹈事业,不为大环境所裹挟,不为凡尘俗世所禁锢,全身心地投入舞蹈艺术,倾情指导、关心团员,严厉也温柔。
大梅,好强又贪慕权势富贵,和杜娟是分分钟友谊翻船的损友,也是能交付身家性命的挚友,有勇气、有能力只身闯荡出一番事业,也有勇气和渐行渐远的丈夫离婚,却还劝杜鹃留在无望的枷锁里依附“无能”的丈夫和压抑的大家庭?
......白部长,既无法忍受妻子的无理取闹与庸俗不堪,又屈服于时代与职业的局限性;劝说林彬结婚,也斥责林彬“不配做男人”,还会暗示杜鹃去劝解一蹶不振的林彬;他鄙夷妻子的恶劣言行,让她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也放任她对白杨的骄纵、对杜娟的刁难。
白杨的妈妈,受害的加害者,不能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就转而憎恶无辜的叶团长和杜娟,没完没了、变本加厉、不依不饶;一生都寄生在男人身上,生了三个女儿之后才有了儿子,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温情的满腔愤懑转而倾泻到对儿子的纵容、溺爱、对儿媳的百般刁难中,满身怨气、一腔怨怼的市侩言行令人无比厌憎。
白杨,重看真是太讨厌这类角色了,表面“花花公子”,内里“一往情深”。
可他的痴情难道不是可怕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帮了林彬却也埋下心结,从嫉妒到憎恶,从暴跳如雷到动手打人。
他的“爱”只停留在口头上,既不尊重杜娟的人格和事业,也是妈妈欺压杜娟的帮凶,只会指责杜娟作为妻子/女人该如何牺牲、奉献,而他自己作为丈夫却好高骛远、放任自流、一无是处,既不能照顾家庭生活,也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还阻碍妻子求进步、搞艺术;孤注一掷的所谓事业失败,竟要怪罪到杜鹃的“不体恤”上?
整一个破坏力超强、毫无廉耻心的巨婴。
杜娟,原本精神和物质都独立、自由,不必依附、屈服于任何人,活得安宁又自在;感情上的伤痛,也更需要独处和时间的疗愈。
为什么非得跟既灵魂不契合、志趣不相投、身心不自由的,又只会拖累、消耗、伤害自己的男人绑在一起?
......厌恶这样的结尾!
因为《戏剧新生活》看了话剧《青蛇》(很遗憾没看过现场)和《四世同堂》(很高兴在天桥剧场看过现场),因为《青蛇》法海的扮演者辛柏青想起这部《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时的孙俪演小鹿一般的杜娟实在自然又有生命力;辛柏青老师演活了憨直、拧巴又脆弱的林彬,后来演的“法海”反而感觉更年轻些“冠晓荷”也演得很好,邪恶得有点儿天真;演大梅的殷桃在《四世同堂》演冠晓荷的女儿
幸福像花儿一样最主要的角色就是杜鹃、白杨、林彬,还有大梅和大海,以及他们各自的一家人。
而这部电视剧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则是杜鹃和大梅两个女性在这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她们的经历和我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很多很相像的地方,即使这一部剧已经是很多年前就拍了,可是问题依旧是同样的问题。
下面我将把杜鹃和大梅两个人物分开来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杜鹃在剧中,我们都能够感觉到杜鹃是一个特别纯真的女孩,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一样,相信爱情,相信童话,相信着努力就会有结果,相信着理想不会屈于现实,虽然这样显得很天真,但是杜鹃又是一个很努力的人,面对生活也很有勇气,在现实面前并不只有幻想,还有实践。
比如当林彬被关进监狱的时候,当大家都觉得无法挽回的时候,是杜鹃自己一个人一直在坚持着跑到各个领导那去解释、到监狱外面等着林彬,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可能的时候,是她一直在坚持;又比如当时林彬说要与她分手的时候,虽然杜鹃心里面也害怕,但她也坚持说即使回到乡下也没关系,她也可以继续跳舞,她哭着流着泪说她不怕……她很天真,但她也敢于面对现实给她带来的困难。
这明明是一个很有傲气的人,按照她的个性,我相信她会和林彬一直坚持着走下去,只是最后杜鹃和林彬这一对还是没有走到一起,的确有各种原因。
我到现在也无法想象杜鹃当时答应要嫁给白杨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撇开后来杜鹃真的是爱着白杨,但当时答应嫁给白杨的时候杜鹃是真的对白杨有感情吗?
婚前,白杨对杜鹃可谓是千依百顺,我们都看得出白杨对杜鹃的确非常的好,但是婚后我们也看到白杨和杜鹃吵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婚前白杨对杜鹃跳舞并没有说什么,婚后白杨心里还是想着让杜鹃放弃跳舞,好好做个家庭主妇;婚前白杨不管杜鹃是不是爱着他,他就是想要娶杜鹃回家,婚后白杨一直都没有相信杜鹃,常常怀疑她心里还有林彬。
(看到这些场景时,我总是在想,如果当初杜鹃和林彬在一起,或许就不会有这些矛盾了,林彬很支持杜鹃跳舞,尊重她,但无奈林彬本又是个自卑的小伙,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配不起别人,不想亏欠别人任何东西,最终没有走到一起。
)婚前和婚后的白杨似乎变成了两个样子,这很像生活当中大家说的男人婚前婚后的模样,是不是每个男人都是这种样子的呢?
杜鹃还没有谈恋爱之前,叶团长就已经和她说五年之内不许谈恋爱结婚,给自己的事业五年的时间,最后杜鹃还是谈恋爱了,和白杨结婚了。
婚后杜鹃的婆婆让她学着做饭洗衣服做各种的家务,杜鹃能够练习跳舞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每天练完功就要快速地回家做饭,这期间白杨和她婆婆还帮她找了另一个工作,不想杜鹃再继续跳舞。
在家庭与事业的矛盾抉择中,似乎杜鹃本人并没有这个权利去做决定,然而这是杜鹃自己的人生,为什么最后这决定要落在丈夫的手里、婆婆的手里?
似乎大多数女人的一生都无法由自己来做决定,自己的意愿也不会得到重视,所有人都希望你走着所有人走着的路,乖乖地学习做个家庭妇女,安稳地过完一生就是女人最幸福的事情。
幸福的定义从来都没有掌握在当事人手中。
随着白杨对杜鹃的怀疑越来越深,杜鹃提出了离婚,但是到了电视剧的末尾还是没有离成,也许是剧情需要,又或许这也是普通家庭所常遭遇的事情。
矛盾到了某个节骨眼的时候撑不下去了,双方就想着要离婚,大吵大闹或是冷战,最终还有有些没有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也有个不离婚的原因。
大梅大梅是我最想要写的一个人物。
她非常懂得审时度势,在文工团时就嫁给了高干子弟,到部队要裁员时她也找到了一份安稳的工作。
但是,大梅的确也还是一个很年轻有野心的人啊,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如果一辈子只待在部队里,她会不甘心的,所以她选择了南下经商。
也许大海以为即使大梅去做生意也不会忘了这个家,的确,我相信大梅也没有忘记她自己这个家,但是南下做生意回来的大梅眼界已经和大海相差好远了,大梅并不想做一只井底之蛙,她想要跳出去,但是大海给不了她。
这个时候,家庭带给大梅的或许只有束缚,只要有这个家庭在,有这些并不支持她做生意的家人,还有小海,她没有办法走远,唯一可以的就是离婚,离开这个家庭,放下所有的束缚,不留顾忌地去闯。
如果放在现实当中,我想,很多人都一定会觉得大梅是疯了,嫁给了高干子弟,生了小孩,生活无忧,为什么还要这么大的野心?
为什么要心头这么高呢?
怎么就不知道知足呢?
所有的指责都是指向大梅的,即便是最亲密的朋友,杜鹃也会劝她不要离婚。
虽然还没有结婚,也没有谈恋爱,不知为何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情,很想要出去看一看、闯一闯,想要做出一点事情来,想要满足自己的野心,这么年轻就要结婚生孩子然后在家庭里默默地度过一生并不是我所想要过的生活,我想大梅也许也是这么想的吧。
大梅的这个决定到底正不正确呢?
其实根本没有答案,我们可以说她不负责任,可以说她负了这个家庭,也可以说她为了自己的理想去追求,只能说哪里有什么正不正确的答案,只是,如果我们是当事人,我们是大海或者小海,是大海的爸爸或者妈妈,是大梅的爸爸或者妈妈,我们的内心一定很难受,因为我们根本接受不了变故的家庭,因为会遭受到活在一个院子里的人的指指点点,因为会因为这种变故而遭受一些欺负……我们常常希望生活在一个循规蹈矩的环境里,幸不幸福只是其次。
也许关上门每天都会吵架,但踏出这个门,我们门面上还是完整的一个家。
我无法确定,到底离了婚更好还是不离婚更好,我只感受到,很多人都是你忍着我,我忍者你,将就着过完一生,怎么吵也不离婚,为了小孩,为了各种各种原因。
我曾经以为,其实离了婚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不需要每天都要吵架,都要存着坏心情,然而当事情真正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会发现自己并不希望生活有这样大的变动。
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要承担着相应的责任,而这一个家庭的抉择则是影响至一个家庭的人员,如果其中有一个人不负责任,那么苦痛则会变得更大。
看完这一整部剧,感觉有太多与生活相似的场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选择什么样的人结婚是一个问题,往后的日子怎么平衡工作与家庭又是一个问题。
很多年前看《幸福像花儿一样》,我一点都不看好白杨和杜鹃的爱,或者说,我不相信官二代和灰姑娘的爱。
尽管官二代是如此高大、英俊,又深情款款。
但我依然坚信只有林彬与杜鹃这样门当户爱的爱,才能够长久与坚实。
很好笑,我在应该喜欢浪子的年纪的爱情观居然如此老气横秋。
时隔多年后再看这部电视,我居然觉得杜鹃只有和白杨而不是林彬在一起才会幸福。
对的,磕磕绊绊但让人有信心的幸福。
真遗憾,我在应该看起来靠谱的年纪的爱情观又变得非主流了。
爱是什么,终我们每一个的一生或许都无法言说清楚。
更何况,我们对于它的判断还会随着我们所身处的年代,以及我们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而变动。
可是爱也是有共性的,爱是在一起会互相刺痛后还要在一起;爱是心里揣着对对方过去情人的嫉妒,嫉妒得如鲠在喉,但还是要在一起;爱是在仿佛和对方的关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之时,还是要想尽办法在一起。
爱,就是不管怎样都要在一起。
这就是白杨对杜鹃的爱。
这跟他是高干子弟,她是小地方来的农村兵这样的身份差异完全没有关系。
从他们第一次见面,杜鹃便在白杨心里留下了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的印象,此后所历经的种种,不过是为了这最初的不一样。
想尽办法引起杜鹃注意,再用尽心思把杜鹃娶回了家。
在面对那个全大院都知道厉害的婆婆时,处处维护心爱的人。
白杨的爱,有种孩子式的天真。
而林彬则是另一种。
在电视的开始,我们都更愿意相信林彬才是那个更靠得住的人。
贫穷的出身、上进的态度、踏实的个性、木讷的表情,几乎具备了我们对于一个靠得住的人的所有的想象。
而后来,他的偏执狭隘与莫名其妙,以及和郑媛媛结了婚之后忘不掉旧情人的种种,让我更有理由相信,一个性格看起来太过稳妥然而又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人,几乎是一切看起来美好但是即将要经历风雨的关系的杀手锏。
这是两种爱。
前者轻盈,后者沉重。
一个身上背负了太多重量的人,人生大概是永远都无法轻盈的。
这种重量如果不会经历风雨的考验,那么它可能会让一段关系坚如磐石。
然而如果这种重量一旦需要经历一些重要的考验,则很可能会像一个深渊或者是一个黑洞,将一段关系变得万劫不复。
和林彬在一起的杜鹃看起来是幸福的,但是流得眼泪也更多,并且那种眼泪是真正从心底流的,因为林彬是如此固执而又若即若离的一个人,如此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一个人,在每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杜鹃都要承担他要不要撤退的风险。
并且他的撤退还会看起来那么委曲求全,仿佛他是在牺牲自己成全了他以外的所有人。
这大概是一段关系里最大的冒险。
而和白杨在一起则不会。
白杨像是一只泉眼,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可以让杜鹃随时来拿。
和他在一起杜鹃也会哭,但这种苦有时候是生气有时候是委屈,生气起来拿一只枕头砸过去。
但是白杨会用另一种方式给他相应的快乐,比如把自己扮成一头猪。
尽管吵得天翻地覆,但是心里的爱从来没有半分减少,更不要说退场。
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充满了安全感的关系。
或许我们对于浪子的定义从一开始就错了。
或者说,白杨并不称得上是浪子,最多算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又被惯坏了的小孩。
而我们对于靠得住的定义也错了。
或者说,林彬并不真正靠得住,只是看上去靠得住而已。
而这种看上去靠得住,在很多时候是致命的。
所以后来我才明白,我对于一段关系,或者说,对于一个人是否值得相伴终身的判断还是太过肤浅了。
爱要稳固,但一定不要沉重。
在爱里,保有孩子气的天真,才是让一段关系轻盈的关键。
而只有轻盈的爱才能够真正长久。
生命已经如此沉重,我们不需要再加上感情这副沉重的枷锁。
快乐乃是我们对抗生命本身的沉重的最重要的根源。
不过也是从这部电视,更清楚地明白了一个永恒的道理,在一段关系里,只有男人付出更多、爱得更深的感情才能够长久。
白杨说明了这一点,郑媛媛更说明了这一点。
而林彬则从头至尾都是个毁人毁己的彻底的悲剧。
看了几遍,每几遍都流泪,很为之感动。
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我都很喜欢。
杜娟的单纯,对跳舞的执着,对纯洁初恋和后来化为友情的保护,都让我感动。
白杨虽然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但他对杜娟的爱那么强烈和坚持,经历了和杜娟婚后的风风雨雨,大小坎坷。
大梅虽然俗,但是俗得有原则,有她的聪明和个性,她看得清,走得坚定。
白杨妈妈虽然刻薄,但真心对杜娟好,对儿子痴,踏踏实实地生活。
我以前每次都在琢磨,白杨怎么爱上了杜娟,杜娟怎么爱上了白杨,想明白怎样的人才会吸引对方。
可后来,我才明白,爱,不是一刻发生的事情。
爱,是一种彼此的折磨和接受。
借用《小王子》里面的一段:狐狸说。
“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不需要我。
对你来说,我只是一只狐 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互相需要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我开始明白了。
”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已经驯养了我……” 白杨和杜娟,就是彼此的折磨和驯养。
爱,不可能没有痛,只有甜蜜。
杜娟对与林彬的那段初恋的珍惜,真的不是因为还爱着他,而是因为她误以为那段感情是完美的,只不过因为还没有真正地在一起磨合,没有一起经历生活的琐碎和风浪罢了。
爱,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
林彬,是我这一看感悟最深的角色。
他的悲剧真的不是因为他自己有什么错,而是因为他把一切都归于自己的错。
他的自卑,自责,他的过分为别人操心,他的优柔寡断,是把他自己推向深渊的。
他心里的阴影很深,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归咎于自己;杜娟的婚姻不幸福,他归咎于自己;郑媛媛和她父亲犯下事,他也只身揽下,反倒害得杜娟为他奔波,害得白杨又吃醋。
真的,他以为自己的善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其实是适得其反。
然后他内心的罪恶感更深了,直逼自己想卧轨自杀。
其实,他是被过去的阴影,自卑的阴影压得抬不起头来。
他认为自己给不了杜娟幸福,但杜娟相信。
他一个大男人比一个女人的魅力都不如。
所以说,英雄不英雄,不仅仅在于能不能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做出义举,也在于经历风浪的时候能不能直面。
能不能能屈能伸,或者是玻璃心。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无限的潜能的,不说别的,选择自己人生,实现幸福的能力,虽然大小有别,但都有。
可是林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这份能力。
他有才,但他自己空有傲气,却看不到,也不愿相信自己。
也很喜欢某些影评,提到片名“幸福像花儿一样”,片中各种人物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真真让人感触很多。
幸福是什么?
像花儿一样灿烂,也像花儿一样脆弱,像花儿一样必须经历风吹雨打。
剧名幸福像花一样,以为很甜,但很虐,后半段一直在吵架,一直有矛盾,能看下去完全是因为主演的演技了,可能导演想表达的意思是,幸福像花的花期一样,很短暂吧,但还是看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了,大梅说得好,人的欲望越少,越容易得到幸福。
金句啊!
以前没有看完,但印象里就很讨厌大梅和林彬。
重温一遍,完全对大梅改观,可能大梅性格三观更符合我们现在的评判吧,杜鹃是个理想化人物,大梅才代表着我们普罗大众(但最后抛夫弃子是不能苟同的),大梅直率,人间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虽很现实但她对杜鹃确是一心一意。
相比之下,杜鹃显得拧巴,莫名其妙了,说她单纯但有时候觉得愚蠢,说她纯洁,但又觉得她很自私,反正还是喜欢和大梅这样的做朋友了,洒脱坚决!
林彬和杜鹃在一起的时候,俩人是真的快乐,都把彼此不外露的那一面完全展现给彼此,他们是互相理解的,很懂对方的,他们才是天生的一对。
但由于林彬不值钱的自尊和优柔寡断的性格,导致俩人分开,卫国是导火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林彬的性格,真是恨铁不成钢。
白杨追杜鹃的时候对她是真好,我也希望杜鹃能放下林彬接受白杨,但在一起后,白杨的小心眼,任性,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善妒,计较全都暴露出来了(受他高干子弟的家庭背景教育影响,白部长最后也觉悟,养不教父之过,父爱很重要!
),典型的得到手就不那么珍惜杜鹃了,(太爱杜鹃了,所以敏感多疑,但杜鹃也有问题,她没有完全把心放在白杨身上),杜鹃答应嫁给白杨就是一个糊里糊涂的决定,她自己一定也没想好,半推半就下就嫁给了白杨,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婚后注定矛盾重重。
杜鹃和林彬分别伤害了白杨和郑媛媛,跟一般狗血剧一样,总要历经一些挫折后,才成长起来,终于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强行给了个HE。
现在看来虽然剧情很狗血,但主演们的演技太好啦!
有个片段被笑死,白杨就是个小孩,杜鹃也是!
白杨妈在教训杜鹃
杜鹃解释白杨为啥不去美国
端他大爷的
记不得是第几遍看《幸福像花儿一样》了,从没这样的痴迷一部电视剧。
也奇怪这个看似温暖的名字背后却是一段并不明媚的故事。
后来我找到这样一句解释:幸福像糖,甜到哀伤。
先是因为喜欢孙俪才去看这部电视剧的,可是后来却发现,杜娟更加的吸引我。
或许是她身上和我有太多的相似,还有太多我渴望得到的气质了吧,以至于我对这个笑容灿烂,思想单纯但同时又很死心眼、很倔的女孩这般的喜爱。
喜欢林彬眼里那个善良朴素,跳舞时候又像天使一般的她;喜欢大梅眼里那个除了舞蹈以外对任何事物都毫不关心的她;喜欢白杨眼里那个单纯傻气还很倔强的她;喜欢叶团眼里那个刻苦勤奋,极有灵性的她……总是她被太多的人喜欢,就好像阳光照耀着身边的人。
她明媚单纯,笑容始终感染着每一个人。
可是幸福总是伴随着忧伤……对于爱情,在林彬和白杨之间,她总是分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感觉。
从头到尾她都认为林彬是无法替代的,却在最后一刻才蓦然回首的发现自己早已爱上那个耐心在她身边那么多年的白杨,她已经伤他太多。
对于友谊,在大梅见识过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决定要和大海离婚的时候,她才发现她已经失去了这个曾经以为一辈子的好姐妹的友谊。
可是她就是杜娟,这个剪着整齐刘海,穿军装的姑娘。
她傻气却倔强,单纯且坦率。
“残忍”的时候,她也可以那么深的伤害白杨;可是善良的时候,她紧紧的拥抱着卫国,并不嫌弃他的寒酸。
她没有大梅那样现实的头脑,她只是那个爱看童话,幻想着一生一世真爱的小女孩。
不功利,没有心计,更不贪心。
只要舞蹈,她的世界就可以被填满,可以让她为之用尽一生去努力。
幸福是什么呢?
就是这样安心和满足并且充满幻想的小女孩手上的那个关于王子和公主的童话,虽然王子和公主结婚以后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却不能不去相信他们会是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幸福就像花期开到荼靡爱情留在秋天独自叹息九月的天气下起大雨淋湿我的思绪雨后的花瓣散落一地把它做成书签藏在日记时光冲淡往事鲜艳褪去留下泛黄的痕迹我们之间的爱轻得像空气而我依然承受不起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如果你不懂珍惜思念会过期我们之间的爱重得像空气越想逃离却越沉迷而回忆太拥挤我无法呼吸只能拥抱着空气假装那是你不曾远离雨后的花瓣散落一地把它做成书签藏在日记时光冲淡往事鲜艳褪去留下泛黄的痕迹我们之间的爱轻得像空气而我依然承受不起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如果你不懂珍惜思念会过期我们之间的爱重得像空气越想逃离却越沉迷而回忆太拥挤我无法呼吸只能拥抱着空气假装那是你不曾远离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却无法触及也许擦肩而过的你只留下一种痕迹在我生命里我们之间的爱轻得像空气而我依然承受不起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如果你不懂珍惜思念会过期我们之间的爱重得像空气越想逃离却越沉迷而回忆太拥挤我无法呼吸只能拥抱着空气假装那是你不曾远离
叶团:是一个视舞蹈为生命的人。
大梅: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但不知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看这部剧的我有时候会非常佩服大梅,她能把什么都看到骨子里,也能把什么道理都说得透透的,就像别人说的,大梅是一个“永远走在时代浪尖上的女性”。
杜鹃:骨子里非常倔强,个性耿直,不会圆滑处事也不懂人事,认为别人(大梅白杨白杨妈)跟她讲的道理就是“庸俗”。
但是她的简单也成了她可爱而特别之处,要不怎么白杨能看上她呢。
但杜鹃的这个性格也注定为她后来的人生之路铺设了很多障碍。
白杨妈:要面子,她的口头禅是“小地儿来的人”,也有点小肚鸡肠,因为白杨爸年轻的时候可能曾对叶子莹动过情,并且自己年轻时想当舞蹈演员但没被组织选中,因此就一生都对舞蹈演员耿耿于怀。
林彬:林彬的经典动作就是揉纸团,给杜鹃写信揉,向白部长求助揉,打跟郑媛媛的结婚报告也揉——这个动作充分反映了林彬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林彬个性中有耿直与懦弱的一面:因此面对杜鹃,在她结婚前,林彬唯唯诺诺怕给不了杜鹃幸福,在杜鹃结婚后,还在深爱她的林彬亦无法从中解脱;面对白部长,一方面林彬知道白部长对他的赏识,他知道在当时的处境中,他只有去向白部长求情才有可能幸免于被转业,可另一方面,林彬性格里耿直的小人儿又站出来说,你是一个大男人,你怎么可以走后门!
最后林彬宁愿选择牺牲他跟杜鹃的爱情,牺牲他的前途来保留林彬作为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可万万没想到是白杨帮了他,欠了白杨一个大人情的林彬在今后面对杜鹃白杨时更是各种纠结;面对郑媛媛,是的,林彬不爱她,可是为了杜鹃的幸福,林彬又是在纠结纠结再纠结中考虑向上级打结婚报告,可是他想过没有,是的,他这么做是为了成全杜鹃的幸福,可是郑媛媛呢?
她的幸福怎么办,林彬不能这么自私吧,难道为了杜鹃幸福就要拿郑媛媛的幸福去埋单吗?!
更何况郑媛媛是爱他的女人。
郑媛媛:我觉得她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爱林彬,可是林彬却因为一己私欲接受和她结婚,婚后的生活可想而知,林彬好像从来就没有碰过她,这让郑媛媛生不如死,甚至走上了犯罪的极端,她的内心独白是“我是一个为爱活着的女人,既然我爱的人都不爱我,那我又何必珍惜自己”,其实郑媛媛错了,爱别人首先要先爱自己,这样你的爱才是阳光的,不给人压迫感的。
打着为爱的名义伤害自己,其实不但不会博取同情,相反还会让你爱的远离你,所以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当然,从郑媛媛小时候的生活背景来看,她的这种性格还是可以理解的,从小生活在机关大院里,表面心高气傲,但其实内心还是挺简单的。
因此遭受林彬对她这等待遇,心里的不平衡感导致其随后的悲剧。
比起现在的傻白甜、“霸总爱上我”的套路,十年前的电视剧即使是主角也是允许有性格缺陷的,性格鲜明且接地气,能看到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别的不说,现在大概很难再看到反映高干子弟的影视作品了吧?
幸福像花儿一样,苦难过后的幸福更珍贵
其实真的还蛮喜欢这对的,演的片子都还不错的。
我喜欢杜鹃那股劲,这俩人儿就是一对。
太烂俗了吧,这部当年怎么红的?年代剧怎么男女关系那么乱,看的头疼…………
骗婚逼婚 重男轻女
没多大印象的一部电视剧。。
苍白,没有爆发力。
幸福你妈呢 草这是我长这么大看得最气人的剧,超雄又家暴倾向的男主。懦弱的男二,傻逼的婆婆(我也只能想到这个集大成的形容词了,拜高踩低势利眼都是好听话),圣母的女主,诚然复杂的人性不能一概而论成“渣男”这两个字,但是两个深陷泥沼的人,都因为相互作用力变得更加黯淡积灰,竟然不选择分开,真是没有认知没有精神世界的低等人类。垃圾。就这还有脸提幸福,幸福就是分开,我呸。
整部剧没个正常人,尤其女主
PUA女主+男人结婚前后两张嘴脸+每时每刻弘扬女人进入家庭相夫教子放弃事业学会做家务生孩子+白杨大男子主义家暴倾向 婚姻真是吃女人的坟墓 白杨妈一张嘴拳头就硬了 真是国产家庭剧各种封建糟粕集齐了 这剧现在上能被骂死
幸福就像花季,开到荼靡。。。
爱上《爱如空气》这首歌
这么说起来,看多的电视剧还不少呢。。。。很喜欢这里面的孙俪,嘿嘿。不过的确没什么时代代入感啊。
孙俪那段日子的片子似乎都还有质量,只是不是我的那杯茶
挺好的电视剧,就是看着那个白杨不爽
还挺喜欢看的一部国产剧,这穿着军装的剧我竟然追着看完了也是意外,邓超,孙俪不错…也很喜欢这里面的殷桃,剧名起的也很好,喜欢看…
论女性成长生存路上有比九九八十一难还多的阻碍。短评里居然都是感叹幸福的,这明明是部封建思想电视剧啊…
剧中官二代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剧外的邓超夫妇倒是凭此剧收获了甜美的爱情,缔造成为幸福的一对儿。
也不知道剧里的人谁幸福了,我看挺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