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到玉战士的碟,靠着它什么芬兰人拍的中国神话功夫片,MS值得一看,便急不可待的播放起来~FT,一开头没看着,从那个西装男去要铁匠儿子的指甲头发看起~看到那个盒子打开的机关(恩,有点科幻/神话的感觉了~),可是可是…………,后面的都什么啊?
中国族长口中居然冒出外国地狱之女的奇特名字;还生了9个蛋(看来地狱之女是鸟类)!!!
那场打斗:太极?
功夫?
品玉莫名其妙就爱上那个铁匠的儿子?
但又一点也看到不她眼中有爱情的影子~~看到中途,直接关机睡觉!!
什么电影?
糊弄偶们啊?
就是奔着张静初看的这部电影除了个开头让我觉得还凑合以外,整部戏在唧唧歪歪讲些什么呀对,看起来是做的很有哲理但是整部戏就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这么讲着,您累不累啊讲清楚了不就成了关于每一个情节,我看的都很恍惚要不是为了那海报,我还就真狠不下心来看这部众人皆知的大烂片
轮回开始前留下希望,轮回结束时留下对于昨天的告别。
如果没有爱何必留下希望;如果没有绝望和必要留下告别。
此起彼伏地,生命活动不息运转着,都是有前提的都是有后果的。
个人想怎么样真的不重要了,做大自然的朋友,管他来什么与去何方,都是过场,可是也要认真恐惧,痛苦,疯癫,丑陋,狂热,贪婪,盲目和仇恨我喜欢这些总结,他们让人们时刻警惕保持思考坚持努力虽然我们要抵挡它们的侵入,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他们看不到(或者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需要这些东西来升级。
盒子是空的,放下希望和放下昨天都可以,甚至放什么都可以每个人都有一个盒子,你要放什么呢你现在要放什么?
几个轮回之后又会放什么呢?
我什么都不想放
《门》我没看下去,主要因素还是因为里面的成人因素太多,我家小妹妹虽然也是成人了,但是因为可爱的她仅仅是一个学生,而我思想还是十分保守且开始作祟的缘故,我还是没有继续看下去。
后来换了看《玉战士》,张静初主演的。
不知道为什么,对张静初这个小妮子蛮有好感,记得她跟印小天拍的《花腰新娘》,还有其他,觉得她似乎还没有俗到跟要么超女要么章子怡要么巩俐的地步。
清新脱俗,还有点亲切的味道。
《玉战士》讲的故事并没有多大的精彩,我觉得,但是比起广告做的多了的电影还是务实的多了。
现在学会用两个词语来评论很多片子,一个是“华丽”,还有一个就是“空洞”。
华丽的东西一般都不怎么实惠,让人事后一遍又一遍地放马后炮也是正常的了。
而空洞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空洞空洞,一个人一件事物空洞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皆是虚妄。
远古的传说,交错的时空,晦涩的语言,本片让我看的稀里糊涂,还好最后七七八八总算看懂了。
对于芬兰这个国家唯一的印象就是NOKIA了,原来他们也有电影,他们也有自己的电影明星。
对于这部号称史诗般的巨作,当魔幻片看的话,应该说有一点点失望。
铁匠?
盒子?
让我有了打大菠萝的冲动。
传说很空洞,想象中的沼泽地大战也没有发生,基本上没有特技,武打也不是擅长。
直到看到最后才明白,哦,原来这是一部爱情片!
我被宣传骗了。
从本片的最后结局来看,芬兰电影也属于典型的欧洲文艺电影。
为了爱情,放弃永生,选择轮回,将魔鬼放逐,让世人生活在恐惧中。
可以想象,本片如果是国片,结局必然是牺牲爱情,杀死恶魔。
如果是好莱坞电影,必然是孤胆英雄经过一番搏斗拯救了世界的同时抱得美人归。
这样想来,观赏性向来不是欧洲电影的特长,能留下一点思考与回忆,便是成功之处了。
佛说:前生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来世之说,太过虚无飘渺,当把握现在。
在气质美女张静初的吸引下观看了《玉战士》…张静初以前的作品如《孔雀》、《花腰新娘》反映都不错,可惜我都没机会看…所以这次主要还是想看看期待已久的张静初的荧幕形象…应该说对演员的关注度大过电影本身,所以从一开始对影片的质量本就没有太高期待…而事实上果真也没什么惊喜…影片虽然极力想打造一部魔幻史诗般的作品,但最终似乎没达到预想的效果…也许是片长所限,整个故事情节显得很凌乱,古代和现代的跳跃太过频繁且连接不严密,以致让观众在理解上增加了不少难度…整部影片主题不甚明确,既没有突出英雄主义,也没能把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我看完之后很难明白影片要表达的主旨…还有一个缺陷就是老外的中文发音实在很奇怪很生涩…让人感觉不自然,甚至想发笑,这严重破坏了影片的严谨性…而张静初的角色也没有太多亮点,感觉被埋没了,值得一提的只有她在男主角倒立的视角下的惊艳出场,以及用很特别的铁扇子做武器上演的唯美打戏…如果非要找一些影片的优点的话,或许场面恢宏的电脑特技可以算得上是…还有如果细细品味情节并能全部理解的话评价应该也会好些…
对于这阵子宣传攻势过猛的《玉战士》来说,我不得不说——我太失望了。
甚至当别人问起我的时候,我会夸张的告诉对方:这是我看过的史上第一大烂片。
尽管它还没差到那个地步。
情节混乱、故弄玄虚,芬兰的古老神话和中国元素并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两者就像容器里的水与油,虽然在一起,但并不交融。
还有,西方导演对于中国武术的运用流于表面化,致使电影里所谓的“中国功夫”成了一种致敬形式极致又华丽的坎普。
就那“合欢掌”,我说不客气点儿,没学过武术的小屁孩都能把耍这绝招的铁匠大人踹一边去,中国武术啊,在国外是不是已经成了“东方的古老健身舞蹈”的代名词了?
OTL and OMG。
而且,电影里宣扬的对于爱情的认知、等待、背叛,我觉得,那是西方人的意淫,那是欧洲人强加在中国人身上的想象中的产物,所以造就了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怪胎。
作为一部动作片,它很失败,我只看到了模仿。
作为一部爱情片,它很失败,所有的感情都来得那么干瘪没有滋味,让人觉得涩口。
作为一部奇幻史诗大片…………我说,国内的媒体宣传者们,还是别把观众都当没见过世面的傻子了吧。
网上对这部电影恶评如潮,allmov上的评分只有5.5分。
本来不想看的,但是有品味颇高的博友提过这部电影,于是就找来看。
很久没有遇到第一遍看不懂的商业片了,就连着看了1.5遍。
结果发现,太多人错怪它了。
这部电影几乎每一句台词都不容错过,因为都跟剧情的发展有关,许多人会觉得这样太累了,因而对它评价不高。
这部电影在芬兰曾拿过票房冠军,看来北欧的观众很可怕。
张静初在里面算不上女主角,只能算男主角爱上的第一个女孩。
不过她的表演可圈可点,为电影加分不少。
关于时空轮回的电影,很容易成为经典,例如《西游记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宝盒》《回到未来》系列、《大只佬》等。
《玉战士》可能是第一部讲述老外和中国人发生轮回爱情的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破例讲一下它的剧情,不过建议没看过电影的还是跳过下面数段。
在很早以前第一个朝代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女恶魔生了九个儿子。
前八个儿子的名字是恐惧,痛苦,疯癫,丑陋,狂热,贪婪,盲目和仇恨。
他们游移于每个人的内心,促使他们犯罪,化身恶魔。
她的第九个儿子却一直没有名字,他在等待预言中一个铁匠的儿子,为他打开神器“山布”,把地狱带到人间。
男主人公就是铁匠的儿子,只有他可以杀死恶魔的第九子。
除掉恶魔之后,根据预言,他就可以获得永生,超脱世代轮回之苦。
就在他即将奔赴沼泽地杀死恶魔的时候,他爱上了中国女孩品玉(张静初饰)。
但是无奈命运的安排,女孩其实已经另有所爱,为了村子她假装和男主角结婚,然后选择了背叛。
在恶魔要被杀的时候,恶魔说:“你不能杀我,杀了我,你就会得到永生,再也不会有轮回。
而那个女孩子会世代的轮回下去。
她会爱上任何人,但都不是你。
”悲痛欲绝的男主角不相信这就是爱情的结局,他觉得这应该是故事的开始。
“我还想见品玉一面,所以我愿意放弃一切”。
他没有杀死恶魔。
他给恶魔的第九子起名“希望”,把“希望”封存在父亲的盒子里,让狼背向遥远的北方。
他选择了轮回,他要用时间证明自己真挚的爱情,他期待着下一世女孩子会真心爱他。
然而预言成真,男主角一次次错过女孩的爱情,直到最后再一次和恶魔相遇。
恶魔说,“我知道一直一个人独自过日子有多苦,有很多命运比死亡更悲惨,那就是失去自己生命的目标之后,仍继续活下去。
”永生对这样一个受了诅咒的英雄来说,确实算是永远的折磨。
他无助,在恶魔的诱惑下,终于在“山布”面前说出了他要的世界,“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剩下希望了,只有希望促使我活下去。
我很迷茫,在这寂寞绝望的一刻,像死亡一样。
我无依无靠,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我不想再过寂寞的日子。
”他把地狱带到人间,一个没有人需要寂寞的受苦的世界。
这一刻恶魔不再需要英雄,他露出了本来面目。
英雄也终于明白,爱的尽头是放弃,他希望中的轮回已经没有意义了,命运里没有给他爱情,那是诅咒。
他明白了自己前世的错误,最后的决斗开始了。
其实,恶魔的第九子才是罪恶的关键。
英雄杀死了恶魔,得到了永生。
他一遍遍的对恶魔的第九子默念,“你真实的名字是告别,你真实的名字是昨天,你真实的名字是……”就是说,要消灭恶魔,就要忘记。
永远告别昨天,告别无尽的等待,也就不会再痛苦了。
新的起点开始了。
看多了中国式矫情做作的所谓“大片”,你会不太适应这种没有绚丽画面和打斗场面的芬兰式爱情。
该片的新锐导演还故意用足了倒叙、插叙等各种叙述手法,把故事讲得支离破碎。
但是逻辑感较强的观众还是能够体会到整个故事的严谨性,绝非“复仇的欲望带他穿越了死亡之谷”之流的电影能比的。
电影里讲述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
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爱情,由于超越了轮回,显得更加珍贵。
男主角为了爱情放弃了永生的机会,结果又因为懂得了爱而拯救了人类。
其实爱情最为动人处,莫过于面对生死别离。
问世间情为何物,绝非剧中人所说的血清素化学反应。
在爱面前,理性最好远远走开,因为那会削弱真爱的美好。
影片中的男主角第一次没有杀死恶魔,可以说是被爱情的魔力冲昏了头脑。
而最后的绝杀,也并非因为对爱绝望,相信他在永生中都难以忘记对品玉的爱,他只是懂得了一个词,叫做“告别”。
全天下的人们都会心有所感,只要你曾经爱过。
首先,嘱咐大家不要上当,这不是个好片子,虽然有着令人向往的北欧血统,有着曾给人留下不错印象的张静初,有着如梦似幻的海报和美丽的名字“玉战士”。
因为故事叙述的凌乱不堪,以及片中汉语和芬兰语的粗暴夹杂,我从豆瓣上的评论中看出许多人都没看懂情节,故此讲述一下我理解的剧情:话说原始有一个女魔,是地狱之女,她诞下九颗蛋,孵出八个儿子,分别是恐惧、欲望、痛苦、丑陋、狂热、仇恨、贪婪和盲目,第九个蛋暂时没有孵出来,也没有名字。
根据某个预言,女魔的第九子将会从一个铁匠的儿子那里得到一个叫做“山布”的机器(其实就是一个带密码锁的铁盒子),然后将世界变成地狱。
那么预言中说铁匠的儿子,就真有个铁匠的儿子,本片的男主角,他正要率领寺庙的僧众去跟已经出世的女魔的第九子决斗,并且根据预言,如果他杀死了这个魔鬼,自己就能够免受轮回之苦(就是死后不再投胎做人)。
“山布”就在他身上带着,他的铁匠父亲嘱咐他,只有他真正绝望的时候才能打开它。
因为此去吉凶难料,所以在途中他决定偷偷离开大部队,由他的徒弟率领部队先赶去,自己去徒弟的家乡走一走,过一天“平凡人”的生活。
在这个村庄里,他遇到并爱上了美女品玉(张静初),想到自己如果杀了魔鬼就不能再投胎,他开始为自己尚未品尝人间滋味的一生感到悲哀和恐惧,于是他向品玉求婚,品玉在一番挣扎之后,考虑到这个男人可以杀死恶魔拯救世界,考虑到自己原来的爱人已经死去,就答应了他,并承诺等着他一直到他杀死恶魔归来。
就在婚礼的前夕,他的徒弟匆匆赶来,大部队已经在恶魔的攻击下全军覆没。
于是铁匠的儿子只得暂缓婚礼,赶去与恶魔决斗。
其实所谓决斗,就是他挥了一剑,女魔第九子的头颅就在他手上了。
魔鬼被杀之前告诉说,品玉会一次次的转世投胎,每次转世都会疯狂的爱上一个男人,而因为他不会再转世,所以她爱的每个男人都不会是他。
我们可以看到,恶魔的话成功的击中了他的软肋。
但魔鬼毕竟是魔鬼,被砍下的头并不会死去,他带着魔鬼的头赶回去找品玉,却在她的窗前发现,原来他的和尚徒弟就是品玉以前的情人,他的徒弟也是因为听说品玉死去才去当和尚的,今日两人重逢,旧情勃发。
铁匠的儿子听到这些伤心欲绝,心知这辈子不可能再与品玉相爱相守。
怎么办呢,绝望之际他想到了父亲留给他的“山布”,“只有在对所有事绝望的时候才能打开它”,于是他打开了这个铁盒子,里面却空空如也。
这种空其实代表着怀疑,如果对什么都抱有怀疑,就不会再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也就不会有绝望。
但他不甘于此,他对恶魔说,我不要你死,我还要投胎做人,我发誓要穿越时空与品玉相遇相爱。
然后他将恶魔的头颅装进了“山布”,让自己的一头狼带着“山布”直往北走,越远越好,不要让任何人找到它,也不要让自己找到它。
接着,剖腹而死,等待转世。
而他的徒弟看到他的尸体,以为他是跟恶魔决斗时战死的,出于对师傅的敬仰和忠心,他火化了铁匠的日子,并发誓要找到“山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它,我都会把它呈现在你的面前”,品玉也甘愿同往。
于是和尚和品玉直往北追,直到苦寒之地,找到了那头狼和密封的“山布”,两人和狼一起守护着“山布”,“直到永远”。
几千年以后的现代,考古者发掘出了和尚、品玉、狼的尸骨和“山布”。
在研究中他们发现一个铁匠的毛发和指甲碎片会对“山布”有所影响。
而这个铁匠就是几千年前那个铁匠儿子的转世,并且他正在为女友的离开而伤心欲绝,他的女友其实就是品玉的转世。
他在考古学者的引导下打开了“山布”,释放了女魔的第九子,并且在不知情的境况下答应这个恶魔再造一个“山布”,这个过程中他一点点了解的自己的前尘往事,最终杀死了恶魔,当然也结束了自己的转世。
故事结束。
所以,就这个故事本身而言还是个挺不错的东西,它借助了芬兰关于铁匠儿子的神话传说和中国的转世投胎说,讲述了一个本该如诉如泣的爱情故事:佛家说转世是苦,可是为了爱情不惜受苦,但同时也背弃了除恶的荣誉。
但是这个故事却被拍成了一个垃圾电影,我想中国观众、芬兰观众都不会喜欢它--当然这只是妄断,谁知道芬兰观众会不会对片中描述的“伪中国文化”非常欣赏呢?
之所以这样说“伪中国文化”,是因为片中的某些情节,尤其是武打,哦,他们叫“功夫”。
其中有一段,铁匠的儿子和品玉切磋,电影是很想表达出那种你来我往、身形变换的场景的,尤其是他们一定看了许多香港徐克式如同舞蹈的美感武打,但是即便是再像舞蹈,它也不是舞蹈!
而片中这一处简直跟探戈无异,就连甩头和表情都十分神似,于是我就想,他们是不是真的觉得中国功夫就是舞蹈的一种?
另外品玉手使的武器像是长把儿上按的铁扇,整部片子的大概七八处都是它噌的一声张开的特写,可能外国人觉得它很酷吧,但我觉得它决不会好使,舞起来空气阻力很大的。
而更让人几欲崩溃的,就是品玉曾和那个情人和尚自创一套“合欢掌”,我的妈呀,听听这名字,怎么就让我想起“干柴烈火掌”和“情意绵绵剑”呢?
而这“合欢掌”最厉害的一招就是,先用一只脚在地上画个半圈以吸引敌人的视线和作蛊惑心理之用,接着迅速的用兵器在地上把灰尘高高扬起遮挡敌人的视线,然后在灰尘遮掩下搂头向太阳穴砸去--这他奶奶的也太损了吧!
难道说,老外对我中华武功的认识就是这样投机取巧?
不知道那帮稳扎稳打的少林武僧要是看了这样的绝招会不会称其为“邪门歪道”。
要我说,让老外张长见识嘛,把台湾版的《倚天屠龙记》拿给他们修行,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张无忌如何一运功便后背冒热气、前方数十米接连爆炸!
另外,中国文化里,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后来那么严格死守的妇道妇德,那时的女子比之后来要开放得多,但也不至于如品玉般自由驾驭自己的生活。
中国农村的村民也不会在当街有人恶斗的时候跟什么都没看见似的各干各的事。
服装上,铁匠的儿子穿的是清朝男子服饰,品玉穿的衣服大概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关于“伪中国文化”,老外不懂拍成这样也没办法。
因为同样的,你不能指望中国导演在北京郊区搭一通布景,请一群老外就能拍出几百年前的伦敦景象。
但这也只是我的一时调侃,其实本片的失败主要是叙事不明,对象不清,无法吸引观众。
另外,就中国市场来说,就我自己而言吧,当我听说芬兰一词,是很希望看到北欧的异域风光的,当我看到梦幻般的海报,是很期待那女子能随男人一起杀敌历险的,当看到开头关于芬兰传说的介绍,是很希望能看到《指环王》中那样雄伟壮丽的神奇世界的。
但,这些都没有。
http://logten.iblog.cn/post/3742/139211
记得小学的时候瞄过一两眼,可惜凌乱的叙事让年幼的我望而却步(老实说现在看这个叙事节奏也很令人困惑),在乌鲁木齐疫情封城封门封户期间闲的无聊想起了这部电影,用关键词"眼睛进苍蝇"一点点的搜出来这玩意叫《玉战士》。
在网上瞎眼的普清资源中耗费了人生中比较宝贵的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源头 —— 爱而不得。
是的,整整95分钟的剧情,跨越千年的两个场景反复的告诉我们什么叫爱而不得,活像我三年级写命题作文时东拼西凑的可笑模样。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主角大战在即就忽然想体验一下生活,脱离大部队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村子,去饭馆恰饭的他听到别人说起沼泽的大boss,说好要做一天普通人的他却管不住嘴插一杠子说出自己不是普通人,自己有使命在身要去沼泽干架,合着就是中二病犯了想找个地方装13呗。
装完不算,还跟气愤的围观群众甲干架,干架就干架,中场休息的途中看见了女主就再也走不动道了,不过也难怪,整部电影中古代场景就这一位适龄女青年,想追别人也没处追。
更夸张的是看到姑娘之后就忘了使命在身,更用自己的使命在身逼人姑娘嫁给自己,这下我可算明白了,合着主角就是一芬兰老流氓。
也不知在破村子呆了多久,呆到大部队全军覆灭自己徒弟来找自己之后才想起了自己还有大事没干,二话不说就孤身一人去骑马干仗,到了地方之后尸横遍野,全是大部队的尸体,少说也得一万人吧,按电影里的设定来看这boss也没什么阿瓦达索命咒之类动动嘴皮子就能杀人的设定,挨个儿抹脖子也得不眠不休的砍个一天一夜吧,跟boss见了面之后唠了两句然后就把boss的头一刀给砍掉了(boss他喵的就一个人,我先前以为他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黑社会性质团体的头头,结果就一活了一百年的臭傻狗),我就不明白了主角杀boss比杀猪还简单为啥还要带那么多人,就为了装13?
我着实为那死去的一万多人不值。
杀完回到村里从窗户看到姑娘和自己徒弟房子里你侬我侬的场景,听到人家俩说过去的事儿,人俩本来是一对,后面战乱失散了以为对方死了才怎样怎样,偷听的主角一脸懵逼,得知自己变成备胎之后接受不了情绪失控自杀了……我可去你的芬兰玻璃心老流氓,呸。
至于其他方面譬如棍子上插扇子的奇怪武器,以及到电影结束都没有名字的boss,还有徒弟和姑娘俩人自创的绝世神功合欢掌被主角举起的手臂破解(私心想,但凡学过一丢丢拳击的人会个护头动作是不是就破了这招,创这招的两口子也丼到不行,要搁我打头不行就踢他裆,掏他眼,锁他喉)之类的奇怪设定也就不一一吐槽了,这电影我给两颗星,不推荐大家观看。
虽然很多人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它仍然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电影之一,时至今日我仍经常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我囧!
很多人说烂的片子,但我觉得还蛮好,得用心而不是眼睛去看才能理解的片子。
一点都不喜欢,不过特技用得还行
意境不错。有点时候,电影是一种感觉,这个电影就有一种感觉
很不错的电影,里面的台词很有深意。为嘛豆瓣分数这么少捏。
快进看完的。就看看美女耍帅。
因为张静初看的,有点失望
看了一遍感觉是超级烂片。在豆瓣看了一圈影评后,又看了一遍。发现其实真没那么烂。这片现在存在电脑里留着学芬兰语用
垃圾
芬兰人玩武侠伤不起啊
这讲的到底是啥?!片尾曲fate赞
张静初也总喜欢挑些烂片来演
CCAV6 威武。
看过太多主打很绚丽很华丽的动作片,这个片算是冷面吧。。
也没那么难看~
看得有点云里雾里的片子。题材不错,但是主线有点模糊。张静初在这部戏里的表现并不出色,可能是因为是比较早的片子的关系,角色性格有点单一了。
难得的为了片尾曲去看的电影~还好我不算十分的失望,但是我的脑细胞死了不少,搅得慌……
在高中一个午夜看的!忘得渣都不剩。看剧照想说张静初不适合演古装啊!
原谅我的智商,完全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