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本身可以说是毫无新意,几千年来稀疏平常的性别暴力,让人不禁怀疑男权社会到底会不会有尽头。以至于我从去年开始进度一直停留在第二集。直到今天打开第三集,侧重于女性群体对于无能的警方和仇女的社会的反抗,我突然记起了21年的Sarah Everard绑架谋杀案。听着她们的口号men off the streets,我想到了伦敦人民为Everard守夜的reclaim these streets的标语。一切是那么似曾相识,却又让人感到了一些不同。
54分钟前
粢饭糕
推荐
厌女文化才是一切悲剧的根源。男性连环杀手,认为“被害人一定是prostitute”傲慢至极的男性警察,无动于衷甚至用谋杀调笑和吓唬女性的男人们。“Men off streets”。
竟然是交警找到了嫌疑人,how ironic!警察的偏见让他们像猪一样蠢。
警察我服了。。。
主观有点多了,但好在当时的资料留下来很多。
警察是真的蠢……感觉拍的很精致但是缺乏悬疑感
离我最近的犯罪纪录片 英国feminism的崛起 希望有朝一日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意识到处于弱势不是自己的错误/不应该是处于弱势的人做出让步
还挺有意思的,厌女真的无处不在
片子拍得不太好,居然能拍得这么闷…里面的游行好燃,men on thestreet带来的犯罪,凭什么要求women off thestreet???…以及,凶手居然是最近因为新冠才死的🙄
看前两集感觉是普通的犯罪类纪录片 甚至被带入思维 女性是受害者 受害者是妓女 女性需要被保护 凶手没有被逮捕 每一个女性都处于危险 所以半夜不应该出门 好像这一切都合乎情理 也就因为这样 凶手犯案五年 13名受害者陆续遇害 凶手都没有被抓获 而期间这位真ripper被调查询问过不是一次不是两次三次 是九次 正因为警方的自大 偏见 导致调查方向的偏差 片中给出了很多大环境作为背景 女首相的上任 女权主义的萌芽 为什么女性受害就应该禁止女性夜间出门 五年警察抓不到凶手 反而需要限制女性的自由 女性受害元凶是男性 应该是men off the street 那是七八十年代的英国 还有多少路要走
第一,专杀妓女这样的判断显然与最初警察呢认知脱不了干系,这也导致而后的侦查一偏再偏;第二,在前一的误解下,凭空出世的录音就这样被作为佐证加以利用,看起来真的十分随便,也导致侦查方向越走越偏。而这样一系列的错误也导致了更多的女性被杀害,范围广而细微的影响则是许多女性对独自一人的担忧,以及因此产生的一些决定。但是,这之后,幸而大众较为全面公开地关注着整个案件的发展,所以他们能够有迹可循地提出问题,凶手的这些“助攻”——自以为是的警方也受到一定的惩罚。
足以瞥见那个时代的愚昧落后,以及男人的自视清高
无能的警察,女性运动
给了稍微偏高的分数,但是难得的把罪恶和社会运动结合得自然的犯罪纪录片
1英国警方破案真比美国差远了 2抓获serial killers归案的竟大多是交警 瞎猫碰上死耗子
絮絮叨叨讲了个连环杀人犯的故事
13名受害者背景名字没人记住 约克郡警察局长个老逼登逼他提早退休还心里不舒服把这个案件故事卖给报社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个世界真是癫
案件本身可以说是毫无新意,几千年来稀疏平常的性别暴力,让人不禁怀疑男权社会到底会不会有尽头。以至于我从去年开始进度一直停留在第二集。直到今天打开第三集,侧重于女性群体对于无能的警方和仇女的社会的反抗,我突然记起了21年的Sarah Everard绑架谋杀案。听着她们的口号men off the streets,我想到了伦敦人民为Everard守夜的reclaim these streets的标语。一切是那么似曾相识,却又让人感到了一些不同。
厌女文化才是一切悲剧的根源。男性连环杀手,认为“被害人一定是prostitute”傲慢至极的男性警察,无动于衷甚至用谋杀调笑和吓唬女性的男人们。“Men off streets”。
不只凶手在谋杀女性,那些短视的骄傲的狭隘的厌女老男人每时每刻都在给凶手递刀子
英国女权游行的那par真的被警察之蠢迷惑
警察破案全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