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采青,菜青,简称青菜)嘛,刚开始喜欢她,后来发现她真的善变,不守信用,不管他人死活,简直一个大祸水,男主们都是大傻瓜,大呆瓜。
小青鱼(萧清羽)能为了他顾不上日夜照顾他的书童死活。
为了自己的爱情,让书童死了了,小青鱼啊小青鱼,没想到你读了这么多圣贤书,为了一棵青菜,把小帅哥书童给放弃了,书童真冤啊。
神六粘为了一棵青菜,如楼主说的,惊天地,泣鬼神。
先是自残,然后嫌弃小青菜不再是一棵冰清玉洁的青菜了。
就跑去和表妹生孩子去了。
后来又忙着帮青菜抢老公。
人嘛,生意也不会做,人又笨,不停被别人下套。
你妄称神六了。
少陵,好端端一个青年,被导演施了障眼法,灌了迷魂汤。
为抢一棵普通的青菜,一掷千金,众叛亲离,杀人放火。
最后他自己也受不了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干脆了解了算啦。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第一次接触到这句诗是在《大丫鬟》结局时男女主相拥的画面。
这部剧当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致我因情怀重温了一遍。
有时我总觉得以前的剧好看,回顾后却又会觉得不过如此,可能我们所怀念的只是逝去的那段时光罢了。
记得当年读小学四年级,有次周五放学早,于是打开电视机,播放着的正是这部《大丫鬟》,稍微看了几眼就被吸引住了,去外婆家的时候也在看。
对于女主阴差阳错到男主家当丫鬟,以及男主因误会女主一开始百般刁难她那段剧情印象深刻。
还有片头曲《尘缘》真的太好听了!
当年还不知道有单曲循环这个东西,于是傻乎乎的在播放列表添加了n遍这首歌,后来还是在朋友家才知道可以调播放设置……先来讲讲当年我对这部剧的印象:男女主我都蛮喜欢,尤其迷恋男主,对“萧清羽”这三个字一直念念不忘,一度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名字。
对于方少陵,当年极度厌恶,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反派。
对于沈流年,一直对他无感,甚至因为他和谢晚晴的一夜情以及他有次差点强上采青而觉得他有点恶心?!
当年我很喜欢这种倒叙的风格,由老照片起头缓缓的叙述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这一遍重看,弥补了之前从中间开始看的遗憾。
久闻方少陵粉丝众多,这次我也以为我可能会喜欢他。
前面还好,就霸总型人格,看到后面,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这什么丧心病狂的妖魔鬼怪,喜欢他的人莫不是三观不正吧。
他的确也是爱女主的,但过于偏执,爱的方式太极端了,最后被采青刺死也是咎由自取。
对于沈流年,这次倒是有了更多的好感,不仅因为演员是何晟铭,更因为看了剧的前半段,他和采青算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彼此间培养出感情也不足为奇。
后来他能肩负起沈家的责任,与采青之间化爱情为亲情,也很让人佩服。
如果没有男主,采青和他在一起应该也会幸福。
但萧清羽永远比沈流年高出一筹,沈会介意采青是否为清白之身,萧却不会。
他是采青真正的灵魂伴侣,彼此之间心灵契合,感情相通,给予对方无条件的信任。
高山流水遇知音,才子佳人琴箫和鸣,这样的意境真是太美好了,仿佛是画中才会出现的场景。
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砖白瓦,芳菲满天,好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
再说说剧情。
抛开民国言情伦理剧的狗血,其实前半部分也算是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反转一个接一个,剧情扣人心弦。
后半部分稍稍有点崩,有点强行be的意思,把方少陵写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
除此之外人物塑造还是合理的,每一个角色都立体饱满,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萧清羽那么好,一开始还不是听信谗言,误会采青;萧汝章那么坏,却也是个爱护子女的好父亲。
弹幕上还有一堆骂女主的,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至少我很喜欢她不自怨自艾,不向命运低头,不肯做妾只要做妻的自尊自爱。
至于结尾,有人说其实男女主没有在一起,那个见面拥抱的场景是想象中的。
但这毕竟是开放性结局,怎么想都不为过。
我宁愿相信是he,男女主真的相遇了并且相伴到老,像我小时候认为的那样。
一个女人 是个男人就喜欢 真受不了了 我看哪个女的都比女猪脚漂亮 每次那些男的 说菜青比你美 什么好美 真恼火 难道你们瞎了 真不明白 干嘛要她来演 婉清啊 流云啊 都比他漂亮 看不下去了
《大丫鬟》里面,最懂清羽之乐的人,是采青,最懂清羽之画的人,是心怡。
然而,最懂清羽之诗的人,在剧中却并没有,我不敢说自己能做这样一个人,只能说在萧三少爷的四绝里面,我对他的诗是最心有戚戚焉的。
从开头一路看下来,本来就最喜欢清羽,然而在读到那首《鹧鸪天》时还是震撼了,今日细细回思起来竟是怔了痴了。
某龄对于诗词本来就缺根筋,毫无鉴赏能力,所以也不敢妄自品评,但我乍一听到心怡念这首词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喜欢了,那种感觉是投缘,像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默契。
某龄记性本差,基本上一秒钟之前发生的事情都能忘掉,但这首词,默读几遍就轻松记下了。
要说背诗词的规律,过目不忘最先记住的句子,一定是最喜欢的句子吧。
废话不多说,下面就逐句解释赏析一番。
(到现在默写下来还完全不需要百度呐!
以我的破记性得多契合才能做到这样啊……)瘦骨清颜暗携芳,生来癖爱弄轻狂。
形销犹笑风无力,肌损仍嗤雪易央。
朋寂寞,友冰霜,一枝冷落十里香。
重寒戏罢婆娑去,妍媸曲直任短长。
瘦骨清颜暗携芳。
这句不难理解,明写梅花,实为清羽写照。
瘦骨清颜,喻风神,冰清玉洁的心境自然有着冰清玉洁的风神,看看世说里那些魏晋名士好了,是为“清颜”。
至于瘦骨为何?
当然带一些文人自怜,清羽天生心地温柔正直多愁善感是内因,萧府环境乌烟瘴气风刀霜剑是外因。
看看清羽身边的人,哪个堪做他的知己?
哪个有着和他一样宁折不弯的心灵?
(写到这里打个岔,又想起了《英雄志》里的卢云,只有两字,曰正道。
)父亲爱他,但是多少罪恶多少私欲借爱之名以行之?
母亲护他,但她给他的只是她以为对他好的,而不是他想要的。
阿列忠于他,但时刻也会闪出过于世故的念头,令他难以自处。
谁能真正理解他、认同他、成全他呢?
(除非润雪,但又碍于身份不便深交。
又或者这首词是在润雪未嫁之时写的。
)明明是萧府身份最显赫的嫡长子,心境上却更像是一个失去庇护的稚弱孤儿,又怎能不抑郁难解呢?
(这一点真像容若啊,他们都太聪明,太干净了……)而二娘鸿羽与凤娘就更不用说了,多少龌龊在眼下发生,却无力改变,这便是清羽的痛苦。
这样污浊的环境之下,清羽不愿同流合污,却也无法张扬,故只能“暗携芳”,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不管环境如何,他都傲立在那里,便是萧府之中唯一的清流……生来癖爱弄轻狂。
这一句当是化用的纳兰的“非关癖爱轻模样”,但反其义而用之。
其实清羽的性子应该说是狷介更合适,但“轻狂”夸言三分,用在这里却丝毫不带贬义,反而多了几分自许,颇有纳兰“德也狂生耳”的傲世之气。
生来癖爱,言己秉性难移也。
形销犹笑风无力,肌损仍嗤雪易央。
这两句要连在一起读,是整首词里最震撼我的句子了,细思之下差点落泪——这两句不就是清羽最形神毕肖的写照吗?
要说清羽的忧郁自怜那是非常明显的……在剧中多半时间都是奄奄一息状,汗。
但清羽的病弱和总司是不一样的。
总司是极度快乐与极度悲伤、极度坚强与极度脆弱的奇妙合体,清羽也生性多愁,但不会无故寻愁觅恨,也明白哀而不伤的道理。
故总司是自作孽不可活,清羽是天作孽尤可图。
清羽的性格里,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脆弱。
故形销肌损而不改其志,倒像是孔子口中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清羽看似悲郁,其实反倒是整部《大丫鬟》里最乐观的人。
形销犹笑风无力,形销是事实——三番两次受伤,差点都成半个废人了,偏偏命硬如同小强……(想起别人说素还真“一直在吐血,从未被吐干”)犹笑风无力,通俗版就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肌损仍嗤雪易央,同解。
朋寂寞,友冰霜。
这里就要恪守古汉语语法了……一定理解成“以寂寞为朋,以冰霜为友”才好,千万不能理解成“朋是寂寞,友是冰霜”……后者固然也可以,但破坏语法不说,主要是意思不好,成了陈述客观事实了。
而主动把寂寞冰霜当成朋友则更能体现清羽的高洁。
不过这一点就算是只有初中语文水平的观众也能看出来,不用我唠叨……既然身边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那么也只能以寂寞冰霜为友。
寂寞是抽象概念不用解释,冰霜呢?
至冷者为冰,至洁者为霜,这些都是与梅花气质相近的,却被人视为梅花的异类。
因为被人误认为偏僻,故偏以至偏至僻者为友,这个世界是黑白颠倒了吗?
为何我坚守原则,坚持正义,我希望每个人都活得幸福、快乐、有尊严,却反而被视为异类呢?
但我仍是我,不会因外物而转移,我不过是要找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知心人。
故繁花之中无我俦,却只有冰霜是我同类……(好哀苦啊,所以采青之于他的意义就是另一枝孤标傲世的红梅了吧。
)一枝冷落十里香。
但除了冰霜之外,到底只有我一人,故曰“一枝冷落”,冷落是客观事实,但心里却是不冷落的,不然又怎会十里传香呢?
这句照应“暗携芳”,而更为乐观坚定。
清羽要把他的精神传递出去,无论发生什么,都坚定地传递出去。
重寒戏罢婆娑去,妍媸曲直任短长。
这两句最难理解。
重寒戏罢婆娑去,我不一定解得对,私下猜测应该是倒装的意思,戏罢重寒婆娑去。
梅花在冬天开放,如果搁在林黛玉一定会说“风刀霜剑严相逼”,但搁在萧清羽就不是这样了,重寒本是摧残梅花的物事,但在清羽笔下却成了梅花“戏”重寒,仿佛人生中一切的坎坷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己视这些阻力和磨难就仿佛游戏一般,却又带有一种知命忘忧的豁达。
婆娑去便是叶落归根的意思了吧?
最后一句,短长就是评价评论的意思,所以这一句可以这样解:终有一天,我将这样踟躇离去。
我的品行到底是妍,还是媸;到底是曲,还是直,就由人说去吧!
我初读这首词就很喜欢,如同《红楼梦》里说的“独合了他的呆性”,所以虽不敢说自己就是清羽的知己,却觉得这首词是真正写到我心里去的。
如果这首词是编剧亲自写的,那么单单凭借这一首词,我都要奉为吾师。
辞藻华美感情真挚的诗词看了不少,我独爱这一首词的胸襟与境界。
文字不会骗人,能写出这样一首词的人一定是不一般的,至少说明他的身上也有他。
初中陪妈妈一起看的,我却记了这么多年,故事有狗血也有玛丽苏的地方,但是萧清羽这个角色的人设实在是太好了,好到我可以忽略演员的戏外事,反复刷萧清羽相关情节,这个角色是编剧造出来的理想人物,满足了我所有的幻想,就像是一个梦,他家境优渥,饱读诗书,文采出众,智商高情商高,还有点小腹黑,专情痴情,尊重女主,平等待人,有文人的风骨,实在是一个完美男主!
萧清羽和桑采青的爱情发生得自然,细水流长,志趣相投的两个人的爱情真的好美好,再没有在国产剧里找到这么戳我萌点的爱情线了。
男女主琴萧合奏的情节也是那么浪漫动人,特别喜欢那首曲子,但是找不到原曲,很遗憾。
最后附上男主所作《鹧鸪天·咏梅》“瘦骨清颜暗携芳,生来癖爱弄轻狂。
形销犹笑风无力,肌损仍嗤雪易央。
朋寂寞,友冰霜,一枝冷落十里香。
重寒戏罢婆娑去,妍媸曲直任短长。
”
神,在印象深刻。
幼时就看到了清羽认出采青就没在看了,或许看了但也忘了后面的剧情完全不记得。
他拿着只合适辛德瑞拉的水晶鞋找到了她,这就是故事的高潮了啊!
那时候我记得自己还挺喜欢少陵,觉得他强取豪夺霸总帅气啊(言情小说余毒太深),十年后今天的我,却觉得他可怕。
强扭的瓜不甜,硬要一个心里没有自己的女人属于自己,不觉得难受吗?
鸿🐟和清羽的兄弟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弟弟是弟弟,但哥哥却不是个哥哥。
剧里的女演员都很美啊。
马雅舒的眼泪好像水龙头的水,随时随刻都有的。
心怡好可爱,又天真善良,很讨喜的角色。
唉,三十几集下来,物是人非了。
有的角色好像工具人,但他们好像又有自己的特色。
行啦,重温完就行了。
惦记了很多年的剧,终于把它完整地看完了。
总体上说,这是一部有智商的言情剧。
可能我很久没看言情剧了,一下子入迷,花了三天看完,爱恨情仇很过瘾。
编剧是北爱的编剧,台词上面也大抵表露了主角的心声,精辟独到,特别是方少陵最后一句“我带着仇恨死去,你带着我的爱活着。
”,不现实,但有艺术的韵味。
有那么一刹那,我竟是坠入了一个爱情至上的世界,或许是男女主角所演绎出的,是我们无比向往,却得不到的爱情,超越了一切,超越了自己的生命,也超越了别人的生命。
阿列,萧清羽的父母,沈夫,人死了,心怡也受伤了,只为了爱情,只为了琴箫共鸣,想让这样的爱情打动人,或许我太理智了,或许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样,采青和萧清羽之间隔了太多条命,他们的幸福日子又怎么平平淡淡地过。
也许他们应该服从命运,如果采青早早屈从了方少陵,而且方少陵也是真心爱她,也许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了。
但是采青性格中的独特之处就是,不会屈从命运,她不甘心当丫鬟,更宁死也要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
特别要说的是,该剧人物性格真的很饱满,胜过同类剧莫名其妙的狗血和勾心斗角,采青的缺点是自己为是,萧清羽的缺点是读书人的迂腐,方少陵的缺点是太偏激。
本来我觉得这就是部假的可以狗血剧,没想到这假中还掺了真,何为真假?
和现实相符的为真,否则为假。
一看就是女人编出来的戏,有时过于复杂,有时过于感情用事,每个人都似有自己的爱情,并且对这份爱情死心塌地。
情字当头的剧,它宣扬的是爱情,亲情,主仆情,编的也算恰到好处,累赘拖沓以致观众快进的地方不多。
爱情至上主义,放在一个民国初期的大环境下,表现一对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主题也非常完善。
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计谋只是推动剧情发展,这样的爱情却再也无法叫人感动。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心里,远有胜过爱情的东西,也许是面包,也许是距离······于是我们只能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寻找安慰和一份“完美”的爱情。
从美梦中醒来又能得到什么呢,生活永远比电视剧还精彩,尽管,真的,很无奈。
小娘惹片尾曲《如燕》愿意合上眼才能美梦无边别让悔熏乌了从前 也许碎片才能让回忆展颜何妨瓷花拼凑明天 谁带我寻获幸福的模却自己谜中困锁 谁为我留下缱绻的天涯信物是抹晚霞 思念如燕它飞舞舌尖若是真爱配尝几分苦甜 意念婆娑时间里推磨追随到何处才结果 燕如针线在青空缝编几幅女红将以泪缀点 誓言斑驳情雾只是经过风雨中且让我盈步婀娜《如花》愿意忘记过去才能留住时间别让岁月侵蚀你嫣然的笑脸繁华如春梦握不住谁也看不见不快活怎么能去做神仙是谁带我感受这爱情中的甜甜里面藏着苦涩如泛海无边即使能咬紧牙关后勇敢走向前谁又能保证有没有明天思念如箭 刺穿我心田鲜红的血将嫁衣染遍此去经年誓言斑驳在眼前开出的花如何蔓延爱恨纠葛缠绕成丝线一针一线 织出你的脸不要问我是否用一生实现尘埃里开出花一朵是红颜是谁带我感受这爱情中的甜甜里面藏着苦涩如泛海无边即使能咬紧牙关后勇敢走向前谁又能保证有没有明天思念如箭刺穿我心田鲜红的血将嫁衣染遍此去经年誓言斑驳在眼前开出的花如何蔓延爱恨纠葛缠绕成丝线一针一线织出你的脸不要问我是否用一生实现尘埃里开出花一朵是红颜
一我呀,真是无可救药了。
又看上一部恶俗的民国言情剧,叹息~《大丫鬟》我是晚上下班回家,吃饭的时候打开电视剧偶然看到的。
俗套,不是一般的俗套。
无限拔高爱情的作用,人类痴情程度,以及人类中痴情人的数量。
但是,为什么我欲罢不能地看下去了呢~刚看过一段话,作为解释放在这里:“你相信有永远的爱吗?”“我相信的。
” “你拥有过吗?”“还没有。
” “那你为甚么相信?”“相信的话,比较幸福。
”是啊,相信比较幸福,所以还是信了算了……那么,我是否曾经拥有过永远的爱?
天哪,人类哪配谈“永远”啊?
随便就和草木同朽了~是不是算“长久”“持久”“一辈子”的爱,人生这么多考验,大概也要盖棺才能定论吧?
所以,还是不知道、姑且存疑吧!
不过现实中的爱情总是千疮百孔,现实中的人物也总是面目可憎,所以在虚幻的故事中寻找安慰倒也不失为一种心理治疗。
因此爱情是影视作品中永远的题材。
这个和男人热爱打游戏道理是一样的——生活中微不足道,说不定网上是武林高手,得到无数满足和虚荣。
在生活中你总要学会骗骗自己。
这样比较幸福。
二以下说说细节。
此剧有一个不出色的女主角,女二号比她漂亮多了。
女一号那个皮肤,和女二号在一个镜头里出现,那个惨不忍睹!
两个色度的!
可怜肤如凝脂眉目如画的女二号生生做了陪衬!
最可怜所有的男主角都被女一号大小通吃啊!
女二号情何以堪!
我等观众捶胸顿足!
三个出色的男人都被编排爱上了不出色的女一号,其中一个还是个偏执狂。
这个人为了把她弄到手,不择手段、机关算计。
最让人扼腕的是,这个偏执狂居然是三个人中最帅的,英俊挺拔,气宇轩昂。
甚至,他可能也是这三个人中最爱她的(虽然这种爱如何产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本来不算是个坏人,却被这种疯狂的爱情推着做了一桩桩恶行、犯了一条条人命(这些人也死得太随便了)。
最后,这个人甚至宁愿死在她的手下,也要让她记得他……情节当然很狗血,不过这个人倒是很简单、很直接。
剧情安排他是个军人,看惯生死、下手狠辣,也算情理之中(唯一不合情理的怎么会死心塌地爱上这个女人~)。
以下摘录此人名言:“一点儿都不麻烦,谁敢和我方少陵抢女人,我就一枪打死他,永绝后患。
”“现在采青的心,就好像这个酒杯,而你就好比这杯中的酒,我呢就是这酒壶里的酒,如果不把你倒出来的话,她又怎么装得下我呢。
”“我不信什么因果报应,我只相信自己,人匆匆几十年,一定要善待自己,千万不能亏待自己,自己喜欢的人,一定要靠自己想办法去争取回来,这样才有乐趣。
”“既然不能用爱感动她,我就用恨来留住她。
”“我宁愿带着你的仇恨去死,也要你带着我对你的爱活着。
”最后这句是他被女一号刺了剧毒的一簪后,临死前说的台词。
他挨了一簪,自知必死,为了给女一号洗清罪责,他朝自己打了一枪,说,我是自杀的,与她无关,让她走。
该情节虽然很狗血,但也蛮感人的……好像可以将他所有的错误都抵消的似的。
所以死也要死得刚烈、有骨气。
一个坏人也是可以用出色的死来挽回自己很多分数的。
三这部片还有一个男一号,我留在最后说是因为我蛮欣赏他的。
这个男一号被设置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我想总归是个清瘦飘逸的少年,谁知道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健壮的男子,年纪也总归有三十岁朝上了。
我晕了下,心想这个是不是为了衬托那个不再年轻的女一号啊?
那这个女一号手段也太能通天了~潜规则啊!
然后接着往下看~他原来是这样的啊~和前一位偏执狂恰成对比,这个男人是另外一种人。
某个春日,此位才子在楼下百无聊赖,吹箫自遣,忽听到楼上传来相应和的琴声。
两人琴箫合鸣,丝丝入扣,宛若天成,心心相印。
所谓知音,真是如此。
一曲终罢,他惊喜不已,急问抚琴人是谁?
谁知道阴差阳错,抚琴人被误认为是女一号的姐姐(也就是女二号)。
他是富家公子,一向自诩才华过人,虽然谦和,但总有些孤高自诩,从来知音难觅,所以,这次他是真的惊喜、真的倾心了。
一般懂琴棋书画的人,都属于文艺青年,感情特别敏感丰富,而且,对精神上有很高的要求。
一旦遇到自己心灵能够投契的人,往往不能自拔。
自此,他对女二号展开了追求~看到这里真是扼腕,真担心女二号被此人打动,岂不是乱了姻缘?
幸好,女二号自有心上人,他苦追不得,最后颓然放弃。
幸好,在编剧的精心安排下,女一号,他实际上的倾慕对象,其实早就进了他家沦为他的丫鬟,两人朝夕相处很长时间了。
两人从最初的彼此误会、厌恶,到尽释前嫌、成为好友,感情也日渐深厚。
他发现自己在慢慢喜欢她。
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但他一直不知道她就是她——直到那天。
那天,他得了一张古琴,她一时技痒,就在此琴上弹奏起那首他们初相遇的春日、她在楼上听到的箫音而合奏的曲子。
琴音一出,他顿时怔住了。
原来,她才是她。
原来,他一直爱错了人。
原来,他一直在苦苦寻求的人始终不得,他以为此生无望,最后却发现,她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此时他已经答应她为自己赎身,从此离开他家,远走高飞。
他已经承诺给她一个自由身。
何况,在遇到他之前,她早已有生死相许的心上人。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化为死灰,但他知道她始终放不下。
而且,她也知道他一直苦恋自己的姐姐……现在说明一切,是不是太突兀了?
转变太快了?
让她难以接受?
一旦说出来,她会不会改变主意?
她肯不肯留下来?
她会不会丢掉过去,和他重新开始?
患得患失、患得患失~他的脸色变幻,一颗心也起起落落,不知如何是好。
他反复想了很久,终于决定守口如瓶。
他宁愿自己忍受痛苦,也要让这个自己心爱的女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由的生活。
他知道她还没有爱上他。
他对她有恩,他开口,她未必不肯留下来,但他心高气傲,不肯也不屑用这些去交换爱情。
他要的,是她出自于内心的、真正的爱,而不是碍于情面、处于同情,或者为了报恩。
所谓知音,要的就是这种默契——我爱你,你应该能感觉得到。
——虽然我不说,但你应该懂。
——如果你不懂,我宁愿放你走、给你更高远的未来。
她后来真的走了。
他去送她。
在她身后,他吹起了那首熟悉的曲子。
箫声传来,她心弦一动,记忆中所有的一切忽然联系了起来。
——原来他就是那个吹箫人。
——原来他爱的,一直是自己。
——原来,他爱她,如此细致入微、不肯让她受一点委屈。
她终于明白了一切。
甚至,连他为什么会放自己走的用心,也豁然开朗。
——我爱你,你应该能感觉得到。
——虽然我不说,但你应该懂。
——如果你不懂,我宁愿放你走、给你更高远的未来。
她转身返回,奔向那个一直守候的身影,那个高傲得不肯要求她留下的人。
终于成了。
我叹了一口气。
她不可能不爱他的。
用女一号的话来说:“我爱清羽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而是因为他对我的理解还有成全,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甚至是我替自己赎身要离开他,他都会尽力去帮助我……他不会把我禁锢在他身边,他只会尽力的帮助我,越飞越远。
”这种男人大概没有女人会不喜欢吧?
他爱你,是爱你的灵魂(好酸,但同时为这种酸而心酸)。
和他在一起永远不会担心受伤害,也永远不用说抱歉。
他永远可以原谅你、包容你、理解你、成全你。
在他面前你完全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无论何时你转身,他都在那里等你……这样的爱和前面的偏执狂做对比,更显得无比珍贵!
四男一号和女一号终于大功告成了,可惜这只是一场YY。
像这样的男人,堪称极品,长期缺货,生活中遇到的概率类似外星人。
所以,世间女子们只能到文艺作品中YY了~这也是此片大火的原因吧!
男一号的外形我一开始说了,有点让人失望,但我要赞下男一号的演技啊,很出色,语气和神态拿捏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他眼神中那种干净和温暖,很好地表现了三少爷的纯真、善良和宽容,以及隐藏在谦和后面的那点孤傲。
于是,他逐渐让我接受了这个与其外形并不相称的角色。
甚至,相由心生,到后面我真的觉得他很帅!
后来我特别找了下这位男一号的资料,他叫陈思成,是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生的演员,难怪表演功力扎实。
有时候我觉得他最强的是表现复杂的心理戏,一点都不费力,很有举重若轻的感觉。
他把那种恶俗的吐血啊、病倒啊、倾诉啊、忍痛啊这种场面都表现得很有质感,并不过火,不带港台艺人那种夸张的风格。
正是他的表演,给这部剧加分不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歌“尘缘”是由陈思成本人词、曲、唱的,水平之高,超过很多专业的歌手,又让我十分意外。
如果非要给这部剧找点亮点,那就是这部剧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爱?
占有,控制,陪伴,让对方做自己?
答案很简单,是满足了自己,还是满足了对方?
对于采青,方少陵可能有爱,但他更多地是满足自己,想占有采青,想让她永远在他身边,不管她是否爱自己。
肖清羽演绎了什么是真爱,当发现自己爱采青后,他支持采青的目标,让她做自己,帮助她实现自己的目标,互相成全,关心和陪伴,超越了时空。
记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如果看见一朵花,喜欢就是摘掉它,爱就是给它浇水。
马雅舒真的好黑,也没有女主该有的风采。
果然就是矫情……
剧情 emmm
哈哈哈哈怎么说呢,尘缘这个歌真挺好听的,陈思诚作词作曲有点东西。但是!陈思诚是陈思诚,萧清羽是萧清羽!萧清羽赛高!
剧情还可以,吴卓羲演技不错,主题歌不错
马雅舒好黑啊...还不好看,剧情太狗血,比较喜欢流云的扮相
吴卓羲真帅
真的辣鸡
本来是三星,为了马雅舒,值得去一颗
制式苦情戏,吴卓羲和陈思成很帅。
不喜欢马娅舒她,名声又不好 怎么让她演的那造型我滴神 干嘛那三个男滴都喜欢她让人喜欢不起来,那容貌那性情 这么狗血的剧情我好想呕吐 而且最后吴卓羲还死了 我滴个神 完全是为了吴卓羲才看这片子的 最后说一下 吴卓羲的演技真的挺不错的 O(∩_∩)O~
为什么总有不长眼的导演要找马大妈去演这种几乎万千宠爱的善良纯洁的女主角呢??完全没说服力啊,人品就不说了。。人看起来又老又黑,陈思成站在边上完全就是弟弟啊。。说侄子也有人相信吧。。哎。。。故事也够狗血的。。。
吴生好man
令我沉迷陈思成的一部戏,幸好后来清醒了
为了吴卓羲
吴卓义虽演坏人,仍旧很帅~少陵虽为坏人,但其一网情深依旧感人~
我是为了吴卓羲而看的~~结局啊~~
喜歡裏面的演員,劇情一般。3個男人3種不同愛的方式。
只是为了橙子。。。
oh 小时候和妈系列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