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找到组织了,某晚我洗脚的时候看到了湖南卫视这样一部悬念重重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之前被华丽丽的广告已经吊起来胃口,隧决定洗脚之余看看该剧。
看后真是激动不已啊,广告没说错,真的是一部好剧,我的洗脚水都差点泼掉了。
剧中人物生动,几乎每个人说话表情都极其丰富,挤眉弄眼、唾沫横飞,每个人都能依稀看到之前演过的角色的痕迹,黄sir还是那个警察,王洛勇还是我印象中那个打入毒枭内部的卧底,不容易啊,连殷桃都难以掩饰《幸福像花儿一样》中那世故的眼神。
剧中人物关系设定也是匪夷所思,李白迷恋楚留香(居然叫这个名字),常逛秦娥楼,被老鸨直接以尊贵的“嫖客”称呼,仍淡定气派地离开,可是呢,李白其实又是喜欢那个小loli的,于是他常纠结;兽王整个是个情圣,这里面就他还算真性情些,就是易激惹。
武惠妃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与李林甫常常讨论出惊世骇俗的计划。
我没看过石小群演戏,也不知道以往她是什么风格,不过看这部戏里她的出现,俨然是个彪悍的公主。
这部戏我逢人便推荐,但是看过的人无不在骂完导演之后顺带骂我,其实我的动机很简单,看后让你激动地电视剧总好过完全没有涟漪的好啊。
媳妇说,你心情不好吗?
我们一起来看电视吧。
打开电视机调到芒果台,于是我心情愉悦了。
虽然我们真的不是故意地撞上了这部《杨贵妃秘史》。
额,说说我们看到的部分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寿王一剑刺向了玄宗,但是。。。
重要关头。。。
杨贵妃挺身而出了!!!
然后杨贵妃要死不死地说:皇上,答应我饶了寿王。。。
媳妇说这段台词很耳熟,然后我们一起想起了琼瑶“皇上,请答应我无论小燕子犯了什么错都饶她不死。。。
”然后唐明皇在杨贵妃的房前徘徊,无比苦闷地说,比朕当年带兵打仗时。。。
唐明皇带过兵吗,开元末年前,唐玄宗虽然开过战,但是从没亲自上过战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应该是休养生息吧。。。
于是继续看 唐明皇和李白一起在骊山聊天 唐明皇突然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是这句话是宋朝朱熹《中庸集注》的言论。。。
好吧,人家皇帝以后还能和贵妃月中相会呢,穿越一下又何所谓呢。。。
再是玄宗和李白聊天的内容—《蛮书》,蛮书是啥东东?
蛮夷的书?
《蛮书》,就是记载南诏的史书。。。
那皇帝陛下,您喜欢蛮书就蛮书吧,读史使人明智。。。
哦,对了,这玄宗和李白聊天的时候,还直接以“江湖老大。。。
”为比喻。。。
额,江湖,这个词倒是庄子那时候就有《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江湖”解释为江河湖海,然后就是《汉书》,“清洁江湖之盗贼”,指四面八方。。。
总之。
这么一说,在唐“江湖老大”连在一起就解释就是江河湖海的老大或者是四面八方的老大。。。
这“老大”不和玄宗的职业一样?
唐时还有一“江湖”的解释是隐居之地。。。
这个和“老大”就几乎不沾边了。。。
如果是陛下大人这“江湖老大。。。
”的比喻,应该是要到现代了吧。。。
玄宗真是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哈。。。
可是以上这些只能算是前戏,高潮马上要开始了。。。
恩,XX帮大使来啦!
导演可能是为了让剧情更真实,让外国使节讲起了外语。
导演杜撰了大半段的历史以后,突然觉得应该玩一点“真实之美”了。
于是这个外国使节开始讲“真实”的外语,这个外语。。。
居。。。
然。。。
是。。。
TMD。。。
日。。。
语。。。!!!
先说唐玄宗时候与日本的关系吧,虽然唐玄宗小时候,唐朝是因为朝鲜问题和日本打过仗,但是自从白村江战役以后,日本便三次派和平使团出使唐朝(日本人:虽然我们很坏,但是曾经有过温柔的时候。。。
)日本三次派遣使团的时间是669—733年,而唐玄宗在位的时间是712—756年。
然后我们说一个关键的事情,就是那个时候是不可能有日语的,日本有文字记载是公元5世纪,但那是中文,真正有日文出现是在公元10世纪。。。
唉。。。
多拉A梦,叫你不要把时光机随便借人的嘛。。。
可是!
可是!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李白居然当起了日语翻译,小泽玛利亚保佑呀!
李白出生与碎叶,是现在的伊朗,貌似是可能会些外语的,但是伊朗和日本的距离也差太大了吧。。。
李白翻译了,恩,水平很专业,一字一句,完全是现代同传的水平,但是李白用的主语居然是“俺”,“俺”当然不是问题,古音就有,代表“我”的意思,但是此“俺”不读“an”是读“ngai”。
“俺”当然也能读“an”,但是读这个音的时候是在北方方言中,虽然李白可能是说四川话的,但是四川话好像“我”也不是“俺”吧。
再然后呢,恩,贵妃出现了!!!
嘴巴上长着热气疮的唐朝第一大美人出现了!!!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日本使者口水直流,我和媳妇被雷得外焦里嫩。
恩,芒果台,快给我们根避雷针吧。
最后良心地说,虽然芒果台在广告中插播的《杨贵妃秘史》我们没有完全看完,但是感谢芒果台,让我们雷雷更健康!
看到一半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了!
有那么傻的女人,前几集杨玉环不是很聪明的嘛,怎么轮到面对李三郎这个人的时候就傻到那个程度,她是真的不知道吗?
还是装糊涂!
好像这个剧集里面的所有人都是生活中谎言里一样!
可怜的寿王为了她这样的女人,牵肠挂肚!
她在道观的时候知道了真相,尽然一刻都没有想起过寿王,为了她这样的女人背负了那么多东西,最后还被逼再娶,唉~~汗 汗``!! 真的后悔看了!!
这个电视演出来就是为了丢人现眼的吗
让黄秋生这荡货演唐明皇可以看出这导演的水平,很萎!
他将唐明皇演绎的奇荡无比,简直就是一昏君的典型代表:搞女人(搞儿媳妇,为这都搞死了几个儿子),爱听马屁声,附庸风雅,没什么能力…玷污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一段千古假话。
李白演员也很差,我看到他那大脸,不协调的动作,做作的背诗就想笑,李白的豪爽才气岂是一般人能演绎出来的!
殷桃演得还不错,表情动作,各方面都不错。
只是剧本太差显得很荡,这女的挺漂亮,文强大哥太有福气了!
将来大有前途。
这部电视剧的摄影师和后期处理的3D效果都不错,摄影师的镜头很到位很顺畅!
估计拍下来烧了不少钱,有点可惜呀!
黄秋生的皇帝演的很不错,那种悠扬绵长的气质让他演绎的很好,一向只看过他凶神恶煞的样子,这样文雅而又温柔的男子,本身没想到会要他去演。
但他的确亮了我的眼睛殷桃的杨贵妃是我目前为止觉得最像的,个人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一眼就觉得,她就是杨贵妃。
一直以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都被大家知晓。
浪漫的人认为那就是真正的爱情,缠绵悱恻,刻骨铭心。
而思想严谨的人会认为那是不伦之恋,只不可能的事情,一切都是假的,一个贪图美色的老头,和一个爱慕虚荣的小女生。
其实,每个人都有对爱情独特的见解,我们不是当事人,只不过是从不知道被窜改了多少遍的历史故事里得知,有这么两个人,有那么一段情。
或许,我也可以猜想, 梦回大唐。
之前跟着朋友去了一趟西安,就是曾经的长安。
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 为什么要给这些个城市改名字,长安,多好听的名字,何必改成如今摸样。
那座城里,我没有感受到任何关于他们的曾经。
好像,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早已将他们都给消磨殆尽。
我有些伤悲,好吧,我只是又开始矫情了。
但是,马嵬坡,好吧,来说说这个地方。
我们在返程的时候特意转道去了 马嵬坡,这个传说中红颜香消玉殒的地方。
很难想象,这个地方如今还是当初的那个模样 。
据史书记载,这里的那个茅草屋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残破的土墙,还有一棵树,突兀在人们的视线里。
会不会就是在这里,这棵树上,吊死了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也就是在哪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离别的气息。
闭上眼睛,好像当初的一切就真真的发生在我眼前,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雀金钗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我不喜欢白居易,很久之前就不喜欢。
可是这首长恨歌确实我的最爱。
不得不说,他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写的很唯美,没有那些肮脏龌龊的猜想,只是赞叹爱情。
或许,其实,真的就有那么一段爱情,跨越了时间,年龄,地位,只因为两情相悦,就像不顾一切厮守一生。
只不过,周围的人,那些处心积虑的想要抓住机会得到利益的人,是他们玷污了这份爱情。
或许,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只不过是历史留给大家的一个误会。
或许,杨贵妃并没有多么美,不过是因为某人眼里再也容不下别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写这首诗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心里不是抱怨,而是深深地感叹,感叹他们的爱情。
杨贵妃的“穿越”更有看头湖南卫视正在热播的殷桃主演的《杨贵妃秘史》看了几集后感觉十分震惊,当然震惊按照某些人嘲讽的说法就是“雷人”,颠覆了历史。
然而,从中能看到不一样的杨贵妃何尝不是今人的创新呢?
既然该剧标榜“秘史”,那些隐秘的东西就不可能人人知晓,必定要和“正史”有区别,这就给了导演和编剧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样一来,《杨贵妃秘史》给我的感觉就很“穿越”,虽不是现代人回到古代,却是以今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去度量古人。
今天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除了那些古板的老学究外,不再像过去一样站在阶级立场非白即黑。
正如《杨贵妃秘史》中开篇名义说:不知道历史怎样评说,我只是一个女孩,一个女人。
作为历史上“四大美人”之首的杨玉华,她的故事最浪漫最传奇,“穿越”这样一个名女人绝对能抓人眼球。
加上著名导演尤小刚就是一个炮制“秘史剧”的能手,2003年以来,指导作品《孝庄秘史》掀起了古装剧的新风潮,之后《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康熙秘史》、《前清秘史》等剧的问世更把“秘史剧”演变得成熟。
好题材加上名导演,《杨贵妃秘史》就很有看头。
湖南卫视翻拍过不少经典,如《丑女无敌》、《流星雨》听说还有《还珠格格》,虽然人们对这些“山寨”作品褒贬不一,但依然不减其关注度。
可能源于芒果台的“山寨”不全是怀旧,而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要是跟以前的一样还有什么看头,大家直接淘旧碟看吧。
殷桃版的杨贵妃注定和林芳兵版的杨贵妃、冯宝宝版的杨贵妃不一样。
史实说唐朝以胖为美,环肥燕瘦,可现在的人就是以瘦为美,认为天下就没有一个美丽的胖子,大家自虐般减肥,要是再拿胖说事就太跟不上潮流,于是瘦版杨贵妃更让人心潮澎湃。
说到杨贵妃胖好还是瘦好,不得不点评下剧中人的形象。
女主角殷桃虽然有纤细的杨柳腰,但还算丰满;是上镜的小脸,但脸颊上有肉很饱满,不是只剩骨头的锥子脸、克夫相,精湛的演技彰显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气场。
自诩属于“外貌协会”的人恐怕看了第一集就会被剧中人迷住,追着看后面的人物出场。
演李隆基的黄秋生曾上榜香港十大气质美男子,欧式的面容即使年纪大了也风采依旧;《蜗居》中经典“小三”形象的海藻变成了玥儿的母亲乐奴,从海藻的水性杨花变成了乐奴的忠贞不渝,出场没多长时间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杨玉环她爹是“乐仙”杨玄珪,谢君豪饰演的颓废老帅哥戏码颇有艺术家的风范;那些被奸人陷害的将军们一出场,就让人屏住呼吸,太帅鸟!
按古人说法这应该是玉树临风、貌比潘安吧,百度了一下,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是新晋小生雷牧演的,大将高仙芝是韩国TAKE组合成员李承铉演的。
就连大反派李静忠已经把他鼻子弄上大黑痣也丑不到哪里去。
李白远看还行,镜头一拉近怎么有那么多褶子啊,当时七八岁杨玥儿可是叫他“太白哥哥”啊,从演员身上感受不到李白的大文人气息、诗仙的飘逸,分明是一介武夫。
原来演李白的是有着“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之称的王洛勇,1958年生人,按照实际年龄当时的玥儿可以叫他爷爷而不是哥哥,不过五十多岁的人了这样的扮相算是年轻了。
值得一提的是杨玥儿,萝莉控们可千万别错过,剧中的这个小女孩实在太乖巧可爱了。
《杨贵妃秘史》一改过去强加杨贵妃罪过,把她从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塑造成为一个心地善良、忠于爱情、深明大义,既有内在高尚品格,又有外在美丽的形象。
其实这样的形象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今人的价值观,那些带着有色眼镜贬低杨玉华的史料也未必属实,“红颜祸水”也不过是男权的臆断罢了。
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阿金》中所言:“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可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杨贵妃乱唐等古老话。
我认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要是鲁迅活到今天或许会赞扬《杨贵妃秘史》主创人员是“有出息的男人”,写“秘史剧”不同于写历史,艺术想象,虚构是必不可少的,剧中的主题也应是不仅在当时人们称颂的积极进步的思想,而且对于今天的生活也有着温故知新的借鉴作用,给杨贵妃翻案是有必要的。
固然,唐明皇晚年有倦政之意,贪图享乐,荒废朝政,拒绝忠谏,但他毕竟把唐朝推向兴盛的顶点“开元盛世”,从《杨贵妃秘史》来看,盛唐转衰并不是杨贵妃的过错,相反杨贵妃“三千宠爱于一身”,在皇帝面前说话最管用,她是贤妃却说唐明皇去奸用贤,继续励精图治。
可以说《杨贵妃秘史》虽然借助标榜娱乐至死的湖南卫视的平台,说表达的思想却相当主旋律。
尽管有不少观众批评《杨贵妃秘史》的台词设计太现代、剧情相当的雷人。
本着“雷雷更健康”的娱乐精神,我觉得那些不合时宜的台词说出口相当幽默,如阿蛮小小年纪心里就想着找个男人来依靠,看到大帅哥高仙芝的到来,就觉得是个好男人要把握机会,千方百计的言语挑逗,可惜将军不睬她。
七八岁的小女孩对大人说出那番暧昧的话,让人忍俊不禁。
抛弃那些呆板的历史教条吧,茶余饭后盘盘这位“史上最烂漫传奇女人”的是非,不看剧也许无法想象她居然与李白都有一腿。
晚上在家无聊,不妨遥控器按到湖南卫视,看《杨贵妃秘史》找找乐子打发时间。
要不说人贱呢!
从选角那会儿开始就说绝对不看,坚决不看,一定不看。
结果还是没忍住,打开第一集,咦,开头这个镜头咋这么像美人心计豆豆跳舞的那个?
好吧。
然后画面和片头做的很好,真是清晰版啊!
被‘美人’当初的清晰版强多了!
看来这就是于正跟尤小刚的差距啊!
要不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然后,围观打酱油的。
这个韦后跟太平公主真是一闪而过啊,一句台词都没有,走俩过场而已,两个瞪眼,可惜了这么好的造型!
然后,李隆基终于登基了。
看着黄秋生没有胡子的那张脸,我真想说,这明明就是个外国人啊!
要不说李家的血统不纯呢!
鲜卑血统到这儿看出来了吧!
然后开元盛世了。
这我得继续看啊,俺是西安人,西安人都知道开元。
开元,原来是从这儿来的呀,我咋才知道呢,太不好好学习了!
再往后演还有为将军说了句‘狗日的’,唉,原谅他吧,人家在长安,自然要说长安话啦然后美女们跳舞啦,咦,咋从杨玉环她妈演起呢!
咦,这位打酱油的同学,好像是海藻李念啊!
继续,咦,杨玉环她爹是酒剑仙谢君豪啊!
造型都没怎么变,还是颓颓的老帅哥戏码哦,俺暂时看到这里了。
因为这个清晰版质量太好,俺的显卡跟不上,要写字呢,就得先暂停。
所以,先这么着吧。
画面还真是清晰呢最后说一句,这编剧先生的用词实在有些过了。
集团来,集团去,跟阶级斗争似的,要不有人说穿越呢!
我想继续围观下。
今天就先这样吧。
啊,再说两句吧。
第一,这高丽将军还真是说韩语呢!
可惜俺不认识是哪个韩国人第二,恩,玉笛跟黄秋生在一起的这个镜头,让俺联想到,黄药师。。。
这是为啥尼?
■ 片名:杨贵妃秘史(30集) ■ 导演:尤小刚 ■ 编剧:张建伟 ■ 主演:殷桃、黄秋、王洛勇、叶璇 ■ 上映时间:2010年4月27日(湖南卫视) ■ 读家:白小顶 ■ 推荐指数:★★☆☆☆☆ ■ 一句话评论:以正名的名义对历史人物颠覆,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亵渎,这可不是秘史,而是不责任的胡来。
对于历史人物,史书上记录的是正史,民间流传的是野史,前者是传奇宫史,粉饰伪善;后者是猎奇故事,鲜活好看,其实都不是太真实的。
而秘史应该算夹在这两者中间,时而有正经的大事,又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像杨贵妃这种颇受争议的女子,正好是秘史最佳的话题。
作为尤小刚“秘史”系列的第六部,《杨贵妃秘史》试图改变以往帝王将相主导的叙述方式,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演绎杨贵妃的前生今世,尤其是改变“红颜薄命”或“红颜祸水”的教科式论断,颇有替贵妃翻案的味道。
故事直接选择了李隆基在开创开元盛世后,厌政荒政,内心空虚,喜好艺术的状况,寥寥数笔,就把背景点透,不过遗憾的是,开篇就是贵妃回忆往昔的场面,交代了其东渡日本的命运,让整个故事的最大悬念过早推出。
这个杨贵妃不管从形象还是性格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殷桃也许更适合扮演削瘦的西施,我实在看不出她与“珠圆玉润”有什么关系,而这个贵妃的出身更是如“大长今”般的凄惨,父母双亡,养母虐待,很早就和闺蜜谢阿蛮打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出淤泥而不染”,被塑造成一个善良聪慧,知书达理,重感情,有孝心、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好女子。
可以说杨玉环的出现,既是自身国色天香、蕙质兰心的关系,再加上懂一点音乐,会一点舞蹈,正是顺势而为,填补皇帝情感空白期的需要。
我可以习惯混血的唐玄宗,瘦身的杨贵妃,猥琐的李白,我可以容忍粗糙的道具和二流的装扮,我可以接受贵妃未死的说法,但是我没有办法承受任意编撰,随意改编,并美名曰之“与时俱进”。
幼年的阿奴和玉环肆无忌惮的谈论男人,寿王如《格林童话》般用试戴玉镯子找灰姑娘,本该惠妃去世后才出现的杨玉环竟早早就与玄宗相遇,四处为家的李白处处多情,到处留情,清高孤傲的梅妃成了心机很重的女子,杨贵妃更可以周旋在皇子寿王、诗仙李白、玄宗皇帝之间……,情节错乱和关系纠结,我全当了没理由的穿越。
而李白大呼“我买不起房,还买不起酒吗”,李隆基爆出“我们正处于蜜月期”的话语,口无遮拦的阿奴能说出“裸奔”,高力士又惊呼“穿帮”,这些现代气息过于浓厚的台词,则让人哭笑不得。
与时俱进并不是靠雷人台词制造话题,靠多角恋爱引发关注,靠颠覆情节吸引眼球,打着让剧情好看的目的,全然不顾历史人物的年代顺序、语境特征和性格特点,是正名,还是混淆?
与其这样煞费苦心,还不如直接编成一个公司年轻貌美的女职员与遭遇中年危机的董事长冲破世俗在一起的故事,或者干脆就像《武林外传》那样彻底放下姿态,何必要强贴在杨贵妃的身上呢。
以正名的名义对历史人物颠覆,其实也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这可不是秘史,而是不责任的胡来。
杨贵妃的一生,是最大的洗具,也是最大的杯具。
其实说到底,这个唐朝的秘史故事,就是一个女子的情感史,让她一个人承担唐朝走向衰落的罪名确实不妥,但是也不能为了一个人而把一段历史统统打乱。
和很多历史题材一样,《杨贵妃秘史》明明可以用山珍野味,认真烹饪成让人回味的浓汤,却弄点干瘪野菜,整成了方便面,满足观众充饥,忘记了营养和美味。
看这个故事,总会让我们联想起《戏说乾隆》﹑《三国演义》、《武则天》等类似电视连续剧。
这样的一个剧集名字是“戏说”的最好的一种表达,其一是将古代知名大美女的名字摆在最前面,其二是将史改为“秘”的。
“秘”字很妙,妙就妙在它的模糊性。
“秘史”是秘密的,既然是秘密的就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挖掘得到,譬如编剧和导演。
既然是“秘史”就有许多和史实不合之处,所以处理起来可以更加不用太多考究。
其实一部连续剧的名字是相当重要的,这能让人第一时间选择观看或者换台。
或许这部电视剧应该算一部唐玄宗野史,但如果叫《唐玄宗野史》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名字。
“密”字还会包含香艳、隐情之类的联想,并且由此可以吸引大部分的观众们,这是一种很隐性的“植入广告”。
笔者在这里,不得不夸下尤小刚导演。
这部剧集说的是一名知性女性杨玉环,崇拜暗恋上李白,又因为在音乐上的共同爱好对李三郎(其实是玄宗李隆基)时也逐渐萌生情愫的故事。
将历史电视剧演变成男女暧昧的连续画面,这是内地古装电视市场一招惯有招数。
说句实话,我们大陆的现代偶像剧根本难敌台湾的《流星花园》等类似剧集,于是很多电视业界人士摊出了“历史牌”。
这是用老壶装新酒的做法,我们为有这种扬长避短的想法的尤小刚鼓掌一下吧。
我们看下演员,女主角殷桃扮演杨玉环总有很多争议。
其实笔者认为,谁来演,都一样有争议,问题就在于这个“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颠倒众生媚态十足的胖女人很难演。
六年前,《大唐芙蓉园》里的范冰冰美得太远,性感得尤其现代。
七年前,《大唐歌飞》里的王璐瑶则太呆板。
殷桃在笔者看来问题不大,和大众的审美没有太大的距离,在这部连续剧里她显示了自己锻炼出来的舞蹈功底。
而且,从尤小刚当初选角色的“邻家女孩”定位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存在。
殷桃在表演上把古代女子由羡慕男子才华而心生爱恋的单纯心态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而黄秋生版的唐玄宗也比较客观的体现出大唐时代下的一代君王。
很多观众或许也会对一个香港演员参与大陆剧集,特别是是大陆古装历史剧甚为不解。
第一点或许是觉得香港演员未必能了解很多我们古代的历史事件,对能否真正进入角色提一个很大的问号。
第二点或许是我们惯性上对黄秋生本身的表演特点有不一样的看法,毕竟他极少演出古装戏,所以会打上另一个问号。
不过,通过他的演出,笔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且具有个人特色的唐玄宗。
这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唐玄宗举重若轻,以轻描淡写的态度应对万事万物,黄秋生自然游弋于内敛和外放之间,也同样存活于天子的大气魄和臣民的小情怀之间。
这部剧中,还有金巧巧和同样来自香港的叶璇。
她们的表演在笔者看来,则显得过于形式化,形象不够鲜活,不过她们两者的缺点却不尽相同。
金巧巧的表演逊色在于她过于讨巧,将固定的表演模式植入人物之中,僵化了个体的特质,而凸现了共性。
而叶璇则缺少了特定情境下,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人物共性。
唐代的女性言行举止怎么看怎么不像,这和演员本色过于现代感,而在前期准备中把握不了关键的“魂”有关。
但不管怎么说,《杨贵妃秘史》揭开了一幅历史画卷,它用现代的手法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繁盛的一个时代,在演员选择上也体现了融合的狂欢主义。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质量越来越下,越来越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
本来还小小期待这部《杨贵妃秘史》,很想看殷桃演绎版的杨贵妃是什么样子,结果彻底无语首先说剧情吧,白目啊白目啊,前面10多集,剧情漏洞百出,白纸铺开一般。
前面皇帝装得那个叫一个假啊,居然杨玉环还没有看出来,所有人都跟着傻帽哎。。。
人物啊。
虽然说是秘史。
既然是秘史,就不勉强你多符合历史,但也不能太背离啊史料上不是说她风姿卓约,性格婉顺,精通音律,聪颖吗。
电视剧里除了表现她善音律以外,其余的就是一个可怜巴巴的小白啊然后说皇帝,出场的都是都五六十的老人家了,但怎么还一副思春傻里吧唧少年的样子,外带点江湖味,皇帝当成这样也算不容易了最痛苦的就是梅妃了,虽然对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导演也别毁了人家。
人家好歹也是江南才女,整个化妆和行为都完全是一个胭脂俗粉,小家气。
谢阿蛮太啰嗦了,话多到聒噪,可爱不足闹腾有余。
倒是何赛飞演出了一个后宫女人的大气与悲凉,表演内敛得当,对人物拿捏得很是准确。
再说化妆和服装,盛唐啊盛唐,不是应该穿得薄如蝉翼的轻纱么,穿得那么厚重,看得都累。
台词偶就不说了,“洞若观火”出现的频率还不是一般的高,难道这个唐玄宗时期的口头禅?
此外,台词风格还不一致,不合时宜穿插着文言文和“哎呀,我的妈”等台词,而且人物讲台词的表情夸张丰富的程度确实令人咋舌雷得偶真是外焦里嫩啊至此,确实是看不下去,对国产电视剧剩下的那点小小期待火焰又掐灭了一次。。
挺好的呀,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小时候看的,还行
就记得殷桃好漂亮啊
完全是一部情感困扰解答剧:主持人:阿蛮,求助者:皇上,心理教授:皇姑,场外援助:高力士……
殷桃很适合这类扮相
两心半 加半颗星 为了黄秋生和樱桃 就算拿戏说剧里衡量制作和剧本也是很糟糕的,一些笑料很无聊
殷桃美的美的!但是这个唐明皇真的是有点老有点猥琐
还行
天天上床五上床六的就是一次都没真干过什么妈了逼
秋生哥君豪哥乃们为毛要接这烂片啊为毛T_T
高仙芝……
神啊,真不想承认我看过……
觉得还行,反正把杨贵妃演的特委屈,歌和内容很配
额滴神那!还能不能更雷啊 实在看不下去啊
唯美的历史。只是演员没选好而已。
16岁少年的春梦。
黄秋生果然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出来
殷桃不好看吗 我觉得她演的挺合适的 不然杨贵妃我真想不出哪个年轻演员演的好
虽然剧情很扯,李白变成了哥哥,但最后还是有点儿被感动了……
杨玉环的初恋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