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相比,电影的改动很大。
首先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书不一样,电影的时代背景选在了现代,这给电影增加了很多笑料,让电影更有趣味性。
其次是人物,在电影中,格列佛成了一个爱说大话的一个收发室小职员,和原著中那个坚强勇敢的格列佛比起来,逊色很多。
改动最大的应该就是主题。
我认为《格列佛游记》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主题,《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通过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和批判,抨击了当时的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一个统治者的殖民政策。
若是没有这样的主题,《格列佛游记》就只是一部很一般的奇幻小说。
但在电影却是记述了叫格列佛的一个收发员的成长历程。
电影中加了很多笑料,使这部电影成了一部没有什么意义的搞笑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格列佛游记》的话,这应该是一部还算可以的爆米花电影,的它偏偏是《格列佛游记》这样一部巨著的改编,就让人比较失望了。
《格列弗游记》这本电影内容比较简洁明了,讲的是一名叫格列弗的普通人,胖胖的身材和职位的低下使他自卑。
甚至不敢开口约他暗恋的女生。
后来无意到了小人国,在那里由之前的懦弱变得有责任感有担当维护了小人国的和平,也勇敢地向喜欢的女生表达了爱意。
看完这个电影,小人国给我印象很深。
在原著中,写到他们是建筑高手,影片中的小人国的士兵们第一次在海边发现格列弗时,他们用了很多木头和绳子来绑住他。
影片显然夸大了这项能力,并且出人意外地他们在科技方面也很出色。
他们为格列弗建造的简直是一座超级豪华大别墅。
并且他们有秩序地工作让我为之惊叹,可见小人国有着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不过自从格列弗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教小人儿建多媒体室,告诉他们看电影有多有趣,事实上,因为电影国王终止了三百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双周军事演习。
格列弗给小人国装上了广告牌和灯光。
还有ktv,音乐会。
格列弗加快了小人国发展的步伐。
这样的娱乐放在小人国真的好吗?
娱乐是当工作完成后的一个放松方式。
小人国可以有了这么先进娱乐,但是在这之后,军队不练习了,人们时刻关注着格列弗,会耽搁自己的工作,所以这对小人国并非好的。
但是这种情况是当一种更强大的文化侵袭时,他们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那么放眼现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被电子娱乐侵袭包围了呢?
大街上的电影院,ktv等等娱乐场所数不胜数,手机从不离身。
好像人们都习惯性认为这样的娱乐是休息,但其实是休息可以是这样的娱乐,举个例子,当我学习了一个小时,打算休息十分钟,我就拿起手机玩十分钟。
这样是不对的,休息放松的方式有多种,娱乐也是,字典上它是消遣性的、愉快有趣的活动。
那么读一本书,品一杯茶,和他们交流都可以算是娱乐。
电影改动较大,个人认为结局不是很满意,如果改为格列弗向女主表达爱意被女主发好人卡,最后释怀,并且变得自信。
不过也是电影的传统套路。
刚看完《格列佛游记》,想说几句。
1. 听说新版的《格》与原著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此这般的简单幼稚天真,正好,我是个弱智,我给8分。
2. 突然觉得,那个号称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总透着一股子市侩跟俗气,一丝童话般浪漫的气息都没有,一点情趣都没有。
3. 恐怕,也只有幼稚的美国人才会拍这样幼稚的电影(还有《金刚》这种人与兽的东东)。
也只有西方人才会用这样的故事讲一些他们在乎的东西。
突然觉得,无论年纪大小,沧桑世故,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幼稚和天真的,每个人都是需要烂漫的童话的。
我天生弱智,总是容易被一些单纯、真诚而美好的东西所打动,甚至泪流满面。
4. 有人说:其实,美国人很傻的,从来都是,一是一,二是二,脑子从不会转个弯,连一家人下趟馆子都是AA制,这也太搞了。
咱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不是一,二不是二,脑子一个比一个转得快。
一帮人出去吃饭,都是闹着挣着抢着结账。
谁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一目了然。
只是想问问,谁活得更累一些呢?
5. 美国在欧洲的西面,中国又在美国的西面,可全世界都称我们为“东方人”。
地球是圆的,从任何一点出发,只要不停的往前走,都可以回到起点。
同样都是地球人,可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电影的改编与原著有很大不同。
格列佛是一个收发室的废柴职员,他一直暗恋着旅游女编辑。
新来的收发室职员没多久就成为了他的上司,并常与女编辑接触。
受此刺激,他鼓起勇气,迈出收发室。
受女编辑之托,开启一段冒险。
在小人国里,他成为一个大英雄,救小人国于危难之中。
他由于虚荣而撒下的谎言终被揭穿,他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他自怨自艾,他也没有面对小人国众人的勇气。
在好友霍瑞肖的鼓励下,他回到小人国,并打败爱德华,也俘获了女编辑的心。
“没有渺小的工作,只有渺小的人”点明了影片主题思想。
在这一场冒险之中,格列佛有了积极向上的勇气。
他从原来的被别人指导爱情技巧到指点他人可以看出他的蜕变。
他也影响了身边的一群人。
他鼓励公主遵从内心,勇敢追求爱情。
他以音乐的形式,促成了两国的和平...... 影片的结局相比原著更温馨,影片也添加了一些奇特的场景,例如大人国的芭比娃娃屋等,使影片更加的幽默诙谐,富有趣味。
《格列佛游记》影评 在我们的心目中,英雄往往是那些拯救了国家、世界的大人物。
然而,在看完《格列佛游记》这部电影后,我的想法改变了。
《格列佛游记》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格列佛的送信仔,因为一次公派的任务阴差阳错来到了小人国,并在小人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最后拯救了小人国的故事。
电影中,格列佛曾两次被小人国的百姓视为英雄,一次是在他撒尿救火以及打败了敌国后,一次是在他打败了将军爱德华并拯救了小人国后。
但我以为,他最英雄的时刻不是这两个时刻,反而是他下定决心重返拯救小人国的时刻。
他也曾否认自己,觉得过着当小女孩的玩具的生活就很好,他也一度深信自己只是平凡的送信仔,他拯救不了小人国。
但后来在好友的鼓励之下,他明白虽然自己只是个普通又平凡的送信仔,并不是什么“至尊总统”,但他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应该且能够拯救小人国,他身上闪烁着的自信的光芒,让他成为了自己的英雄,如果不是先成为了自己的英雄,他又怎能成为了小人国的英雄?
他克服了曾经认为自己平凡没什么大本事的想法,他认可自己,相信自己,这不就是自己的英雄吗?
不仅仅是格列佛,我们每一个人亦是如此。
我们不必崇拜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更不必崇拜那些拯救了苍生百姓的“大英雄”。
的确,并非每个人都能做那一个拯救世界的盖世英雄,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成为英雄其实也不难。
我们不需要做拯救他人的活菩萨,更不需要做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做那一个相信自己,认可自己的英雄。
每一个自信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格列佛是一个收发室的小职员,感觉自己卑微到尘埃里的那种,一次意外之旅把他带到了小人国,在这里他是一个巨人,不小心营救了公主和国王,因而变成了这里的英雄人物,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明白了人的内心强大与否与外表无关,当然最后也收获了爱情。
影片里的几个点实在是有劲,你知道怎么为小人国救火吗?
尿尿,而且是很大量的那种,看的公主目瞪口呆[捂脸]你知道怎么迎战海上军队吗?
脱光下水用肥肉收纳火药,反弹炸毁军舰[机智]你知道话剧版泰坦尼克号沉没了Jack活下来了吗?
当然啊,因为是格列弗本人😂在小人国的世界里,它就像一个神,他带着自己的知识与幻想为小人国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而他也从中学会了勇敢,面对敌人无所畏惧,面对爱人无可匹敌。
这部片子比较老了,当时却已经开始使用动作捕捉技术了,虽然用不到很大场面的很大特效,但是看上去也很真实,感官相当不错。
片子名听过的看过的人也许不多,但是格列弗游记这个名著大家也许知道一二,我觉得应该再多拍几部,让我们的童心继续未泯下去。
该影片于2010年发布,相较于原著,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变。
在我看来,有些改变过于幼稚,有些改变也使得故事更富趣味。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读者众多的文学作品,原意为借虚构的奇妙故事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有趣中不乏深刻的反思。
而2010年指导的这部同名影片,为了让青少年更好的理解,在主人公和故事情节上都做了改变。
第一,主人公改成了一位邮政室的收发员。
他属于一个普通人,与原主大相径庭,他是一个宅男,也没什么上进心,只能心心念念自己求而不得的同事nacy。
他到小人国是一场意外,在那里装成一个英雄,也确实做了一些有利于当地人的好事。
第二,剧情上的改变。
因为等等等等的问题,小人国的爱德华司令由于他官场失利,爱情失利,投靠了帝国。
并设计让他去了巨人国。
而女主角,也就是他的爱人nacy,也去到了小人国,并需要他解救。
最后,主角打败反派,皆大欢喜。
第三,主题上的改变。
原著中的讽刺意味在此没有丝毫体现,在该影片中,“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这样类似于玩笑的鸡汤。
这使得这部电影的意义变得单一,无法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也不太利于初读者对于这本书的了解。
对于一部喜剧,它有足够的包袱,但我认为它的意义有所缺失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它的滑稽,惹人发笑的目的是达到了。
这是一部对经典的重拍,影片多了很多原来没有过的恶搞风格,情节相当紧凑,比较时长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台词也挺有趣,演员们的表演也都自然,杰克·布莱克诸多搞笑手法还是有些意思的,特效场景虽然并不宏大,但是做得精致,视觉效果感觉相当好,基本上是一部让人快乐的电影。。。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出版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小说,故事以虚构的游记展现了主人公的奇妙经历,借以嬉笑怒骂的姿态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几百年来,这个故事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畅销世界。
而在电影层面上,本书也被多次影像化,其中尤以有着卓别林之女参演的特德·丹森版最为出色。。。
不短不长的一部电影。
主人公格列佛偶然之中来到了小人国,一开始被误抓起来,后面又因为赶走了敌人,而享受vip待遇。
他打败将军之后,将军不服气,造了一个机器人与格列佛对抗。
格列佛失败了。
他被送往海里,无意之中,又来到了大人国偶然,他与女记者相遇,在爱的鼓舞下,他重回小人国,打败了机器人。
这是一个具有神奇色彩有点儿动人的故事,我觉得凡事大于小都是相对的,没有真正的孰大孰小。
在感情亦或是精神的鼓舞下,似乎庞大与渺小也就没有这么明显的界限了。
故事之中,也有很多小人一起移动格列佛的场景。
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大力量之下,即使困难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但是团队凝聚力可以战胜这些困难,有些时候,就应该团队合作,效率才会更加高。
公主和大锤最终在一起了。
而不是将军,有时候的合适不是真正的合适。
公主和将军是身份的般配,但将军生性恶劣,并不是好人。
大锤在危急关头,勇于上前,最终在格列佛的配合下打败了机器人。
大锤虽小,但他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他深入敌军内部,拔短了电线。
适合真的很重要,懂得利用自己的长处,才会事半功倍
小人国的故事想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格列佛游记也是每个孩子必读的作品。
影片大的框架变化不大,但是细节做了更为夸张的变动,主角变成了一个胆怯的公司小胖职员,无意中闯入小人国,展开有趣的故事。
个人感到特效做的一般,巨人和小人的对比有点不太真实的感觉,比例显得明显不对,有些场景一看就是演员对着大银幕在表演。
虽然剧情比较二,杰克.布莱克也一如既往地二得慌,爱情产生地莫名其妙,结局更是来了段莫名其妙的歌舞,但做为一部纯消遣的爆米花电影,本片中那些无脑的笑点还是挺让人开心的。
小人国星战、泰坦尼克号的话剧蛮有意思的,片中更是恶搞了阿凡达等很多经典影片,尿炮灭火、肥肚导弹等片段虽然恶俗了点,但还是看着蛮欢乐的,大小失调比例也被片中运用到了极致,特别是小人国为格列佛盖房子那段看着有点小感动
将原著改编到现代的点子糟糕透了!这让故事没有了丁点儿灵气,只剩下好莱坞工业流水线级别的廉价奇幻皮囊。无论是小儿国还是巨人国,都不过是烂大街的玩意儿,更别提简直侮辱观众智商的白开水剧情了,好在大家都爱熊猫胖子Jack Black和越来越不靠谱的Emily Blunt !★★
真二
gavatar和包小强一起度过了24小时,各种囧!Gulex,Gu did it...各种雷!星球大战,铁达尼号,kiss,各种恶搞!钢铁侠,各种烂!
四星:两星给电影,一星给我最爱的肥杰,一星给emily blunt。实在太爱她的口音了
冲BLUNT看的
EB很美丽。原来只有小人国这部分╮( ̄▽ ̄")╭ 小时候很爱看的童话故事!!看最后欢乐的结局多给一星!跟这个死胖子之前风格没区别。没突破!
宅有时不是件好事,比如泡不到妞。
这片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小人国大战变形金刚。
Jack Black继续发挥其特有的魅力,拉低整个好莱坞的平均气质
杰克布莱克好像Leonard,四星给我的IT狂人
笑点还是挺多的。
最后"不要战争"之歌是亮点。
如果单纯地从改编的忠实原著程度来看,无疑是够烂的,但是胜在画面和杰克.布莱克耍宝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玩。故事里面的场面设计很精致,而且现代和小人国巨人国都很有趣,特效中规中矩,谈不上多大精彩。电影还有向变形金刚和阿凡达星球大战致敬的桥段。里面的“没有小工作,只有小人物”很励志。以上。
加入很多新鲜的恶搞元素还是让我们笑翻了的。Jack Black搞笑依旧。其实我觉得爱德华将军才是最可爱的角色啊有没有?
苏珊大妈银幕处女作!
去小人国做个天神感觉不错啊
纵使烂片也组织不了杰克是个活宝
我就知道,有这个胖子就一定会有喜剧效果,果然,又拿星际大战开涮了,还有24小时反恐以及泰坦尼克号……
实在不是很喜欢这个男猪脚······剧情太恶搞了
说真的没有借东西的小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