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电影院绕了一圈,实实没找到可看的,干脆去了网吧看了半部《决战刹马镇》,之所以只有半部,只是因为时间不够,而绝非电影无聊。
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我就想没看过似的,被逗乐得不行,旁别接地气的女友,更是人仰马翻的。
我不禁感慨:“这部电影,也就只有中国能拍出来这种味道。
”那种乡下风味,那种憨傻的动作,也就是中国的另一种味道了。
比方说孙红雷利落地拖鞋“端履”,或是站起来时趔趔趄趄地提鞋;还有甩着胳膊地跑步。
即便是配角,黏在记者屁股后面的一胖一瘦俩哥,也是各种喜感,无论是瘦子坚持不懈地举着那破伞,还是那胖子坚持不懈地发憨。
有人认为黄海波的存在感过弱,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不认识黄海波,但是从上映时看的第一遍,知道今天,那一声声“刁民”倒是总能回想起来。
闲话扯多了,相信点开来看这篇文章的朋友首先也是和我一样觉得分不该这么低。
但是怎么就会这个样子呢?
接下来才是正文。
看看豆瓣的各种评分,能看到一个现象。
就是评分的人,大多是1自认欣赏水平较高2也认为装逼遭雷劈(这个似乎和第一点矛盾)3怀有一种情愫(这一点比较微妙)具体分析见下。
1类似《变形金刚》,果断评分很低,因为该剧剧情不丰富,没有深意,甚至可以说是只有打打杀杀。
而且还有很多的植入广告。
这么多的禁忌参和在一起,不给低分会使得第1点没有存在感,自然是一大片求别拍的声音。
哪怕在电影院看得很爽。
只打斗也可以,除非是打出了不同的感觉,打的比以往电影更爽,更刺激,更爆发(详情参见最近两部《速度与激情》)。
2看看评分只有6.9的《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是一个传奇导演,他的能力以及他的作品,即便是看不懂,但是也能感觉到很猛。
我承认,这部片子我看睡着了,但是我醒来还是坚持看完了,而且一直留下来准备再看。
我没法对这部片子品头论足,但是打开豆瓣,不乏有很多一星,表示导演太作之类的。
同时也有很多五星,我认为原因是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冲突。
毕竟不同人的不同观点。
3情愫可以是对一个人,对一段记忆等等。
比方说哈利波特系列,都在7分以上。
第一二部在八分以上,但是之后一直在八分以下,直到最后一部猛增到8.7,达历史最高。
再看看张国荣的电影,评分都很是激动人心呐,哪怕是一些无脑贺岁喜剧片。
所以我预测,下一部《速度与激情》评分会很高,原因是保罗沃克。
总结一下在豆瓣拿高分的条件。
如果是无脑动作片,最好是每一部在“爽”这一点处,有着较其他本质地提升,无论是动作还是特效。
如果是悬疑片,那就最好能玩脑筋,且尽量不出现逻辑漏洞。
如果是文艺片,这个比较难糊弄,因为得触碰到观众的一种情愫。
最后除此之外,如果能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无奈、空虚、可笑随便哪个的负面情绪,那就有可能会有人评价该电影是神片。
这样来看,就好理解了。
因为《决战刹马镇》不高端(一个破乡下,而且导演没有塑造类似《无人区》的那种凄凉,就是比较写实的拍出破),倒是没有触犯第二点,因为压根没有装。
最后,这乡下又不是大多数豆瓣人的记忆,孙林二人也没有什么灵魂粉丝,至于黄海波,呃,还是不谈了吧。
一些浅显想法,仅是个人见解。
前日看完本片,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乎来到豆瓣想要观看诸位的评论。
本希望发现有什么能像影片中让我忍俊不禁的笑料,结果却发现自己被贴上了五毛的标签。
着实有点受宠若惊。
其实单看表面上的评分,个人感觉还算客观。
但却看到一片讨伐五毛的言论,让我有点哭笑不得。
好像这个时候,如果谁给这部电影评高分,谁就是嘎巴死的。
如果你不加入鄙视、批判它的人群之中,谁就很凹凸。
大家都知道舆论导向的力量有多大。
举个时下最火的世界杯的例子:当小组赛首轮朝鲜队1:2“憾负”巴西队,又赶上郑大世内牛满面的时候,国人一片惊叹,大家都在得了传染病一样疯狂地追捧朝鲜队;而次轮被葡萄牙0:7血洗,郑大世又被翻出侮辱中国的旧账以及被各种揭露“真相”,我们又来了个180°+45°大转弯,纷纷表示对于朝鲜的不屑。
扯得有点远,不过言归正传之前,还是想要小小地声明一下,本文绝无人身攻击之意,只是想针对些现象发表个人的一些拙见。
每个人都可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吧?
(观点必须河蟹),当然了,看完觉得蛋疼的也有喷我的权利。
我十分好奇的是,也不知道从哪部电影起,豆瓣刮起了一股集体喷“烂片”的风。
被破处的电影如果有幸被哪位大神找到,相信一定会被载入史册的。
远的不说,就举几个近期的例子吧。
《越光宝盒》恶评如潮,让本满心期待的我顿时没有了进电影院的兴致,过了好久网上终于放出清晰版时,确实耐着性子也怎么都无法不停下;后来《三笑之才子佳人》同样是得到了可以在烂番茄名列前茅的分数。
可我依旧在电脑前看得津津有味,捧腹大笑。
不过到了打分的时候,却犯了难,在一片批判声中逆流而行,必然是会受到鄙视的,但转念又想到了它带给我的欢乐,便义无反顾地点了五星。
那段时间占据电影评论首页很久的就是在《三笑》里“最受欢迎的评论”你可以觉得中国电影是个婊子,给钱就能搞。
但观众也完全可以不买账,免费看你丫在那里手淫。
(参见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52609/)义愤填膺,咬牙切齿。
完全没有冒犯之意,个人不喜欢该片,是很应该表达自己的愤怒的,我觉得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无可厚非。
但受了导向(谁自己也不会承认自己被别人左右,可潜意识里有部分原因确实如此)就随风倒的人让我很是纳闷。
说人家糟蹋电影,整个就是把相声搬上荧屏。
我就纳闷了,这种形式哪里就不好了?
电影非要那么循规蹈矩,要很装13并让有些人觉得可以利用其装13才可以吗?
有人认为《决战刹马镇》风格四不像,想谁都学却谁也没学好。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好片的标准。
要么开创了一种风格,要不内涵深刻,要么表现手法新颖,要么就是大家都说它是牛逼片。
但是如果不讨论这些,有一个电影能让你几乎始终开怀大笑,抛开深刻的东西不提,它不也是一部好电影吗?
什么?
您没笑?
对对对,看到评论里有人说看这部片哈哈大笑的笑点难以理解地低(不是原话,大概这意思),那不好意思,我就是笑点低,而且【笑点很奇怪】,整个影院的大多数(虽说我看的场次上座率并不是很高)都笑点很奇怪。
其实无论“五毛”也好,诸位大神也好,在网上对电影的评分、评价都算不上什么,毕竟会上来评分、评论的还是少数。
电影的真正效果如何,还是体现在电影院里。
这片子是一部很好的财经教科书,活生生的。
它说出了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隐痛,道出了很多领导对GDP的狂热追求。
林志玲为啥扮丑还一口乡音?
这是典型的山寨行为——奥斯卡影后从查理兹·塞隆到妮可·基德曼,都是增肥扮丑才博得评委们欢心。
唐高鹏村长(孙红雷演的)为什么不按上级规定种番茄?
差异化竞争——隔壁村也种番茄,到时候番茄卖给谁?
作为村长的他,必须出政绩,不种番茄种甚咧?
有啥办法留住村里壮劳力,提高村里的GDP?
唐村儿觉得,旅游开发是个好路子。
如何执行呢?
对上,他对领导使出美人计,套批文;对下,他放任村民拦截隔壁村的游客——这招在很多地方依然盛行。
为啥搞旅游呢?
低碳,环保,可持续。
咋搞?
从宣传做起。
唐村儿拿着村里挖的宝进城,参加《鉴宝》节目,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局。
这才是一个开始,唐村儿被夺宝人大反派盯上了。
唐村儿为啥拿大土匪胡栓子说事?
此人有证据——有夺命金牌,生活用品,有后人;此人有故事,叱咤江湖劫富济贫强抢民女,最后离奇自尽。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标准,一流企业讲故事”。
唐村儿未必知道这话,但是他心里估计是这么想的。
可是宝没鉴成,唐村儿黯然回村,却招来了狼,崔记者(反派安插在电视台的卧底)跟着进了村,“前有龙后有虎,地下九尺五,宝,就在这村里”。
夺宝人毛总也来了,打着种番茄的名义。
唐村儿就是不种——做企业贵在坚持!
最后,还是大反派周老师最高明,也就是李立群,毛总和唐村儿讲的是经济,李立群和唐村儿讲的是文化,文化的竞争力总是比经济更持久有效,唐村儿佩服得五体投地,邀李立群参与本村开发。
接下来就热闹了,“谍中谍计中计”,村里挖出了宝贝,几经争夺,最后李立群把控全局,愉快地逃离。
在影片的结尾处,李立群独自一人开着拖拉机,载着“陨石钻石夜明珠”,在戈壁荒漠上狂奔。
他的头发被风吹得立了起来,他口中哼唱着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他一身运动服还背着双肩包,他是一个不服老的孩子。
这时,为了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唐村儿追了上来,一番鏖战,制服了李立群,夺回了宝贝。
3年后,唐村儿和春娘(林志玲)一起参加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唐村儿接到张艺谋的电话,要拍《印象刹马镇》。
好欢乐的结局。
片子放完,大家还久久不肯离去,因为孙红雷和林志玲跳探戈,大家终于见到了志玲的美丽扮相,重点是大腿!
就是她和郭董跳探戈时露出过的大腿!
原文地址:http://www.cstle.com.cn/show.asp?id=948
好吧,我原来不准备看这电影的,我原来对中国喜剧已经没有什么兴趣,就是一堆恶搞的大杂烩,除了冯小刚的黑色幽默和宁浩的疯劲就一无是处。
错过想看的电影之后,我别无选择的看了《决战刹马镇》。
导演和冯导打过嘴仗,说要挑战冯导的独孤求败。
单凭一部电影下定论谁高谁低,必然不行。
但是,李蔚然同学你的目的是把我们逗笑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胜利了。
孙红雷的演技没话说,他的脸往那一搁,小眼一笑,要多诚恳就有多诚恳,要多狡猾就有多狡猾。
一根筋,傻气,喜感,在他身上显得如此自然,某些时刻他认真起来却也会让人有些伤感。
林志玲以前的电影都不好,纯粹就是一个花瓶。
这部电影里,她多少有些突破了。
一头短发,灰头土脸,满口白牙也变黄了。
如果不是她那口混杂着台湾腔的西北方言(应该是西北方言吧)出卖了她,你不会把这个春娘和那个名模联系起来。
甚至她会飙出“你娘个腿”,拿着菜刀满大街追着孙红雷,碰到群众围观还扭捏地把刀藏在衣服里。
最后,她在漫天飞舞的西红柿之中,插着一朵玫瑰,笑得很满足很幸福。
这一刻,我觉得她,哦不,是春娘很美丽。
李立群和黄海波两个配角也不得不说。
李立群口齿不清的台湾腔,黄海波衣冠楚楚,都让我喜欢。
而李立群最后口齿不清地唱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满脸皱纹满脸志得意满,实在是喜感的不行。
暴打孙红雷,英语日语的切换,让我旁边的女生笑得花枝乱颤。
另外若干演员是哪找的?
中国喜剧还有这么多能人?
导演太邪恶了,你隐晦的爆出了“神兽”,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还给土制低腰裤来了个大特写,白花花的屁股满屏幕晃;那句“爷就喜欢野的”联想好发散啊。
导演还是在这个粗野的喜剧里安排了一点点悲凉。
孙红雷无奈安排林志玲陪酒时,让人隐隐觉得这个男人是有满肚愁肠的。
但是,还好,导演点到即止,没有让这种情绪过分。
很好的压着了,毕竟我们来看喜剧不是为了再次感受现实的残酷,只是为了找乐子的。
最后,孙红雷一句“你娘个腿!
你真的是张导啊!
”连带着刷了老谋子一次。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电影会有什么感觉,反正我是很欢乐很欢乐,一路傻笑着欢乐地回家。
上一次这么欢乐,是在什么时候?
好像是《疯狂的石头》吧好了,该去吃饭了,我欢乐地都忘了我没吃晚饭
周末看了《决战刹马镇》,午场人很少,但笑声却很大。
这是一个让人稍微心酸的洗具,一个村庄怀着大大的梦想,不听从县领导种蕃茄的安排,不想让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有些偏执的要走文化旅游之路,要成为被城里人追逐的热地。
这想法确实痴人说梦,不过谁活着不是奔着一个美好的梦在追逐?
孙红雷演的唐村长与其说是中国最基层官员不如说是一个大家族的族长,他为同村人利益,与县领导周旋,与骗子们周旋,土得掉渣又透着那股子来源于乡土的聪明劲。
遭遇县领导的种番茄强令,他“阳奉阴违”,不惜捧出心爱的村姑几次三番使美人计。
遇到“贵人”,他像财神爷一样供着,吃好喝好,言听计从。
不过,他还好保持着最起码的清醒,当“红毛裤”、“绿毛裤”这俩大侄子偷来了原属于村里的金牌,他幡然醒悟“财神”不是来送财的,而是来挖宝劫财的。
又是一番斗智斗勇,骗子再高科技也斗不过自成一体的农民,你有汽车,我有拖拉机,你有手枪,我有土枪,你会功夫,我有锄头耙子。
一切的智斗和武斗在西红柿节这天达到高潮,决战,在一群有组织的黑帮和一大群无组织的村民、游客之间展开。
这就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几个持枪高手被一群手持番茄的草根打得人仰马翻。
打斗场面的喜剧效果比成龙当年的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演员表现上,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娃娃音林志玲的村姑形象,一直蒙着层土尘的齐耳短发,皮肤粗糙的鹅蛋脸,张嘴一笑一口大黄牙。
林大美女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且她对人物的把握也实在让人叹服。
直来直去的急性子,上手就打的粗犷,喝酒猜拳的豪爽,开店搬货的勤劳,中国农村干练妇女的一切被她很好的表现出来。
而且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个村姑还不失可爱。
在她拿刀满村追唐村长那段,一遇到村里老人立马把刀藏进毛衣里变淑女,这个桥段让人笑得抽筋。
孙红雷的表演更不用说了,倔强机智的大家长演的活灵活现。
而这部戏的一些配角也是极为出彩,比如那对一直充当穿针引线作用的“红毛裤”、“绿毛裤”,虽然他们的内裤和股沟出现次数比脸都多,但却不是靠色相搏出位,这俩人的诡异举动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也把农村闲散年轻人刻画得实在“闲散”。
之所以喜欢这部喜剧,不单是因为它笑料百出,而是因为它超级现实主义。
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闹剧,全县种番茄的悲剧,为批文送出心上人的惨剧,再结合收藏大潮下的挖宝热,这部戏就是一副辛辣的浮世绘。
当县领导提着裤腰带从林志玲家里出来,所有观影者鸦雀无声,女人换批文的疑似“潜规则”让人揪心。
而幸好一切都以喜剧收场,经历了上当,找到了宝藏,经历了决斗,守住了宝藏。
刹马镇成了旅游胜地,唐村长也开始西装革履,还找来张导开拍《印象刹马镇》,梦想照进了现实,观众们意犹未尽的欣喜离场。
可是,在现实中,有没有挖不到宝藏的“刹马镇”呢?
看了让我伤感中国电影,如此垃圾,而且网络上全是枪手,你们为了钱道德何在?
想不出来这个电影是在祸害,每个人平均就算是50分钟,不看完,每一万个人看就是一年,60万个人看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没了。
最近看得文艺片太多了,所以找出些旧片子缓解下情绪,我翻来覆去用来解闷的片子只有一种形式——喜剧,我把它按顺序串起来,按着这个顺序看,然后等一轮过后,先看的片子就又可以接着下一轮了,我在看完《功夫》后,马上想看的片子有两部,一个是《黄金大劫案》,另一部是《决战刹马镇》,《黄金大劫案》中的音乐,角色,那条干净的街,那个钢铁玫瑰等等都在《功夫》中有迹可寻,《决战刹马镇》中露屁股沟的农民,飙英文的李立群等等都与《功夫》有染,甚至刹马镇就是活脱脱的那个猪笼城寨。
我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说明周星驰在导演们中的地位,而喜剧在我们心中又应该有什么地位。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在时光和豆瓣的评分分别为:7.8,8.1和7.5,7.5的高分,而《决战刹马镇》只有6.4和6.0分,我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很多对此片不满意的人,大多数是因为他们试图去从一个屁中提取水分未果才转而去骂这个屁很臭。
也许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让我举本电影中的一幕:这群国际大盗装成阔商,唐村长拿出他们村的话剧表演“绿林好汉胡栓子”以讨好他们,看台上的这些“阔商”一副摸不着头脑不可思议的表情,毛总说:请问,这演的是什么。
喜欢的人看到这一幕会笑得打颤,不喜欢的人总会像毛总一样向喜剧片这样发问。
虽然有《疯狂的石头》这样的珠玉在前,但其实《决战刹马镇》比它做得要好,《疯狂的石头》这是技术形式化的东西,它的寿命其实是比较短暂的,这种类型多了,观众自然会审美疲劳,时间证明太多的跟风已经让疯狂系列成为恶俗的代名词。
而《决战刹马镇》是个能够稳定存在的喜剧,它里面的喜剧元素我们都见过,只是导演很成功的让笑料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一个事物走到尽头无非两种结果,原地踏步则能苟活,或者向前走一步到毁灭,港产喜剧现在就处在停滞苟活状态,在我们把它推下去之前,如果我们的内地导演能够完成港式喜剧尤其是无厘头喜剧的嫁接手术,让港产喜剧尤其是周星驰的喜剧本土化,对我们这些影迷来说,就是莫大的福分了。
《决战刹马镇》有这个势头,《黄金大劫案》也有。
本片的人物时不时就处于癫狂状态,这就是无厘头人物的状态,而人物的状态还得有个表现的舞台,导演把他们放在一个脱离现实的舞台,让这种癫狂更荒诞,荒诞变得合理了,因为这个舞台本就不是现实。
他借用了农民的身份,让这些喜剧成分以一种能让人信服的姿态开枝散叶,并没有刻意堆砌,生硬造作。
一些人说导演丑化农民,像周星驰一样“糟蹋”女主角是种恶趣味,那你肯定没见过这样真实存在的农民,在一个村子里讨人喜欢的那些人通常都有自己的“歪词”和荤段子,他们也爱抖机灵耍小聪明,有时目光短浅,贪小便宜自私见风使舵等等很常见,所以这样的喜剧其实一点也不脱离现实,也没有恶意丑化现实,退一万步说即使这样做了又怎么了,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切巴切巴剁了能咋地?
还不是为了让你们这些得了面瘫症的人多笑笑。
每个出场的人都有效果,表面上憨厚老实傻了吧唧的唐村长眼睛一挤左一句“你它娘的腿”右一句“你它娘的腿”就把事给办妥了,孙红雷俯拾皆是浑身的戏啊,演得实在可爱。
众所周知的花瓶、模特林志玲,导演竟让她出演与她气质反差极大的村姑、悍妇,我不知道是导演对自己有信心还是林志玲零片酬加盟,我在第一遍看时竟然差点没认出来是她,可见她在本片中有一流的颠覆演出。
黄海波饰演的毛总是一个毛手毛脚,自作聪明,吃力不讨好,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角色,很讨喜,而他又对这种角色把握的非常到位,比如被李立群打了一巴掌之后那个错愕吃惊又闪烁着泪花的神态,绝了。
李立群扮演的角色是滑稽搞笑的对立面,他一直是板着面孔形成的喜剧效果,就像士兵取笑秀才做的诗一样,最后逼得一身文儒的秀才没有办法了,开始爆粗口:我去你妈的呀。
而本片的所有喜感皆来自于表面凶狠心思缜密的国际大盗在看似憨厚愚笨的农民面前屡败屡战的狼狈样这个基础,就像《疯狂的石头》中那个看起来特别专业却总是斗不过那三个山寨二愣子土贼的“我顶你个肺啊”一样。
喜剧是有底线的,而且它比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的界限更难把握,因为它的叙述逻辑是非常规态的,就像它的语言和事件只有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才能自足成立一样。
所以很多喜剧片滑向恶搞的深渊,它们不知道收敛,也不懂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以为把红内裤穿在外面就是超人了。
周星驰4年时间弄一部《功夫》是因为他上了年纪了吗?
是因为这东西难搞,尤其当他发现很难再超越的时候便开始转型,一直转型,否则就是个死。
喜剧片跟每个人的缘分不同,所以也没个准,老舍将幽默的人分为三种:不懂幽默;痛恨幽默;懂幽默,但觉得有些幽默过火以至于讨厌,说过火,容或有之;说讨厌,则太苛刻了一点。
我就见过第三种人,不止一个同学对我说他并不太喜欢《疯狂的石头》,说那种刻意的造笑有些讨厌,而他们平时又是些还算幽默的人。
前两种人我把他们统统归为“痛恨幽默”的人,因为这四个词本身就很幽默。
喜剧在评论界并没有很高的名分,他们的理由是没有多少营养价值,有些甚至认为它低贱的像个屁一样可恶。
他们是不懂幽默的人,也许也是痛恨幽默的人。
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喜剧则是最亲民的电影类型。
电影是需要包装的,好莱坞的电影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有个华丽的包装:成熟完美的技术。
比如最近看了新蜘蛛侠三部曲的第一部《超凡蜘蛛侠》,我擦你个七舅老爷,有恃无恐的冷饭热炒,而很多人愿意买单,因为它有着华丽的包装:3D。
事实是很多中国导演宁愿用大把的金钱去包装(如古装大制作)忽悠观众然后在唾沫星子中无耻的圈钱,也不愿放下尊严去拍这种“俗物”,其实它的性价比更高。
所以宁浩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导演,管虎也是非常有这种潜力的导演,无论是《斗牛》,还是《杀生》都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艺术片,他的纯商业喜剧片《虎烈拉》已经进入后期制作,相信会有很大的惊喜。
在《少林足球》的金像奖颁奖礼上,香港的一位官员在给周星驰的颁奖词中说:我很高兴颁这个奖给你,因为你令很多香港人在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笑。
我想这就是对喜剧电影的一个最中肯的评价。
如果一部片子把你笑到尿崩,你是不会因此得前列腺的,相反如果你得了前列腺,它准能让你尿路畅通,比前列康还管用。
喜剧就像这个比喻一样低俗,甚至下流。
但是:——这种东西的艺术成分很高啦——有多高?
——三、四楼那么高啦。
那些把某些电影批贬的一无是处的人是真的从头到尾都没笑过么在看电影的时候跟着也乐了等电影散场,拍拍屁股,呸一句:什么玩意儿我感觉怎么都不厚道
真没想到,此片中会有志玲姐,而且志玲姐如此的惊艳,以至于我一开始根本就没认出来:这个穿着老土骨子里美丽的女人居然是志玲姐!
娘了个腿的,她居然就是志玲姐!
美女毕竟是美女,怎么打扮都是美女。
片中的志玲姐一反常态剪了一头短发,不再是平常那个娇滴滴的女子,反而华丽丽的变身为一名BH女——可以拿着一把菜刀追在男人背后,当别人打她男人的时候,会恶狠狠的说“再打我杀了你”——She's so hoooooooot! 比起那个柔弱而又嗲声嗲气的志玲姐,我更喜欢这个BH的。
小眼的孙红雷笑起来只剩一条缝,很富有喜感。
更有喜感的是那对穿着红外裤和低腰绿毛裤的活宝。
当丫颤抖着从股沟里掏出一根偷来的香蕉的时候,我居然邪恶的笑了……
本来片子的前半部分还马马虎虎,有些桥段和笑点还是不错的,可惜后半部分无论剧情还是笑点,越来越矫揉造作,纯粹是胡编乱造,为搞笑而搞笑,说实话,最后孙红雷和李立群的决斗我都看不下去了,太离谱,太瞎掰了。
很明显,片子想走《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的风格,可惜无论从软件的剧情、表演方面还是从硬件的摄影、剪辑方面,本片离《疯狂》系列还有明显的巨大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还有就是林志玲的口音问题,和整部片子根本格格不入,纯粹是败音之作,还不如找人配音呢。
尽管片子在豆瓣的得分不低,尽管观众看得笑呵呵,本人也看到了几个不错的笑点,但是个人感觉还是国产烂片一部。
尽管是烂片一部,还是可以一看的。
就为了看孙红雷装傻和林志玲装土吧。
除了林志玲其他都还好
整个一闹剧
孙红雷的搞笑很勉强,林志玲楞是没看出来~~
我都不知道说刹好!真想给导演来个西红柿狂欢节!
之前曾对影片抱有点期望,也答应周志勇一定要去影院看。但实在是太烂了,把搞笑的方言整合在一起就是有风格的喜剧了吗?看来这已经成了中国新喜剧的一种通病了。实在是不喜欢这样又雷又2的喜剧,且影片已完全看不到李蔚然的MV和广告风格了~
挺欢乐的,没想得那么差。用电棍点灯泡那的确是很搞笑~但结局真烂
其实我觉得挺好看的还,志玲表现的有所突破
硬着头皮看了半小时,实在看不下去了,这破片还跟大地震叫板,大陆的“新生代导演”估计是哪位在线领导的儿子之类的屁人拍的片吧,简直狗屁
好吧……我们爆笑,虽然很快忘了看到了什么
导演你娘了腿的!!
疯了
我爱你。。。很久了。。。
个人感觉剪的不太好= =····额··啊··
喜剧就得放得开
一些镜头还是蛮搞笑的
疯狂的石头2
挺乐
笑死算了
看不进去
孙太搞了,周一出现在镜头里,我哪都不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