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部奠定的紮實基礎下以熱血又崇高的理想延續首集的傳奇,同時又以溫柔又飽含詩意的筆觸安插回憶的閃光片段,戲裡戲外都跨度了20多年,這20多年老雷的敘事風格早已產生變化,而這變化注定無法回到首集的巔峰,但看的出老雷拿出了十足的誠意在吃老本、延續老本,在同樣的競技場當中尋找著自己巔峰時期的影子,延續著自己巔峰時期的樣貌。
開頭以油畫動畫的方式為觀眾回顧首集的片段,再來便沿用首集的模板為王子的復仇之旅注入血脈傳承,再從血脈傳承中昇華為家國情懷的力量與榮耀,重拾首集的夢走向崇高的理想復興之路。
將首集注入的詩意影像放到續集中延續傳奇,將王子復仇記拍成了光榮與夢想的復興起源,開頭的油畫風手法回顧首集名場面呈現的遠超預期,做到了對首集的朦朧回憶喚起,同時也發揮了老雷美術科班出身的強項,和《小丑2》的開場以動畫片方式回顧首集劇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老雷這些年穩定行貨輸出中最期待的作品,期待了整整三年總算沒有迎來像《拿破崙》那樣空歡喜一場,當然它依舊不完美,若要細挑劇本毛病的話本片能挑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甚至更殘酷點說本片就是老白男的帝國史詩意淫夢,但是老雷用更多富有想像力的競技場面,以及在回憶的閃光片段中安插的父字輩傳承延續,這些元素在首集奠定的強大基礎,以及人聲配樂的不斷烘托下依舊無法抗拒。
老雷此次找了保羅麥斯卡、佩德羅帕斯卡、喬瑟夫昆恩等近期竄紅的明星加盟,甚至繼《美國黑幫》後相隔16年再找丹佐合作,讓黑人出現在一部羅馬帝國史詩電影中,同時還演的是有權有勢的在上位角色,難免少不了質疑聲浪,但老雷相隔多年再找丹佐合作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丹佐也用演技證明了他是如此適合演陰險狡詐,同時又心狠手辣的角色,從眼神到暴力場面,老雷為丹佐的角色寫的權謀曲線,奪權過程的血腥場面令人寒毛直豎,配上丹佐不動聲色的演出,劇情翻轉過程便充分立住了人物的厚度與壓迫感。
佩德羅帕斯卡的角色比預期早退場,但很欣慰地至少他演的不是純然的反派角色,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普通將軍,其犧牲前以投降作為最後的頑強抵抗,既立住了人物,也引領保羅的角色走向與母親重修舊好的道路。
片尾再次聽到首集的人聲主題曲《Now We Are Free》感動萬分,上一代的精神持續引領著下一代,在光榮與夢想中尋求自由的道路,在老雷這幾年的行貨輸出中確實是繼《最後的決鬥》後最佳了,看到了創作者對過往自我寫下的成就以飽含詩意且敬畏的態度延續著、傳承著過往的榮耀。
PS:老雷僅花2部電影就搜集完MCU版《驚奇四超人》的3/4組合,風格多樣的老雷是不是該拍一部超英片解鎖一下新類型成就啊哈哈。
★★★★#神鬼戰士2#GladiatorII #保羅麥斯卡#佩德羅帕斯卡 #丹佐華盛頓#康奈爾尼爾森 #喬瑟夫昆恩#雷利史考特
影片开场的跨海攻城战以爆炸、火攻、箭雨和肉搏的密集冲击拉开序幕,将观众瞬间拉入冷兵器时代的残酷战场。
战船全速冲刺与城池陷落的场景,展现了雷德利·斯科特对大规模动作调度的掌控力。
路奇乌斯 罗马竞技场的角斗戏码血腥升级,猛兽撕咬、断肢特写、骑犀牛对战、角斗船战等猎奇设计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猎奇性与暴力美学并存,符合R级片的硬核定位。
阿卡修斯 角斗规则延续前作的“至死方休”,主角汉诺(或卢修斯)从被迫厮杀到反杀求生的过程,既凸显个体的求生意志,也暗合罗马竞技文化的野蛮性。
马克里努斯 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政客马克里努斯成为亮点,其“奴隶的自由是拥有自己的奴隶”等台词直指权力本质。
他利用角斗士作为政治筹码的设定,映射了罗马帝国权力阶层的腐败与权谋。
作为前作主角马克西姆斯之子,卢修斯从贵族沦为奴隶,在角斗中觉醒并继承父亲遗志,其复仇线虽被诟病仓促,但“棋子变棋手”的转变仍具戏剧张力。
主演保罗·麦斯卡将卢修斯从天真到坚毅的转变演绎得层次分明,其面对爱人惨死时的绝望与角斗中的爆发力可圈可点。
马克里努斯一角凭借阴鸷气场与复杂动机成为全片最具记忆点的角色,华盛顿的表演被赞“为续作注入灵魂。
电影艺术已经真的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新的大师未见接过衣钵,老一辈大师固步自封活在自己的世界,马丁的《爱尔兰人》是已经掩不住的老人味,《花月杀手》更是平庸,科波拉就更惨了,一代宗师拍完《大都会》以后已经要和《小丑2》的导演坐一桌了。
相比之下雷公已经是三巨里水准保持得最好的,开场的攻城梦回《天国王朝》,中场的角斗场水战,这些大场景调度目前地球上只有3个导演做得到,但这也是此片唯一的优点了。
相比1最大的削弱便是主角,罗素克劳饰演的马克西姆无需多言,人角合而为一的典范,沉稳充满领袖魅力、慈爱威严的父系角色,他甚至只要站在那里你就知道他是这群人的领袖。
而这部的男主保罗·麦斯卡,平心而论气场甚至撑不起一部美剧的男二,别说探寻角色内心了,他甚至连基本的台词都像在念稿。
剩下的配角也是全方位倒退,1的暴君是谁,凤凰叔,全片出场其实只有几分钟但他那暴戾阴冷的形象永远留在了影史里,以后一想到罗马暴君便是他的形象,2则是真正2个小丑,casting第一轮就被刷下来那种。
全片到最后挑大梁的竟然是丹泽尔华盛顿,一个人做完了主角的引路人、人生导师、幕后黑手、单挑对手这性价比多合一,简直像十几合一洗发水。
20年前的雷公要是看了这片,估计会说“这哪个小子拍的,学我学得还有点像
我觉得可能很多人没有看懂《角斗士2》相信很多人都对丹泽尔华盛顿的角色马克里努斯最后为什么冲到两军阵前颇为不解,觉得好蠢,是一大败笔。
我想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建议大家首先放弃所谓罗马历史对标的这个人物最终称王的这个问题,因为这部影片毕竟只是借用了一些历史人物关系讨巧偷懒创作,不必由此确定他的心理就一定与某个历史人物完全一致,这个人物的塑造确实可以很自由。
那么,接下来回想马克里努斯这个角色的言行,他不止一次提到,战胜敌人不要成为敌人。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哈,别挑,拱手!
公主的死,你再回想下,当他站在竞技场的中心等待被处决时,她其实很平和,他并没有表现出担心儿子也死掉的恐惧。
要知道从我们表面知悉的信息看,她并不知道军队已经被调动,绝地反击将要开始。
他给儿子戒指是为了认亲?
你有没有想过,这枚戒指其实是兵符?
马克里努斯是知道王子身份的,他完全可在任何机会下除掉他,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他甚至可以收买一个奴隶角斗士放在王子身边随时动手,他为什么不?
而偏偏却有个队医照顾王子?
要知道这个队医知道他是王子的时候瞳孔都没放大,是你你不惊讶吗?
国王问马克里努斯必须杀了公主吗?
他说必须死,否则骚乱不断,但他很清楚,只要公主一死,就真的乱了。
那他不是应该要么准备好跑要么随时准备杀唯一王位继承人?
他怎么这么老谋深算,却上演往两军阵前逃跑的戏码?
他的箭射向了公主,却没有射王子,为什么?
他真的只是为了乱吗?
他的目的真的是乱了罗马?
他也能背出王子背的“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是止戈,是和平。
他真正的恨究竟是恨罗马还是恨战争?
马克里努斯是角斗士出身,最后决斗,他的每一刀都扎在铠甲上,且没有刺透铠甲,他只会扎这一个技能吗?
这一切都好蠢是吧?
但你换个视角,如果公主和马克里努斯都在为新王登基而献身呢?
马克里努斯说了,光有血统那是不够的,差什么?
差平定暴乱平定纷争平定权斗的能力和功绩呀!
那么,我,马克里努斯在两军阵前,为你完成这最后一步!
诚然,影片的叙事,结构,节奏,尤其是结构,太差劲了,所以没有完全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观众的满意度就非常的低。
但如果你意识到了这部戏的主角其实可能是以身入局的马克里努斯,有些不足你多少会原谅些。
紧赶慢赶,终于在电影《角斗士2》上映第一天看完了全片,本片于11月22日在中国和美国同步上映,距离2000年上映的《角斗士》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罗马竞技场”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老国王去世十六年后,阿卡修斯(佩德罗·帕斯卡饰)成为了受万人敬仰的将军,当他再次为罗马帝国和国王征战殖民了非洲的努米底亚后,带回了一个名为汉诺(保罗·麦斯卡饰)的奴隶。
当汉诺被选中进入罗马竞技场,为自由、为“勇气和荣耀”而战时,他是罗马帝国王子路奇乌斯的身份被揭开,多年前他因政变流落他乡的真相浮出水面,而如今他又能否推翻bao君、带领人民使罗马成为理想中的帝国呢?
电影《角斗士2》是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回归执导,保罗·麦斯卡、佩德罗·帕斯卡、丹泽尔·华盛顿、康妮·尼尔森、约瑟夫·奎恩、弗莱德·赫钦格等人主演的动作片。
本片片头重现了《角斗士》中主要角色的形象,瞬间唤醒了我对第一部的记忆,《角斗士》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视效、最佳音响、最佳服装等多个奖项和提名。
作为续集,本片带给观众的仍然是让人身临其境的服化道设计、辉煌又宏大的罗马帝国场景、热血又bao力的战争打斗场面、演员们入木三分的演技、精湛的叙事等等。
史诗级巨制“归来”,绝对不能错过。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台词:“bao力,也是一门通用的语言。
”导演将sha伐的血腥场面直接呈现到大银幕,比如,刀刃一次次从脖颈划过,血液喷涌而出;角斗士殊死搏斗中奋力砍下敌人头颅;人兽决斗时鲜红的血液染红沙地、在水里晕开……评级为R级的影片,能一刀未剪的在内地影院上映,真的不多见。
如此大尺度的血腥bao力画面带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肾上腺素飙升,让人观影结束之后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罗马竞技场是宏伟大气的,但在皇权暴政下,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疾病缠身的穷苦百姓成为了它的背景,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贪婪和虚荣,极尽各种手段对百姓进行压迫和剥削,竞技场上残酷的厮sha也成了Zheng治家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人类永远不会汲取教训,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罗马帝国上层权利交替,有过繁华,走过衰落,历史长河不断沉浮,无论多少次举起刀剑抗争,人终究无法逃脱自身命运。
Could they really restore the "Roman dream"?我很怀疑这一点。
一方面豪强兼并导致城市贫民取代有产者公民,军团兵员构成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另一方面国家内战不断、外战连跪,只有强力军头才能坐稳位置。
在这个背景下,空谈“罗马梦”真的有用吗?
在当时这个局面,【谁坐上帝位真的有区别吗?
】雷导在角斗士1的基础上,试图给观众带来更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
尽管海上攻城战让人更容易联想到阿基米德的叙拉古,尽管萨拉米斯海战复演应该出现在战神广场而不是大竞技场(古典时代防水,您值得拥有),但雷导还是通过BGM和闪回让人联想起连他自己都难以逾越的角斗士1,nice try. 然而这个时代的观众,已经看过美剧罗马、看过美剧斯巴达克斯、看过角斗士1;所以除了视觉奇观,【这个电影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更站反派,because he just like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He's more pure than 王子,much more pure than him.P.S. 雷导让努米比亚在古典时代速攀配重式抛石机(Trebuchet),大概是在为他的《天国王朝2:萨拉丁征服》预热吧?
如果他真能讲好这个故事的话,倒也挺值得期待的,就怕他在好莱坞现有的工业体系内没这个能力。
《角斗士2》。
5分。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保罗·麦斯卡、佩德罗·帕斯卡主演作品。
斯科特爵士的水准真是一言难尽,拍的片子大多需要开盲盒,宣传起来一刀未剪十分牛逼,一看就只想快进。
这哪是什么角斗士?
这分明就是小王子惦记家大业大的罗马,煽动无脑的角斗士们重新夺权的故事。
道貌岸然。
道貌岸然的还是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马克里努斯,作为黑人出现在片中确实稍显尴尬,尤其是他耍的那套阳谋以及手起刀落杀人时的动作,都感觉回到了“伸冤人”。
片中在角斗场出现的神兽还是让人眼前一亮,本以为会出现大量奇幻桥段,打打僵尸和神怪,然而并没有,最不耐看的就是角斗士本士。
《角斗士》是我刚入门电影时,看的最早的一批电影。
12年前,我参加艺考培训班,当时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男人这辈子必看两部电影,一部是《与狼共舞》,一部是《角斗士》。
”现在听到这样的话,我只会觉得很神棍。
当时我却傻傻听进去了,还记到了现在么不是。
至于为何是这两部,为何不是其它电影(比如《教父》?
),就不得而知了。
当时我在宜宾和成都两地奔波时,都坐的绿皮车。
那时还未开通高铁,路上会耗时6小时。
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就会挑一部超长的电影来打发时间。
与《海上钢琴师》一样,《角斗士》便是在火车上看完的。
当时流行的还是rmvb格式,画面也不高清。
但低配版本并没有减弱这部电影打给我的震撼。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角斗士》应该是我接触的最早的一部美国大片了!
结局那场马克西蒙斯(罗素·克劳)与皇帝的殊死搏斗,被暗算、倒地、王后的一句“Honour him”、升镜头大远景定格给罗马角斗场、气势恢宏的配乐……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时隔23年,年纪高达86岁的雷德利·斯科特拍了《角斗士2》,这么一部大阵仗的历史动作片。
然而我的第一反应是:真的有必要给个续集吗?
看完《角斗士2》,我要呐喊:没有狗尾续貂!
他值得!!!
第一,动作场面大可放心,角斗场面可谓全方面升级。
不仅是人与人厮杀,还有人与凶猴、老虎、犀牛PK。
更大的一幕奇观是,贵族们说要还原一场「特洛伊海战」,把角斗场中心改造为海洋,让罗马军(象征希腊军)与角斗士(象征特洛伊军)各坐一艘船而展开厮杀。
同时,海里还有鲨鱼等着嗜血。
每一场战斗看下来,都堪称“饥饿游戏”。
并且本次引进的确做到了一刀未删减,各种砍头、断手、鲜血横流的场面都保留下来。
第二,故事这是最关心的内容,以此衡量是否有必要拍第二部。
故事一上来就是一场罗马军对非洲某城市的征服战争,可以说是一个热开场。
男主保罗·麦斯卡正是城市的一员,为保卫乡土奋战,却战败,沦为俘虏。
此时我心想:啊,不会是讲他沦为奴隶、被送上角斗场、成为一代人气角斗士的故事吧?
不会这么老套吧?
然而当《角斗士1》里熟人们登场,一切开始不同了。
有一场戏闪回到《角斗士1》的最后打斗场面,再次见证马克西蒙斯倒下、众人抬起他,我在影院里突然湿了眼眶。
但紧接着这场闪回有了新的镜头,交代了王后卢西拉的一个举动,以此揭示男主保罗·麦斯卡的出生之谜。
故事进行到这里,我洗了一口凉气——世界就是一部巨大的《甄嬛传》!
我以为父亲是四郎,结果是果郡王!
有点意思。
随后的情节又带给我《权力的游戏》般过山车的观感:在《权游》饰演过红毒蛇的佩德罗·帕斯卡又一次站上决斗场,和男主保罗·麦斯卡的对战看得让人心碎;双帝执政时期,这两个昏庸、残暴的皇帝最后也起了内讧,对对方开了杀戒。
很多场戏,在没什么铺垫的情况下,人物命运陡然转折,就如《权游》中的血色婚礼一般。
至少有三场戏,我听到我身后一观众情不自禁地喊出“我去!
”实在是看得大呼过瘾。
第三,「罗马梦」电影频繁地提及一个词:罗马梦。
是指《角斗士1》里马克·奥勒留的遗愿。
他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由元老院掌权而非皇帝掌权的罗马,希望回到共和时代而非帝国时代的罗马。
马克·奥勒留曾将这个愿望托付给马克西蒙斯,却遭遇儿子康茂德谋权篡位、弑父。
马克西蒙斯也被嫁祸,最终牺牲于权利斗争中。
但这个共和的罗马梦,在第二部里依然有人持续着,并且比第一部更突出强调这个主题。
这使得电影站在了一种人文主义立场。
反派马克里努斯曾经就是一名奴隶,靠角斗赎回了自由身。
然而欲望的膨胀使他不断往上爬。
他说:奴隶不会因获得自由就满足,奴隶还想拥有自己的奴隶。
角斗场就是罗马的信仰。
保罗·麦斯卡否定他:不,一定还有另一个罗马。
毫无疑问,影片里的「罗马梦」,实质就是「美国梦」。
对马克·奥勒留的念想,就是对黄金时代的念想。
年近90岁的雷德利·斯科特还在进行怎样的思考呢?
是天然地去追忆似水年华、追忆过往的那个黄金时代吗?
抑或是用罗马的政体去映射美国的“分裂”、总统的存在感、两党的矛盾、权力的变更、预言一场大选?
总之,能看到导演的时代焦虑。
但我觉得片子处理得最高级的一幕是——从开头,阿卡修斯就在铺垫,自己有一支忠诚的大军,就在罗马城外,时机一到就杀进城,推翻皇帝的暴政。
这支军队一直被提及,这场战争一直被预言。
按剧作理论,两军交战一定是这部片子的高潮戏了。
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战争并没有打起来。
有的,只是政治家之间的自相残杀,是个体对个体的杀害。
最后一场大决斗,发生在男主保罗·麦斯卡与马克里努斯之间。
两军只是旁观,他们都冷静、克制。
铺垫全片的大战成了哑炮。
没有无辜的人牺牲。
这是大导演的胸襟。
谈罗马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我最早对罗马的印象的确是不太好的,直到前些日子我依然还是对罗马有一种好大喜功的偏见。
当然,无穷无止的角斗士表演、毫无人性的对异教徒的压迫、血、黑……这些构成了我对于罗马的原始的质朴想象。
但是问题来了:真实的罗马的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我又重新阅读了一些资料,发现谈罗马,有必要把罗马的早期和中晚期进行一个泾渭分明的划分——即早期的罗马实质上还并没有出现后期的穷奢极欲、享乐主义盛行的毛病,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质朴、务实是出身于贫瘠山区的罗马人的性格特征,可是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暴发户一般的罗马人并没有在希腊艺术的基石上做出重大改进(比如谈悲剧史,厚重的希腊部分之后是薄薄的罗马部分),虽然在地理上成为帝国,可是在文化上的贡献值得商榷。
当然不能否认,比起希腊来说,罗马的确更像是一个人类世界中所能打造出的天国——今天的“罗马人”依然有理由还这么坚信着,但问题在于,如此庞大的帝国为何在帝国的中晚期又变得羸弱不堪、难负重任呢?
换句话说,古罗马帝国的毁灭到底是必然的,还是不必然的?
首先蓝古罗马的经济生产方式,早期的农兵合一的生产方式很快在其时就被他们给抛弃了,从农耕经济转变为了掠夺性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今天似乎很难以想象,可在彼时古罗马的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要依靠不断地出征、抢夺来维持庞大帝国的运转,掠夺,放在今天既野蛮也不可能。
那么罗马的衰亡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
自诩为战神后裔的罗马人到底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个时代和人生的意义的呢?
有一种观点指出,罗马人通过不断地杀戮和流血体验到了自己生的快乐,在这种流血之中他们仿佛离死亡最近,同时也恰恰使得他们从心理上战胜了死亡,——“看!
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面对死亡,罗马人给出了他们既看似天真幼稚,又似乎豪迈不屑的回答。
罗马人,你是成熟还是幼稚?
角斗士2在今天、也就是11月22日正式在内地大银幕上映啦,这是一部非常难得的超大尺度商业大片,既有令人咋舌的血腥暴力,也有勾心斗角的政治权术,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史诗级别的宏篇巨制、也是一部超大尺度的爽片,无论你是动作片迷还是历史爱好者、无论你是艺术片影迷还是爆米花娱乐片爱好者,都一定要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中充斥着很多足够血腥暴力的战斗场面,一刀未剪的暴力美学带来极大的震撼和爽感,画面的尺度之大、视觉冲击力之强,绝对是内地大银幕上鲜有的。
角斗士们与各种敌人殊死搏斗的镜头很震撼很热血、几乎贯穿电影始终的打斗戏份令人始终紧绷、随时都能感觉到肾上腺素在飙升,同时非常直接的血腥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在大银幕上的直接呈现更是加倍放大其冲击力。
作为一部影史留名的杰出作品的续集,这部《角斗士2》在剧情上与前作有诸多衔接之处,无论是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还是主角手抓泥土等细节,都与前作形成呼应,剧作上的史诗感也是一脉相承,如此气势恢宏的史诗感故事一定要走进电影院体会。
老而弥坚的雷德利斯科特导演仍然展示出极高的导演水平,诸多大场面的全景镜头在大银幕上观感极为震撼,体型庞大的猛兽、空旷的斗兽场、数量众多的军队,一切大场面的视觉效果都极为真实、特效制作非常精细,带来睽违已久的视听盛宴。
服化道等方面本片力求精准还原古罗马时期的吃穿用度,箭矢与护甲、牢房与宫殿、各个阶层的人群所身着的服饰,无不完美还原出那个时代的样貌。
对于声音的模拟也非常优秀,海战的物体划过水面的声音、对决时兵器相碰的金属声,无论何种声音都呈现得极为细腻真实。
各个方面综合看来,本片堪称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制作的最高水准。
作为大银幕上久违的好莱坞顶尖之作、年末的王炸,只有在电影院的顶配视听环境之中才能充分享受到当今整体制作水准最优秀的电影。
男主角保罗麦斯卡,和好莱坞传奇影星丹泽尔华盛顿的演技都非常棒,将人物的状态演绎得非常准确,两人明里暗里的筹划和博弈非常精彩,上位者玩弄权术的姿态和奴隶们殊死一搏的反击,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透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权谋争斗的残酷,也会为片尾时角斗士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搏命厮杀的勇敢而感动。
佩德罗帕斯卡则将成熟稳重的长辈角色诠释得很到位、展示出极强的人格魅力和坚韧品格,不幸被杀死的结局令人万分悲伤。
有些时候真不能不服气,觉得能挑战低分,结果呢,服了……的确没啥意思
整体逊于第一部,“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服化道还是相当讲究的,史诗感即便没有贯穿始终,也还是有不少的高光时刻。
161124 HOME W/BBB 刺客信條大電影 无语住了 先打再話療 媽死了老婆死了他又成長了 麥斯卡全片行為詭異 開頭不認媽結果下一秒就擁抱媽 開頭和爹不熟下一秒為爹塔塔開 媽的新老公開頭血海深仇 結果一個「我仰慕你爹」就一秒不恨了 表現領導力就來一個speech 男頻爽文都沒有這麼爽的 看完出來還下雨了 我的心情下雨as well/看到一半才認出來geta是Joseph 這個斷頭有點塑膠感/Denzel問你們native tongue是什麼 我想不就是英文嗎 你們不都在說英文嗎😱
十星
拍了个古装大男主爽文,雷导是压根没想拍这片子吧,全方位的摆烂
时隔24年,为罗马梦画上一个句号
说是续,实则雷导把1翻拍了一遍,且某种程度上背叛了自己。首要诘问Lucius钦定为Maximus私生子可还行,1中伟光正形象直接塌房。皮爹演了个接盘侠惨当炮灰,我还怀疑这是雷导为了让GoT红毒蛇名场面返场的伎俩(不是)跑罗到底演了个啥,每次歪嘴笑都以为在看成人电影(下一秒两人就开始……)这个片更有趣的地方在丹泽尔华盛顿的角色和双子皇帝,但可惜皆因小传缺失导致人物空心。话说雷导对狼养子是不是有什么执念。本质雷导赚块钱项目,很多地方走个过场,但至少雷导的工业水平还是在线,院线不亏。回响开场冥河摆渡人那段,跑罗从水泥色海水中醒来返回阳间的一幕。(这部也太饥饿游戏了,第三部应该请弗朗西斯劳伦斯来导via摆)
基本就是照着第一部的模式拍了部王子复仇记,最后劝大家放下屠刀,我将带领大家实现罗马梦
@三里屯IMAX 奇怪,这部保罗·麦斯卡没有想象中的基了,明明都扔到男人堆里了,却拿着又一出《王子复仇记》的剧本上演着王子登基的故事,各种大场面没有群戏,只是规矩的移动着或站立着扮演气氛组。而原本冲着保罗和佩德罗的麦麸,也没能捕捉到,佩德罗还早早领便当了,tmd杂志都拍成那样麦了,正片吃得全是土(保罗别抓地上的土了啊!!)
审时度势的雷导的重塑“罗马梦”荣光献礼之作。2个半小时的鸿篇巨制所总结出的一剂良方就是“清理门户”四个字,至于现实中效果如何,拭目以待吧……第二部相比于第一部在艺术表现、故事叙述、人物塑造上都没有太多突破。保罗麦斯卡复刻不出罗素克劳的愤怒和顽强,孪生皇帝也凑不出杰昆菲尼克斯的邪魅,佩德罗帕斯卡更是白板工具人一个。反倒是丹泽尔华盛顿的僭主形象表现得可圈可点。原本很期待IMAX下的水战的,可惜CG味实在太重了……
R级电影一刀未剪的引进,时隔24年雷公重叙罗马角斗士,其实还是挺欣慰的。血腥动作场面绝对够量,角斗场里增加了人兽对战、英雄对决等看点,打斗戏上远比《沙丘2》精彩。增添对罗马“母狼传说”的描绘,赋予男主宿命感,光环加持一路高歌猛进,上演一出变体的“王子复仇记”;雷公擅长表现的宏大战争场面还是一贯水准。反观宫廷权谋戏上槽点满满,仓促又模棱两可,犯了和《拿破仑》同质的问题,很多转折点都是一拍脑袋一跺大腿这种不过脑子的处理方式。丹泽尔华盛顿精彩的表演盖过其人物的不合理性,男主有望日后成为一线男星的潜力。其他恐怕很难复制第一部的经典了。
砍头断手狒狒🦈犀牛🦏角弑君露胸男宠暴乱神授君权……罗马不是一天陷落的;“他们告诉我这里是罗马,没告诉我有这么臭”哀鸿遍野的墙外“blood像milk一样喷涌而出”斯巴达克斯的教练“奴隶的梦想不是自由🆓而是拥有自己的奴隶”;“罗马的梦想如此不堪一击,只能轻声自语的说出”、“一个老人对我说,罗马应该是由元老院执政、人人得到保护的地方”;罗马内战保卫工合;1⃣️🆚1⃣️的胜利✌️是血统战胜了阴谋?英国人是信君主立宪制?老雷已经不在意塑造角色了;君士坦丁、四帝分治、多神教
意外惊喜:因为电影还叫角斗士,所以抱着看翻拍版来看的,结果妥妥意外是续集诶!海战的呈现颇视觉奇观,有大小海,你去看了就知道!有角斗士老班底回归哦!保养得真好!科技与狠活!男演员们的台词功底很磁!电影声音效果真不错!时隔数十载再看同主题:美学理念更写实!竞技场和古罗马的置景和建模~
对不起我只是肤浅地想看跑罗生人才买的东京电影节首映礼的票,结果他临时跑了……… 我有九个字要说:敷如衍跑如罗退如钱👊🏻😫
说真的都2024年了我们真的还需要再看一部没有任何 新意的王子复仇记吗?对第一部牵强的附会呼应只会显得雷导躺在功劳簿上坐吃山空,为了赚米强行出续集换个皮套讲了一模一样的复仇故事,保罗麦斯卡的肾虚脸更是完完全全被罗素克劳爆掉了...堪比封神传奇的政治计谋、无因的背叛、莫名的认亲、诡异的破产、low到不能再low的结尾嘴炮上价值都看得人如坐针毡。服化道和动作戏勉强能加半颗星,但像人狗猴异形杂交的狒狒和斗兽场里养鲨鱼(说真的那场船战也是敷衍至极)实在太过抽象,疑似有点太猎奇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The Asylum的山寨品。谁说这雷导好的,这雷导可太老了。
老爷子的男人和马,主要看点就是这几个男人,但是故事很一般,罗马决斗花样太多了,海战斗兽场就真的不合理
【D】雷德利·斯科特在他86岁高龄给一部24年前拿下过奥斯卡的史诗巨制拍了另一部耗资高达2.5亿美元的续集,最终只为告诉观众两件事:1.水的阻力比空气大;2.老爹开光过的甲能救命。
2.5
一个志在反政治血缘传统,想 make Rome great again 的聪明商人,好不容易挟天子以令天下,正要实现奴隶翻身做主人的罗马梦,就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皇帝孙子打回沟渠里了,真是凄惨悲壮。竞技场里热热闹闹,吃人猿猴团,大犀牛骑士,鲨鱼群漫游模拟海战,片子越来越往B级古装奇幻片的路子走了。雷公趁退休赶紧拍部第三集吧,在未来竞技场里打打宇宙飞船异形啥的。PS:IMAX体验加一星
第一部太经典无法超越。这部续集还是很好看的,不仅有大场面战争戏,还有精彩点角斗,以及疯狂抢戏让人恨不起来的大反派丹泽尔华盛顿,他就像复仇者联盟里的灭霸一样超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