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看的第一部韩剧。
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死亡,关于告别。
剧情一开始就交代了整个家庭的现状。
生患阿兹海默症的婆婆,可能面临失业的丈夫,忙着工作恋爱不顺的女儿,复读了三次的颓废的儿子,尤其是婆婆,完全需要妈妈来照顾,连出去同学聚会都担心得不行。
整个家仿佛是散架的,基调都是灰蒙蒙的。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入,慢慢感觉到温暖,被一幕幕场景感动。
第一个戳心的场景是:得知妻子生患绝症后,一向沉默寡言隐忍压抑的丈夫在大马路上失声痛哭。
妻子早就跟我说过身体不舒服了啊,作为医生,作为丈夫,我却没有让她去医院做检查。
是我害了她。
所以他联系了作为名医的朋友,即使众人都反对手术,也要抱着一线希望去尝试手术。
但是太晚了。
他没有勇气面对妻子,面对儿女,不敢告诉他们是癌症晚期。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能不告诉呢,病人应该被给予时间与这个世界告别,儿女应该被给予机会与妈妈告别,这是权利啊,身为丈夫和父亲都不应剥夺,幸亏丈夫的朋友这么开导了他。
他开始积极面对,说出事实,带妻子旅行,陪她度过最后一段美好的时光。
关于丈夫对妻子的爱,导演花了很多篇幅场景来体现。
比如因为心疼妻子要照顾整个家庭而责骂女儿,殴打不懂事的儿子,最爆发的一场戏是当妻子被得了老年痴呆的自己的母亲用棍子打头时,他发狠抡起榔头把自己的母亲钉在了房间里。
真的是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反正是挺让我震撼的一个场景,丈夫内心的矛盾,一刹那的爆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是儿女与母亲的主线。
剧中的儿子与女儿似乎平日里与母亲的交流都不是特别多,心事也都藏着。
当他们得知妈妈快要离去,第一反应都是崩溃。
最让我感动的是弟弟对姐姐说的一番话,姐姐我和你不一样,你考上了大学你工作了你给过妈妈零花钱,可是我没有,我还没来得及孝顺妈妈。
相信这也是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的心声,以为父母会永远在自己身边,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于是姐弟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女儿辞去了工作在家做家务照顾母亲,也是想要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长大,儿子不再终日酗酒变得阳光开朗。
因为妈妈生病,他们与父亲的关系都变得缓和。
与妈妈最后的告别场景,被设置在车内,妈妈在面对小儿子与女儿时候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展现给儿子的是积极的一面,因为儿子还小,希望他能坚强,要他记住妈妈开朗的样子。
但是等儿子下了车,却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卸下了所有坚强。
因为女儿是大人了,她能承受得住,所以想要以这样真实的方式告诉她真的真的真的好舍不得你们。
另一条主线是关于妈妈与自己的弟弟和弟媳的,也是一条很感人的线,看着再狼心狗肺的人,面对家人的离世,内心都会变得柔软,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吧。
不得不提的另一条主线,婆媳。
剧中得老年痴呆的婆婆,时而乖巧得像小孩,时而又撒泼像疯子,自己的儿子与女儿都已经对他不管不顾了,只有媳妇(也就是得了癌症的妈妈)把她当成小孩一样温柔对待,悉心照料。
意料之中,但又情理之中的一幕是,得知自己不久即将离开人世,因为想到没人会照料婆婆,心疼婆婆,又不想丈夫子女被拖累,竟然边哭边想掐死婆婆。
对这样的杀人举动,没有观众会觉得憎恨。
最后她一边给婆婆擦身体,一边道歉、坦白。
“妈妈,对不起,但是你能理解我的心吧。
我要先去了,你也快点来吧,不要拖累孩子们,等你清醒的时候,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找我吧。
”第四集的最后都是在写丈夫与妻子了。
两个人在新房子里的二人世界,妻子问你会想我吗,什么时候会想我。
一向不会表达情感的丈夫说了一大堆,出门要系领带的时候,吃到难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到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泪崩!!
因为妈妈的病,把原本些许冷漠的家庭关系变得无比紧密,为了好好地跟妈妈说再见,为了让妈妈放心地离开,给她世界上最美的告别。
看完这部剧,真的觉得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最核心的角色。
最后一个场景。
我知道肯定会回忆杀,但是没想到这么杀。
是一起在海边拍照的时候,丈夫明明在给妻子和儿女拍合照,但是,但是啊,我的眼里只有你。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2017)9.02017 / 韩国 / 剧情 / 洪忠灿 / 元美京 刘东根这部剧的标签是感人、温情,但看完不仅不觉得感人,还很生气,刻意煽情也很明显。
最大的槽点就属女主的丈夫。
后面两集都看得出来他干活蛮利索的,但之前就是不干,得知妻子生病,回到家里责怪女儿不知道帮忙干活,非要让女儿擦地,你这会儿心疼倒是自己擦啊,手又没断。
而且自己对妻子也不甚关心,得知她生病前对她爱搭不理,敷衍了事,得知生病后吼她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责备起儿女倒是理直气壮,为人父为人夫就是要高贵一些吗。
两个医生都说没办法了,还是固执己见地要给妻子动手术,剖开了肚子发现情况很糟又只得缝上,我理解他想救妻子的心情,但总觉得这块剧情处理得非常不好,显得他很不理智。
痴呆的老母亲砸了妻子的头后,他发飙砸门那块真的吓人,尽显暴躁狂本质。
他们为什么要放一个痴呆老人独自在家,明明之前还请了看护,既然做不到照顾好她,又何苦要把她从疗养院接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妻子快死了所以顾不上母亲,要是情况反过来呢,母亲要死了,挨骂的就是妻子了是吗。
感觉他根本就做不到真正的关心家人,好像只是在妻子生命逝去前机械地扮演一个好好丈夫,因为这种时候似乎不做点什么不行。
女主的儿女懒得说了,就很普通,平时不关心家里人,家里人生病了会萌生一点从此要好好对他们的想法,好像没什么良心,和我一样。
弟弟就知道伸手要钱,不管给多少都觉得是姐姐欠她的,明知道弟弟那个烂样还一直给弟弟钱,甚至让他成为自己生命保险的受益人,还嘱咐弟媳一定不要离开他,说他年纪小不懂事,但不是坏人。
可这个弟弟明显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只会不停地吸姐姐和妻子的血,沉迷赌马,还出轨,动手打妻子,嘲讽姐姐,这就是坏,他不是那个需要你照顾的小孩了。
人是有双面性,他确实可能有善的一面,编剧倒是花功夫写个场景让他表现一下啊,光靠一句“他不是坏人”只会让我犯恶心。
她婆婆也是,净展现了恶的一面,三番五次往女主身上扔东西,一直骂女主,虽然女主口头说了一句,之前婆婆对她蛮好的,在丈夫和儿女都不在的时候陪伴着她,可这么一句话对整体形象的补救太微不足道了,对他俩的立体形象的塑造没一点帮助,也不会让女主善良的光环变得更明亮。
看后面她家其实不缺钱的,不懂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在的家里漏风,不买车而要挤公交,丈夫不能续约,好像过得很惨淡的样子,其实靠存款都能生活得很好。
但这点和主题关系不大,只是想吐槽而已。
整部剧哪哪都感受不到剧名中的“最美丽”,大家都是快要失去了才珍惜,真正失去后过不了多久又按原样对待身边的人。
本来一直想看这个编剧的另一部作品,现在无限推后了。
因智友偶尼而来,在一堆爱情剧中间,这类讲亲情的更显可贵。
我凌晨两点半看完这部剧的,最开始会觉得堆砌了所有的槽点,在妻子的角度~自己生病,丈夫不关心,婆婆老年痴呆,女儿第三者,儿子复读高考,弟弟烂赌败家。
后面不由得会过渡到作为女儿的角色,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难堪局面。
总会让自己产生珍惜眼前人的感受,每个人的终点谁都说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有时会觉得父母对自己要求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节假日便负责买菜做饭,然后到高考志愿选学校选专业,不能填省外的学校,平常去兼职他们都担心我被骗,考研还是工作也在左右你的选择,因为离家近每周回去都被要求打扫家务,从小到大我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也觉得自己足够让父母骄傲。
观念想法不同总会让我们间沟通不畅。
可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与周围同学相比,我觉得自己挺好的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满些什么,而我也总是被父母牵着走,没离开过他们身边,也没怎么去看过外边的世界。
人的心都是偏的,都会更疼自己的子女,而不是生养自己的父母。
有天我妈对我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生你养你那么大,不能让我们连看你一面都难啊。
好像父母的要求不太高,但我们总是不耐烦,他们并不欠我们什么。
很幸运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看到这样一部用心的韩剧,让我觉得这部剧简直是为现在的我量身定做的,这也许就是这部剧最令人动容的地方,每个人都能够在剧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人物,而似乎每个人也能在流泪看完这部剧之后重新获得一种生活的力量,那种称之为被治愈的、对生活充满爱的能力:去用心爱自己身边能够爱着的那些人,放弃那些自己不能爱的人。
最近的生活进入了一种稳定安逸的状态,但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在这样一个冬日的下午用半天的时间想让自己借助这部剧痛痛快快地流泪。
但是在观看之后,虽然过泪, 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被治愈的感受,这部剧中的每个人都让我有着熟悉感,那个自尊心很强不善表达的父亲、老年痴呆的婆婆、每天尽心尽力服侍婆婆得了癌症的儿媳妇好、与有夫之妇偷偷恋爱的女儿、默默守护在女儿身边的前辈,每个人物真实而又立体,像极了在观看电视剧的每一你我。
像是突然通过这部剧想通了很多事情,那个求而不得遗憾错过的人总有爱着他的人与他生活一辈子,留下回忆不后悔只是用来麻痹自己借口,而身边那个默默守护自己的人才是值得珍惜的。
虽然有一个需要照顾但有感情的老年痴呆的婆婆、还有一个嗜赌但本性不坏的弟弟,我想仁熙仍然是细想离开人世的,还没有等到在新房子里和老公种花喝茶、没看到儿子读医科大学、更没有看到心爱的大女儿出嫁,她怎么舍得离开,更害怕自己一个人离开。
从得知自己日子不长的时候开始,她还是一直为家人考虑,就连唯一的一次情绪失控也是想怕婆婆给活着的人带来麻烦,害怕自己孤单地一个人离开,这是她唯一的一次歇斯底里却也那样的让人心疼。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最终走向的终点,这部剧没有美化死亡,但是爱可以让我们不再惧怕它,“好好的和这个世界告别,和自己爱的人告别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我想仁熙最后是幸福的,纵使有再多的不舍,她也能够好好面对自己的离去。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观后感,可能不专业、没有逻辑,但却是我真正想动手写的。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视觉时代,每天接受到各种公众号推送的众多的影视剧,其中暗藏着许多的商业原则,尤其是是观看过众多的影视剧后会对打开这些公众号有一种畏惧感,害怕自己的审美被这些浸透着着营销与盈利的公众号所影响,因而间接性的会进入剧慌的时段。
但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某一天我看到这部剧的简介的时候,我突然被那种不经修饰的质朴介绍给打动了,正如这部剧给我的整体感受:质朴地、认真地、细微地在给我们展现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一个中年家庭主妇的故事。
借用最喜欢的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旁白的一句话作为本剧评的题目,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剧集开始就是妈妈伺候一家人,丈夫工作赚钱养家,儿子复读考大学,考试结束天天出去玩,喝酒,女儿工作不错,但未婚找个有家室的男人,全家的家务全是妈妈在做,并且要从疗养院接回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看着妈妈做这些事情就觉得累。
韩国的男人们貌似只管赚钱养家,其它啥也不管。
妈妈伺候患老年痴呆的婆婆,尽心尽力,苹果刮泥吃,面对婆婆的刁难虽嘴上有抱怨,但是还是对婆婆很好,甚至在家人不理解婆婆时还主动解释。
总说中国女人任劳任怨,但现在的中国女性比起韩国女性来看,地位真是高出一大截啊,虽说韩国男人赚钱养家,但是一个人操持这一大家子生活比上班辛苦啊!
有一天突然妈妈病了,得癌了,晚期了,时日无多了。
丈夫孩子们才知道关注妈妈,心疼妈妈,平时这么容易得来的一切,忽然就要失去了。
就像爸爸说的“开始得知消息的时候,不是伤心,而是惋惜”“你也经常从我家拿大酱吧”。
当妈妈问爸爸“什么时候会想我”“早上上班打领带的时候,喝到不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醉酒的时候,想找睡觉地方的时候”太多了,生活有序,饭菜可口,子女教育,这都是妈妈一直在付出在做事啊。
从此爸爸才开始帮忙做家务,女儿才帮忙做饭,儿子开始羡慕女友“有健康的妈妈”。
本剧除了塑造妈妈的强大,也塑造了妈妈的软弱,这才是我们身边有血有肉,会疼会痛的妈妈啊!
在得知每天的抗癌药被取消,以为是丈夫认为怕药物反应太大自己吃不消停药时去护士站希望把药加上,求生欲强烈;在看到马桶里自己吐血时,大声惊恐的叫老公;疼痛难忍时哭着跟丈夫孩子喊“我好痛啊”“我怕是好不了了吧”,痛苦又绝望;看到婆婆老年痴呆症怕她不能被家人好好照顾,怕她拖累丈夫孩子,想把老人一起带走,真是泪目啊,平时那么强大的妈妈,好像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妈妈,在死亡和疼痛面前屈服了,我们才知道原来妈妈也会疼,妈妈也会害怕啊!
最后一集和儿子女儿告别时,叫了那么多声“妍秀啊”,女儿问妈妈有什么事“就是想多喊几声女儿的名字啊”;也让儿子叫了好多声“妈妈”,从后面环抱着儿子躺在床上,感受着儿子的温度;怕自己以后喊不出来听不见感受不到了吧,对生活的留恋,心甘情愿的伺候老公儿女老人(觉悟比我高多了)我做为一个妈妈,现在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对于妈妈,觉得妈妈还年轻,身体也没啥大毛病,关注的也少。
看了这剧,感觉虽然妈妈身体还好,但毕竟也是上年纪了,还是要多关注妈妈了,不要像剧里的儿子女儿那样后悔,帮妈妈做的太少了,也一直无视妈妈的付出。
在国内,一般发现癌症都是找家属,告诉家属真实的病情,这剧也让我反思,到底应不应该告诉病人自己的病情呢?
如果一直瞒着,是不是病人和家人都不能好好整理了呢,会不会就一直在医院做一些无效的治疗了呢,因为有治愈的希望啊,病人就会像剧中的妈妈一样满怀着求生欲,忍着放化疗抗癌药的副作用,在医院一直坚持吧。
而如果做为病患,得到自己时日无多的消息,能坦然面对么?
刘在明这演员,太牛了啊!
《秘密森林》里释然亦正亦邪的次长,《请回答1988》里饰演搞笑的教导主任东龙阿爸,这里饰演混蛋+赌徒,演啥像啥啊!
剧里有一个场景,一家人去加平的路上,医生让女儿在保健院停一下,然后回过头跟妻子说:这是我以后工作的地方啊,签了三年,妻子转过头去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眼,看到这里 潸然泪下 还记得奶奶去世的时候,下葬那天,回去的路上,爸爸让我和弟弟默念:奶奶回家,我带你回家。
他们说这是让奶奶跟着我们走,好记住回家的路 。
最动人的往往是生活中的小细节
即便是离别,也保持笑容吧。
剧中家内每一位成员都为着自己的事情而奔波,而忽略了那个最为家拼搏的她。
儿女成年了,需要自己的空间了,因为受到宠溺对妈妈的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丈夫老了,但是还想为自己的事业争取一下,而对家里的事都不理不睬。
怎么大家都不体谅这个最伟大的“她”呢,为什么要到最后的时刻才来后悔莫及呢?
因为总觉得时间很长,以后可以慢慢再整理自己的生活。
不啊,现在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但是最后时间也不多了,即使心里有多难受,也请跟她笑着告别吧。
“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会”“什么时候想,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饼时,孤单时,生病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就不会一个人无聊了”哭的像个傻逼一样看完这电影。
或许这世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类似于这样的离别这些离别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身边的人
泣不成声看完了全部,只记得第一集中妈妈在满天雪花里打开车窗,笑着伸手接的场景,太唯美温情了,以至于我到了第二集都不相信这位妈妈就是即将要告别人世的女主。
妈妈担心婆婆在养老院照顾不周,得不到尊重,担心弟弟一事无成,好赌懒做,渴望女儿能有个完满的婚姻,甚至希望老公能放下芥蒂,却唯独忘了她自己。
有妈妈在身后我,我们总会肆无忌惮,因为心有所依。
妈妈~叫一声都会触动心房的话语,却是剧中一对儿女再也唤不出的了。
幸好,剧中的妈妈举重若轻的告别最爱的一切。
而最后,妈妈会永远留在家人最深最深的记忆里,她便不是真正的消逝……
这剧情简直就是天下妈妈辛苦生活的写照,碰见个不管不顾的丈夫,毫无关心,甚至知道妻子的病无可救的时候,依旧让妻子做手术,于心何忍?
就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还有那个婆婆,我的天,简直就是资本家剥削呀!
累死累活地照顾还不好,为那个妈妈感到悲哀!
还有自己不争气的弟弟,拿着姐姐的钱,又骂她,只有弟媳还会体谅她,如果真是这样辛苦的妈妈,还不如重生了!!!
但生气归生气,依旧会为某些剧情泪目,比如,当妈妈面对着丈夫、儿子、女儿争吵的时候,依旧会担心自己死后婆婆的生活担忧,甚至于要带婆婆一起走,但是儿子的发现,结束了这样的事情,可是虽然她没有杀死婆婆,然后剧情也没显示,婆婆未来的生活还是会不知去向的吧!
只能说妈妈真的很无私!
爱你
演员都是好演员,但是剧本有点难以吐槽,台词直白又过于煽情,总之就是太浮夸了。不过妈妈好美啊,应该多演点剧的
应该是世界上最悲伤的离别吧,夫妻之间,儿女之间,一辈子大概最怕这样的时刻,剧里的妈妈辛苦了一辈子,操心老公,孩子,还有老年痴呆的婆婆以及好赌不成器的弟弟,直到快死了,所有人才意识到她的好,才开始珍惜她,真的看的太心塞了,尤其是发病时,大口吐血对着家人说自己好疼的时候,眼泪狂流,真的太悲伤了。
感动是有的,但主要还是因为这个题材。看着很生气,早干嘛去了,一家人没一个对妈妈好的?韩国妈妈的地位都这么低?
太恶心了 付出一切换来这个?
不要成为仁熙
“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所以他创造了妈妈。”
好哭是好哭,但是哭完之后感觉这剧里哪有个好人。女人也是有问题,这样的家庭还几十年如一日。仔细想想,这剧真的是个讽刺剧,只是比较催泪而已。
很催泪啊,父亲和母亲和电影表达的大致相同,只是父母之间的爱更隐忍。不过还是不喜欢剧中的爸爸,妻子健康的时候完全冷漠没有责任感,韩国家庭主妇的地位真低啊...女儿的转变感觉还是电影更合理,小儿子的改编特别好,很青春。最后的ending超级棒,一秒催泪!
眼泪没断过……男主人公的同事说,她父母去世的时候,葬礼没什么,结束后的一年后无时无刻都在哭,随时随地都能流泪。中韩的父母都一样,为子女家人操心了一辈子,当TA快走的时候只会想到,TA走了我怎么办……
啊有种看爱的教育的感觉,真的受不了弟弟和婆婆那条线,经典的煽情套路就是老好人被不好好对待然后有人帮忙出头..虽然这家看着挺幸福的但还是觉得是亚洲母亲悲惨的一生
一颗星给我看到以后不想结婚 不想照顾儿子女儿对方的妈妈后半生 我知道一个女儿儿子能记住母亲在世的一切好的记忆 老公 可能下一秒就有新的了 这种不符合社会的正常发展的电视剧9.1分妈的
这男的装你妈呢?
虽然分挺高,但还是不喜欢。女主为这个不省心的家庭操劳了一辈子才积劳积怨成癌的吧,到最后也没看出家庭的温情来。里面每个角色都不喜欢。希望每个女性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太无私啦。
神智不清乱发脾气的婆婆 沉默不语自以为是的丈夫 啥也不会让人操心的子女 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太催泪,故事就是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母亲,正是因为平凡,才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强烈的代入。韩国的妈妈,更符合中华民族女性的那些传统美德,兢兢业业的操持一个家,伺候公婆,伺候老公,伺候孩子,对于患痴呆症的婆婆的欺负,虽口上有抱怨,但该伺候还是伺候,甚至在家人对婆婆态度不好时,还能劝阻,试问中国的媳妇们做得到这一点么?在得知自己得癌时,积极治疗;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时,则抓紧机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多叫几声女儿,多听儿子叫几声妈妈,多和老公撒撒娇,这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啊!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接受徒劳的治疗,如果生命真的倒计时了,就真的想干点啥干点啥吧,减少痛苦就好了。在剧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妈妈的恐惧,面对呕吐物是血时,大声呼唤老公;也会在病痛发作时喊疼。是啊,妈妈也是血肉之躯的人啊,也是要被人心疼的呢!
女人一定不要成为儿媳妇、妻子和妈妈,绝对不要把自己的一生活成贤妻良母的一生。别他爹的用女人的苦难来赞美女人!
妻子和痴呆的婆婆告别时,婆婆看着离开的背影喃喃道“会回来的”泪目,这和“小偷家族”的“谢谢你们了”是一样的,是再好的编剧都想不出来的台词,这是生活给的。
不知道亮点在哪里,这类的韩国电影看的有点多啊
离别不美丽,生病之前都很冷漠,直到生病之后才短时间内来弥补。还有单方面一直一直付出的爱太累了,也太沉重了,不喜欢。
简直...简直要哭死我了 一晚上差一点点看完 把结局留到了早晨 虽然是分割两天 但剧情完全不受影响的连接了起来不过整个剧情简直写的太扎心了 看时备好纸巾吧…有点想奶奶 想老爸 当时我估计就和那个弟弟一样 在之前完全体会不到死亡是什么 很没心没肺的活着 为自己活着昨天刚刚看到一个热搜“父母是我们与死亡的分界线” 在失去一位亲人的时候才会知道 死亡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我也好想有这么一段时间 可以给我个机会让我陪他完成完成心愿 和他聊聊心 让他放放心 …这个剧情真好 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