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管理

Anger Management,以怒制怒,抓狂管训班,我爱发脾四,气味相投,以怒攻怒,愤怒控制班

主演:亚当·桑德勒,杰克·尼科尔森,玛丽莎·托梅,路易斯·古兹曼,艾伦·卡瓦特,林恩·瑟格本,柯特·富勒,Jonathan Loughran,克里丝塔·艾伦,詹纽瑞·琼斯,伍迪·哈里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愤怒管理》剧照

愤怒管理 剧照 NO.1愤怒管理 剧照 NO.2愤怒管理 剧照 NO.3愤怒管理 剧照 NO.4愤怒管理 剧照 NO.5愤怒管理 剧照 NO.6愤怒管理 剧照 NO.13愤怒管理 剧照 NO.14愤怒管理 剧照 NO.15愤怒管理 剧照 NO.16愤怒管理 剧照 NO.17愤怒管理 剧照 NO.18愤怒管理 剧照 NO.19愤怒管理 剧照 NO.20

《愤怒管理》剧情介绍

愤怒管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戴夫(亚当·桑德勒 Adam Sandler 饰)有着温文尔雅的外表,和漂亮的女朋友琳达(玛丽莎·托梅 Marisa Tomei 饰)。但在一次飞行旅行中情绪失控,,被遣送去进行“情绪管理”训练。课程的负责人精神病医生巴迪(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本身就有点疯癫。一手创建了“情绪管理”理论和治疗中心,相关书畅销不衰。中心的病人个个脾气古怪,巴迪不断的逼迫戴夫去做一些近乎发疯的事情,让戴夫感到即使不疯也要快要被逼疯了。而法庭认为戴夫的进展过于缓慢要送他去监狱。被逼入绝境的戴夫,只好忍受巴迪的刺激疗法,戴夫感到自己的极限就要到来,他在退缩封闭自己的内心,还是勇敢面对完整的自己两个选择中,犹豫了…… 到底巴迪医生与病人戴夫的磨合调整,会是柳暗花明,还是陷入无尽的内心黑洞当中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们由奇迹构成学爸英雄连转轮手枪全都是我的错马赛克的秘密双面劫匪播种的旅人传说的故乡变形金刚3悲惨世界诺言大唐狄公案残酷真相冰上恋人鲁镇传说境界触发者第三季初来乍到第五季欲杀教师侠女修仙传白面包车里的人大室家亲爱的姐妹们转生为第七王子,随心所欲的魔法学习之路第二季训练日同学麦娜丝婆家娘家2平安夜电波系彼女幸福游戏凯撒大帝失忆少女物语银之匙

《愤怒管理》长篇影评

 1 ) 有时愤怒也需要引导

愤怒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天和别人吵架的,一种是整日默默无闻,冷不丁有一天会拿着炸弹和别人同归于尽的——Very impressive,这是本片给俺带来的最大收获。

老杰克在片中饰演的是情绪管理专家,印象中应该是舒缓别人愤怒情绪的,没想到从一开始就让人烦得不得了,影片到中段的时候我几乎和亚当饰演的男主人公一样抓狂了。

知道老杰克的所作所为背后一定有名堂,但已经实在受不了了,要被他设下的一个个圈套气死了。

参加个训练班,亚当几乎失去了一切……当然,结局还是大团圆的,否则就不是喜剧了。

话说这片子三分之一的笑料都集中在追求亚当女朋友的大学男同学身上,那句“他是不是在核电站边儿上长大的”惊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简直是哭笑不得。

想起不久要上映的里Eric Bana演的也是类似这种情敌角色,男主角也是亚当桑德勒,不禁冒出一身冷汗:不会这样搞吧,人家怎么也是个明星啊,千万不要开这种玩笑名人客串也是这片子的一大亮点,且不说训练班里一众熟脸,单是亚当的邻居竟然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主席锡德·加尼斯演的,还有体育场里的老主持人,洋基队的运动员们应该也是货真价实,竟然时任纽约市长的朱利安尼也来以真实身份客串!

好大的面子哦!

 2 ) 作业,to 江老

(完成作业中)由于自己菲薄的基底,分不清哪里是原理哪里是艺术加工。

但还是试着言说一下。

洋基队比赛球场上的戴夫要帅气很多。

桑德勒和尼尔克森都是很棒的演员。

最后停在巴迪的广告那儿就可以了,接连着两段狗尾续貂飞机上瞅见这怪老头就有不祥预感了,结尾处完全可以换个方式来交代从精分的角度要怎么说,没想法

 3 ) 龚翔影评电影愤怒管理影评:用心理学教会成年人如何学会情绪管理的喜剧

电影《愤怒管理》采用了一种情绪管理及相关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在电影的片名就已经告诉了观众。

“愤怒管理”,是治疗主人公戴维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所谓愤怒管理,就是指如何去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在影片里戴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极易发脾气,愤怒。

所以女朋友则找到了情绪管理大师德夫帮助自己的男朋友改变这一心理障碍。

德夫采取了跟随治疗,带着戴维走遍所有可以去的地方,使用了3个阶段来为戴维进行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所有安排的一切,并不是巧合,而是治疗的一部分。

只有当事者被蒙在鼓里。

第一阶段,是让戴维学会如何表达愤怒,因为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通常是因为感到不公或无法接受的挫折而引起的。

无论情绪是忍耐,还是一触即发。

在情绪管理中,愤怒都是一种红色警报。

当然戴维是内爆型的愤怒,在第一阶段德夫则想让他演变为外爆型。

因为内爆型的愤怒若一味的压抑愤怒则会极其容易产生心理机能障碍。

就好比早些年时那个马加爵,忍无可忍,走到杀人的地步。

这就是内爆型的愤怒,极其危险。

所以在影片中,德夫时不时的就会去挑逗戴维,让他学会发怒,学会发泄,学会愤怒在什么时间爆发才是对的,什么时间不应作出反应。

这样一来就可以令身心健康起来。

第二阶段,就是开始要学会如何自我控制愤怒了。

当在第一阶段德夫让戴维学会了怎么去发泄情绪,怎么反应愤怒后。

就要开始教她该如何收放自如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只会对愤怒做出反应,而不懂得怎么去控制。

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定时炸弹了。

所以德夫开始让戴维知道“我为什么要愤怒,这样做值得吗?

这样做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从而达到自我安慰的情绪管理。

也就是说让愤怒消失在萌芽的阶段。

就像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德夫带着戴维去酒吧时,鼓励并煽动戴维与酒吧里的一位美女搭讪。

很自然的第一次失败了。

戴维没有了自信心,沮丧的回到座位上时,德夫教了他一套话,再次煽动他前去搭讪。

这次成功搭讪后发现德夫不见了。

在这个时候戴维没有愤怒,而是抱怨了。

在这里可以很好的发现戴维开始渐渐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镜头一转,来到了美女的家中,美女因为觉得戴维耍自己把他赶了出去。

这个时候可以看到戴维还没有那么愤怒,只是骂了几句就离开了。

但是当他来到德夫家时,听到德夫说自己女朋友来过电话并且告诉自己的女朋友,自己跟别人去约会了的时候。

影片给戴维来了一个特写,可以看出他脸部表情开始有愤怒的抽搐。

直到德夫再一次激怒他时,他彻底爆发了。

但是德夫却笑了。

并且还恭喜他可以进行第三阶段的治疗了。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戴维已经开始学会愤怒该在哪种时间作出怎样的反应。

说到第三阶段,在电影里的确有点虐心了。

因为这一段是治疗的最后阶段,至关重要的情感矫正。

当德夫开始建议他跟自己女朋友分开一段时间时,他真的提了出来。

但是却发现跟自己女朋友在一起的是德夫时,那愤怒又开始了。

几年感情的女友,瞬间被人占有。

多年感情化为灰烬时,是谁也无法接受的。

所以因为冲动的愤怒,戴维被法庭颁布了一项禁令。

这就是错误愤怒反应的结果。

当他在法院门口看到德夫并没有真正受伤时,他顿时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但这时他的情绪管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他没有愤怒,而是开始计划如何追回自己的女朋友。

这也就是全片的最高潮的部分。

在运动会上大声的表白。

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

这就是最后的阶段,情感矫正。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关于心理治疗的喜剧电影。

在影片里没有太多的说教,更多的是把心理治疗方法直接表演出来,让观众更容易看懂,理解。

德夫针对戴维的治疗,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以怒制怒,该怒则怒。

影评人:龚翔

 4 ) 用心良苦

看这片子的心理过程是:好奇-〉纠结->十分纠结-〉万分纠结->痛快->醒悟->感动亚当·桑德勒总能把小人物的辛酸演得让你揪着心鸣不平,患得患失,懦弱,妥协,委曲求全 这点和Ben Stiller 很像 他们走的都是一个路线Jack Nicolson好可爱的老头儿 最近看他的《遗愿清单》看得泪水涟涟魅力!

魅力啊!

 5 ) 引导情绪管理的一部片子

刚刚有看完这部片子,总体来说还蛮欢乐的,很喜剧嘛。

从头到尾,戴夫仿佛一直在被陷害,一直是很被动的接受结果,不管是在航班上仿佛与乘务员发生冲突,还是在pub里面撞了服务员还有盲人爷爷冲突的事,本来分明看起来是跟他毫无关系的事,就那么巧合地全给碰上了,并且陷入其中,还有take consequence. 巴迪说 “古日福拉瓦”,在冲动愤怒或者表现情绪的时候心中或口中默念它,以淡化释放情绪,定静,宁神,然后好恢复大脑皮层理性的区域工作。

虽然毫无关联,居然想起了蓬蓬丁满历险记里面的“哈库纳玛塔塔”,简单又快乐,翻译过来就是“别担心”的意思,想来都是一种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反复练习重复经历,养成一种习惯也挺好。

戴夫的第一堂愤怒管理课中,巴迪问了戴夫一个问题:“Who you are”。

戴夫的回答并没有让巴迪满意,同时巴迪从戴夫的犹犹豫豫,吞吞吐吐中大概了解到他的性格弱点,和对我认识的障碍。

这个问题挺好的,上一次碰到它是在看书的时候,书里面就这个问题是这样展开议论的:——“M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

”——“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你的故事很让人同情,不过,这是你的一个身份认同,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这却不是真正的你。

”——“你狠优秀,但这又是你另外一种的身份认同,也不是真正的你。

”|我告诉你这些是要帮助你认清楚一些事情,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Q1:|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财富,权利健康,爱,快乐?

”——“爱,喜悦,和平。

”&&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

有一个问题是,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意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

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

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这里说的爱是真正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unconditional love.——“如何才能得到爱、喜悦与和平?

为什么几乎人人落空”——“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Q2:|我们到底是谁?

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做事。

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得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都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

“——真我)和平爱喜悦)思想情绪身体)角色扮演身份认同[由内圈到外圈电子分布式排列]&&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身份的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障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性格倾向 X 外在环境 X 各种教育 X 生活事件 X 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 = 人生模式Q3:|怎样找回与身体的连结呢?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

“直接跳到最后:”亲爱的孩子: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往内看。

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

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难看,让我们心怀怨忿或是心存恐惧。

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

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富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摘自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哈,趁这个机会,又重温了一遍书。

书写的很好,正在读《心想事成》的那本书,想来这些片段,这些练习方法,应有反复反复,重复重复练习、经历,可见奇效。

关心内在的自己,虽然还不知道或者还没有完全发掘内在的自己,倒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课程。

++++++++++++++++++++++++++++++++++++除此之外,巴迪和戴夫去寺庙解决从前的一些事,戴夫在公共场合无法对别人生气,或者产生愤怒情绪,转而对自己的懦弱或者胆怯暗自生气,于是巴迪在一边煽风点火,那个表情好有意思,还有水枪.......GO Go Go的时候两人好有默契啊。

在车水马龙里面,巴迪强迫把车停下来,朗诵诗词,歌唱赞歌,起初是很勉强的样子仿佛牙缝里面挤出的片言只语,后来突然静下来,投入以后,越唱越high,即便身处十分紧要的时候,或者很麻烦的moments,也可以立即停下来,集中精神,思考自己的事,要不唱歌?

巴迪很有趣,他很会观察人,他常常体察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绪。

他很擅长,后来想到了外教老头,仿佛他们是很相像的一类人,大概是在大学里面跟外教老头交流了太多的想法或者personal problems,然后总能在老头外教那儿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复,或者是建议或者是提议,怎么做会更加合适、恰当等等。

就像戴夫一样,有时候很像是个笨小孩嘛。

虽然整个愤怒治疗过程是有预先安排的,经过大家的努力,确有帮助戴夫克服了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或者困难,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和Problems,关心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额,差不多就想到了这么多。

下次想到的时候,再温习下吧。

:-)By EmilyDec.7th, 2011

 6 ) 压抑情绪是不好的

以特殊的方式治疗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怒和羞辱.治疗师有句话说的挺有道理:有种愤怒,会让人时不时的发火.还有种愤怒,从不发泄,但最后却会杀人.所以适当的宣泄,适当的表达,都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生活.

 7 ) 长期压抑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体验

1.优柔寡断,缺失自信心因为心灵扭曲,认为世界充满危险和邪恶,而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抗,因此对控制和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产生怀疑。

久而久之,不断强化的挫折感会严重损毁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2.注意力分散,变得铭感长期压抑导致的泄压手段大多是幻想或者是其它强刺激行为。

导致注意力失焦和活在一种假想状态下。

前者导致注意力低下,后者导致异常的敏感。

3.执行力降低,好高骛远为了使脑子充满更多的假想,人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做白日梦,而在白日梦里轻易使自己的梦想得到满足。

这使得无论从时间和动力上,都会很快失去对执行事物的兴趣。

久而久之活动的能力就会变的很弱。

 8 ) 谁令你发怒谁就控制着你

车厘子/文Temper's the one thing you can't get rid of, by losing it.脾气是一种发了就收不回的东西。

——《愤怒管理》(Anger Management),20031昨晚去餐厅吃饭,问服务员有没有宝宝椅,服务员很干脆地回答没有。

见我不甘心,服务员解释道,我们一共四张宝宝椅,今天有宴席,还有两张在楼上。

我另找一位美女服务员询问,美女很干脆地回答有,并说片刻便送过来。

果然,片刻之后,美女就将宝宝椅送到。

前服务员这时跑过来,拿出一张意见卡,说:您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写在这张卡上,也可以到前台投诉。

我有点莫名其妙,全过程也就跟前服务员说了一句话,目的也很简单,只是想让孩子有个独立的座椅,以便自己能轻轻松松地吃顿饭而已,怎么就被人误解为恶意了呢?

哈尼说,你应该庆幸他只是叫你投诉,而不是直接往你头上泼火锅汤。

2这位服务员让我想起了我的前任老板。

那时,我不幸小产,跟老板请了两星期病假。

病假虽批准了,但工作还得照做,组稿、写稿、审稿,常常弄到半夜,体力不支,加上小产之后身心俱痛,那两个星期的工作简直比上班还痛苦无穷倍。

同事送稿子来时告诉我,老板某天突然去到我办公室,当着全体同事的面,对着我的办公椅,破口大骂,大意是,我到底还想不想上班了,不上班就不要占着电脑不用,不如给新来的实习生,叨叨叨。

具体原话有多难听,我就不加赘述了,以免有辱诸位视听。

我是问心无愧的。

实情他是知道的,假是他亲口批准的,工作我一项不落照做了。

对着我的空座椅发这么一通火,这是要做给谁看?

休完假后,像没事发生一样继续回去上班,却发现当月工资除去该扣除的,莫名其妙被多扣了500大洋。

我问老板这500扣款有何说法,他说,没有任何说法,我不高兴就扣了。

然后,我辞职了。

这份工作是我梦寐以求,并花费了前半生的努力才最终追求得来的,辞职后,发现那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我该做什么呢?

责骂老板无理无情?

跟他对骂一场?

或是演绎得更加受伤一点,像个小白兔一样控诉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

工作中,我一向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因为是自己一直以来梦想的工作,我一直告诫自己,为了梦想,一切都值得,只要能让我好好工作,我什么都可以不计较。

所以入职初始,老板无端克扣工资,我忍;不签合同不买保险,我忍;无故撤掉我谈下的广告,我忍;不明理由地拿下我邀约的记者的稿件,我忍;全社春游,独独撇下我们这个团队,我忍;我编著的书,他署名,我忍……无可忍。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为什么我这样善良又勤奋的人会受到老板的剥削和压制?

看了电影《愤怒管理》,我懂了。

3《愤怒管理》讲述的就是我的故事。

主人公大卫为了升迁,工作碌碌。

为了讨好老板,替他端茶倒水,做一切琐碎小事,自己的设计成果被老板窃取,他还是忍受着老板的情绪剥削,什么也不说,絮絮叨叨地压抑自己,控制自己。

大卫的心理医生巴迪说:这世上有两种愤怒的人。

一种是外爆型愤怒,一种是内爆型愤怒。

外爆型是那种因为收银员不收他们的优惠券就对收银员大吼大叫的人,内爆型是那个成天默默不说话,最后持枪扫射店里的每一个人的收银员。

你就是那名收银员。

大卫辩解:我应该是躲在冷冻食品区拨报警电话的个人。

无论是外爆型愤怒,还是内爆型愤怒,这两种人在性格上都极为敏感,容易把周围人的微小的动作看做成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前者的表现是拳脚相向暴粗口,发泄完之后就没事。

后者则是每次都把愤怒压抑在心头,表情上会变得扭曲不自然,直到某一天某个导火线导致人格大厦瞬间崩塌,身体犹如脱缰的野马,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外爆型愤怒人格在执行肢体攻击时立即释放了压力,这也就给环境发出了一个信号,环境中的其它个体可以从这个信号中得到信息,在冲突中理解了对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不安全感。

但是对于内爆型愤怒人格来说,长期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泄压手段大多是幻想,导致注意力低下,异常敏感,让外人觉得不可捉摸,难以相处,无法理解。

对于一个愤怒型的人来说,人际关系会陷入一边混乱,他的防御攻击和恐惧紧张威胁着周遭环境的每一个个体的安全感。

当一个外爆型愤怒人格遇上一个内爆型愤怒人格的时候,就是我的前任老板和我的相处模式。

4大卫第一次上愤怒管理课时,巴迪问了大卫一个问题:你是谁?

大卫说:我是一家大型宠物用品公司的文书。

巴迪说:我不想知道你的工作,只想知道你是谁?

大卫说:我是个好人,我喜欢打网球。

巴迪说:我不想了解你的爱好,只需告诉我你是谁。

大卫说:那你说我是谁?

巴迪说:你想让别人告诉你你是谁?

巴迪从大卫的吞吞吐吐中大概了解到他的性格弱点和对自我认识的障碍。

工作只是一个身份。

如果换了工作,那么“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自己的一个身份认同,爱好也只是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我们之所以受苦的根源,都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总是为了迎合别人压抑自己的真心,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敢说出自己的愤怒,最后导致失去个人目标和尊严。

我们到底是谁?

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张德芬曾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说过:“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往内看。

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

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难看,让我们心怀怨忿或是心存恐惧。

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

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富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5反思了自己柔弱的根源,就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守住目标,并为之抗争到底。

我是从自己的梦想工作辞职了,可我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没停止过,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前任老板回头再找我回去复工时,我“呵呵”两个字回答了他。

至于那位没有拿来宝宝椅,并主动要求我投诉他的服务员,我想他该看看《愤怒管理》了,我真的只是想轻轻松松吃顿饭而已。

 9 ) 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影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无厘头,甚至是莫名其妙。

在大马路上巴迪让戴夫停车,唱西城故事。

安排戴夫去酒吧搭讪美女,怂恿他去找小学欺负他的人报仇,甚至抢走他的女朋友。。。

直到最后,在体育场万人的注目下,戴夫和琳达拥吻后,巴迪在大屏幕上打出的字,祝戴夫和琳达幸福。

原来一切都是琳达和心理医生巴迪策划好的,琳达为了治疗男友怯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医生共同通过一系列的刺激。

让戴夫直面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求真爱。

愤怒管理愤怒管理,看到影片名字,最初以为是心理医生去疏导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怎样平和地去和这个世界相处。

看电影的过程中,却发现,戴夫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啊。

飞机上有人抢了他的位置,他也没有很生气。

领导没有给他升迁,他也能忍受。

原来,愤怒还有一种,就是对自我的愤怒。

有一种愤怒,当时就会火冒三丈,搞得人仰马翻。

但是还有一种愤怒,是当时忍气吞声,看上去心平气和,但积累到日后。

可能会像火山喷发一样,殃及无辜。

尤其是那些不满意自己现状,不自信,而长期压抑自我的人。

影评里有人说,长期的压抑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容易做白日梦,以疏解压力,寻求安慰。

二是,做一些极端的事。

就像鲁迅说过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个片子讲的就是,如何管理隐形的愤怒。

心理医生巴迪用了刺激法获得了显著成果。

他用可以称为下流的语言教戴夫去搭讪美女,增加戴夫的自信。

他故意煽动曾经欺负戴夫的人再次对戴夫大打出手,刺激戴夫用武力制服曾经的恶同学。

他故意抢走琳达,并用戴夫曾经策划的求婚方式准备求婚。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循序渐进,设置相应的场景,逐步深入,建立起戴夫的自信,驱逐他的心理阴影,当他慢慢好转的时候,来个晴天霹雳。

夺你女人,你出手不出手。

戴夫进套了,巴迪完成了一个成功的教学。

而戴夫,做了之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这算不算双赢。

电影的喜剧色彩很浓厚,全程轻松诙谐。

可能没有那么有深度。

毕竟100分钟的电影,你又要轻松,又要深度,咱们不能这么苛求。

03年的电影,时隔15年,再次被人翻出来看,也算是电影的成功。

看了电影,觉得自己和主人公戴夫有很多相同之处。

可能人性中,就是有很多相同之处,毕竟我们是一个老祖宗。

生活中,很多不满我也会压抑在心里。

导致对现实的不满,导致会做白日梦让自己暂时开心起来。

但这就像精神鸦片,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益处。

而且会让自己专注度,注意力都下降。

那生活中会存在巴迪这样的人吗。

把你推向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强烈刺激你大脑皮层的事情面前。

并且这么循序渐进的培养你的自信,驱逐你的心魔,让你勇敢追逐自己的真爱。

很少吧。

所以,我们还是要直面惨淡的人生。

随着年龄增长,真正让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与日俱减。

孩子看到蚂蚁搬家都会很开心,你可能只关心蚂蚁有没有爬上你的餐桌而已。

这种对生活的倦怠,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满。

你没有能力去创造有意义有意思的生活。

但是你期待你的巴迪出现,像英雄一样带你披荆斩棘,走上人生巅峰。

但巴迪没来,你想着自己来。

从今天开始,早睡早起,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爱身边的人,吃营养的饭,走想走的路。

只是这么多年来的习惯,让你想,算了吧。

今天就这样,明天再好好生活。

所以,你还是要直面你的惨淡人生。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你是谁,你就会看到谁,你的世界就会怎么样。

蔡康永说过,认识世界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重要。

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自己的内心。

 10 ) 不要压抑自己

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

剧情虽然有些荒诞,但是却融入了一个心理学道理。

正如Buddy医生(尼科尔森饰演)说的,情绪不正常的人有两类:如果两种人分别在杂货店和店员发生争执,一种会当即与店员发生激烈冲突,而另一类则看上去会忍气吞声,但是隔天会用枪将商店里的所有店员杀死。

有的人会当即用愤怒去发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有的人则总是将愤怒累积在自己心里,最终导致崩溃。

崩溃也有两种,一种自我破坏,例如自杀,而一种则是对社会和环境的破坏,例如那个杀死32个校友和老师的韩国人。

片名Anger Management,片如其名。

《愤怒管理》短评

没看完就气到不行的弃了。凭什么老实人就受欺负?难道只有那种在飞机上大笑不顾别人感受的dick才能成为人生赢家吗?我是对电影电视代入感太强了,尤其是我这种有push over属性的人,感觉电影是对我的人生开启了群嘲模式。

4分钟前
  • Joy
  • 很差

……那个医生居然是闪灵里面的……

7分钟前
  • doy
  • 较差

没啥笑点 ,但是亚当依然喜欢 ~~

9分钟前
  • 红色纱笼白衣裳
  • 还行

不知道演的什么

14分钟前
  • 风中浪子
  • 较差

情绪化的电影一定要予以情绪化的评分。杰克尼科尔森一如既往地超乎想象,反转虽智障但动人,这就是我们时不时最为需要的情绪化电影,它可以令人怒发冲冠,它可以令人潸然泪下,它可以令人捧腹大笑,它可以令人尴尬无比。这是一部关于情绪的电影,也是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

16分钟前
  • 仅有不良嗜好
  • 还行

But he is right about one thing, I was an angry guy, mainly angry at myself.

18分钟前
  • 你冷场,我笑场
  • 还行

除了大牌云集,以及闹剧版的《心理游戏》既视感之外,其实充满了编剧自以为是的巧合与自鸣得意,对于晚年的尼克尔森而言倒是可以随心所欲了。

23分钟前
  • 451½°F™
  • 较差

“電影-喜劇-英美 護相關藝人導演: 彼得席格(Peter Segal)演員: 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瑪莉莎湯美(Marisa Tomei)約翰托特羅(John Turturro)劇情介紹(2003)大衛(亞當山德勒飾)是個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普通人,一天他在飛機上發生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行為,卻硬被空姐誇張成情緒管理有問題,於是大衛被移送法辦,而法官判決大衛需要上情緒管理課程,於是裁決他要接受巴迪(傑克尼克遜 飾)醫生專人服務的<抓狂管訓班>,大衛就這樣開始了他悲慘到不能再悲慘的情緒管理訓練生活。巴迪住進大衛的家,而越與巴迪相處,大衛就越懷疑,這位瘋狂的指導員應該比自己更需要接受情緒管理課程!”《抓狂管訓班/Anger Management》(台译)。——amc電影台(台版)·观影者第13060位/2024-09-10午后21:00

24分钟前
  • 豆友228210730
  • 还行

全片价值观很歪,我们都是正常人,碰到这种情况难免会生气,结果到变成了我们的过错。真实的欺负老实人

28分钟前
  • Übertreffen
  • 很差

不错,我想我家那位也需要,内爆型的愤怒很可怕。。

33分钟前
  • deepwhite
  • 推荐

纯粹出于对Adam Sandler的爱

37分钟前
  • MADAO
  • 还行

🤷🏻‍♀️🤷🏻‍♀️🤷🏻‍♀️🤷🏻‍♀️什么鬼 前半部分是欺负老实人吧?哈哈哈哈哈

40分钟前
  • 糖瓣娃娃
  • 还行

最后面就笑了一会会

42分钟前
  • 贾马尔·马里克
  • 还行

没有底线的恶搞

46分钟前
  • 圣墟
  • 较差

疯子老头的疯故事~释放自我欢乐无限~

51分钟前
  • 米露%米西%米奇妙
  • 还行

真发生那些事,不生气还是人吗

54分钟前
  • 这一年那些人
  • 还行

管理愤怒就是要学会适当的发泄愤怒.jack老头和adam演了这么一部无聊的片,当是纯属娱乐了!!

56分钟前
  • BC缺帅风衣多
  • 还行

值得看两遍的“心理学教学片”

60分钟前
  • 先生尚淺
  • 力荐

就没见尼科尔森演过几个情绪正常的角色

1小时前
  • 粵語殘片
  • 还行

为什么杰克尼科尔森总演这么奇怪的角色...我觉得可能是本色出演

1小时前
  • 橘生淮北则为枳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