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心

Closer,诱心人(港),靠近,偷情,靠不进的爱,接近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裘德·洛,娜塔莉·波特曼,克里夫·欧文,科林·斯廷顿,Nick Hobb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偷心》剧照

偷心 剧照 NO.1偷心 剧照 NO.2偷心 剧照 NO.3偷心 剧照 NO.4偷心 剧照 NO.5偷心 剧照 NO.6偷心 剧照 NO.13偷心 剧照 NO.14偷心 剧照 NO.15偷心 剧照 NO.16偷心 剧照 NO.17偷心 剧照 NO.18偷心 剧照 NO.19偷心 剧照 NO.20

《偷心》剧情介绍

偷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四个男女之间的反复关系,在爱情里追逐和厌倦。丹(裘德·洛 Jude Law 饰)是作家,他爱上了舞女爱丽丝(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饰)。丹对爱丽丝炽热燃烧的爱情给了他灵感和激情,但厌倦也随之而来,他内心在寻找另一个人的爱,终于他遇上了摄影师安娜 (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 安娜和另一个年轻人拉里(克里夫·欧文 Clive Owen饰),在爱的游戏里相互试探和接近。但是丹的进攻也让她动了情。讽刺的是,安娜的情人拉里,也和爱丽丝有了瓜葛。 于是,躺在他们身边的人,未必是他们心里想念的那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橘子果酱神医华佗营地藏身尸魔敲门孤胆保镖未来战警200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午夜之子梅格雷的陷阱张灯干儿子监视冲浪企鹅针脚绑架门口狗邪神的天秤公安分析班满月酒瓦达拉枪战助理大城市小浪漫球场外天堂的微笑质量效应:迷途楷模亢奋第二季北京女子图鉴尸变菌株NEWGAME!!第二季我的空姐女友最棒的欧巴桑中岛春子2

《偷心》长篇影评

 1 ) 《偷心》——爱的行板

If you believe in love at first sight, you never stop looking.  这是一个陷阱,把人们的心往进吸。

  一、 背叛的感情  D.H.劳伦斯在他的著作中说,“音符本身很好,可是只弹一个就变得可怕了。

一个音符,总是一个音符,这会让你的耳朵磨出老茧来。

”“偷心”中的四个人都是心中带着伤痕的人,事业的不如意,生活的不顺心。

这样的人,更希望得到救赎,于是他们不停观望。

  就像D.H.劳伦斯在故事中遇到的那个在露台上纺织的女人,他看到她就像创世纪的第一个早晨一样清新、永恒。

丹遇到艾丽斯的那一刻也是那么美妙。

他说她是他的,他的灵感,他将她像一个纯洁的孩子来保护。

不过,他只当她是一个珍贵的易碎品,只保管外观的美丽无暇,不去关注她内心的悲喜。

  其实,那不是爱。

不能许下誓言,不想负责任,那是一种任性的占有,就好像把艾丽斯挂上一块牌子就是他的宠物了一样。

那样的爱,卑微的就像那些躲藏在阴影中的灵魂一样。

  丹,懦弱的男人,体内有着太多的自私与抵挡不住的兽性。

那个心里的野兽只要轻蔑的瞟他一眼,他就会拜倒在它的脚下。

喷涌的欲望与激情,就像那些饥渴吸血鬼一样吞噬着他的心。

于是,丹又爱上了安娜,只不过一眨眼的功夫。

而他对于自己背叛的理由竟然是安娜不需要他,而艾丽斯太过依赖他。

这个理由自私的近乎无耻。

再美的音符,如果一直弹奏就会变成饶人的噪音,对于丹来说,女人也是。

  对于安娜来说,丹这样的男人是不可抗拒的,因为他更温柔,因为他美的不可思议的脸庞。

古往今来,不管是神话或是现实中,多少人因美貌拜倒导致一系列的失败,失掉家庭或者城池。

还记得“小王子”中那个等待被人驯服的狐狸,在那里爱是一种救赎,在这里爱只是一种互利的关系。

是的,人们也需要被驯服,不是被爱,而是被自己——自我的驯服。

但是当他们安定下来,成为被驯服者,似乎一切又都失去了控制,当他们被生活控制的心烦意乱后,将再一次挣脱缰绳,让感情脱缰而去。

也许这么说有些不近情理,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却顺理成章。

  二、 一见钟情  很多人都对一见钟情抱有美好的幻想,很多浪漫电影和小说也不遗余力地渲染这种奇妙的感情。

如果只看一个人的外表,很容易对他(她)一见钟情,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将那个形象美化,不停地向心中完美的形象靠拢。

  “你爱上一个人,但是你并没有爱上一个真正的人,你只是爱上一个你想象中的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渐渐了解一个人后,才发现爱也落上了灰尘,不再光鲜如新,总有什么让人不满意,让人难以忍受。

虽说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包括缺点,但是爱也是有条件的,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爱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个女人默默爱了那个男人那么久,甘愿付出一切,直至生命终结。

看起来残酷又浪漫。

不过那也是建筑在理想情况中的浪漫,如果那个女人嫁给了那个男人,就不免又落入了一个婚姻的轮回中。

有的时候,那些美丽的故事总是有着面目狰狞的一面。

“廊桥遗梦”的爱情之所以可以至死不渝,也许就因为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所以他们的回忆永远停留在那个美丽的小径,温暖的午后,几朵小花的美好中。

每个婚姻也许就从这些浪漫开始,但是并不是每个都能像“金色池塘”中那样“坐着摇椅,慢慢变老。

”  很奇怪,人们总在追逐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也许,人们太过寂寞,寂寞的需要一点点疯狂的幻想来充实自己。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活在沉静的绝望中。

”  于是会有拉里和丹在网上聊天室调情的场面,两个男人玩着感情的游戏,不管谁是赢家,那种寂寞都深深的刻在他们生命中。

分享寂寞的人啊,什么时候才是止境?

  三、 心的归宿  最后,每个人的感情都会找到归宿。

安娜回到拉里的身边,艾丽斯回到了纽约,走在街头,目光淡然且不容侵犯,她懂得了自己需要什么,不用再回头找寻自己的归宿。

  只有丹面对着一个写着艾丽斯的墓碑发呆,他甚至连那个女孩真正的名字都不知道。

一个真正的失败者。

一切都映证了那句话,“爱不是一种救赎,而是一种人际关系。

”  我们从这种关系中能得到什么呢?

安娜曾试图在一段失败的婚姻中表现的坚强,但是面临另一端感情的冲击,一切理智都被她抛诸脑后。

她学会什么了?

她最后的眼神泄露了她内心的欲望。

丹呢?

他全部也是仅有的——自私的爱,只对自己付出的爱。

他这样无法得到真正的感情,就算得到了也会像是去艾利斯一样失去。

他永远都是那个被爱的人,别人不爱就不爱了,他才是那个被遗弃的人,被自己的“宠物”遗弃的人。

  安娜和丹就是那种永远不停在街头张望的寻找一见钟情的人。

每天擦肩而过的总有这样的人在街角不停张望。

而他们心的归宿,不会太远也不会太好,不会是天长地久也不一定是万丈深渊。

  有关电影:  这部电影改编自1997年同名舞台剧,克里夫•欧文在剧中扮演了丹,七年后的电影中,他把这个角色让给了裘德•洛,自己扮演起性格迥异的拉里。

  故事发生在情感保守的英国,很多时候压抑带来的效果是让人变得更加渴望,欲罢不能。

丹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畅销小说家,英俊的外表也让他具备了小说家的风流倜傥,可理想终究是理想,他只能在报纸的讣告栏里看到自己的作品;娜塔丽•波曼饰演的艾丽丝像个被装在篮子里的婴儿丢到了丹的生活里,谜一样的身份给丹无穷的灵感,在艾利斯一连串的谎言背后似乎是难以言说的伤感。

在那个脱衣舞俱乐部,拉里遇到了她,试图从她身上寻找慰藉,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拉里,在别人眼里这个皮肤科医生有些奇怪,明明该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信满满,却总对爱情望而却步。

直到他在水族馆遇到了安娜,全心全意爱着这个女人。

以朱丽娅•罗伯茨给人的印象,安娜这个角色应该适合她——事业有成的摄影师,却也经历了感情的伤痛,刚刚结束一段婚姻。

  如果他们各自享受自己的生活不知道会变成怎么样,也许还是会一团糟,因为他们都在不停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安娜的作品展上,是这四个人唯一一次共同聚在一起,眉眼之间,爱欲流转。

安娜无法抵抗丹,剩下艾利斯和拉里拽着这份痛苦的感情不肯撒手。

  看完电影,我不断可惜凯特•布兰切特由于档期问题错过了安娜这个角色。

朱丽亚•罗伯茨即使拿过奥斯卡,仍不能证明以她的演技就足以驾驭各种角色了,起码在这部戏里她完全没有表现出安娜的感伤与渴望,纠缠在恐惧与欲望的那种矛盾。

很多时候镜头给她特写让她表现,她却只给观众一片茫然,似乎不让她展示笑容她就不知道如何吸引镜头,更不要提表演的层次了。

裘德•洛一直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一次次投入到扮演帅哥花瓶的死角中,丹对于他来说只要施展面孔和魅力就好了,其他的不需要太多。

在电影中最好的传达了导演意图的就是克里夫•欧文了,他把一个想寻求感情刺激,却又害怕受到伤害的男人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电脑上聊天那段甚至可以用猥琐来形容他:兴奋得沉浸在意淫的快乐中,可笑又可怜。

至于,娜塔莉•波曼,我实在不忍心说什么,她僵硬的面目表情和不够传神的双眸限制了她的表达,还稚气未脱的脸庞只有任性没有谜一样的过去,那段脱衣舞看得毫无香艳魅惑可言,这点她比“情人”那仅凭一个凝视就能撩拨人心扉的女孩差得很远,也没有洛莉塔那股让人走向深渊的魔力。

  故事对于感情的探讨比演员表演出的要更深,更令人深思,但是这只能我们自己凭着想象和影片的留白去揣度了,就象英文名字“Closer”一样,要靠近再靠近些才能看清。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36251/

 2 ) 《偷心》:生机勃勃的娜塔丽

娜塔丽•波特曼,在《偷心》里见到的她,我一直在想这跟我14年前第一次看到的她,有什么不同。

她是独一无二的。

我想,那个和喜欢照料一盆绿色植物的杀手莱昂在一起的小姑娘,和眼下这个依然有着天使般面孔的女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顶着一头猩红的短发,在人潮中谁也不睬自信走来的女子。

和那个大眼睛里有怀疑,却又很老道的小女孩。

如果她长大了,会成为她吗?

跳脱衣舞,和一个陌生人一见钟情,突发奇想不带一件行李,就到一个陌生地方,和一个人,打算开始另一个一生?

想起保罗•奥斯特,他的主人公总是渴望着逃离,开始一个全然不同的人生,改名换姓,奢侈地想把过去的一切打碎,以为自己和别人不同,有两个人生。

很多人看电影,说,那是因为想经历不一样的生活。

演员也有人说,想过更多的人生,在角色里可以。

原来大家都渴望逃离,或者说是希求着新鲜。

娜塔丽成了这个女子,厌倦了城市,一天从纽约来到另一个地方,和陌生人裘迪•劳一见钟情,开始做一个女招待——对,不是暂时的——她告诉朱利亚•罗伯茨演的摄影师,而那个裘迪•劳是个不成功的小说家,糊口的职业是写讣告。

在娜塔丽和罗伯茨之间会选谁呢。

我们没法代替另一个人做出回答。

劳对娜塔丽说,她跟你一样,都有灵气。

但是他却爱上了罗伯茨。

明显经过风霜的有故事的女人。

而娜塔丽,还是一个孩子。

这正是在和莱昂擦身而过十多年后,那个大眼睛天使般模样的小姑娘一直没变的地方。

她满不在乎、化浓妆、穿高跟鞋,扭来扭去,还有,一直没改变的是,她不愿意隐藏自己。

她说的话总是骇人一跳。

她的魅力就在于她诚实。

她总是随便就可以和别人谈心,她从来不客套,大笑之后她留下一个无所谓却难免凄惶的眼神,挥挥手的姿势都写着随意。

她好像这个世界的女王,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除了她爱的劳。

无疑娜塔丽会是我喜欢的那种女孩。

看到北野武说荒木经惟,他喜欢隐藏,那是因为他是个害羞的人。

如此害羞的还有北野武他本人。

因为不自信和这个世界小心的保持着距离。

冷漠从来都是一层包装纸,掩盖的是不懂世故的笨拙。

而娜塔丽她从小就那么老道,她第一次见面就敢跟人谈心,她那仿佛目空一切的无所谓的神态仿佛在说,世界是她的。

对,世界是她的。

小心包裹自己,有个词叫作茧自缚。

她那么小,可她甚至一开始就把真理握在手中,她敢对这个世界伸出中指。

为什么要隐藏呢,打开自己是一门要学习的功课,而她早就毕了业。

罗伯茨是近乎完美的。

她说话的样子,有着毋庸置疑的自信、优雅、包容,她有力量,她是个完全掌握了自己的人。

我们知道为什么劳会选罗伯茨,罗伯茨的丈夫欧文说,她说你做梦还喊着妈妈的名字。

而罗伯茨是母性的。

劳对罗伯茨说爱的时候,像极了一个情场老手,他的充满挑衅的眼神,突然整个人焕然一新,像是一只准备冲向猎物随时一跃而起的豹子,他不再平庸,像是刚充了电的机器人——如果劳去演花花公子一定是顶合适的人选。

他们之间关系的演绎倒是让我想起了张爱玲说的话,他们之间是最终极的占有,是猎人与猎物,虎与伥。

那时的裘迪•劳是多么的潇洒啊,他紧紧盯着罗伯茨的眼神,不容辩驳。

爱情就是这样被表演的吗?

可那实在很像是演戏。

逢场作戏。

这两对男女的关系,在剧终以欧文赢回罗伯茨,而劳失去了娜塔丽和罗伯茨告终。

花花公子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人,从一个女人到另一个女人那里,他的心从没有给任何一个人,因为他的心在哪里他自己也不大清楚。

回到娜塔丽身边的劳,被娜塔莉拒绝了,她以一向的自信,在刚拥抱过他之后斩钉截铁的回绝了他,那眼神冷冷的就像陌生人。

我爱你,因为你是陌生人。

这是他们的对话。

王菲的歌里唱,我只爱陌生人。

为什么不?

伤痕太深。

而陌生人你知道他们充满了无数种的可能,他们在走向你之前还只是白纸。

却等着随时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段感情获得了暂时的安全。

另一段感情走向分离。

而我们的女孩娜塔丽,她还是一如既往,有着天使的脸孔,聪明,敏锐,不提防会突然对另一个女人流泪,她真实的令人吃惊,她不是被把握的,她也被伤害,但她有着惊人的复原能力,她随时走向新的生活,她拥有爱的能力,随时可能开始新恋情,她活泼的像一只小鹿,每次都以为将开始的又是一生一世,每次都认真地爱,即使受伤害也没所谓。

娜塔丽的角色如此动人。

她仍然是一个待开启的旅程。

她在长大。

她是生机勃勃的。

 3 ) 来吧,为dan平反一下

在想一个问题,dan与两个女人的爱情。

我感觉,dan了解anna比alice更多。

一开始,dan与alice一起闯进自己似乎已经失去记忆的童年花园,说到自己早早死去妈妈是一个烟鬼。

而alice吸烟、受伤、年纪小,需要被保护。

这触发了dan内心的创伤机制,他想拯救alice就像想拯救曾经的妈妈。

可将近4年的相处,dan都是用自己的第一印象去与alice相爱,可以说,他从未了解alice,alice也说他只了解自己的一部分。

anna与dan的第一场相遇,在anna摄影棚,dan闯进了anna的世界。

这是公共场合,既正式又带有一些禁忌的浪漫,而anna并没有排斥与dan亲吻。

anna看上去高贵而坚强,其实这些都是与她内心的懦弱、恐惧完全相反相的性格,因为太脆弱而自我强硬。

dan看到了这些,这些也正是anna性格里最真实的自己。

从此dan开始想拯救她了。

我相信,anna一定像极了dan的妈妈。

我觉得dan内心的天真更多,而不是表面轻易被看出来的懦弱。

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懦弱的人,其实并不懦弱。

dan跟larry在医院的对手戏中,他能够在一个男人面前痛哭,对于人来说,尤其是男人。

放下尊严,真实面对伤痛的自己,尤其在情敌面前,这是最最难做到的。

他是如此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他的这一场痛哭让我给这个片子打了五颗星。

任何人都会有恐惧,尤其是早年失去妈妈的dan,他害怕孤独,他太需要爱了,我相信他对爱的渴求,并不是简单的假爱或真爱能评判的。

他渴求爱,又无法接受让爱变得污浊的东西(当然,他心理是如此认为的),我猜他这是对母爱的变相索取。

但令我惊喜的是,每一次当他知道眼前这份爱开始变得浑浊的时候,所做出的反应都是真实的人性反应——不能接受,转身就走。

无论怎样,他是真实的面对自己残缺的内心,他是包容自己的人。

试问,谁又能做到呢?

larry不需要分析啊,他身上的攻击性和人类的自我欺骗&愚蠢并没什么好评价的,到处都是这样的人,用看似理智的真实的谎言来欺骗自己、伤害别人。

在我的人生观里,自己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

而larry竟做到了!

这个人物写的非常真实饱满。

好编剧!

其实anna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最后才会看似貌合神离的在一起,其实我感觉他们这两个“假货”才是真正适合彼此的恋人。

anna有忧郁的情绪,她拒绝面对真实的自己,她太聪明了,聪明的掩盖住内心的所有胆怯,用一个艺术家的真诚与自由反复说服自己的内心,仿佛看起来“真实与自由”,她把自己包装的太好了,只不过到了dan面前,一切崩溃,她爱dan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dan是如此真实的一个男人,而这些,她全部缺失。

再来说说alice,自由,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往往第一感觉都不对貌似)。

第二感觉就是,其实她跟dan错失了一段真正的爱情。

在她爱上dan的时候,dan并没有因为了解而爱她。

而后来,dan努力想了解她的时候,她觉得累了。

我感激这场戏,dan一向直面自己的懦弱,故事最后,dan想试着开始做一个假人,想试着用谎言包容alice,但是alice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他最终因为愤怒而一巴掌出手。

可能头脑熬夜熬昏了,我并没有仔细想清楚alice的个性,感觉是挺健康的一个姑娘,爱自己也会爱别人,优缺点都有,是个完美的剧本人物吧。

假设:dan和alice这两个人都是真实对待自己内心的男女,那么编剧想说的话,我大概体会了。

爱是存在的,但或许不同步,因为彼此并没有真心了解。

荒诞的却是,其实每个人永远都是孤独的,真正的心灵沟通并不存在,我们那么努力的与人交流,都是因为有爱,而爱就会带来伤害……每个人都会从电影里看到自己认同的东西,每个人都会记得自己愿意记得的画面,而忽视其他。

我看到的,仅仅是我看到的而已。

写下这篇的初衷,还是希望得到人类的认同。

耶我吱吱不倦的尝试沟通,虽然我知道真正的沟通不存在。

 4 ) 偷情:永远偷不到的真心

电影「偷情」(Closer)是四个男女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事件。

  安娜(茱莉亚罗勃兹饰):一个离婚的知名摄影家。

丹(裘德洛饰):一个怀才不遇的小说家。

艾莉丝(娜塔莉波曼饰):一个年轻神秘的脱衣舞嬢。

赖瑞(克里夫欧文饰):一个潇洒自信的皮肤科医师。

丹与艾莉丝无意中邂逅,两人很快坠入情网,美丽的艾莉丝成为丹的灵感泉源,也让丹张开心眼,追寻自己真正想爱的女人─安娜。

和丹一见钟情的安娜,不愿成为介入别人感情的第三者,于是,阴错阳差之下,安娜和赖瑞交往,且成为赖瑞的妻子。

然而,越是得不到的爱情越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一见钟情的缘份,经过一段时间的远离,感觉更加强烈。

后来,安娜与丹还是相恋了,他们分别背叛了赖瑞与艾莉丝,在愧疚与爱情之中,他们选择了爱情,以为坚持所爱就是无悔,可惜崇高的爱情终究敌不过强烈的嫉妒心,丹说:『我们说好要彼此坦诚,妳只要说出来,我一点都不会在乎。

』事实上,「有些爱,只能做不能说」,一旦说了,就不爱了,一旦不爱了,坦诚又有何意义?

只是突显爱情的脆弱与人心的自私罢了!

这是一部幽默有趣的电影,虽然它说的是永远解决不了的爱情问题。

编剧巧妙的将四个男女的关系串连起来,他们分别在爱与不爱时给予其它人甜美和伤痛,不同的爱情观与鲜明的自我,反应在处理感情的态度上,他们各有各的残酷,也各有各的软弱,我给他们四人做了一个「可恶排行榜」:第一名:丹(迷恋爱情,但最爱的其实是自己)他就是有本事在和艾莉丝谈分手时,仍以眷恋不舍的态度对她,所谓「温柔的残酷」就是如此。

他也可以口口声声说深爱安娜,却在安娜为他离婚之后,指责安娜贪恋旧情,以不当的方式伤害了他们“纯洁”的爱情。

说到底,丹最爱的仍是自己,他容许自己以爱为名的残酷,却不容许他的女人因爱而产生的瑕疵。

第二名:安娜(愿为爱情勇敢,却被爱情反将一军)一开始她不想成为第三者,却无法抗拒爱情的魅力,当她决定诚实面对自己的情感,无可避免伤害了深爱她的丈夫赖瑞,虽然很残酷,但她的坏心眼并非故意。

等她看清丹对她的爱情不过是一种迷恋女神的幻觉时,她终于了解爱情的美好在于朦胧的距离,一旦近距离逼视,只会不断受伤,说到底总会令她失望,不如好好生活。

第三名:赖瑞(被爱情狠狠伤害,决定悍卫自我全力反击)他很爱安娜,安娜的移情别恋令他深深受伤,他不想继续受伤,开始自我防卫,他相信真爱必须聪明的等待,在过程中也必须耍点心机,最好的方法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他以从容的态度投出一个决定胜负的变化球,并知道他那失去自信的对手,也将被爱情宣叛出局。

第四名:艾莉丝(相信爱情,直到看清的那一刻)只有二十出头的她,看似最年轻,对感情的态度却是四人中最成熟的,她自始至终坚定的爱着丹,即使为爱伤心欲绝,她仍相信两人的爱情如初相遇时那般美丽,直到丹反复探问她与赖瑞发展的程度,她终于醒了:『本来我会永远爱你的,但从现在起,我已经不爱你了!

』原来丹不爱她,他爱他的自尊胜过一切,既然如此,她诚实的答案和垃圾又有什么两样。

电影最讽刺的地方在于情人之间总说要彼此坦诚?

但却没有人能接受情人坦诚的结果,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吊诡之处,他们必须彼此相信才能走下去,但要他们完全相信对方又是这么困难,他们都想要完美无瑕的恋情,偏偏强烈的妒意老是将爱情搞砸,原以为是「情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后来才明白容不下的是自己感觉被背叛而受伤的心,说到底每个人所在乎的不是情人,而是在爱情里依旧骄傲的自我,当自我意识大过情人的一切,实话与谎言就像颠倒的真实与梦境,真的变假,假的成真,当他选择相信梦境以后,坦诚已失去意义,既然没有人在乎,说真说假又有何关系?

克里夫欧文为电影下了一个很妙的批注:『这四个人不断爱人又甩人,证明恋爱真是件辛苦又残酷的事,最后你会忍不住想「我们何苦要这样对自己呢?

」』是啊!

这也证明了人真是一种自虐的动物,总是不甘平凡,太过轻松平顺的恋情得不到珍惜,非得为爱情碰个头破血流:你伤害我,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最后真的不行了,至少我们曾轰轰烈烈爱过一场,也不虚此生了。

至于那些为爱犯下的愚蠢错误,应该也算值得了吧!

可惜,盲目偷了半天的情,却永远偷不到近在眼前的真心啊!

  电影的开始与结束都传来Damien Rice纯净的歌声,相对于电影里四人错综复杂的情感,下一次的邂逅,终于可以简单爱了吗?

 5 ) 《誘心人》(Closer):片段.模糊.留白

電影以大刀闊斧的剪接,以分手或復合前後的片段交待四位主角的心理狀態。

故事由Dan (Jude Law)和Alice(Natalie Portman)的一見鍾情為始,以Larry(Clive Owen)和Anna(Julia Roberts)復合為結,當中表現了導演編劇對於「性」及「愛」的態度。

但電影卻有意把有關性愛的鏡頭全部剪去,這更顯示了電影著重表現人物於宣洩性慾/情慾前後的心理表現,出手已和一般大路的情慾片不同。

電影名為《Closer》意味著故事的處境是發生在「Close」和「Closest」之間。

其敘述正是在這二元之間的猶疑。

《Closer》提出了不少二元概念──一些一般人認為是相對的概念,並將之打破,:「靈」與「慾」、「坦白」與「懷疑」、「妒忌」與「寬恕」、到最後才歸結到最大的命題,便是「親密」與「陌生」、「愛」與「不愛」。

電影的重心在於表現以上看似對立,但其實難以區分的二元觀念,並因此令電影的愛情觀提升至一個較高的高度。

一、靈與慾「性」與「愛」、「肉體」與「靈魂」、「畜生」與「人」,以上三組看似對立的概念由Larry及Dan這兩個角色的矛盾中得以呈現。

Larry自稱「蘇丹王」,他極需要肉體和性,他需要絕對的坦誠,就像動物一樣喜歡赤身露體,玉帛相見。

從Anna的口述之中,Larry粗魯、直接、霸道,Larry更以「性」作為一段婚姻的完美終結;甚至他要求看Alice的棵體,我們很清楚能發現「肉體」就是Larry的靈魂,兩者合二為一。

另一方面,Anna說Dan是小愛神,Dan感性、全心去愛,同時追求完美,如他罵Larry是畜生不是人。

他感性主義卻同時接受不了Anna和Larry的臨別性行為。

最後他以為自己可以寬恕Alice和Larry之間的性關係,但卻不可,他最後掌摑Alice。

至此,我們可見導演並不是拿著一把道德之尺去批判Dan的悲哀和Larry的可憎,也不是褒「靈」貶「慾」,而是提出「人」不論在任何的情況下,靈慾都是合一,密不可分的。

二、坦白與欺騙相對男角,女角的刻劃則把重點放在「愛」的層次。

Anna和Alice在電影之中各自懷著謊言,但謊言的背後不約而同地是為了她們所愛的男人。

可是在電影所設置的情節之中,我們發現即使角色如何坦白,「懷疑」總會以不同的形式回歸。

如Larry極力要求Alice親自說出自己的真名字,即使Alice坦然說出自己的名字是Jones,但Larry依然不相信。

又例如Dan在電影的末段仍然質疑究竟Larry和Alice有沒有發生性行為,即使Dan怒摑Alice,即使Alice親口承認,當中的懷疑同樣地存在。

歸根究底,懷疑是因為不信任,而不信任的前因是曾經被欺騙。

所以「坦白」可以等同於「欺騙」,因為我們都沒有辦法知道對方的心究竟在想什麼,「坦白」與「欺騙」合二為一,正表現了愛情最大局限,也是愛情的特質,這為電影塗上了悲傷的底色。

三、嫉妒與寬恕電影表面上是講述男女之間的「性」與「愛」,但不難發現在這兩個大方向之下隱藏著更重要的意識,便是「嫉妒與寬恕」。

Larry搭上Alice不難發現是「復仇」的行動,同樣地Larry要Dan知道他與Anna在臨近離婚之前依然發生性行為也是報復的一種。

而在影展上兩對男女互相私語正是一場「嫉妒的示威」。

最後Dan認為自己可以原諒Alice但不可以;同樣地Alice最後也不可以原諒Dan,所以她不再傷心地哭,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冷漠的「我不愛你了」;Anna和Larry的情況看似相反,但Larry的表面勝利並不代表他再沒有嫉妒和寬恕,相反從結局時Anna的神情便可以發現寬恕的舉動與消解嫉妒無關。

所以在電影中的愛情世界,嫉妒與寬恕並不是二元對立,相反卻是同時並存。

四、親密與陌生──模糊於是最後可以總結電影的總主題「親密」與「陌生」。

電影存在著很深沉的底色,由電影的開始以陌生人的一見鍾情,Anna以捕足街市陌生人的面孔為職業,到最後Anna和Larry雖然同床卻是咫尺天涯,可見「親密」與「陌生」是電影兩個重要的概念。

可是電影並不能把親密和陌生截然二分。

以Dan和Alice為例,他們一見鍾情卻顯然並不了解,到二人發展至情侶看似親密,而且彼此了解,但最後Dan才發現Alice原來一直用假的名字,她的真名是Jane。

而Alice卻向給他金錢的Larry說出真名字,那麼如何介定「親密」和「陌生」?

電影中後段Dan情不自禁回想與Alice相識的片段,彷似那時大家才是最親密,可見在人與人之間「親密」與「陌生」是沒有界線可言。

所以正如主題曲的意義: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如此,我們只可以知道「如此如此」。

電影沒有為「愛」與「不愛」給與一個權威的抉擇,相反極具模糊性,但正是這一點「模糊性」令電影的高度得以提升。

五、留白電影的剪接大膽,留下大量留白。

例如主角的「動情」、「絕情」、「復情」都沒有交待。

但正是這些「留白」讓電影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導演並沒有完全地向觀眾呈現角色的心理,正如劇中人互相猜度、妒忌、坦白、寬恕,但最後與親密與陌生無關,他們只感到彼此之間像親密又像陌生。

而留白正能表達這種意思。

可是留白令Anna的角色得不到良好的發揮。

四個角色之中,Anna是一個完全的被動者。

當Dan可以選擇擁有及放棄Anna,Larry以絕對的佔有慾成為勝利者,Alice也可以說一句「我不愛你」,電影的結局更悠然自信在街道上吸取別人的目光,相對Anna的性格則較為平面。

但以演技而言四位演員也是上佳水準,Julia Roberts被Larry迫問的一幕盡顯層次,由內疚至無奈,由無奈至鄙視,由鄙視至憤怒,這一幕盡顯本色;Natalie Portman更把表面剛強內心脆弱的內心特質表現出來,並配合頭髮的顏色表現角色不同的心理狀態。

相對而言男角則較為普通。

總結而言,電影道出愛情和人生的模糊性。

看人看事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正如觀眾與劇中人一樣對各人都不甚認識,但又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一樣,其實是充滿著無奈的心情。

 6 ) 说谎者的女儿,就是爱情的名字

今天又有彻悟。

我真的觉得这是一种彻悟。

重新看了一遍《偷心》。

回豆瓣把对它的评价改成了五星。

当丹回到墓地,看见ALICE的名字。

这一切还不清楚么?

The blower's daughter,我有一种另类的理解方式,就是说谎者的女儿。

说谎者的女儿,就是爱情的名字。

丹和爱丽丝都是爱情的象征,而安娜和医生则代表婚姻。

爱情是陌生人之间的事情,两张脸,两个孤独的灵魂,在瞬间交错了,决定彼此温暖,决定be closer。

直到有一天,感觉不再,吸引不再。

那就立刻再见!

一秒也不要耽搁!

因为“我不想说谎,但也不能说真话”。

因为继续下去,就是虚伪,就会毁灭玷污了曾经的真。

说谎者就是人,就是人的相。

爱得越真,就越在刹那。

因为人会改变,于是再爱就成了谎言。

所以爱情不说谎,它只是消失。

但婚姻是一纸束缚,用一种关系绑住你。

在这个范围里,同床异梦也无所谓,渐行渐远也无所谓。

所以婚姻建立在坦诚之上。

但爱情无法接受真相。

爱情是谎言的女儿,但它比什么都真实。

为什么我以前一直没有发现这首歌的真义?

就像我以前完全看不懂《偷心》。

今天是个好日子。

赋诗一首,以资纪念。

The truest truth is called lie. 最真实的叫做谎言。

   The biggest game is called love. 最大的游戏叫做爱情。

      I faked when I’m being myself most. 当我最是我自己的时候,我是假的   I pretend when I’m exposing myself most. 当我最袒露自己的时候,我在伪装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 我不想伤害你   No, I didn’t mean it, my love. 不,我不想伤害你的,亲爱的      And I love you so, my love. 而我是如此爱你      But this love itself can hurt you. 但是这爱本身,会伤害到你   And I have nothing to do if that happens. 如果它发生了,我也无能为力      Now you can hate me, my love. 现在你可以恨我了,亲爱的   Or you can laugh about it, saying:’I’ve told you!’ 或者你可以大笑,说:“我早告诉你了”   But I was serious. 但我曾是认真的   I’ve always been too serious to be honest. 我总是太认真,认真地无法保持诚实      And now I’m awake. 现在我醒了   I don’t love you any more. 我不爱你了   Since when? 从何时开始?

   Since now. 从现时开始      I hope I can treat you fair. 我还是想好好待你   I hope I can treat you as good as you treat me. 我想要像你待我那样好好待你   I hope I can keep loving you, as a firend, or a real sister. 我希望可以继续爱你,像一个朋友那样,像一个真正的妹妹那样      I love you. 我爱你   It’s the easiest sentence for me to say. 对我而言这是一句最容易说出口的句子   But when I say ‘I love you’, it won’t mean ‘I love you’ any more. 但是从今以后,当我再说“我爱你”,它再也不会意味着“我爱你”      It means I still wish that I could love you. 它意味着我希望我可以爱你   It might mean I want to stay with you, do something for you. 它也许意味着我想在你身边,为你做点什么   Or it might mean I want to hug you, kiss you, right now. 或者它还可能意味着我想要拥抱你,吻你,就在我说的那一刻   Only can it never mean ‘I love you’ any more. 只是它不会再意味着“我爱你”      Can a love survive love? 在爱情消失后,爱可以继续存在么?

   Or c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make it? 或者,我们的关系呢?

   I hope so, sincerely. 我希望是的。

我真诚地希望着。

      And I love you, my dearest one. 我是爱你的,我最亲爱的   See you. 回见

 7 ) 爱来爱去仍是陌生人

斯文的男子在流动的人群中,看到了红发的她。

在斑马线的两头,他看车,准备穿行,她竟也随着他的方向看去,她忘了起码的常识,她和他是相对的,故而相反的。

所以,一辆车撞倒了她。

他扑上前,见她晕眩了10秒,醒来给出灿烂无比的笑容。

她甜甜地说,Hi,Stranger。

一场典型的邂逅,看起来极似传说中的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每一场爱情,都从陌生人开始。

这部电影有经典的开场白:“嘿!

陌生人!

”艾丽思天真貌美,需要英俊浪漫的爱情对手,但她眼里的真实,至少不包括自己的名姓。

另一对人儿,安娜和拉里的结识虽然是场恶作剧,但也是不折不扣的陌生人。

只因为这一天是安娜的生日,拉里给她买了一只漂亮的海豚气球。

安娜孩子气地笑起来。

这就是安娜和拉里的开始。

拉里事业有成,拥有自己的诊所。

且不论恋爱的初始如何,恋爱的结局却是荒诞得很真实。

三角恋终于导致双方要分手,不料私通的那对人儿却终是无法斩断前尘、顺利结合。

当拉里用性来换取妻子的自由时,这个一贯衣冠楚楚的成功男性形象也毁于一旦。

性对这个男人的重要,爱情中的性该有多少比例才算恰当,这个问题无人能答。

至少在拉里和安娜的关系中,最终是性成了砝码。

他和安娜的交易,切中要害,残忍无情。

拉里和艾丽思在夜总会中的那段戏,着实是可怜的。

主动和被动,交易的甲方和乙方,在事实发生之前是那么鲜明可辨,一场性和情的较量之后,也就再难分辨了。

拉里以此确保了艾丽思将离开丹尼儿。

他和艾丽思的交易,放纵悲凉,又冷酷。

拉里这样的男人大概是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的吧,即便被背叛,也要狠狠还手,他知道要离婚的妻子还有性的义务,更不会告他婚姻中强奸。

而另一面,搞定情敌的女朋友,名正言顺使用了性交易的手段。

这样的男人即便有N个成功诊所,也还是不可爱了。

丹尼儿和安娜,这场戏中般配的犹豫分子,最终都惨败在自己的摇摆不定之后。

爱情的游戏不是这样玩儿,也许73岁的导演就是想让这点曝光于俊男靓女的惨败中。

中文译名为“偷心”,原文则是浅显的“再靠近一点”。

显然,中文名字是在误导,并没有谁偷了谁的心这样狡诈这样成功的故事。

再靠近一点,我们通常的确这样希望自己和爱人的关系。

但或许,爱来爱去,我们都不过是陌生人。

总有那么一点心思,是留给别的人去挖掘去利用的。

不要指望真实,也不要指望谎言,电影过后,人人哑然,真的不晓得怎么爱才是最好了!

你看我们陌生着相遇、陌生着分手、陌生着再次孑然一身。

 8 ) 我看《偷心》!

凌晨4点,没有中文字幕的电影,继续着昨天的不良习惯!

看这部片子的原动力还是来自娜塔丽·波特曼。

无法忘记她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样子,尤其是她的眼睛。

只是想再看一看她。

影片《偷心》讲述的是一个简单并且复杂着的两男两女的情爱故事,他们彼此之间复杂难明的关系绝不会令人联想到电视剧里拙劣的多角恋。

这是由帕特里克·马伯的同名戏剧改编得来,搬上了银幕,在导演的刻意为之下,依然充满了戏剧的力量和舞台感。

导演让男女角色们在为数不多并且独立的场景里咆哮和悲伤,无形中为影片设置了一个周旋空间很小的狭窄范围里。

当然,这一点并不足以成为任何人抨击本片的借口,因为这样干所带来的戏剧冲突感无疑是非常具备力量的,是一种直击心灵的简练力量。

起初看上去影片给人的印象非常迷惘,在几乎没有任何描述之下,轮番出场的四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令人感到无比的糊涂。

为什么没有基本的铺垫?

很简单的理由,因为导演将多数时间都给了对白,甚至于为此牺牲了清晰的时间跨度转变,场景以及情节的连贯性。

随着突兀的场景变幻,唯一能够点醒观众时间跨度之巨的,惟有对白里偶尔泄露出的只字片语。

这种奇特的手法使得影片前半部分产生了异常难以摸透的气息,观众得像瞎子一样摸索着前进,不停的猜度着情节。

直到后半部,一切才渐渐的浮出水面,就仿佛在导演的指引之下轻而易举的在结束前明白了一切,并且知道了导演的企图。

说实话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内心还是喜欢流畅的电影。

裘德劳扮演的丹是个懦弱的男人,略带忧郁的英俊脸孔和怀才不遇很能激起女人的母性。

这类男人通常都比较任性,他只想获取爱的快乐,却不考虑爱的责任,他考虑问题时只考虑当前的感受,不往前看,也不管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他与艾丽丝一见钟情,生活的很幸福,但这却没有影响他对安娜紧追不舍,也许他也不明白自己追安娜最后是为了什么。

丹的软弱在几次分手戏中表露无遗,第一次分手是与艾丽丝,分手的时刻他犹豫了,如果艾丽丝没有偷跑,他也许还会在两个女人间继续周旋,对于他,道德是透明的,快乐是真实的。

第二次分手是和安娜,他得知安娜用身体来换和拉里的离婚协议书时,他吃醋了受不了要求分手,可是分手之后他又后悔了,做了一件很让男人丢脸的事情,去求拉里。

这种男人在我眼里不是为爱放弃尊严,而是毫无尊严,他是为了爱去求拉里的吗?

我认为不是,他只是受不了寂寞,如果艾丽丝在,他就不会去求拉里了。

他只爱自己。

女人在乎的是男人的心灵是否出轨,男人在乎的是女人的肉体是否出轨。

拉里很霸气,是个目的性很强的男人,他很在乎肉体上的征服,或者应该说男人都很在乎肉体上的征服,所以当他知道安娜有外遇时,他关心的不是安娜更爱谁,而是谁的性能力更强。

当他遇到艾丽丝以后,他也不想从心灵上征服艾丽丝,而是选择肉体上的占有,用这个来作为对丹的报复,尤其当丹来求他时,他最后的嘴脸也很恶心。

但他是现实生活中的赢家。

拉里争取安娜,还是从肉体入手,他很明白人性的弱点。

拉里应该算是完胜了,虽然他是吞下耻辱迎接的胜利,但他还是达成了目标。

拉里在最后遇到丹的时候告诉丹,你不懂得妥协。

这句话道尽了相处的真谛,两个人的相处靠的不是爱情,而是妥协,为爱妥协,并不会失去尊严,反反复复的左右摇摆,才让人觉得不齿。

艾丽丝是个隐藏很深的女人,看上去很纯情,心里却藏了许多东西。

她很早就知道了丹有出轨的意向,那张流泪的照片出卖了她。

当她在脱衣舞场里对拉里说,她叫简时,她的真实名称,她的笑容如此轻蔑。

电影里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艾丽丝,虽然她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她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是伤害别人,从一开始,她就为自己设下了防线,这样她才能全身而退,在纽约的阳光下接受众人的目光。

艾丽丝是个个性很强的角色,她对爱的态度非常绝决,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爱与不爱之间的距离只是短短的几秒种,她可以容忍丹对自己长期的背叛,却无法容忍丹对自己的怀疑和质问,她离开了丹。

安娜则显得平庸而没有个性。

她最终温顺的躺在拉里身边,眼睛茫然的透过黑暗,也许她想看到自己的未来,也许她想看见丹,在我眼中,她已经失去了方向,拥抱并没有温暖她。

她与拉里在生活上已经靠近,但在心灵上的距离也许今生都无法再靠近一步。

安娜很可怜,她太诚实,也太没有耐心,她以为相爱需要以诚相待,可惜,真相往往只会加大距离。

疑问来了,爱的呵护是需要谎言的,不论善意与否。

真相,总是丑陋不堪的,是不能面对的,为什么一定要逼自己去直面,装傻才是大智慧。

另外电影里的那首主题曲挺好听。

 9 ) 照片很美,人很悲伤

在大制作的好莱坞商业片当道的美国影坛,还是有一些不媚俗坚持独立思想的制作人延续艺术片的创作。

然而有的片子过于小众,晦涩难懂,比如《时时刻刻》(HOURS)和《改编剧本》(ADAPTATION);兼顾艺术性和欣赏性的不多,近期有颇受好评的低成本影片《杯酒人生》(SIDEWAYS),《偷心》(CLOSER)则差不多是我最近看到最精致的美国文艺片。

影片在伦敦取景,类似电影《诺丁山》中的街区和艺术场馆,大嘴美女朱莉亚罗拨茨和超级俊男裘德洛的担纲,都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

故事安排虚实结合,时空交错,摄影灯光流畅自然,音乐美术沉稳细致,精心构画出一个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的缩影。

这华丽外衣的后面,却是现代都市人一颗颗脆弱而孤寂的灵魂。

一场交通意外让从纽约来伦敦散心的ALICE和不得志的作家DAN(裘德洛饰)一见倾心,成为情侣。

ALICE虽然曾是脱衣舞娘,却有天使般的面孔和纯净的心。

激情转淡,DAN开始觉得ALICE对他的爱是一种负担。

凭着一本以ALICE为原型的小说DAN开始出名,进而认识了摄影师ANNA,立刻为其成熟气质着迷,不知在两个女人之间如何选择。

ANNA(茱莉亚罗伯茨饰)的第一次婚姻几年后输给了一个比她更年轻的女人。

她独自经营一家人像摄影工作室,用幽雅的外表掩盖因失婚而损伤的自信。

ANNA从小说中读到了DAN对ALICE的疏离,认为他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维持一段已经冷却的感情。

她对DAN亦有意,但看到了天使般的ALICE后不忍伤害。

有所察觉的ALICE请ANNA为其摄影,用她的相机锁住自己感情受伤后的泪痕。

ANNA不愿做第三者,不想独自品尝孤独的她很快与偶遇的医生LARRY交往。

这场偶遇其实是DAN恶作剧的意外产物,ANNA的新感情从开始就难以摆脱DAN的影子。

DAN和ALICE一起参加ANNA的摄影展,ALICE发现她的泪痕照摆在显著的位置。

ALICE在大幅照片前被问及感受时说:摄影让生活美丽,但这不过是谎言,被摄者的悲伤才是生活的真相。

提问的人恰好是LARRY。

此时,ANNA和DAN正在续旧,然后旧情复燃。

ANNA还是嫁给了LARRY,但并没有停止和DAN的交往。

LARRY经常出差,一次回家后坦白了自己在外出轨的事,ANNA没有生气,说出了自己和DAN的私情。

原以为婚姻幸福的LARRY有些吃惊,一直追问两人床第之事,这让ANNA更加看到她和LARRY思想上的差距。

与此同时,DAN和ALICE摊了牌,他向她道歉,说自己自私。

ALICE伤心欲绝,她穿回从前的衣服,从DAN眼前消失。

失意的LARRY在一家夜总会意外遇到了ALICE,以为同时天涯沦落人。

但任凭他倾其所有,她都不露声色,只说他认错了人,她的名字是JANE。

ANNA要求离婚,LARRY提出最后的床第作为条件。

ANNA为了尽快让LARRY签字就同意了,她以为反正自己的心已在DAN那边,为了这份爱可以做出牺牲。

然而这是LARRY的聪明之举,他了解男人的嫉妒。

如他所料,这最后的性事成了ANNA和DAN关系的钉子。

DAN和LARRY两个情敌终于见了面,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爱崇高,并指责对方对ANNA的伤害。

LARRY把ALICE的去处告诉了DAN,然后告诉DAN他为了报复和ALICE上床。

DAN的回来ALICE起初很高兴,但随即开始怀疑,听到DAN追问她和LARRY之间的事时ALICE终于清醒,不再相信DAN的甜言蜜语,明白了从他口中说出的“我爱你”并不是她所以为的永远,不过是他瞬间的感受和随意的玩笑罢了。

她决定彻底离开DAN。

ALICE回到了纽约,入境护照上显示她的真名确实叫JANE,确实是那个她告诉LARRY但他始终不相信的名字。

失魂落魄的DAN来到他和ALICE曾经见面的墓地,突然醒悟ALICE只是她当时看到一块墓碑随口借用的名字,他对她的真实身份根本一无所知。

这恰好和影片的第一句台词契合。

ALICE被车撞倒在地上睁开眼后看到了英俊的DAN,说“你好,陌生人”。

从此后,陌生与熟悉,激情与冷漠,誓言与背叛,温柔与暴戾,吸引与抗拒,在影片中交织在一起,诉说着成年男女的情感困惑,不知道感情和信任归向何处。

似乎在冰冷的现代社会里,情爱是御寒的烈酒,然而酒醒之后依然是无尽的空虚,需要寻找新的刺激填补。

影片的开始,伦敦的街头,DAN和ALICE从汹涌的人潮中出现,一句歌词反复吟唱“无法将眼光从你身上离开,无法将你从脑中忘却。。。

”,这个歌曲又在影片最后出现,走在纽约街头人群中的ALICE依然迷人,只是她的眼中流露的不是篇头对爱的渴望,而是绝望之后的冷漠。

片中ANNA问LARRY,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可能是很多当代人最困惑的问题:人不能忍受欺骗,却又无法(或不愿)承受现实的责任。

是在用谎言编织的自我安慰中偷生,还是在现实的真相中自我毁灭?

ANNA就是在这两难中无法选择,她处于现实的考虑嫁给了LARRY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尽责去爱他,她以为和DAN在一起是忠于自己的真实感情,甚至为此不惜代价(接受LARRY的条件)。

现实却是发现DAN更加自私浅薄,所谓的爱情不过是自己的幻象。

LARRY和DAN始终想让ANNA和ALICE口中说出真相,关于她们和另一个男人(不忠)的真相。

他们用真相让对方受辱,是一种典型的男人对女人的伤害,就象〈中国式离婚〉中最后陈道明心安理得地冒名去赴妻子和网恋情人的第一次约会时一样。

他们忘记了部分的真相其实是最大的谎言。

不知男人在揭露“真相”摧毁一个女人自尊的时候,自己收获的是胜利者的得意还是失败者的报复,或是LARRY所说的“有罪的满足”?

ALICE 在摄影展上的评论仿佛暗喻现代人的生活:看上去很美,但镜头中人很悲伤,生活不过是一种粉饰。

 10 ) 今夜,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才是真

开始的开始,假的Alice在走。

最后的最后,真的Jane在走。

到底什么是真呢?

我发誓,我是Jane!

Alice是真吗?

走进脱衣舞包间的男人问:那么告诉我,告诉我你的名字?

女人:Jane,还是Jane男人不断往女人的丝袜带上塞钱:什么?

女人笑一笑说:我发誓,我是Jane!

中文的“真”,发出了Jane的音。

这女人真的是Jane这简直是讽刺性舞台效果。

Alice脱掉了底裤,却被认为在扮演。

有一天,她真诚说着爱,却被怀疑。

刊登在报纸上的讣告是真吗?

那是一串儿语言,语言套路,对人生的包装。

那么照片呢?

照片是真吗?

Alice对着Anna的摄影作品说:这些照片“把一群悲伤的陌生人拍得很美。

那些有钱、自以为有艺术品味的混蛋说这些照片很美,因为这是他们想看的东西,但照片里的人却很悲伤,很孤独。

这些照片赋予这个世界美感,这个展览安抚人心,因此是个谎言。

人们都喜欢大谎言。

你为什么那么悲伤?

数字时代,电脑对面坐的人是真吗?

一个男人冒充女人。

打上一串儿,一长串儿不知所云的字符象征更逼真的性高潮。

男人dan问:你跟那个人上床了吗?

女人Anna说:是的。

男人:但你为什么要告诉我?

女人:因为我们说过要彼此保持真实。

男人Larry问:你是书的主角,他写的真实吗?

女人Alice:一部分。

男人:哪部分不是?

女人:除了真实。

那么什么是爱?

男人dan说:我爱你。

女人Alice说:好吧,你告诉我,爱在哪里?

爱,三分钟之前如此笃定,男女倾诉情话,一转身,烟消云散。

什么是真?

人性真是个古怪的东西。

埋着邪恶的种子。

爱在哪里?

人们都喜欢大谎言。

谎言越大越感动。

书写者,表达者,感动创造者。

捕捉下来的字词句,声音形象,给等着给嗷嗷待哺的故事消费者搬上桌子。

今晚,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才是真。

那故事中的故事。

绕着圈子。

仅仅是虚妄的自我而已。

在这个故事里,只有Alice是个天使。

用假名的真精灵。

其余的人都在盘算。

盘算着讲一些屁话。

近一些,再近一些。

Closer,closer,越近越失真。

换句话说,你相信的才是真。

因为相信,所以真。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照片发生的真

照片被展示的真

《偷心》短评

一群乱搞又自以为追求纯洁爱情、要知道真相又玻璃心的人

7分钟前
  • Pop Quizzer
  • 较差

又来固定句型。。。“听到The Blower's Daughter就知道看过了”。。。

8分钟前
  • laurenⅢ
  • 还行

Jude Law

10分钟前
  • 无歌
  • 较差

性,谎言,事实。

15分钟前
  • 小葡萄
  • 还行

2008.1.1

16分钟前
  • 较差

某人的评论“如果你能看懂,你心里真的有故事”,我表示赞同,因为我真的没有故事,看到一半已经不想看下去了

18分钟前
  • La Cotiere
  • 较差

I'm your stranger

22分钟前
  • 陌聆
  • 推荐

Men suck.不是所有的情欲都叫爱情。裘花简直一高配黄晓明。娜塔莉太迷人了,唯一的焦点,性感和天真都有,她躺在沙发穿着灰色大T恤仿佛还是Leon里的小女孩。Stripper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职业,当肉体也是一种可以脱下的面具,只有名字守卫着真实的自己。

27分钟前
  • 奏十囷
  • 还行

没啥好感的文艺爱情片。

30分钟前
  • TheFlash振魏泽
  • 较差

看迷糊了-_-

32分钟前
  • pingzi
  • 力荐

这部电影里面的感情太过复杂,看了两遍,到现在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35分钟前
  • 漫随天外
  • 还行

男女配角都outshine男女主角,很精巧的剧本,可惜并不是能触动我的故事。想这种复杂而纠结的情感故事,可能我要等到真正尝试过爱情才能理解的吧。。。。

39分钟前
  • 会说话的枕头
  • 推荐

第一次完全没看懂的心理片~

43分钟前
  • luluya
  • 推荐

性,谎言,道德?其实看不大懂。

46分钟前
  • Zdring
  • 推荐

貌似很多人推崇,但是无恋爱经验的人看得很马虎~

47分钟前
  • 🍑桃
  • 较差

这个cast可以入选天雷阵了!还有比这更味同嚼蜡虚情假意装腔作势扭捏不堪的爱情了吗?所谓爱情,就甭用伦理作遮羞布,爽爽快快来个4P倒更能令人肃然起敬陷入深思。现在……只能陷入无聊的昏迷。Natalie Portman是天雷阵中唯一还能看的。

49分钟前
  • jagpumpkin
  • 很差

哎哟

50分钟前
  • 猫儿童
  • 较差

jude is so hot!

54分钟前
  • 小太阳
  • 推荐

爱情是狗娘,谁都别装懂

58分钟前
  • 草木有本心
  • 还行

剧情本身太费脑细胞,跳跃式的进展很费脑子。

1小时前
  • wonderful_days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