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英缤纷中大张旗鼓地上吊的森赛,被乐观过头的少女可符香拽了下来,扭头便是一句怒吼:真死了怎么办?!
真是劲爆的开头和神展开。
新房昭之的片都有点抽,这部尤甚。
新房昭之的片都喜欢给男主建后宫团,此部尤甚。
卖肉无下限,心理老师和家里蹲少女的关系意味不明。。。
此片抽的我几次看得有点抽抽,但不得不承认,这部挺抽的动画,充斥的全是对社会现象的犀利吐槽和黑色幽默。
绝望先生的绝望,无非是给各种虚伪戳洞剥皮。
印象最深的是居里一家都在居里夫人的阴影下,不过活在阴影下,对有些人的人来说是很痛苦,不过有时候反而会有落在阴影处的泰然和轻松吧。
再就是抬神轿,会多被几位圆周率的小孩,稍有点姿色便被称为美女作家的作家,有一点噱头就可以被吹捧,一被点出来会发现这个社会和媒体是多么肤浅得可笑。
怕给别人添麻烦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的国民性,但战争中日本给世界添麻烦了,这句话倒是没说错==看到有人说绝望先生就是萌化的太宰治,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过绝望先生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文人气质。
目光敏锐,感情纤细,愤世嫉俗。
倒不如说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全部都是绝望先生。
动画的里绝望先生最大的谎言便是绝望到去死,但这些人却是真的无法摆脱绝望的黑暗。
但宁愿变成绝唱,也强过那些江郎才尽,遁走那条“你们不懂我的文学/美学!
”的退路的人吧。
无力或者无心去改变什么,只好把扬言去死变为自己心理退路的绝望先生,既可怜又可爱。
PS.一个人文化人在罗生门下躲雨。
这集的名字有种微妙的自嘲,精妙得让人不禁在嘴边不停咀嚼
我目前为止最欣赏的动画。
绘图创意深度完美。
需要坚持看下前几集才能玩味其中的黑色幽默。
这才是恶搞。
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斗胆一说,绝对值得珍藏的精品。
不得不承认,这个资讯泛滥的时代反而会令我们的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甚至患上厌食症,对我来说,那个高考前夕每天租十本漫画藏在课桌下狂看不止的自己,那个曾一次借来全套EVA光盘并在年三十前连看三天的自己,那个曾经以“振兴中华动漫事业”作为伟大理想之一的自己,确确实实一去不复返了。
时代变化得太快,曾有某Loli问我:茄子你是同人女么?
我义正词严地回答:我是同人,但不腐。
于是在场全部人类便宛如听见有人说自己是“非江粉的PML粉”一般做出抓狂的表情。
天晓得,在我们那个年代,同人女是一种多么健康向上充满热情貌似很有前途的事业啊。
如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上大学后就不再看科幻一样,如同很多以看电影为生的宅男们一天五六部看到吐血反胃一样,事到如今,当我已经对犬夜叉柯南火影之类完全免疫的时候,当我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连死神银魂叛逆的鲁鲁修之类主角长什么样子也完全不知的时候,当我看完一个cosplay秀后觉得彻底被时代抛弃的时候,当我在L死后就彻底放弃了死亡笔记和Honey&Clover的时候,当我抱着学习的心态看完凉宫春日却依然觉得时代还在很遥远的前方飘摇的时候,是的,不得不承认某种叫做“爱”的东西已经默默从我身上流失了。
绝望了,对这个琳琅满目审美疲劳一切沦为消费品的世界彻底绝望了。
看到这里若是你突然有一丝触动,那么便继续。
《再见了,绝望先生》是我在《虫师》之后唯一一部有勇气有决心看完的大作,无所谓喜欢不喜欢,“被秒杀”这种事情实在是可与不可求的奢望,况且这样的作品原本创作出来似乎也不是用来萌的,那种略带恶毒的恶搞与吐槽,迎合的永远只是小部分品位奇特的群体吧。
真正建立认同感的,是原作者那种拒绝被消费的态度,说自暴自弃也好,特立独行也好,犬儒主义也好,文化浪潮滚滚而下,不能逆流而上,找一个僻静的小水潭等着被晒死也未必就是最坏的选择。
当年曾与人论战,说世界上总有一些处于边缘的非主流群体,过于激进的或者过于滞后,创造出千奇百怪的方式让你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啊,原来世界是这样奇妙的”。
或许他们因为不能保持合群而最终不得不面临被自然淘汰的结局,但正是因为有这些群体存在,才保持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性,并且在各个边边角角形成特殊的张力,另剩下的绝大多数人能够界定一片属于中间的安全地带得以安身立命,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疯子存在,我们才得以确定什么范围什么程度内的行为是正常的,并由此获得安全感。
从另一方面说,人类对超出经验范围的疯狂永远有好奇心,并会因为逐渐融入某个小圈子而产生与众不同的自豪感,此种效应让这些平庸的普通人们趋向各个方向做出尝试,才不会令我们这个族群在原地停步不前。
扯得太远了是么,说回绝望先生,一句话概括剧情,就是名叫系色望(连起来看就是绝望)的青年教师与他的一大群各种问题学生(主要是女学生)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如果你一定想知道它与《麻辣教师》之间有什么不同,那大概只能去网上搜索详细资讯,或者亲自看上一两部了。
请注意,作为一部拒绝被消费的作品,它可能对你的世界观产生又一次严重的冲击。
其实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微妙而耐人寻味的,《重庆森林》和《大话西游》当年也不是为了票房而拍的,幼年时代我曾在这两部片子还没有红透的时候有幸观摩过,那份茫然,那种强烈的精神冲击,令我年幼的心灵在蒙上强大阴影的同时也锻炼出了极强的免疫力。
现在看来,流行实在是一种永远捉摸不透的东西,绝望先生的原作者久米田康治曾经带着自我毁灭的灰暗心理说自己的作品永远不可能被动画化,然而世界变化总是出人意料的,如今它不仅成功进化,也似乎有了那么一点点要红的苗头,到底是红成刀郎大哥那样,郭德刚那样,或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只能等待啊只能等待。
基督山伯爵的结尾说,一切意义都蕴含在这四个字中:“等待”和“希望”。
放在系色望先生身上,似乎真的再讽刺不过了。
看到动画片片尾曲最后一幕,那樱花树下随风轻轻飘荡的上吊绳,宛如这漫天花雨的华丽时代一丝微茫而淡红的希望,竟一瞬间有感动落泪的冲动。
只为这一瞬间不靠谱到极点的感动,我便写下此文,看来,自己离疯子的领域似乎越来越不那么遥远了。
嗯……我的打分跟这篇评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我喜欢这部片子,却几乎没为它说好话就好像电影版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完全的反米兰昆德拉,而阿甘正传则在精神内核与原著几乎完全脱离。
这个本来也没有打着太宰治的旗号来做的动画,按说应该跟那个自杀而死的人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系色望这个人在我看来跟太宰治完全没有共通之处。
至少太宰治是真的在一心寻死而系色望却一直在努力锻炼自己的体能以便在自杀时能摆脱死神。
系色望并非绝望者,他只是对社会抱有另一种希望而对与自己希望的社会不同的现实感到不满,总的来说跟一个普通的愤世嫉俗者没什么太大区别,他甚至不像那些人常常做的那样用自己离经叛道的行为方式和自我堕落来反抗。
他所做的唯一的抵抗就是那完全不以死亡为目的的自杀。
如果用文字来描写这样一个角色的话,我一定不会产生任何共鸣,但是因为画风很美,因为娘娘那极度擅长诠释中二症患者的声音,把这个角色萌化了。
我对太宰治的了解仅限于在公交车上看的短短几页人间失格。
那几页中我可以看到一个恐惧集体生活的,表面长袖善舞实际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渴望远离人群的孤僻者,而非系色望那样渴望被社会接纳却由于种种原因被排斥在外的人。
绝望先生是在用绝望的声音对日本社会发出某些呼声,但是如果是太宰治的话,社会于他会是什么呢?
他难道是为了社会而写这些著作的么?
相比于喜欢标举社会责任感的创作者,我更容易欣赏那种着力于向内探索自身灵魂的人们,特别是那些灵魂深处常常有痉挛和痛楚的人们,我觉得他们的方式更趋近于艺术的本真。
那么若太宰治是我所欣赏的第二种艺术家,则想通过绝望先生这样的作品去接近太宰治,实在是缘木求鱼了。
动不动就寻死的老师还有一群稀奇古怪的学生。
一堂热热闹闹的课开始了。
忽然从讲台底下冒出来的家里蹲,为爱疯狂的追踪狂,追求绝对公平的班长,没有存在感的真正的班长。
还有一个可爱的单纯到思维古怪的女主角。。
虽然故事看上去很荒谬,虽然人物看上去很不可思议。
但从他们身上不经意的总是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些学生所拥有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普通人身上所拥有的一些特制的具体化和夸张化的表现。
谁都有为爱不顾一切的时候,想要呆在安全的家里不想出去的时候,想把难过的事情都忘却装傻的时候,还有被人忽视的时候。。。
而动不动就绝望的老师就是所以负面情感的至高境界。
然而就是这样可怜的绝望老师还是没有死成,还好好的活着。
让我觉得,在绝望也不过如此,在逼死人的困境面前,人总是能够活下去的。
当然,千万不要去绝望老师的兄弟绝命那里看病啊(笑)。
1,绝望最喜欢的小说是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行事和三观都向之看齐。
2,都是家中的四男。
太宰治在家中如果只算男孩子,就是四男。
后面还有个弟弟。
绝望在家中也是四男(男女都算),后面有个妹妹(弟弟?
)绝伦。
3,都出身名门。
太宰治生于日本青森县北津轻郡贵族家庭,父亲津岛源右卫门曾经是众议院议员和贵族院议员。
(来自百度百科)绝望家在信州县藏井泽是当地的旺族,回老家相亲那集里被众人看到家中还有管他叫少爷(波酱)的管家执事塞巴斯酱(XD,是不是执事都叫塞巴斯酱)。
4,人生终极追求是自杀太宰治一生自杀5次,最终于38岁自杀成功。
绝望自杀的次数没法计算了。
5,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太宰治被精神病学界公认为BPD典型性患者。
去谷歌查查相关评论很多。
绝望的言行思想也很典型。
附载BPD典型性临床表现(来自百度百科):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
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
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
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
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
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
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
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
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
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杀威胁。
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
第四,冲突的亲密关系。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
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
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
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
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第五,冲动性(impulsivity)。
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
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
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
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第六,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
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
相似的影视人物还可以算上《讨人厌的松子悲惨的一生》里的松子。
5,毒舌弱气男太宰治对一切都绝望讽刺,憎恨世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家族,但自己一生都无法离开家族对自己的资助。
恨他又离不开他,太宰治沉沦在这种耻辱和矛盾中挣扎终生。
绝望更明显了,天天嚷要去死,真的要死了又会说死了怎么办。
成天抨击这个批评那个,一旦被权势暴力胁迫就马上屈服(剧中有很多表现)。
囧。
真是令人讨厌的男人啊。
6,女人缘太宰治这种极端颓废的纤细文学少爷,自然是众多女人爱慕追求的对象。
他一生情妇众多,数度被女人供养(吃软饭的XD),每次自杀都会邀情人一同赴死,前几次都是情人死了他却没死成,为此还被捕过一次。
最后成功自杀的那次也是和情人一起投水的。
绝望也是莫名其妙地就博得了班上一堆女生的青睐(难道真的是因为那份颓废的气质?
)。
中分、跟踪、家里蹲算是明确指出的,就我看至少超乐观、玛太郎和留学生也很喜欢他。
不过比起太宰治的沉溺女色,绝望目前为止没看出来他对哪个女生有兴趣(根本就是无感。
第二部好像开篇就点明了他对女人和藕苦手XD),被叫回老家相亲也是极度抵制,为此还留下了心理阴影(百目小僧XD)。
暂时就想到这些,以后还有想到的再补充。
其实绝望也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积极生活方式耶 如今alternative的世界观就是萌点 = =;;
绝望先生,这次真的是再见了。
伴随着绝望先生的一声干嚎,第二季……希望……对动画的爱源于人设,干净利落,大部分的区别点在于头型。
说不上来最喜欢哪个女生,感觉都满有爱的。
那么就最喜欢系色望好了,这个充满对世间嘲讽的男人。
真不知道监督的大脑里装的是什么||||||那些动画里的小插曲不停的轰炸眼球,大脑吸收不能,每次都必须暂停回放看看细节。
不知道原作是否也这么混乱呢…………真的没有第二季了吗?
绝望啊!
另:很想下OST来听。
说起来惭愧,第一季早在2007年就播出了,可惜当时我年少无知,还看不太懂(虽然现在这种状况现在还在发生着,汗),所以一直没看。
可是现在,在现在这个精品动漫极少的年代下,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绝望先生》,这个看的让我一头雾水的动漫。
我们的主角---糸色望,综合了各种有爱元素:美青年,愤青,眼镜男,和服男,娘娘音(?),担任一个问题班级2年へ组的班主任。
11月4日出生,在家排行老四,戴眼镜,喜欢穿和服,所有的装扮全都是怀旧风,但在家乡,不用面对学生时,就会穿得吊儿郎当。
喜欢读书,酷爱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父母家在信州县藏井泽是当地的旺族,口头禅是“绝望了!
我对这个×样的×绝望了!
”,因其姓名连读起来就是“绝望”故被全班同学戏称为“绝望先生”。
此人经常自杀,并且寻求各种方法自杀,但在第一季第一集与第二集寻死过程中,误被可符香同学差点真的弄死之后又会大声喊出“死的的话怎么办?
”这样的话。
糸色望的家人也真的是很绝望:一个做医生的哥哥---糸色命(绝命),一个做艺术家的哥哥---糸色景(绝景),一个妹妹---糸色伦(绝伦,日语中指不该被生下来的孩子),一个外甥糸---色交(绝交).......接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
超积极少女风浦可符香(性格完全与糸色望的性格相反);外表极度柔弱害羞只用手机与外界交流,却意外的是一个毒舌少女音无芽留;喜欢尾巴,疑似遭到DV(家庭暴力)的少女小节浴,加害妄想少女加贺爱;死硬派少女木津千里;人格多国化少女木村卡爱拉/枫;天才说书人久藤准,等等等等。
好笑的是这些人的名字都是根据们的个性而来的。
剧情方面,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没有剧情!!!
不仅仅是每集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就连一集之内的剧情都会让人摸不到头脑。
黑板上经常出现的话,各种动漫和文学作品的恶搞,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
在第二季的一集中声优完全就配乱套了,一个人的角色不停地换声优(其中杉田智和配的望真是很有趣)。
还有一集就是懂得日语的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还需要加上日语字幕(真佩服那些声优在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的状况下配的还像平常的声调一样)。
望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采用的是柏拉图式教学(应该是吧?
),说白了,就是想到啥说啥。
思维跳跃度极大,天马行空,海枯石烂,沧海桑田。
而声优方面,神谷娘娘的原来的那种温和,细腻的少年声线语速稍快就成功的的诠释了望的那种神经质,愤青,超级消极的性格!
另外几个女学生的声音也很可爱。
说了这么多,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我真的是糸色望深度中毒啦。
它激起了我再次想学日语的欲望。
师太了!
又一部吐槽大片,个人觉得比银魂更影射社会,更深刻,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
喜欢那个脱线女同学,常人眼中的难题被她以奇特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一样的视角“荼毒”后,反而比所谓的“正常”方法更行得通,更容易解决问题。
说得高级一点,这应该就是乐观豁达的精神和另辟蹊径的高明吧。
怀念那个"不能以常理推断之"的室友了,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并准备成为房奴,彻底把我们这一群刚刚离开校园的同学远远抛在身后,领先我们至少5年解决了人生的几大头痛事。
糸 色望 老師!>_<动画12完结了,还是漫画比较好.动画后期明显可以不看了.- - 可惜...
绝望啦 绝望啦 对这个标记豆瓣电影没人回复还被嫌弃刷屏的世界绝望啦
好多背景资料有点理解困难。
实在看不下去,但是反应日本的一些社会现状.....
不停得按暂停键看完的剧,无敌掉书袋啊!!!太强悍了,编剧
有点做作
画风很美
7/12弃。表现形式真的很棒诶,片尾也好听。但是这股浓浓的日本特色厌女风味让人实在下不了口。
好看~~~~先生又绝望了。。。
其实这种吐槽动画我是看不下去的,就像银魂 一两集还可 长时间观看会无聊的ps第七集着实可怕
于是 意识到了新房这个妖怪的存在
是我笑点太高嘛?ネタ没一个有趣
定格看字太痛苦了....绝望...绝命...绝交
5話PASS
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这种诡异画风,但是连续吐槽太精彩了。看下来之后也就习惯了。
看了半集,没啥大感觉。
剪辑太犀利了~~应该让那些喜欢玩花但玩不出新意的导演们先从这部学起。
算是……渐入佳境吧……绝望了,对这样那样绝望了
一开始看还蛮有意思,看多几集就无趣了。针对女性的恶趣味令人有点作呕。
zeizimox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