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感受黑白胶片;《天使A》,黑白的世界从来没有觉得巴黎应该是黑白的;没有了颜色装点的巴黎街头,冷峻、精致、厚重的耐人寻味;安德列,一个混沌的男人,一个他人看来一无是处的男人,潦倒、贫困、撒谎、胆小……毫无自信,没有爱;天天游荡在巴黎,债务累累,成天靠说谎为生……终究一天走头无路,准备跃入塞纳湖;可他遇见了另一个同样准备跃入塞纳湖的女子,他救了她,也救了他自己;这是个上帝派来帮助他的天使;安吉拉;安吉拉,不知道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他只为帮助他人而存在,任务完成也就是她离开的时候;…………安吉拉,让他睁开了眼睛、打开心灵;真实的面对自己,其实纯净的心灵就在转角处;他发现自己隐匿于心的优点,他善良、温柔,有真细腻敏感的心,能爱人,也值得人爱;安德列,凝视着镜中的自己,眼眶湿润……最后安吉拉,消失了,安德列,在巴黎街头疯狂的奔走;寻找;我看到了安吉拉了泪水,无奈的逃避的眼神;在那一刻我看到安吉拉的痛苦,她无法拥有感情,她想一个机器一样;帮助人、然后离开,她和之前的安德列一样无法透明的面对自己;需要救赎的又何止是一个个安德列;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睁开眼睛的天使,能够简单的面对自己,自由的呼吸,不会忘记最后安德列,面对巴黎的夜,感叹从来没有发觉自己浑浑噩噩游荡的城市是如此的美丽;我们在忙碌中忽略的何止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安吉拉的翅膀长了出来,飞向空中,她要回去了,天堂;安德列抱着她随她一起在空中挣扎,一切都无从选择,最后他们落入塞纳湖中……安德列从水中爬出,呼喊着安吉拉;那一刻我认为这就是结束;可后来我看到了那个为爱情折翼的天使,出现了;一切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我们不是无从选择;只是我们没有勇气选择;记得之前,安吉拉用双手捂着泪湿的双眼说:“上帝,我该怎么办?
”记住安德列的话“这个时候,不要打扰上帝!
”对,不要打扰上帝!
<天使A>的黑白画面强烈的留给我了一种城市的气质,然后促使我不停的开始留恋于这种不是梦也不是现实的成分之中.我想我可以为自己制造很多梦的连锁,还有很多细碎的言语.那些对白,那些行走,那些目光,很多暗藏的却不经意间流露的让人觉得他们两人会不会太受上帝的恩宠.在一个恢弘的城市里,那么错综的建筑之间,阳光都变的纯粹起来,是因为一个天使的到来,因为她的拯救,让安德烈愿意去呼吸.天使在飞到空中的挣扎也显的无助与落寞,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翅膀.天使惧怕自己回到最初的那种观望的姿态.你真的以为这都只是故事而已吗?!这些画面不该太浪漫不该太容易相信不该太容易遗忘,我们不得不被黑白的画面重重的拉回去,让你知道这不是梦也不是现实.
据说是吕克·贝松最后一部作品,什么七年酝酿、十五页纲要,传得神乎其神,没想到是关于天使堕落凡间的流浪汉奇遇记。
故事实在很简单,篇幅也控制得很精短,没有了导演从前拿手的那种火爆的特技、华丽的场面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反而走起了文艺片路线探讨哲学本我问题,这恐怕是贝松迷们始料不及的。
只是主题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天使一再提及自己是男主角的一部分,而且两人的名字安吉拉和安德烈听上去很是相似,这恐怕已是很明确的暗示了,即高大丰满的天使代表了男主角自信的一面,她的到来只是要帮助男主角重拾生活的信心,面对镜子说话的那段明摆着就是自我的面对和审视。
一开场男主角说了一大串话,但百分之九十都是夸夸其谈的骗人伎俩,到最后只缩略成“我名叫安德烈”这一句,这样的呼应表明他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定位。
本来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想法,但穿插进两人之间的爱情后就显得比较弱了,突然生出翅膀要飞走,但堕水上岸后翅膀又突然消失了,最后的大起大落令我大为迷茫。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字幕的缘故,听他们从头到尾絮絮叨叨似乎讲了很多东西,但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为本来平淡的剧情更添沉闷。
当然,本片值得称道的是画面的精致,虽然是黑白色,但始终保持着细腻的感觉,把巴黎的夜景展现得很美,给人一种老式爱情片的怀旧感。
顺带一提的是,吕克·贝松的女主角气质都不错,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稚嫩小女孩到《第五元素》里火红的头发,到如今身材曼妙的黑衣天使,总让人眼前一亮。
从这方面来说,他的退出也是男影迷们的一大损失吧。
这是一部奇特的片子。
第一遍看去,是关于一个破落小子的遭遇,偶遇,奇遇,艳遇故事。
配上熟悉的巴黎做背景,出于是吕贝导演的缘故,看了,也就是看了。
第二遍看去,天使的角色一点点在加重。
天使究竟代表了什么。
是否我们都有一个在天上的看护天使,看护着我们的成长。
破落户又凭什么遭遇了这样美丽的奇遇。
第三遍看时,我已经是基督徒了。
刹那间顿悟,泪牛满面。
破落小子仅仅是他自己吗。
被逼迫,被压制,被自卑,被沦丧,被自弃。
镜里,他不敢抬头。
抬起头,眼中只是对看到的人茫然,失望,无动于衷。
AngleA说,你说,看着自己的眼睛说,我爱你。
他不敢高声,有气无力。
AngelA则说,我爱你。
我爱你。
他惊了下,也许从没有人对他说这句话。
他开始认认真真地去望镜子里的人。
AngelA说,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多好的人。
以至他于好到放弃了自己那么久。
现在,就一起来说,我爱你吧。
他端详着。
镜里那双深邃,惆怅,无助的眼睛,那络腮的乱须。
他回想着过去。
不知觉眼眶湿了,唇也在微颤。
我爱你。
他终于含着泪对自己说。
AngelA带着他,在他软弱的时候在前面替他摆平妖孽。
他捡回了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分量。
却不想让AngelA回家。
他们都是一心要结合在一处的。
也必定是要合在一处的。
吕贝不经意间,刻画了最形象的神与人的救赎关系。
在我们放弃自己的时候,有救主捡起我们,说,我比你更爱你。
你也要和我一同爱自己。
无论我们如何不堪,如何污秽,就像掉到汪洋大海中的一粒尘,那污渍将终被神的圣洁所洗净,退去。
那是奇异的恩典。
使跌落,立地成人,那是文德斯的柏林;凡人跌落,幸遇天使,这是吕克.贝松的巴黎。
导演镜头里的天使之城偏爱黑白,似乎那是救赎的颜色。
多年前,放言只“导演”十部电影的吕克.贝松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终结篇,他是“欧罗巴”的上帝,安排天上的美女安吉拉,成为一个有美丽心灵的伟大妓女,并以性格分析大师的水准,去救赎一个叫安德烈的唯物主义倒霉蛋,让他还清债务,成为自由人,拥有自信,并学会爱的表达。
巴黎的浪漫灵魂也因美丽心灵的妓女而延续,《茶花女》如此、大革命时期丹东身边那个以个体伦理大于集体公义的女子也如此。
一个如安德烈般的落魄者遇到这样的女子该是多大的幸事,他最终也让天使褪掉翅膀,享受人间短暂的幸福。
作为吕克.贝松曾经许诺过的“终结篇”,《天使A》并没有将视点调得太高,表达太伟大的艺术情怀。
在这个拒绝大师的娱乐至上时代,吕克.贝松当然也成为不了大师,于是他依然惯性地延续了自己工厂“欧罗巴”凛冽的影像风格,让作品永远具有畅快的观赏性。
没什么是不能食言的,我不相信这是其最后一部“导演”作品,尽管他在片中教育我们不要撒谎。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恶。
我们似乎永远都在路上,常常忽略了路旁的美好和定期的自省。
直到有一天,一切似乎都已无法挽回,我们追悔莫及。
你就是你自己的天使,你就是你自己的魔鬼。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本身。
变可以是升华,当然也可以是堕落。
掌握方向的还是自己。
天使和魔鬼的区别并非天壤之别。
其实,善恶只是一念之差。
心灵是面易染尘埃的镜子,需要经常檫拭。
否则,你看到的“我”会越来越模糊,直至无法辩识。
最后那段惨烈又美丽,但也不能阻挡本片成为我不是那么喜欢的片子——啊,一部十天内花四次看完的片子都有什么吸引力啊?
但这样一个巴黎又那么的棒!
简直想要马上就去!
然后给自己戴上一副黑白眼镜不要色彩只看他们的轮廓和性格,感觉一定会好棒。
且片尾的主题曲一出来就震撼死我,于是直接把三星改四星,并决定尽快去一次巴黎,找菲菲同学一起去体味一下这个黑色版本的巴黎有何不同。
在彩色的时代拍黑白片,这样的做法一定是别有深意。
就象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单调的黑白色强调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影片主题的严肃和沉重。
而《Angel-A》这样一部充满幻想以爱情为主线的电影,黑白则突显了荒诞和不真实感。
一个委琐的小个子男人安德烈和一个靓丽的高大女人安吉拉。
他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她倾倒众生法力无边。
但她却必须守护他引导他帮助他,直到最后爱上他。
且不说这样的情节和那毫无过渡的爱情有几分真实感,只看每当安吉拉搂着安德烈的时候,她那明显比他高一个头的身材和比他大一圈的脸庞就让人觉得滑稽。
而恰恰是这样角色的不匹配以及色调与情节的冲突引发了观众的思考,突现出影片的主题。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那不一定。
但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女神,这却几乎是肯定的。
《Angel-A》是这个时代都市男人的童话,因为它演绎了一个都市男人几乎所有的幻想。
我的感觉,Luc Besson也许不算一个大师,但他的作品也不止是《电影手册》所说的“明信片电影”。
Luc Besson最起码是个高手。
他借这个童话对这个时代的两性关系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人类世界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造就了男权至上的社会意识。
虽然随着社会的变革女人已经不用再依附于男人,男权社会已经一去不返。
但思想变革的滞后却给现代社会的男人们带来了尴尬。
社会的主导意识决定了两性的社会角色,男人们不得不维护他们主导的地位和强势的尊严,即使已经力不从心;而女人也不再压抑自己的力量和欲望,就象天使安吉拉说的“天使也会有情欲,而且它们已经憋了太久”。
虽然现实已经改变,但还没有人愿意承认。
而强势女性的出现和历史前进的步伐一样不可阻挡。
所以现在整个世界都呈现出一片“阴盛阳衰”的世态——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一直以为这是中国特色(“阴盛阳衰”这个词本身就烙印着深刻的男权意识)。
也许彻底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尽管有时候这个过程很漫长。
《天使A》仅仅用两个强烈反差的男女角色就向我们揭示了一切。
让我不得不佩服的是Luc Besson准确地解读了现代社会下男人的心理和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
不过因为性别的限制,他的解读只能是从男性的角度。
所以影片中安吉拉对安德烈说:我就是你。
然后引导安德烈对着镜子先说“我爱你,安吉拉”再过渡到对自己说“我爱你,安德烈”。
说他爱她,不如说是他需要爱。
而在影片结尾,天使终于爱上了凡人。
当她长出翅膀要飞回天堂时,他拉住她不让她走,两个人挣扎着掉进了塞纳河里。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经典的爱情场面,圆满的结尾。
可我看着那没有来由的突兀爱情,并不觉得感动。
也许导演只是想告诉大家,即使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天使级的女人,最后也得选择那个注定的男人来爱。
不管他有多平凡,她只能陪他留在人间。
这就是现实。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庄子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也许是对这部电影最深刻反面注解。
几千年前古人的大智慧即使Luc Besson也是无法企及的。
所以最终这是一部男性电影。
本文出自:http://rxs118.blogcn.com/
Jamel Debbouze贾麦尔•德布兹,1975年出生主要作品:《美丽新世界2》、《天使爱美丽》、《天、鸟还有你妈妈》《天使A》。
“贾麦尔•德布兹”是继菲奈斯之后最能保证票房的名字了,他具备了太多天然的搞笑素质以至于上帝藏起了他的右手。
法国人最早在电视台的独角秀上认识这个说话快的像放鞭炮一样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贾麦尔,那些在看惯了金•凯利或者莱斯利•尼尔森的法国小影迷就会在电影院门口砸烂玻璃。
贾麦尔在法国喜剧电影中就像齐达内在法国足球队一样,有他似乎就有了灵魂。
2002年,他加盟《美丽新世界》第2集担任第三主角,片酬竟达到212万欧元,成为当年开价最高的法国演员。
贾麦尔除了会用娃娃腔说一口流利的搞笑法语外,还有两个得天独厚的天赋:对一部好片子敏感准确的嗅觉和对影片喜剧气氛的神奇调动,加上演独角秀积累的临场发挥的看家本领,他总能使枯干的画面燃烧起炽热喜剧的气息。
具有鬼才和天才的即兴笑话家贾迈尔以其电视滑稽段子让众人喷笑;这是他在恺撒电影节庆典活动上的亮相。
在其接受的所有采访中,贾迈尔·德布兹(Jamel Debbouze)都明确表示:如果不是曾参加即兴表演联赛的话,他不会一朝夺取“法国最滑稽的人“称号的。
通过讲述个人生活而使人发笑,这就是“直立喜剧”的原则,它是风行美国的一种喜剧类型,尤其归功于上世纪80年代初艾迪·墨菲(Eddy Murphy)的表演。
它在法国一度失宠,但现在又有了贾迈尔·德布兹这位大师。
从即兴表演联赛、收费加密台“Canal +”及电影一路走来,这位年轻的法籍摩洛哥裔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登上舞台、推出自己的第一部剧作《舞台上的贾迈尔》,一心一意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全国观众笑弯腰。
凭借无人能及的语速,贾迈尔讲述自己的父母、兄弟、特拉普(他出生的城市,位于巴黎郊区),并远溯他从第二代北非后裔成为真正偶像的过程(如今他是法国取酬最高的演员)。
他与伙伴KaderAoun卡德尔·阿乌纳一起撰写了兼具喜剧性与政治性的剧本,他2004年的最新剧作《100%的德布兹》表现了这一点。
忘记听见谁说,如果是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倾家荡产地去意大利看一看;其实,对于那些更痴狂的人来说,不顾一切地去到巴黎,轰轰烈烈地爱上一场才是要紧的事。
每年都会有一些作品淹没在层出不穷的新片里,好像眼前的Angel A,Luc Besson的名字缀在标题下面,一度让我以为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技术型电影。
但是,导演却秘密策划了又一场在巴黎上演的爱情。
在2005年还会拍出黑白电影的人,想说什么呢?
Luc Besson大概从来就不是一个猛士,反而是对爱情才特别敏感。
剧情或许会叫人想起《柏林苍穹下》和《天使之城》,但是明显的不同是Angel A是专属于法国甚至专属于巴黎的电影,我倒是更愿意把它和《新桥恋人》作比较,即使卡拉克斯看不上Luc Besson,Luc Besson还是一样借着巴黎的街道,塞纳河的堤岸,说了一个爱情故事,天使爱上凡人,世界成为了背景。
这个世界上假如真的有倾城之恋,便注定要发生在巴黎。
原来柏林苍穹下不闷啊
真的觉得很不够好,可能是我对吕克的期待太大了吧,剧情太生硬了
拍成黑白是想掩饰它巴黎风光片的事实吗
携带着摩登气息的镜头,黑白两色的感觉也很酷。关于自我救赎的现代童话,开篇还不错,不过后来演变为爱情故事就有点无厘头了。天使在心间,才是战胜悲观的法门。
我爱你,Angela。
即将去学校前,给我这样的感动。
传说中Besson最后一部电影~~封影六年的电影...我喜欢angela~
法国似乎个个都能演喜剧,个个都能拍喜剧
这种宅男系的设定真的是吕克的第十部片吗?!!!黑白画面再美死也挡不住单薄的故事意淫的野心啊。。
大长腿儿跟小锉墩儿
巴黎很漂亮
用今天刚看的传播学理论来解释就是体内传播转化为了人际传播,主我与客我变成了两个戏剧化的角色……擦 学以致用啊~~~
几乎完全无情节,无高潮,没发展,但是很LEON感的电影,一个骚得不行的天使穿着迷你裙吐着小烟圈来拯救你,你还能逼逼啥啊
第一次看有哭, 第二次看不再哭了, 可是依然被Rie的美腿折服...
超现实是最大的现实
&#34;名牌&#34;又怎样
调子我还是很受用的
对着镜子中那个人说:我爱你。
法国的桥很艺术
超现实主义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