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密特

About Schmidt,心的方向,薯唛先生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凯西·贝茨,霍普·戴维斯,德蒙特·莫罗尼,朱恩·斯奎布,霍华德·海瑟曼,哈里·格罗内尔,兰·卡琉,菲尔·里夫斯,马特·温斯顿,詹姆斯·M.康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关于施密特》剧照

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2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3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4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5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6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3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4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5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6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7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8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9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20

《关于施密特》剧情介绍

关于施密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66岁的施密特先生(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退休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让他颇感无聊。每天依旧7点起床,可是陪伴他的只是无聊的字谜游戏和令人生厌的妻子,施密特需要找点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他打算资助一位坦桑尼亚的孤儿恩度古,并提笔给他写了第一封信。妻子的忽然离世让他的生活显得更加冷清,他曾至开始想念那个乏味的女人,可是就在这时,他在妻子的换衣间里找到妻子和另一个男人的情书。施密特决定独自驾车去旅行,他去了很多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回忆当年感慨良多。在一时冲动亲吻一位有夫之妇之后,他慢慢的原谅了自己的妻子。女儿的婚姻比自己想像的更糟,平庸的丈夫和不可思议的家庭让他对女儿的未来愈加担忧,然而这一切都非他所能改变。旅途中他从未停止给恩度古写信,在信里,施密特详尽的描述着自己的生活和困惑。当施密特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回到家时意外的收到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训练日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魔戟战神冷冻灵魂越野英雄买买提的2008开往远方的地铁内陆帝国烟花白色方块星际传奇萌菌物语Returns执着的追踪狂放节拍第一季黑豹特警队狗狗博客第一季大校的女儿偶像荣耀解放大西南父辈的荣耀物物语老鹰抓小鸡绝对会变成BL的世界VS绝不想变成BL的男人第二季某人某地第一季我的街区第四季盗猎骄傲我的心跳你做主世界头号通缉犯不能没有你

《关于施密特》长篇影评

 1 ) 【转】难得糊涂---关于《关于施密特》的影评

作者:绿杨骄 发表日期:2004-9-2 22:07:00    杰克.尼克尔森老了。

   一个叫岁月的不速之客爬上了《飞越疯人院》里那张生猛得跋扈的脸,堂而皇之的安营扎寨,大兴土木,把生活的坎坷崎岖都形而下的还原成额上怵目的层峦。

   尼克尔森,当之无愧的“老戏精”。

这个拿奖如拾草芥的洛杉矶湖人队球迷,演艺生涯绚烂的令侪辈忌妒,一如他在风流场上的分花拂柳、金戈铁马,战果累累。

他自降片酬演出了《关于施密特--心的方向》,差点再捧一座小金人。

估计奥斯卡评委也有梁山好汉“劫富济贫”的遗风,或者出于奖掖后进的考虑,尼克尔森、凯奇、刘易斯,这些奥斯卡的老常客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充当绿叶,拱月般托出《钢琴师》的男主角布洛迪,他长着一张难民的面孔,令人望之顿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讨论尼克尔森的演技是件挥霍形容词的无聊事。

好比站在泰山脚下感叹它的雄伟,纯属多余。

在此,我就不显摆我的马屁功夫了。

   尼克尔森在本片中演的是一个老人,名叫施密特。

   施密特老了。

   空空荡荡的办公室,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办公桌。

墙上的挂钟一秒一秒的踱向下班时间,那是施密特光荣退休的时刻。

钟声一响,施密特拎包走人。

真正意义上的晚年,确切无疑的来到了。

   为工作和家庭奔波忙碌的壮盛年月里,无暇思及“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的大问题,幸福和快乐在生活的压榨下变成丝丝缕缕的碎片,只在忙碌的间隙,随遇而安的得享乐且享乐。

   待到年老力衰,投闲置散,仿佛被社会扔到回收站,不解风情的死神随时可能进行“清空回收站”的操作,彻底删除。

被遗弃在人生大道末端的荒径上,年轻时的信条一一模糊,自己伙同社会,把多年辛苦围起的心理保护网扯烂,影影绰绰的尽是无助和愤怒的目光。

   无职一身轻的施密特,面对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似乎还不太适应。

不能说施密特天生的劳碌命,只是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可怕,一旦形成,便如蛆附骨。

《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可怜的监狱图书管理员,在监狱里小心翼翼低眉顺眼的度过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得自由身,却怀恋起监狱里的“自由”,肉体上的自由却变成精神上的枷锁,最终,为了解除精神上的窒息,老头消灭了自己的肉体。

   命运之神见惯了世间的悖谬,养成了玩恶作剧的坏习惯,施密特不幸成了它捉弄的对象。

时不时的下个歹毒的绊马索,摔得施密特仓皇失措。

公司里,继任他职务的那个“高傲的臭小子”(施密特语)我行我素,浑没把德高望重(施密特的自我感觉)的施密特当根葱。

家里,老伴似乎一身的坏习惯,处处让施密特不爽,但就是这个糟老婆子,也抛弃施密特,独自上了天堂。

鳏夫的职业看上去没什么前途,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妻子的遗物中,施密特意外发现了她30年前红杏出墙的证据,更沮丧的是,摘杏人竟然是自己的多年知交。

女儿是施密特引以为豪的心肝宝贝,却非要嫁给一个猥琐男,为此,父女俩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事业,爱情,家庭,生活的三大支柱动摇了根基,施密特眼前一片漆黑。

   一个素不相识的非洲儿童杜古成了施密特唯一的寄托,施密特是杜古的赞助人。

在给杜古的信中,施密特虚构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对现状的不满,在虚构的自我安慰中得以稍许疏解。

   画饼无法充饥,孤独,愤怒,悲伤,亦步亦趋的骚扰着施密特。

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施密特走出家门,驾着一辆房车,上路了。

这辆车由亡妻生前做主买下,动机中带点罗曼蒂克的味道,正如小品《超生游击队》里,宋丹丹所说的:“寻找咱俩人儿重(从)前的影只(子)”。

伊人已去,施密特只好陪同自己的影子上路。

   影片没有就此变成一部公路片,导演并不想沿着公路展示美国的大好风光,而是让施密特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自得其乐的寻找旧日的一鳞半爪。

还让施密特邂逅了一场未遂的艳遇。

愁雨晨风中,满天星光下,施密特三省其身,似乎理解了什么,内心里原谅了出轨的亡妻和好友。

   死者已矣,事情倒好解决。

活人的问题就难办了,女儿决意和猥琐男结婚。

施密特决定作最后一次尝试,挽救“误入迷途”的女儿。

但女儿咬定青山不放松,施密特只能无计可施。

   婚礼上,施密特终于妥协了,勉强接受了女婿一家人,并违心的奉承了一通。

但言语中透出迂回的讥讽,比如,他赞扬亲家公的好口才(其实是爱吵架),女婿的兄弟的真诚(其实是个弱智,想不真诚都难)。

   皆大欢喜中,放弃了自我坚持的施密特又找到了幸福。

   几百年前,扬州老怪深沉的说了句“难得糊涂”,引无数英雄折腰,迷糊了原本如炬的目光,化悲愤为逍遥,他人生气我不气,打个哈哈,心情舒畅。

年少无知时,我也曾赶时髦,郑重的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四个字,奉为箴言。

   施密特穷则思变,居然和古老的东方人生哲学暗通款曲,让迷失的心灵成功软着陆。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71861.shtml

 2 ) 关于施密特

呆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内,等着时针迈过五点。

66岁。

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侵占了事业,老婆子死掉后发现她偷过汉,女儿嫁了个窝囊废,胸部下垂的大妈在按摩浴池里把手伸向我裤裆;我一个人吃着快过期的面包,写信给远在千里的养女骂身边的一切;我出走,世界还是一团糟。

向来以阴森霸气著称的积尼高逊,举手投足都是老人的味,颤巍、可爱、不知所措,满身的孤独,去迎接退休后充满尴尬的世界。

用“过日子”做主题的电影,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说沉闷,《关于施密特》一片,把岁月带给一个人的影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

并且还是戏谑的方式。

这样一来,少了点沉重,但人物的孤独感就显得更大、更深。

电影前40分钟是积尼高逊的独角戏,各种细节把握得极其精准:都说人老了就像小孩,华伦老先生向女儿唠叨要吃什么样的面包,把女儿惹不高兴了,又小心翼翼装着无辜的样子赔罪;机场里,步伐蹒跚的他跟在女儿身后欲言又止;镜子前,他把妻子的面霜涂满皱褶的脸;一转身,又像个闹脾气的孩子,把老伴的遗物通通扫掉;一件长风衣邋遢地披在身上,风衣带松垮地围起睡衣里的大肚子;跟踪奸夫,花白的头躲在车里紧张地望,那眼神,没有任何积尼高逊典型的诡异阴险,只属于一个老人:愤怒、悲凉、无奈。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可以提名学院十二次。

这样的老人,生活中屡见不鲜。

年轻时有过江山,岁月不待人了,心里充满对年轻一辈的不屑;无法脱离工作,但脸上依旧保持大方得体的微笑。

夫妻之情名不副实,子女长硬了翅膀急急飞走。

然后呢,就是无法静止的孤独和空虚,还有一间空荡荡的大房子。

Roberta的出现是冬日里过酸的一碗甜汤。

风骚的大屁股里是满满的自信,松弛的肌肉上是善意的关怀,即使尴尬,但她仍然是华伦先生心里温暖的一笔。

最可怕的是,有了一颗投入生活的心,但生命已所剩无几。

谁知道呢,或者到我们都66岁了,才发现这不是可怕,恰恰是希望的开始。

岁月并不完全静好。

 3 )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跑步时选择了这部电影《关于施密特》。

开场5分钟,我都觉得自己蠢爆了。

一个糟老头的独角戏,尼科尔森——已经从《飞越疯人院》里的青春浪子变成了腆着大肚子的老汉。

松垮的皮肤、无神的皱纹,迟缓的眼神,故事情节推进缓慢,乏善可陈。

可是大汗淋漓的我实在不想中断奔跑的步伐,只好坚持看下去。

惊喜总在意外。

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似乎看懂了点什么。

一个老头,在退休后,面临着社会身份的剥离,生活重心的缺失。

紧接着相伴42年的老伴又撒手而去,生活顿时又陷入极度地无序中。

深夜独坐化妆台前涂抹老伴儿留下的化妆品时的哑然失声,半夜被电视机中嘈杂声音吵醒时的茫然失措,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弥漫在电影的胶片中。

之后他踏上了一条寻找自我、摆脱孤独的探寻之旅。

一个只吃了一顿饭就看出他是个失落沮丧之人的女医生,让他如婴儿般找到了依靠。

一个深夜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让他对老伴的背叛顿然释怀。

但是他回到他的家乡罗格斯大街12号,却发现那里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

他想阻止女儿的婚礼,告诉她所托非人,可在最后一刻却只能说上违心的祝福话。

一场旅途未让他发现任何生活下去的动力。

生活之于他似乎毫无意义。

正如他所说“当我死了之后,当我认识的人也死后,我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Once I am dead and everyone who know me dies too,it will as though I neverexiste。

如此可悲的、绝望的念头,在他返家后充斥在他的脑中。

但却在收到一个他资助的小男孩的涂鸦后泪流满面。

如果说上一刻,他还对生活没有信心,这一刻他又重拾了生活的动力,因为在那一刻他知道还有人需要他,他有其价值所在。

人之所以活着,他的动力来自于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这种感觉是被人所需要的感觉。

哲学家认为,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如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所言,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

但同别人交流思想,不是在寻求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人群中寻求存在的归属感,在工作中寻找存在的价值感。

如果当有一天你感觉到没有人需要你了,你是否就没有了生活的动力和支持。

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挣大钱、光宗耀祖、给儿女攒钱,无论是世俗微小,还是高尚卑微,都有其价值所在,都是推进你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

但岁月流逝、人老珠黄,人总是有失去价值的那一刻。

老龄化的推进,导致的必然是最终的我们都会走入养老院,最后都会如桃姐般,在拥挤的养老院中,委屈自己,将就规定和制度,只为获得一时的温饱和安息。

我们是否能感悟到这样的境界: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任课,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的,无论何时,拷问自己的内心是最真实的,在褪去所有的社会面具和责任负担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爱的是什么。

 4 ) 哦哦哦 看来还是有人也看到电影里描述的那关于人生价值的一方面的啊~~

哦哦哦 看来还是有人也看到电影里描述的那关于人生价值的一方面的啊我还想说,他有那么漂亮的车,他竟然还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多么无趣!

这太悲伤了 !

事实上 他的工作是很好很好的!!

aiaiai!

还有 有一个孩子 评论的 最后他拿到孩子的那幅画 哭了的场面,他说到了爱才是真谛——在结合了人生价值,在告诉我们父亲很有可能是为了孩子放弃很多以后才导致人生一无所长以后,格外给我启发!!

 5 ) 我们该怎样孤独

第一次对杰克•尼科尔森这个演员有印象是因为《飞跃疯人院》中,他满怀希望的眼神在会心的微笑下显得神采奕奕,那眼神是会跟随他的双臂一直延伸到DVD的封面外。

之后,又看过他主演的另一部《尽善尽美》,我才发现我更喜欢那个固执,有强迫症的老头。

是的,杰克•尼科尔森的眼神本应如此:碧绿的眼睛看着天花板,它是那样倦怠,松懈,麻木,充满了松软和慵懒的早晨。

实际上,在《关于施密特》中,杰克•尼科尔森就是这样从床上,在闹钟还停留在6:59的时刻,这样醒来。

他醒来的第一眼,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真实得完美。

之前的镜头是这样的,干净整洁,显得肃穆和沉闷的办公室里,施密特坐在属于自己一整间的办公桌前,收拾好的公文包摆放在桌面,他四平八稳地坐着,不紧不慢,和墙壁上的每一秒钟保持相同的步伐。

当最后一秒跨过5点整时,施密特没有疑迟,拿起公文包,走到门口关灯,然后,最后,轻轻看了一眼办公室,关门。

他背后的灯光随着关闭的门,一切都暗下来,成为黑色。

这是施密特最后一次上班,他退休了。

我想起我的父亲,想起他最后一天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机关大楼,他是怎样关门的,是怎样走过一条寂静和空旷的走廊,被所有的黑包围,他是怎样步履平平地走过这么多年可贵的时光,那些蔓延出的情绪始终在我胸口,这沉默,是有味道的,它是酸楚的。

确切地说,我的父亲与施密特是相同的人,他刻板,固守成规,循规蹈矩,且默默无闻。

如果说施密特先生将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保险事业的分析员一职,我的父亲则在铺满数字与小数点的无尽报表中用完一生,那些蝌蚪一样的数字,出现在纸上,出现在电脑上,父亲就在数字堆中,计算着,加减乘除没有让他过于平淡的人生走向成就,反而地,那些数字如同童话世界中的小人,将他带入无人秘境。

父亲做完最后一份报表,他知道再没有任何期待,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在下班的时候,如同往常一样走出这幢黑漆漆的,冰凉的大楼。

是时间让我们走向了孤独。

接下来,施密特在人生的轨道上,依然准时醒来,只是有些无所事事,或者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施密特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但时间会派给他任务,他先是退休,然后丧偶,再然后嫁女。

人生悲伤的事情,仿佛说好要聚集在一起,让他悲伤。

好在,这个时候,施密特用一个月22美元收养了一个远在非洲的孩子。

他开始给孩子写信,他以一个年迈老人的口吻向一个孩子叙述生活中的种种不是,他的愤怒,无奈,失望,离别,他是希望有人能看到。

在描述施密特丧偶的片段中,镜头干净简洁,感情被抹去,剩下的只是人物的语言与动作。

从妻子在收拾洒在地上的白糖突然倒地,到教堂里最后一面的离别。

施密特始终无动于衷,人们从镜头中看不到他神色的变化,感觉不到他的悲伤。

他依然用杰克尼科尔森式的眼神,看着人们将悲伤一点一点往死去的人身上倾注。

只是,第二天早上,面对马上就要急匆匆赶回去工作和筹备婚礼的女儿,他试图挽留。

他承认,自己只是不习惯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有孤独从脚跟开始缓慢地往上爬。

女儿的拒绝,是在意料之中。

不是婉拒,而是决绝。

她知道父亲不赞成她的婚姻,不希望她从小女孩的身份从家庭中脱离出去,从此成为一个女人。

无奈,施密特只能开始新的生活,被孤独薄膜包围的生活。

施密特看见女儿和男友头也不回地踏过机场的安检,消失在一条长长的走道上。

人影消失在转弯的时刻,这个时候孤独是一种长久的疼痛。

我也曾这样经历过,在我即将通过安检时,父母只能,只能站在原地,越过人群看我的背影渐渐地消失,越走越远,空旷的是身边的人群,而父母的心,却一直能够追随我的背影到转弯的地方。

我清楚地走在这样一条走道上,我的心和他们一样经历着疼痛与不舍。

可是,我不能回头,我知道,哪怕一次,我都会忍不住。

分离,在此刻成为了很重的呼吸,很慢的脚步,很痛的回忆。

施密特在回忆妻子时,无意中发现几十年前他最好的朋友写给妻子的情书,于是,他找到那个老头,质问他。

然后将妻子所有的衣服,鞋子,皮包,香水,化妆品,总之是与妻子相关的一起丢掉。

他以为这样,他会好受点。

之后,他生活在成堆的垃圾中,生活一下子没有了主宰和方向,一团乱七八糟。

好在,他还有一辆房车。

他决定出门旅行。

他买了妻子喜欢的中国小瓷人,他将它们放在车顶上,点上蜡烛,他就这样在漫天的星空下披了条睡毯,独自面对整个世界。

他的孤独,渐渐弥漫开来,它不怀好意地裹挟着困意将他击倒在车顶。

他一路在空旷的田野上,只有风和那些滚滚的低矮乌云经过,孤独如同被压抑的情感,暴露在旷野之中,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施密特在路途中遇见有夫之妇,那个女人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悲伤与恐惧,他突然感觉找到了懂得自己的女人。

可惜,不久之后,他的吻带了羞辱,他被赶下了那对夫妇的房车。

他只有继续一个人上路。

他来到未来女婿的家中,最后告诫女儿不要嫁给这样的男人。

得到的是女儿更加决绝的回答:如果不能祝福,就请离开。

半夜,他无奈地睡在水床上,翻来覆去,直到落枕。

孤独,已经成为了某种身体疾病。

他在《危情十日》中饰演变态中年女杀手凯西·贝茨的带领下,领略到另一种有趣,兴致勃勃的生活。

比如吃能产生幻觉的兴奋剂,比如一起泡澡。

似乎,孤独并不是怎样难以承受。

但是,生活终归会回到它原来的轨道上,旅行和参加完女儿婚礼之后,施密特回到了空荡荡的家中。

这时,施密特收到了养子的回信。

他看到只用四种颜色的画,一个大人牵着孩子,阳光撒下来。

顿时,施密特握着这张稚嫩得显得粗糙的画,放声大哭。

此时,施密特的孤独才被放大,整部电影没有特别的剧情,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所谓的剧情高潮部分。

它是那样平淡,却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孤独,这孤独,几乎是悄无声息,却无处不在的。

最后的一刻,让我想起了卡佛的写下的故事《好事一小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那么,我们该怎样孤独?

 6 ) 结束与孤寂--《关于施密特》

这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里那一种挥之不去的黯淡的悲伤,让我不由得在三四年之后又有一种强烈的想把这部电影重看一遍的欲望。

依稀地还记得大三那年我独自去云山礼堂看完这部电影,心里的震动…… 它很特别,不像其他动人的电影那样,描述一个漂亮的开头,然后留下一个无限憧憬的结局,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幸福会这样持续下去,从此相安无事。

它不。

它一开始就是一种结束,一个落幕,一个结局。

就像电影散场后的曲终人散,路灯熄灭后的落寞,结束一段旅行回程后的疲惫。

没有憧憬,一开始就把你带到赤裸裸的终点, 你老了,脖子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头发花白,脚皮上青色的血管清晰可见;你退休了,一个非常年轻的新人取代了你,你显得毫无价值,;你倦了,问身边这个与自己共同生活了42年的妻子是谁,不可爱,让人心烦的老女人,然而突然间,她也死了,连屋子里唯一为自己做汉堡包的人也离去了;你的心凉了,深爱着的独生女儿,像陌生人一般拒绝你同住的要求,拒绝听你的建议。

这是一个66岁老人的结局。

一个在开始,年轻的,充满梦想的,野心勃勃的小男孩的结局。

一对相爱的人在婚礼序幕后被生活棱角磨得疲惫的结局。

一个深情的,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父亲的结局。

孑然一身,施密特先生开着长长的旅行车,无所事事,穿过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去儿时的小屋,去念过的学校。

他又一无所有了。

夕阳把他一个人的侧影拉得好长好长,甚至身旁货车上装载的奶牛,都让他感觉到一丝生动,因为他那么孤寂,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好好说话。

曾经好像拥有很多,高薪厚职,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一瞬间又似乎一切归零,一无所有,就像一个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那样。

有时好像很热闹,有那么那么多人,但是有多少人愿意花上一杯咖啡的时间,听你把话讲完,然后默默地递给你一杯热咖啡,心领神会地拍拍你的肩膀。

没有,没有,没有,就像从来没有过一样。

有谁能够真正分担你的寂寞。

施密特只好把一切都写在信里,寄给他认养的坦桑尼亚儿童恩杜格,六岁,或许他不懂英文,但是他的存在,至少留给施密特先生一个倾诉的方向。

末了,施密特又回到了他那个空荡荡的大房子,他想着,他的生命也即将划上一个句话。

最后,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照顾恩杜格修女寄来的回信,里面附着那个孩子恩杜格画的那幅手拉手的小画,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手拉手。

这张简陋的小画竟然让这个孤独迟暮的老人泪流满面,第一次,他的心灵的呼唤有了回应。

也许寂寞就是与生俱来的,空空地来,于是空空地走。

就犹如夜空里的一点星光,用尽力量发出一点光辉,然后又默默地隐匿在夜空里。

“我已经软弱无力,我是个失败者,而且无法逃避,……一旦我死了,还有认识我的那些人也都死了,我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我的存在对谁有任何意义呢?

我找不到答案,根本没有人需要我……” 结局是如此寂寞,孤寂的结束。

 7 ) 有一种老无所依

美国人不尊老,只爱幼。

施密特退休后,成了一个讨人嫌。

尽管他生活富足,却百无聊赖,看什么都不顺眼。

他正在逐渐脱离这个社会的节奏,当一个人对这个社会不再有价值,他就不被关注,甚至被遗忘了。

生活真是无聊。

施密特开始讨厌每天睡在自己身边的那个老女人,想着自己怎么就和她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

后来,有一天,她脑溢血突然死掉了。

施密特感到了彻头彻尾的孤独。

他想起了自己外地的女儿,想去跟她一起生活,却遭到了直接的拒绝。

在收拾老伴儿的遗物时,发现了她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多年前曾有一段红杏之恋,于是一段友谊结束了,也彻底结束了对亡妻的怀念。。。

他驾着房车四处旅游,途遇一对房车夫妻,在对方好客的气氛下,他莫名其妙对女主人动了情,却闹得灰头土脸,抱头鼠窜。

人一老,生活怎么就这样不如意呢?

他把所有的遭遇都写给自己赞助的一名非洲儿童,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而已。

当在女儿那场自己并不赞同的婚礼上,讲了一大通情不由衷的话,后来又回到没人打扫的家中时,他发现那个非洲儿童的监护人、一位修女给他回了一封信。

这封信写得很客气,寥寥几字,但是顺道附上了这个小孩子的画——阳光下,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子牵着手,简单的脸上有种幸福的感觉。

突然,施密特哭了。

 8 ) 《关于施密特》超140字影评

这个起床像极了sheldon的“big boy”哈哈后生的“下楼开会”,拒客经验丰富啊!

片子内容太冗节奏太缓,找好理由是表现老年人的世界,找不好理由是好莱坞生产线痕迹过重。

一旦被世界上最大规模最自动化/无脑化电影生产线的制作痕迹喧宾夺主,电影也就失去了它很大的风味,变得像“加工食品”。

编剧很水,没有同类影片《孤独的人》好一些

 9 ) Sad Comedy

The movie is about the bizarreness when an old and lonely person faces the loose connection with his intimate ones, the life-time career and life-time families. But ends up making the connection with a far-away African orphan. All the things Schmidt has built through his life time, his career, his family, becomes loose, especially after his retirement and his wife passes away. The company he has worked for dozens of years doesn’t appreciate his work any more when young managers take over his position. His daughter has her own relationship troubles going on and doesn’t listen to his advice on her marriage. She is no more as close to him as in her childhood. It looks like that he is no more useful to any other people around him. Thus Schimidt seeks for a place where he can make the connection. So he goes to visit his birthplace and his mother school. But this is so miserable, as he only can make connection with the past instead of the present. Because everyone has the past and it’s not anything hard to connect with. That’s why it’s funny when he encounters a stranger who says that she can tell his deep emotions, he couldn’t help himself foolishly throwing trust and presenting the need for being cared on the random woman. It is temporary sentiment that easily occurs to other old and lonely people. For example, the groom’s mother who’s just so open about sex topic at the first sight of him. It is misery. A misery in comedy way.

 10 ) 生命的最终意义

应该说,华伦·施密特先生是个没有多少内涵的人。

他缺乏精神上的追求,也许终其一生都没有读完过一本仅供消遣的书。

当他退休的一天终于到来,他才发现,除了未来大把的时间之外,他什么都没有真正拥有过。

施密特是木头人保险公司的职员,兢兢业业,辛苦一生,但当他来到办公室想看看后生之辈有没有什么向他请教时,却突然发觉:自己的工作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他被无声无息地取代,与以前并无丝毫差别。

梭罗说过:“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平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

”施密特正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而施密特的扮演者杰克·尼科尔森恰恰不是这样的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是出了名的。

现在,他要将自己的棱角和技巧统统掩藏起来,他不是要给角色增加什么,而是要试着减去什么。

他把丰沛的热情转化为广漠的悲哀,演活了这个乏善可陈的施密特。

影片开始的一幕表现施密特参加完毫无意义的退休告别晚宴,回到家里,却发现跟自己共同生活了42年的老妻似乎是个陌生人。

“在我家里的这个太太是什么人?

”也许,他太太也会这样发问。

他们一直过着恪尽职守、循规蹈矩的生活,突然之间,他们都不晓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该扮演什么角色了。

《关于施密特》并不是一部“寻找自我”的影片,因为主角实在没有什么可寻找的。

如果观众只将目光局限在施密特一人身上,那么两个小时的电影恐怕会把人闷死。

好在施密特开上了车,前往女儿家里,他要为女儿跟自己看不上的女婿主持婚礼。

这部被视为喜剧的影片,所有的笑料都来自女儿和她的婆婆。

施密特的女婿是个水床推销员,施密特来到这里,不得不开始跟水床搏斗,在洗热水澡的时候又赫然发现自己的亲家母一丝不挂地站在跟前。

跟凯茜·贝茨主演的这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婆婆比起来,施密特显得灰暗多了。

对方的自私反过来衬托出施密特的宽宏大量,但这是怎样一种宽宏呢?

是否因为他无欲无求、没有什么真正在乎的东西呢?

女儿,施密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没有给他带来慰藉和亲情,相反,却令他畏惧和不满。

偶然的机缘下,他通过世界慈善组织资助了一个6岁的坦桑尼亚儿童。

他把自己的心情和感悟统统倾注到给这个孩子的信里,虽然对方未必读得懂他写下的所有东西,然而施密特只剩下这一个心灵的窗口了。

这部影片很多人称为喜剧,但当观众一路看下来,到了结尾的时候,也许会发觉这其实是一部悲剧。

可它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悲剧,《关于施密特》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平凡人的生命,对于很多人来说,生命的最终意义都是悲剧。

《关于施密特》短评

老年退休丧偶后的孤独失落感难免会蒙蔽双眼,蒙蔽或许不恰当,至少会使自己变得纠结于过往。老杰克是个好父亲好丈夫么。不是吧,是吧。老杰克写第一封信时的偶尔诙谐感,以及每封信的沧桑感,生活总是给人以不断的惊喜和感触。

7分钟前
  • 王小北
  • 推荐

生活重新变得充满无限可能,但他只盯着那些失去的。

12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节奏相比后两作还要慢一些,完全是独立电影范儿,中年危机过后的退休危机,杰克尼克尔森演得很好(不过长得还是有点恶人相。。)。原来后裔的故事情节这里就有苗头了,感人的还是在一处处的细节啊。

1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还是愿意看杰克尼克尔森演老混蛋。

14分钟前
  • 冥王星
  • 还行

片子不错,很有特点,不像是一般好莱坞的套路。属于那种极其高级的喜剧。

15分钟前
  • 泡芙味的草莓
  • 还行

老了就是老了 这个schimitt有点欠缺说服力 后段拖拖拉拉 比韩剧还臭长

18分钟前
  • 光夏依然
  • 较差

退休寡居老人生活是无聊而空虚的,经过42年的婚姻,去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是艰难的;发现妻子的不忠,却自己情不自禁下亲吻陌生女人,豁然发现妻子实在应该被原谅;力劝女儿不要嫁给无能的传销混混,女儿却一意孤行,在婚礼上还是违心地发表了一番演讲;资助穷苦孩子。winnebago的Adventurer房车好爽啊!

22分钟前
  • ycho
  • 推荐

水床有意思,中间开始上路的时候感觉太绝望了,很想哭。节奏很慢,很朴实。以及日常恐婚。

26分钟前
  • 299792458
  • 还行

很淳,如潺潺溪水,娓娓道来。

28分钟前
  • 漫随天外
  • 力荐

在公路电影的合集中找到这部不算公路电影的电影,不失为一种意外的收获。我看的时候几乎是从头压抑到尾。但凡生活中发生任何一点改变,人都会无所适从。电影拍的其实是很真实的生活,失去事业、失去爱人、无力改变生活,烦闷、寂寞、抑郁,这样的可怜人都会显出一些神经质来。看到最后,老头子终于在养子的一幅画里掉下了眼泪。其实有时候我们都所求不多,真的。

32分钟前
  • 好吃看得见
  • 还行

一豆友说“希望便是宿命得以不断折磨他坚持下去被折磨的理由”。即使最终老无所依,我仍不会后悔那些命运让我们曾一度在一起度过的时光。

37分钟前
  • 小小
  • 还行

杰克尼科尔森看到他收养的孩子寄来的由最简单的线条构成的最真诚的画,他开始无声的大哭。不管人生过程充满怎样的曲线,到头来终会发现自己最在意的那一条,是最笔直的简单。

42分钟前
  • Jarr
  • 推荐

无聊

47分钟前
  • Seluntike
  • 较差

真喜欢老jack

50分钟前
  • 仨门儿
  • 推荐

影院招牌显示,正在上映两年后才开机的《杯酒人生》——这大概得益于精算师施密特的专业能力。

52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千万别把我埋在春天里。根本没有勇气再活一次了,人生最好的事情就是幸好还有死亡,死的透透的!

5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比电视剧还无聊

58分钟前
  • 一个人过很多节
  • 很差

当我们老了,不再工作,儿女自立离家,老伴离世……

59分钟前
  • N多松鼠
  • 还行

我仍然很不能理解外国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文化的差异真是巨大...他们到底是脆弱还是坚强呢... 为什么亲情又都被表现的干涸枯竭呢...可怜的老人啊...可怜的人老了...

1小时前
  • 睿旺旺!
  • 力荐

这是为老JACK量身定做的吗?Alexander Payne是天才。

1小时前
  • spacema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