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煮曾热血篮球,副业足球,年老后发现排球很消闲遂近几年一直在专修排球。
鉴于评论里都没看到一条从运动角度谈论骚年们的文所以来一发~小豆丁-翔阳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其貌似逆天的弹跳,其实从作者的描述和其作战的结果来看,翔阳的弹跳也只是比较好而已,180左右的身高正面拦网就能完封他(首战王者正常进攻被完封)。
这在现实中实在是算不上谈资,古巴女排巅峰期的两位主攻都是175左右的身高完虐全球一众190+的拦网。
卤煮就亲眼见过15X身高的摸高完虐翔阳的(一举重运动员)- -至于翔阳的另一个绝招各种高速变向则更是普通,矮个小范围的高速机动能力是必然比高个强的。
真正逆天的是其单次进攻中的大幅度多次变向- -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作者一味描述猪脚的这项特技,完全把真正站在同排的主攻搁置,实际上排球如果一个人大范围改变位置,同排对位队友必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不然猪脚在胡乱变向后起跳的时候,主攻手要不就跟他撞一块(实际上漫画里确实发生了这情况),要不只能站开看男猪个人表演。
而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男猪的进攻空间则必然非常有限,其快攻的质量就不会如漫画中这么恐怖- -王者-影山从技术上来说,王者根本没有弱点- -作者只是从性格上来拉底王者水准。
现实中2传是最难练就的位置,所以王者的BUG就是技术太过完美,完美即无趣~按照王者的技术,其实把他放在后排也该是一大杀器- -战术上完全可以在需要改变节奏的时候换上菅原任二传,王者在后排提供进攻能力和完美的接传能力,比放任田中那不靠谱的接球强得多(漫画中出现了一次王者在后排接球- -但顶上二传的是西谷- -且只此一次)。
也许这是作者留下给后面升级用的梗- -队长-大地队长相对上面两人是最现实的一位- -苦练出完美的接球能力,但是队长发球居然不是一项技能就太不应该了- -强力发球虽然也需要天赋,但有攻击性且稳定的发球也是完全可以练就的(相对完美的防守,发球容易太多)刺头-田中一个普通的攻手- -排球角度没什么可说的,所以作者拼命拿他来卖萌天才-西谷同田中一样,虽然顶着天才的名号,但在自由人的角度也同样是朴实无华的存在,可靠性又不是什么好噱头,所以一并被加入卖萌团中萌主-旭和以上两位不同,主攻虽然性格很弱,但攻击能力和弹跳皆可,算是有特色的球员,进攻上的描写很地道,优缺点都很明了。
唯一古怪的地方是发球,按理这种类型的主攻暴力跳发是很强的攻击手段才对,作者却把他的发球降到初学者水准。。。。。。
主力6人到此,其他人物有爱的可以提出,卤煮会解答~另外作者显然也打过排球- -出场人物中从未出现肌肉男这个细节很棒- -排球是一项没有身体接触的运动- -所以其类型决定了参与者都是瘦长的体型- -以上为卤煮3年多排球经验的一点浅显的总结- -万一有打了一辈子排球的大神看到错漏请轻虐T T
二刷排球少年还是会被少年们的信念所感动!
相较于黑篮、网王,小排球是超写实的,是特别贴近现实生活的。
正如弹幕里面所说,小排球里面没有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物,天才也好,“透明人”也罢,都在为了不让球落地而努力。
况且哪里那么多天才,只不过付出了比常人多很多倍的努力。
最最最最最触动我的是他们的纯粹 喜欢排球的纯粹 就为了多赢一个球 多接一个球的纯粹
11.24 前四集观感太棒了!
林友树的音乐 紧凑刺激的剧情 人物的立体化 太强了!
11.28看完✓10+++++一开始是因为知道林友树担当音乐配乐主策划而看的 越看越一发不可收拾关于运动番 我的启蒙来自于《网球王子》 小排球 让我再一次找到当时小学初中时追网王的那股劲林友树的音乐制作 bgm的完美契合 动画分镜的写实➕精准➕大气 古河老师那些经典的语录 个性鲜明的人物 小太阳 影山以及乌野全员 不管是输者或是胜者 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这是一部主角光环完全不存在的动画 全部都是一点一滴的写实 对阵青城前的哪一集 将整部动画的高度拔高超出竞技体育所要告诉我们的 更是对于人生的感悟IG社的另一作品《强风吹拂》 看起来 有许多地方都有借鉴和契合小排球的感觉呢!
顶端的景色!
真美啊!
明天开始追第二季!
✓
排球,真良心番。
排球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强调团队配合。
其他的运动番大多会强调个人魅力,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带动全队。
比如灌篮高手会在全队低迷的时候用流川枫的面无表情提醒大家要继续好好打。
黑子的篮球虽然也是配合,但仅限两人,就是火神各种跳,黑子打配合传,其他人得分都不着重刻画。
王牌投手是2个人面对面一个出点子一个照做,接球和跑位是尽人事听天命。
但是排球是团队合作,有战略战术的。
主角虽然定位和黑子比较像,是打配合的,但是并不是全程不进攻,日向会空跳配合队友,也会三种进攻方式,闭眼超级速攻,普通速攻和慢跳一步卡时间位进攻,这一点来说非常符合副攻手这一位置。
而且战略战术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是全队配合。
团队打手势,喊口号。
新的一集田中在进攻的时候喊B,日向也会大喊center。
这可能也和排球这一运动的性质有关,不停的换位,换位后站位不同战术也不同。
球随时会落地,接不到或者打错了团队也不会责怪谁而是互相鼓励。
这让我想起大一学排球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打排球的时候千万不要互相指责,而要互相鼓励。
这一点要说到排球对于胜负的态度。
排球并不是非常执念于胜负的,与猫队输了之后,作画并没有太多刻画团队表情有多么阴霾,反而日向会大喊再来,不过也许是因为练习赛的缘故,具体对胜负的态度可能还要看后续淘汰赛的发展。
不过16集花了大量篇幅描写失败者虽败犹荣,对他们的努力付出表示了反省的同时也给与了肯定,这一点让人很感动。
现在排球的动画每出一集我都要看2遍。
目前这些是17集的感想,这一集太燃了,让人燃到笑中带泪。
很期待下一集的发展。
※含剧透,慎※有大量漫画剧情这篇长评,源于不久前看到漫画进程里月岛拦下牛若那一球的感慨。
每个角色,都在成长。
说到《ハイキュー!!》最初给我带来的冲击,并不亚于原子弹的威力,它无比直白的传递了关于热血与青春的气息。
不同的人的青春各有不同,排球里少年们的青春是围绕排球与梦想展开的,这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有珍惜队友的真情,也有输给对手的不甘。
排球是一项有热力的运动,古馆老师的漫画技法一直在进步,但不变的是他试图传达的东西,即是——团队运动中的相互磨合协作与努力。
这种协作在不同的队伍里表现不同,但终归是青春的,这种青春的热情似乎时刻要冲出荧幕,让人感受其力量。
剧情仍然是常规少年漫里的慢慢升级路线,贯彻了JUMP里的三原则“友情”“胜利”“努力”。
动画故事到IH正式开始前都基本保持轻松愉快,到了正式比赛才显得严肃起来,到伊达工业为止乌野一路有惊无险的过关斩将,然而对战青城时仍因实力的差距输掉了比赛。
说到人物的话,可谈的很多,但最想说到的是山口。
山口的个子很高,有将近一米八,但在存在感强烈且个子更大的月岛身边却显得不起眼。
光看动画的话,山口给人的印象并不是非常深刻,其中让人比较印象深刻的该是无穷无尽的“小月”了吧?
www 山口这个人物的成长集中在中后期。
从出场时月岛身边的陪衬,到后来拉着月岛的衣领对他说“这种东西,除了自尊之外,还需要什么吗!!!
”山口君也是剧烈成长了啊【笑。
比起日向从不停止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山口的提升,或者向前说,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决定付出努力,都是很缓慢的。
最初加入乌野排球部的山口,带着点随波逐流的味道,并不知将要前行的方向。
后来一年级的四人中有三人都进入了正选的队伍,在他们打练习赛时,山口会在场边默然的看着他们,却似乎没有明确方向。
IH开始前,山口去找嶋田学跳飘球,这时他用某种很坚定的目光对嶋田说“以后,我不想一年级只有自己不能出赛”。
自此,以往只会对月岛亦步亦趋的山口开始更多地投入到跳飘球的练习中,哪怕他知道正式比赛他也许派不了什么用场。
在对战青城的决胜局,站在日向身边的山口拥有了强烈的愿望,他会想“真好啊,我也想尽快从热身区出去,上场打比赛!
”然后他被派上场了,作为关键发球手换上场,但山口没能发球成功,比赛结束后他被嶋田追问“开心吗?
”的时候,山口露出了难以言喻的痛苦表情,但嶋田的一席话却点醒了他,让他立下决心,快速恢复回到往常的状态,然后继续去骚扰小月了【喂夏季合宿时,有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在乌野进行第n次的绿色坡道冲刺跑时,月岛体力不支,落后于队伍,山口上前询问,但在得到月岛“我没事,你先走吧”的回复时,山口选择毫不犹豫地先行离开。
漫画里,此处选择了使用黑色剪影的表现手法,却给人以更大的冲击。
于山口而言,月岛是儿时的拯救者,高大帅气的人,珍贵的朋友,同时却也是,排球部里的竞争者。
所以他选择先走一步,在合宿时,白天的训练结束后也会自主练习。
但他也在为月岛担心,思考后去跟月岛交流,面对月岛“大家拼命训练的动力”这样的发问,对月岛喊出了“这种东西,除了自尊之外,还需要什么吗!!!
”这样相当热血的话,月岛还说出了“你很酷哦”这样难得的话呢。
【讲真,这个情节可以入选我心中最震撼情节TOP3了,小山口你爆发起来可真惊人啊w 还有那个唔噢噢噢噢噢噢噢233当然,在后来的春高里,山口的表现也并不一直如人意,但是运动就是如此,技术与成功来自一点一点汗水的积累,也需要沉着的心态。
或许山口的成长历程正是动画里所说分数一分一分积累的写照吧。
山口并不是最抢眼的角色,但他无疑是古馆老师成功塑造的众多人物之一,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日向或影山那种惊人的才能,多数人正如山口这般平凡,但山口们有山口们的善良、梦想、努力的方式。
即使山口不能时刻同他的伙伴们站在场上高喊,他也有他的有用之处。
——————————————————————————————排球里还有很多讨喜的角色,无论主角还是配角。
这是一部正统的热血少年漫,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反派角色,有的只是不同的队伍都为自己的信念奋斗着的青春面庞。
每支队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风格与打法。
当你让自己融入情节,你会发现很难不喜欢他们。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热血又青春的运动类动画,质朴,真挚,而这之间,必有动人之处。
《排球少年》第一季第二十集的名字叫做“及川彻不是天才”。
及川彻是一个活在漫画,动漫中的人物,同样也是活在我们心中的人物。
对于及川彻,粉丝们本身就可能有的很大争议。
为什么呢?
因为开始的时候太过于“反派” 他不是一个好的前辈,他做不到真正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天才对自己的威胁,没有办法帮助后辈提升以此来超越他。
他对那些有天赋的人有些“恶意”,但也可以说那些恶意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
他不断的对自己施加压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甚至提升整个团队的实力。
他不是天才,但是却成为了那些天才都忌惮的人。
但是他真的很孤独。
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整个团队熟悉了解,洞悉对手的弱点,和每个人都可以相处,但这改变不了他是一个孤独的指挥家的事实。
他给自己的压力太大,甚至于他没有办法去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他孤独的站在一个高台上,仰望着上面的人,俯视着后来者。
我真的很喜欢及川彻,希望他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改变排球的初心,在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同时,给自己一些放松,体会到其中的愉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及川彻,我们都不是天才,也不是怪物,我们只是有些热血的普通人,但是我们又都不是及川彻。
及川彻不是天才,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成才。
(自我观点,不喜勿喷)
发现之前看剧的观感都写在日记里,看完排球少年,我却结结实实想写一篇观后感,单独成文的那种。
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很微妙,有看电视剧的引人入胜感,有看青春剧的激情燃烧,也有看动画片的轻松诙谐。
一口气看完三季(60集)之后,尽然还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我,让我不自觉还想重温其中的情节。
忍不住去想,为什么他这么好看,比灌篮高手好看。
首先,他的节奏感把握的相当好,比起灌篮高手拖拖拉拉的节奏,一个球一集都进不了,小排球很能掌握住重点。
该快的时候很快,几个比分一闪而过,该认真展开的时候展开,可能插入过往的回忆或者练习的过程,尤其是在每个比赛重要风格切换的时候,一旦要换打法换攻击方式换人物上场,都会放慢来仔细讲,让观众吃透前因后果,一旦进入状态,就又进入快节奏。
所以观感会觉得一直保持新鲜保持情结的延续,没有尿点不想快进。
其次,人物的刻画很丰满。
一个人为什么会做一件事,和他的性格、经历都有关系,一个排球选手风格的形成也是如此。
为什么翔阳是打不死的小强,为什么影山是自我高冷的王者,为什么月会表现的毫不在乎,为什么研磨能成为全队的大脑,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小排球都给与了恰当好处的篇幅来描述他过去发生了什么,让他现在变成他的模样。
而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表达也非常细腻,经常比赛前中后的一个眼神,一句“切”,一个小动作,都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让人物活灵活现。
甚至每一只球队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乌野这样专注“杂食”进攻的,有青叶城西这样实力全面靠出色二传支撑出120%个人功效的,有音驹这样同样实力全面却由全队支撑二传作为大脑的,更有白鸟泽这样个人实力非常突出却少一些凝聚和创新的,每个队伍的特色注定了每一场比赛的结果都是未知的,没有常胜将军。
最重要的是,小排球的情节完全没有脱离现实,没有像其他热血青春剧一样要么燃到主角光环炸裂,要么甜到少女心崩塌,灌篮高手里的一跳就抢下篮板,和其他动画片里反人类的运动神经他都没有。
没错,翔阳的弹跳力惊人,但是面对180cm的拦网就败下阵来,最终还是要通过控制节奏控制落点来得分,弹跳力只能让160的他能勉强和180的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
而球队为什么会赢球,也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力提升达成的,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尤其是通过和东京豪强的合宿,形成了一组一组的攻击齿轮,在每一集里面详尽地描述,并且一点一点成型,最终的胜利也就很说得通了。
这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也是让人着迷的原因。
从一开始没落的强豪,到“搅局鲶鱼”翔阳和影山的加入,到两人化敌为友的磨合,到第一次形成必杀绝技,到绝技失效,到重新开发新的进攻方式,形成新的一组组齿轮,到利用新的进攻拿下一场场硬仗,环环相扣合情合理。
同时,众人的斗志和拼劲也不是一下达到顶峰的,而是通过翔阳和影山惊人的斗志和竞争意识不断刺激着其他队友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连高冷的月都不得不沦陷。
更难得的是那一份坚信,翔阳相信自己能够看到更高的风景,愿意为之而不懈努力,他也相信他的队友一定能做到,也正因为这份信任,让他在队友稍有懈怠的时候大发雷霆。
当天才都那么努力,凡人不提升都难啊。。。
和其他队的互动也是超有爱的,研磨对翔阳犹如对新买的游戏一样的期待,音驹和枭谷的前辈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然后被他们传授的方法打败时又大为不爽哈哈),与及川和牛若争锋相对的同时又对对方的强大充满敬畏。
总之是对手也是朋友,有竞争也有敬畏,真是美好的情感呢。
非常非常期待不断提升的乌野,和后面的全国大赛!
目前看到了第十四集。
看到前四集的时候,已经开始流泪,是那种不知道为什么,但眼泪会从眼角无声流出的状况。
很早之前看这部番,只看了第一集,因为日向翔阳太过努力——努力到让我觉得不真实,现实中怎么可能有人会做到这种程度的坚持呢?
没有球队,于是一个人练习,在走廊上练习,在业余的女子排球队中练习,还是整整三年。
不可能。
这明明是一个稍微行为出格,都会被人众口非议的社会,日向做到了那样的特立独行,又如何能保持他的开朗乐观、丝毫不受影响呢?
相反,旭倒是更现实一点。
我之前一直喜欢日漫,但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日漫的脸谱化。
每一个角色的每种性格,都会被发挥到极致。
因而显得失真。
那一阵子,因为厌恶了这种热血叙事,我很快就弃了。
我并不想看另一个《灌篮高手》的故事。
我知道日向会有樱木的性格,影山会有流川枫的影子。
但今天中午因为无聊,又接着看了起来。
没想到看到看一集哭一集。
第三集和第四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呢,是影山的失败。
是那个专横独裁的王者。
一个人一心热血往前奔跑,为球队寻找出路,但是,身后并无可以同行的同伴,甚至因为自己的不谙人情,让队友厌恶自己。
本应该成为自己的支柱的人,却给自己带来了最大的伤害。
单纯而执拗的影山,在托球落地的那一瞬,感觉到了他和其他队员之间的裂痕。
然后,被换下场,以为错的是自己。
我有时候在想,当一个人奋力奔跑,又不得不奔跑、否则会输掉比赛时,究竟是谁错了,那些跟不上他的人,还是跑得太快的他。
有点想起上中学时的流川枫。
那也是一个单纯执拗的人,一颗心全部放在篮球上。
但是他中学所在的,并不是一个强队。
因为没有樱木花道,没有跟得上他的脚步的人。
后来呢,他到了湘北,可是他也想离开湘北,因为那里仍然没有可以跟得上他的步伐的人。
很庆幸,影山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接他的托球的人。
像是伸出去的手,终于被接住;对着空气的呼喊,终于有了回声。
在最后的时刻,一个人呼唤再次的信任,受过伤害的人肯再次给出信任。
在后来,影山对日向说,有我在,你就是最强的。
这是对矮小的日向的救赎,或许,更是对影山的救赎。
在太多时候,我们是月岛的状态,或者说中岛敦《山月记》中李陵的状态,自以为有一点才能,但不肯细心打磨。
运动番对麻木的中年人的最后救赎,大概是告诉他们——现在就开始奔跑吧!
梦想这种东西,什么时候都来得及,热血并不可笑,只有用力活过、痛快哭过,才算活过。
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和古馆春一的《排球少年》毫无疑问是王道球类漫画的巅峰代表,而《排球少年》较诸前者,还犹有过之。
井上1990年开始画《灌篮高手》,一举奠定正道球类漫画的人物系统及情节模式之基础,比如,在主角集团的构建上,先设立“一热一冷”两大主角(樱木和流川),形成主要矛盾张力,再出一人(赤木)从中制约,防止矛盾过度激化,最后添两三配角(三井、宫城)丰富系统,产生多样性。
情节上,则以比赛为主,兼含训练、爱情和校园生活。
两大主角一般都投身弱校(湘北),在开场就有矛盾。
主角的队伍要先经历一次大败(湘北败于陵南),才能脱胎换骨,过关斩将等等。
《排球少年》大体遵循了《灌篮高手》留下的套路。
翔阳和飞雄是典型的“一热一冷”,制衡他们的是队长大地,田中、西谷等作为配角,丰富系统。
翔阳和飞雄一开始相互瞧不上,又共同加入“没落的豪强”乌野。
乌野先败于青城,才强势崛起,冲入全国……然而,在承袭《灌篮高手》套路的同时,也等于在蒙受其阴影,如不能出乎其外,便无法独树一帜。
松本大洋的《乒乓》走了条“邪路”,避开了与上述套路的直接对抗,也算别开生面。
古馆春一则不闪不避,力求正面突破,就在继承的基础上,对《灌篮高手》这已经成熟的人物系统和情节模式进行创新,并取得了超越前辈的成就。
一、人物系统上的创新首先,古馆大大扩充了人物系统的广度。
《灌篮高手》虽长,但除湘北外,着力描绘的只有陵南、翔阳、海南、丰玉、山王五所高校而已,其中对翔阳、丰玉的描绘又相对简略,且每所高校里,实际真下功夫的才一二人罢了,所以涉及的人物圈并不广,有些形象也不够鲜明立体(这似乎是因为井上不很借助情节来塑造人物,更多地,他是借助高超的画工刻画人物的外貌,以呈现其内在的性格。
所以,你很容易感觉到这个人物是什么性格,但细思之,却又好像找不出什么事件来支撑它),比如山王的河田。
甚至有些人物设计还与之前存在明显的重复,比如南烈与北野教练就跟三井与安西教练很像。
古馆则大胆地扩充了刻画范围,除乌野外,得到重点描绘的球队、人物数不胜数:青城、伊达工、音驹、白鸟泽、稻荷崎、鸥台……可形象的繁多一面叫人不断感到新鲜,一面也带来难以克服的挑战:如何让人物个个鲜明,多而不乱?
《足球小将》就在上面栽了跟头,井上大概也是顾虑这点,所以才未多所刻画。
古馆却想出妙招,化繁就简,将原本用之于两大主角的“一热一冷”模式有机地移植到配角集团,以此让人物个个鲜明,多而不乱。
所谓的“热”主要是指冲动热情,所谓的“冷”主要是指冷静沉稳,都是较极端的,人物以此作性格基调,形象自就鲜明起来。
乌野里,“热”的是田中、西谷,“冷”的是月岛、菅原;青城里,“热”的是“小狂犬”,“冷”的是及川;音驹里,“热”的是山本,“冷”的是孤爪;稻荷崎里,“热”的是双胞胎,“冷”的是北信。
几乎所有队伍都散布有这样的人物系统,又互不重复,因为“热”和“冷”只是基础性格,各人在此基础上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
例如,虽然都是“热”,但小狂犬侧重于鲁莽狠辣,山本却侧重于冲动率真;虽然都是“冷”,月岛有点尖刻,菅原带些温柔,北信则机械而理智。
就是凭借这样的对“一热一冷”模式的灵活运用,古馆既降低了构思人物的难度,又实现了令这些形象个个鲜明,多而不乱的效果。
得此利器,他自然也就敢于大胆地扩充人物系统的广度了。
而除此以外,古馆还加深了对人物——特别是对次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上文已经提到《灌篮高手》存在一些人物形象并不鲜明立体的缺陷,其实,《灌篮高手》在形象塑造上的问题细究起来,很多。
粗略而宽泛地讲,好的人物形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前后有变化,性格有层次的圆形人物;另一种是被揭示出心路历程的扁平人物。
《灌篮高手》里,这两种人物都不多,大量的次要人物都缺少“历史”,所以性格没能得到立体的展开。
它更像是用激烈的情节一味推着人物走,而不是人物在带动情节。
拿流川枫和影山飞雄这两大主角来说。
流川枫是典型的扁平人物,长得帅,球技好,拽酷拽酷,形象较刻板单薄;飞雄则是圆形人物,性格不仅前后变化,还有反差,从高度自我变得会为他人着想,“高冷”之余又带点“萌”。
人物在艺术上的高低,立时判然。
《灌篮高手》里塑造得最好的是三井、安西教练,还有赤木。
三井和安西教练都是前后有变化,有进步的。
赤木虽扁平,但井上花了不少篇幅回忆他的过去,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所以他同样动人。
而这两类人物——特别是后者在《排球少年》里几乎俯拾皆是,毋庸举例。
在这点上,《排球少年》做得惊人地好。
其中,又有个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古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笔墨在次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上,这是少见的。
《灌篮高手》中的安田、角田,包括木暮,基本都是“工具”,或为情节需要而存在,或为烘托主角而存在,我估计大家都不记得谁是安田、角田了。
可古馆却用了几乎不少于主角的功夫来挖掘次要人物的内心,并力图将他们个个打造成如主角般符合上述两点的形象,比如,看似高傲自信的及川实则有段自卑屈辱的过往,这就是在为人物加层次。
最初只看到自己的“小狂犬”在比赛中,慢慢地真正融入了队伍,这就是在为人物求变化。
还有山口、清水、谷地、天童、尾白等人,古馆也用了相当的篇幅去揭示他们性格心理形成的过程。
最终,这样的做法收获了奇效,既叫人耳目一新,又不断地叠加新鲜感和趣味度,还大大提升了整个人物系统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强风吹拂》也同此理,都很了不起。
但是,虽然《排球少年》比之《灌篮高手》有诸多创新,可在一点上,仍未打破桎梏,就是正牌主角的设定。
几乎所有王道漫画,运动类也好,战斗类也罢,正牌主角都是“日向翔阳”。
樱木、翔阳、鸣人、路飞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某些特质上的程度不同罢了。
王道漫画中的正牌主角清一色地就是最刻板的人物形象。
但其实也情有可原,因为不这样就不是“王道”,而是《乒乓》《今际之国的闯关者》这样的“邪道”了。
所以,王道漫画要提升作品的整体艺术价值本身就得倚仗次要人物。
《火影忍者》里塑造得最好的不是鸣人,而是宇智波鼬和志村团藏;《海贼王》里塑造得最好的不是路飞,而是费雪·泰格、唐吉诃德·霍名古圣等。
“日向翔阳”毕竟看多则腻。
二、情节模式上的创新而除了人物系统,古馆在情节模式上也有创新。
球类运动漫画的情节主体自然是比赛,这是肯定的。
《灌篮高手》中有训练、恋爱、考试的桥段,可都极短,只作为调节和点缀。
个中原因也好理解,“比赛”是绝对的情节主体,如果要在其它情节上花大功夫,那这一段就势必会被拿来同“比赛”相较,太精彩则喧宾夺主,不精彩就徒劳无功,因此,球类运动漫画中,除比赛外的其它情节向来都是蜻蜓点水,简单带过。
而古馆又朝这一难关发起了挑战。
首先,是选哪个次要情节进行着重刻画的问题。
肯定不能是恋爱或考试,因为往这两方面发展,并画好了,那漫画的性质就变了。
所以,只能是“训练”。
《灌篮高手》里画得比较精彩的一次训练,就属安西教练教樱木投篮那段,但其实仍是简略的,整个过程也缺乏细致深入。
“训练”的目的是“成长”,抓住“成长”去刻画,实则大有可为。
古馆细致地描绘了乌野的多次训练,特别是通过翔阳集训那段,真实地折射出了他学习、进步的过程,令人深感共鸣,同时还为后面的高潮埋下伏笔,“训练”跟“比赛”非但没有抢戏上的冲突,反而就此连作紧密的一体,使得全作张弛有度,疏密得当。
古馆也就此完成了又一次成功的创新。
三、总结综上所述,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奠定了王道球类漫画的人物系统及情节模式之基础,古馆春一的《排球少年》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寻求出各种创新。
在人物系统上,古馆大大增加了人物系统的广度,并加深了对人物——特别是对次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赋予了作品不尽的新鲜感和巨大的丰富性。
在情节模式上,古馆不同于井上偏重“比赛”,轻忽其余的做法,加重了对“训练”的描绘,揭示出人物真实的成长进步之过程,使得情节有张有弛。
由此,《排球少年》得以突破前人,再造巅峰。
而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启示:对一部漫画——或所有的艺术创作——而言,塑造出好的形象是根本,突破与创新是方向,扎扎实实做好这两点,比什么都重要。
2022年4月4日
虽然很遗憾,影山作为排球选手,确实是比日向要优秀的。
虽然日向同样有着卓越的天赋,但在六边形战士这种天才面前,确实是有着实质性的可感差距。
(有时我甚至觉得,这不是日向和影山互相成就见证彼此成长的故事,而是日向见证真正的天才从蒙尘到发光病照耀自身的故事。
)反应在更高的身高,更具全局观的头脑,对排球运动本身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设计在天赋之上的理所当然的努力和热忱。
就是这么无奈。
但是,这会影响我们喜爱日向吗?
不会。
喜欢一个更加完美的角色,固然会更加快乐和轻松,但是作者选择日向作为核心主角呈现出了体育更加珍贵的东西——近乎孤勇的热情和一切未知都可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拥有不同水准才能的同学们,尽情燃烧青春,这本身就足够动人。
站在日向的角度,我们更能体会那种想要燃尽心脏的追逐——更努力一些,再接近一点,不甘心,不想输,不想放弃……也许最终的结局没有站上顶点,也许不能永远在一起,这份羁绊和回忆,像燃烧经久不息的余烬,成就我们人生的温度。
喜欢没那么完美的角色,会更加痛苦,感到不忿,替他们感到遗憾,也同样品尝着无力的苦涩,隐隐嫉妒着那些更加天才的角色。
但也许这样正是作者想要让我们体会的“醍醐味”,选择日向当主角,真的非常妙啊。
向太阳飞吧,直到翅膀被融化的那一刻,日向。
谢谢你,把我这样一个废物,照的无所遁形,羞愧难当,然后终于能从僵硬的久坐姿态中站起来。
我实在不能理解这种运动番为什么火,可能我确实不慕强也不喜欢竞技体育。不过山口忠宝宝好萌,声音也好听。
热血少年向
中规中矩 各方面都中等偏上 但是找不出什么亮点 印象比较深的只有那两个豪放的作画镜头和一些很Q的背景 故事不留心啊。。。
喜欢月岛和黑尾 总体很无聊
挺适合初中/高中生看的作品,为了梦想不懈追求,但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天赋/血统加努力/成长,人生永恒的主题,;作为一部排球的科普作品也挺不错的,随着剧情推动能搞清楚各个职位的作用。
看了一半弃了
看不下去一点 唯一的女角色唯一的作用就是在里面站街 出场就是男凝特写 没有女人的胸和屁股你们就画不下去是不是😅
被画风劝退多次😶🌫️争取补完吧 怎么能给画风整这么丑的🧎看完了。。。。好无聊
俗气老套
多年没看,也拾不起热情了
连我这种废柴,也想蹭一蹭日向小天使身旁的风啊💪
如果灌篮高手是成年向的热血运动番,这个就是中二向了,老实说现在的我完全看不进去,剧情跟人设还有对话都太幼稚,也热血不起来,这个别说跟SD比,就连网王,后来的黑球的篮子都不如…看到弹幕刷全员恶人我就笑了,跟湘北比起来这就是弟弟好吗。看几集就根本看不进去,但是想也许后面比较好看,就强逼自己看完第一季,结果发现,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看多少集也改变不了我的想法。
还行
比起评论区还是要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呀,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看了10话,热情过头,弃更新,12,13话观感逆转!做到极致!热爱到极致!
热血不足,科普不足,看起来像菅原。
中二值跳槽的燃被同期的《乒乓》的那种青春溢满的燃表到掉渣。青春不等于脑残,这种精良的制作配上俗套的脑残疾剧情这种惋惜渐渐的变成了愤怒,算了我去隔壁乒乓泻泻火!
酱铺啊 为什么少年一运动就得是有超能力呢?明明也有王牌投手振臂高呼那样把事实摆在少年们面前同时又很燃的作品不是么?你们这群编辑大叔们这样误导青少年真的好么?我不懂的球类难得糊涂一下也就算了我打了七八年的排球这部不打一星对不起自己那粗到不敢戴戒指的指节啊
硬热血,硬煽情,主角莫名其妙的行为在我看来不是热血而是幼稚。这部番过于低龄向了,看得我尴尬的一批。总之,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很难看下去。(为什么隔壁2.43评分给那么低?)
人设草鸡萌的,没有超能力耶!
果然还是有春高这样的复活赛制来推动剧情,不然节奏太奇怪了,制作很精良的动画,音乐非常棒。但作为运动番来说在这么多优秀作品的映衬下并没有什么亮点,都是小天使的设定反而让人物不够饱满显得单薄,一米六打排球这样的设定真的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