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吉岭

The Darjeeling Limited,大吉利是有限公司(港),大吉岭有限公司(台),大吉岭特快车,大吉利公司

主演:欧文·威尔逊,阿德里安·布罗迪,詹森·舒瓦兹曼,阿玛拉·卡兰,华莱士·沃洛达斯基,瓦里丝·阿卢瓦利亚,伊尔凡·可汗,巴贝特·施罗德,卡米拉·拉瑟福德,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印地语,法语,旁遮普语年份:2007

《穿越大吉岭》剧照

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2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3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4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5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6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3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4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5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6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7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8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9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20

《穿越大吉岭》剧情介绍

穿越大吉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自父亲葬礼后,三兄弟已有一年互不往来。老大弗朗西斯(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饰)计划了一次周密的印度旅行,并告诉弟弟们这是为了找回自我和彼此间的亲情。虽然不热衷这次旅行,试图摆脱各自糟糕生活的老二彼得(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和老三杰克(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 饰)还是同意了弗朗西斯的计划。兄弟三人搭乘豪华列车展开了笑料百出的穿越印度之旅,并从沿途各地收集奇怪的纪念品。终于在勾搭完女列车员、放跑作为纪念品买回的眼镜蛇和在列车上大打出手后,他们被忍无可忍的列车长连同所有行李一起扔下了车。虽然一切脱离了弗朗西斯的控制,但这计划外的变故却令兄弟三人更为接近这次旅行的真正目的…… 本片曾入围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天的滋味陆小凤传奇之银钩赌坊谁都会说我爱你没有过不去的年一夜疑云班上的女同学,我全部都喜欢空手道河妖亢奋第一季再也无法忍受金馆长对金馆长对金馆长敌对边境马克思小姐善良的种类她来了第二季家有辣嫂重庆崽播种的旅人传说的故乡结束,开始完美的日子妈妈:怪物的母亲鲁班四杰之伏龙海眼美丽战争温暖的抱抱烈日当空生命中的美好印记极端天无绝人之路3间谍游戏屠夫2

《穿越大吉岭》长篇影评

 1 ) 又见韦氏风格

仍然以一个破碎的家庭为故事焦点,照例用一个慢镜头收尾,还是有关精神救赎的话题。

每一帧胶片都有着油画般的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杂糅着各类毫无关联的元素,比如一条毒蛇,两行老虎脚印,三片孔雀羽毛、看似童话般五彩斑斓,却是独属于韦斯•安德森悲喜参半的电影中,区分喜剧和悲剧的标志物。

片尾处有一段神来之笔,在幻想中,影片里所有出现过和未出现过的人和物分别在行进的列车车厢中被如同幻灯片一样的展示,他们都在各自的旅途中前进,去不停地寻找和失去,不停地离散和重逢。

于是这一刻,突然明白了韦斯•安德森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无论是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还是现在试图寻找的,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就离我们寸步之遥,就在隔壁的车厢。

因为我们都在同一列“The Darjeeling Limited”之上,我们永远在路上。

 2 ) 飞行的艺术

真的是好久好久没看过这么喜欢的片子了,就算好久没写过影评今天也要逼自己叉脚撒泡尿。

最为一个资深飞行员,我先跪地上朝这片子磕个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肯定是要把这片子做飞片处理的。

这片子从始至终从每一个毛孔里都洋溢出六十年代的迷幻味,你说它荒诞也好,戏剧也好,其实片子里面不厌其烦的提醒你这是个spiritual journey。

世界上大部分的致幻剂本都是部落里巫师与灵魂对话的催化剂,不为娱乐,纯为悟道。

向敏感字符一致敬!

向敏感字符二致敬!

向敏感字符三致敬!

一节节车厢,一段段人生。

这旅程因老大去冥界晃了一圈回来后而促成,他的思想境界当然跟俩敏感软弱的弟弟不一样。

这三个宝气让这绝对该算文艺片的片子相当看得下去,但比喻还是比较现实的——拼老命做的事情往往没有意义,奔波前往的目的地往往令人失望,想去的地方偏偏会没去成——这一点儿子母亲都一样,可他们却只会把情绪发泄在母亲身上责怪她的无情。

其实我挺喜欢这个脑子有点包,为了spiritual把现实都抛下的妈,虽然我不同意她在西藏传基督教这种做法。

他妈其实早就把尘世想开了,天意如此,不如随便,这道理三兄弟到最后才明白,十多个火艳艳的箱子我正好也已经看腻了。

犹记得他妈说我们不如用比交谈更有用的方式来交流时,那几个打出来沉默的大头特写让我心跳得很有力量。

因为最近很关注技术活所以再加注几句笔记。

第一句是我太太太太他妈喜欢它的色彩了,比阿莫多瓦的调子还艳丽。

我从来是个喜欢民族风的人,选用印度文化拍这片子实在太聪明,可以内外兼顾。

我其实就在几个钟头前还刚刚想到片子们貌似好多都把饱和度调低而不调高,这就马上来一朵大丽花。

知道这片子是导演在跟某印度电影大师致敬,看来我应该去拜观一下。

第二句是它用好多好长的慢镜头,不晓得还以为他在拍MTV。

我猜测导演用这么多慢镜头是不是有深意在加重这些画面在人物心里记忆中流过的分量。

我觉得有些太形式了,略显重复。

第三是他的音乐实在不俗,Wes Anderson的品味在其他几个片子里我都觉得很不俗。

其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只是有点惊讶他居然找出来这么多巨星来给他跑龙套,贺岁片么?

 3 ) FIFF13丨DAY1《穿越大吉岭》:一场色彩斑斓的天竺之行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穿越大吉岭》,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难兄难弟们流浪异域的评价了!

Kai:个人认为是韦斯安德森最矫揉造作的一部。

零星无名:为什么不把它放在电脑桌面当动态壁纸呐,仅此而已。

Zzy花岗岩:一场轻松又温情的旅行,掺杂着韦斯安德森独特的美学和冷幽默,这部电影古怪又可爱。

西北化为乌有:“精致的花瓶”。

优点全在人设,仍是一贯的韦式风格,对异域文化的猎奇程度快赶上徐峥和陈思诚了。

野凡:在这里看到了徐峥的多个囧,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一部,而且还是放在韦斯·安德森作品序列中较为平庸的一部。

Sparrow:高饱和的色彩独具印度风味,一场在碰撞中寻找与回归的旅行。

然而私人化的幽默则间离了大众,使故事显得闷然、刻意、单调。

Polaris.J:还是很韦斯安德森风,配色、构图、布景、视觉还有他的冷幽默高度风格化,镜头运动精妙。

很喜欢最后把所有场景都展示在列车上的那一段。

感觉泰囧港囧这系列好像有模仿这部。

Supremacyacron:感觉像是极具韦斯安德森风格化的一版雨人,故事背景以及人设间的关系均有相似之处,都是兄弟之间寻找失落手足情的故事,至于韦斯安德森擅长的黑色幽默部分,在本片中体现的部分不算太多,导致本片跟其他作品相较略显平庸。

子夜无人:对于异域的展示很泰囧,1.0的优越感+猎奇式的猴把戏。

娱乐效果马马虎虎,韦斯式审美对色彩的运用放在印度风情的呈现上还挺合,冷幽默的部分却仅仅点到为止,那些属于他的小刁钻、小搞怪在本片当中还没有被真正开发出来。

兄弟三人的情感和解在剧作上当然是通顺甚至细腻的,只是我越来越不喜欢这种用上路的经过来作为改变什么或者带来什么结果的方式,“迎刃而解”这四个字真的太难,我连看着电影里的发梦都无法短暂地拥有信心。

斯诺-纳什维尔:Wes Anderson执导的第五部长片,它有着欢快又讽刺的幽默感,无可挑剔的情绪音乐,还有非凡的艺术指导。

换句话说,一部Wes Anderson式的电影。

Anderson在声音、视觉与戏剧情节上保持了令人愉悦的一致性。

Anderson对复杂的角色描写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有着的特殊技巧,他精心地将角色的来历贯穿剧本的始终,随着故事的进展,他描绘了一幅中心人物形象逐渐鲜明丰满的肖像。

尽管这部电影有些情节感觉有点拖拉,但总的来说不会让人失望,愿意欣赏这部电影的人将会享受到对家庭和生活的智慧和感人的精神沉思。

#FIFF13#DAY1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暖色调的心灵之旅

三兄弟穿越大吉岭的精神之旅。

这个口号一喊出来,总会让人感觉到苦行,沉重,茫然。

但这三兄弟的旅行中,在找寻自己,抛弃包袱的释放过程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诙谐。

印度+火车+音乐。

你还能激动什么。

在印度菩提梵音人仰马翻的车流街景集市的咖哩黄色调背景下,镜头上一出现横冲直撞的汽车,我知道,我会再看第二遍,第三遍。。。

在拥挤错乱的火车车厢里人头攒动,钻过一节一节不同class的车厢,经过别人诧异注视研究的眼神,穿过一年未见的生疏,逃过死结般凝住的关系。

你还能观望什么。

一切都会是明朗的黄色。

老大Francis包裹着纱布看起来像不瘫也痪的脑袋,帅帅的鼻子上一个滑稽的狗皮膏药。

喜欢拄着拐杖,但其实紧急关头,也能健步如飞。

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的讲话,固执的依赖于一个周密的行程计划。

他的固执甚至延伸到2个弟弟身上,可以说是控制欲。

老二Peter在印度教寺庙中,习惯性的划着十字祷告。

总是带着父亲的眼镜,刷牙的时候也不取下。

习惯性的穿着粉色四角内裤睡觉,跑跳,玩笑。

他时常无可奈何的耷拉着脑袋,摆着一副让人忍俊不禁的无力屈服。

老三Jack一袭亮黄的长袍睡衣写着半臭极短的短篇小说固执的用第三人称来否认其实主角是自己。

在关键时刻,按下ipod进入沉默。

蘑菇式的浓密头发和小胡子很抢戏。

父亲过世一年后,他们重逢在开往大吉岭的特快列车上。

找寻一个答案,为什么母亲不参加父亲的葬礼。

火车上,他们讲话,斗嘴,调侃,抽烟,漠视,吵架,喝酒,睡觉。

所有经历着的压抑在吵闹中带着小丑的面具压抑着。

各自藏着自己的伤口和不安。

若无其事挑起争端的面具下是他们对自己的茫然。

有人想念已经分手的女友,有人对自己的感情维持度很没把握,有人对计划之外的旅程还是不如表面上的胸有成竹。

半路被赶下火车似乎是一个契机,一个终于可以不用带着面具嬉笑的契机,这个时间点上的沉默,伴随而至的是愤懑的爆发。

他们终将面对自己,在一年后的另一场葬礼中,回忆起不敢回想的那个葬礼。

伤疤暴露在印度热力的阳光下似乎不是那么的可怕,至少你敢揭开他。

懦弱的是再次转身就逃的母亲。

母亲的再次逃避,很讽刺的是,原来宗教并没有救赎她,只是变成了她的庇护借口。

不惊讶,谁找到了自己。

是投奔于宗教事业当了修女的母亲。

还是抛掉行李,再次跳上火车的三兄弟。

不甚特别的心灵之旅,甚至略微温情。

因为赋予了多种标签而醒目。

印度。

梵音。

逃离。

寻找。

放下。

自我。

火车。

陌生。

忧郁。

冲着这些标签,这是部值得看的电影。

偶尔顿住的镜头,跳跃式的环视中,印度白袍的懵然,三张不知所以然的呆楞表情。

如同1、2、3木头人似的幽默。

多么讨喜和善的一部电影。

飞扬过身的尘土,黄得很和善。

(因为印度,因为大吉岭,链接到了这一部片。。

惊讶的发现,老二是Andrien Brody饰演,那个总是忧郁着眼眸,沉重着身躯的Andrien,我的惊讶迅速的转变为惊喜。

用眼神在演戏的演员越来越少了。

)印度。

啊。

印度。

也是必行的一站。

穿越喀喇昆仑入巴基斯坦到印度。

听起来多么美妙。。

当梦想越发美味的时候,你越憎恨时间只是短暂的2个月。

 5 ) 我漫步在大街上,想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在片头我花了一点时间才能接受这三个邋遢大老爷们是亲生兄弟。

有着病态控制欲的是老大,怯懦却喜欢耍小诡计的是老二,浪漫泛滥幻想过载的是老三。

如果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会不会是一辈子都说不上话的三个人?

老大问出了我心底的疑问,老二犹豫地回答道:“我们可能会处得更好。

”看到这里的我在屏幕外挑了挑眉。

全片大概有50%的篇幅在一列印度火车上展开,市井片段和风土地貌像车厢外的景色一样,如吉光片羽,飞驰而过。

因此它不甚符合我预期中的印度观光片。

但多亏这三个男人的各种陋习:抽烟、用药、约炮、偷带毒蛇上车等......让我除了车厢外的景色,还能额外看到一些关于印度的特写镜头。

我格外喜欢那位想着辞职的女乘务员,还有为主角们吹胡子瞪眼的列车长,这列火车限制他们的活动,同时又装不下他们的浪漫,最后他们选择在狭窄的车厢里调整身体和内心。

一开始我也跟老二老三一样,不明白这趟亲情绑架促成的旅行有什么意义。

随着他们相处时间越来越长,矛盾和笑话越来越多,下车后走的地方越来越远,这趟旅行的真正目的才露出了端倪。

原来尽管大家都长大了,他们还是那三个对家庭分裂感到不安的孩子,只不过他们顺便学会了成年人的声色犬马。

老大不小心问出口的那一句“爸爸临走时真的说你是他最喜欢的孩子吗?

”听上去有点可怜,仿佛让人不小心窥探到他们内心感情上的拮据;而三兄弟即将中止旅程时在机场撕掉的机票,则揭明了隐居的母亲是他们最后的救赎——他们期待母亲能再次提供不求回报的爱,治愈成年后的他们。

到了修道院,当母亲再次站在他们床头,照料他们入睡时,他们真的有种明天就能痊愈的感觉。

但是黎明到来,母亲却逃跑了。

父亲已经走远,母亲极力回避,这三个兄弟最终明白自己要把那些留不住的幻想和贪恋扔掉,就如扔掉父亲去世后留下的十一个旅行箱(他们这趟旅程中一直带着这些箱子),才能一身轻盈地赶上火车。

 6 ) 喜欢音乐多过喜欢情节!

感受是:喜欢音乐多过喜欢情节!

(我不是资深电影爱好者,没有看过导演其他电影,无法对其一贯的风格啥的作为评论,只是借个地方,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美国逗比+印度背景+法国歌!

挺喜欢这样闷骚的情节,不是第一眼就看出笑点,也没有直戳泪点的悲伤。

影片中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gps,没有攻略,没有导游,可能这才是很多文艺青年挂在嘴边的那种“能够遇到自己灵魂的旅行”。

中途被赶下火车,若即脱离的艳遇,惊心动魄又充满了悲伤和遗憾的见义勇,还有那个不情愿却充满惊喜和感动的目的地……哪一个不像我们的生活呢?

尤其是,影片中迷路的火车——虽然我们都在各自的人生的轨道上,但是谁也难保不会遇到那个迷失方向的岔口……路上,遇到了谁谁,然后再见了继续上路,发生了什么,然后解决了继续出发……嗯!

总之,就是这种感觉!

PS:分享影片中的法语歌Les Champs-Élysées:http://music.163.com/#/song?id=27710937(文盲只能听出香榭丽舍(*^__^*) )

 7 ) 这是一场梦

“这是一场梦”是我看完本片后自己的第一直觉。

以下完全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喜勿喷。

①梦主人(儿子):三兄弟可能是一个人,现实是老大,两个弟弟是梦里的两种自己。

②父亲:影片一开头是他们的父亲,一直在赶路(忙生意),因此没照顾好家庭,妻离子散。

最终没赶上火车(离开了人世),儿子也没尽到责任,所以只顾自己跑路,眼睁睁看着老爸放弃。

③梦中情景(既如此、就不说“影片中”了):他们一直在追火车(压力),搬行李(负累),互相之间无法理解(矛盾)……当然也有艳遇(梦主人的YY),蛇(暗示神秘力量),救人(渴望得到认可),被邀请参加葬礼(弥补自己只因为跑车耽搁了自己父亲葬礼的懊悔)以及父亲的其他东西…皮带眼镜皮箱等…如果把导演的意图理解为说梦、我就都瞬间理解了。

④母亲:可能是虚构幻想出来的,换言之就是儿子没见过母亲或者对母亲没有印象!

梦主人(儿子)应该有相当的自闭症倾向,喜欢跑到小山顶跟很可能是父亲告诉他这是母亲留下来的羽毛进行对话。

梦中母亲不辞而别,却隐约出现在远远的另一座有着白象的山顶上…这是一个追寻母亲的梦,或者说是从小到大追寻母亲的梦的重叠。

⑤梦主人(儿子)到底在惧怕什么?

可能是惧怕自己再有个孩子(因为不想变成却已然在重蹈父亲的轨迹),也应该是(如同自己的父亲那般)背着怀孕的妻子出轨,却还偷听“妻子”(或别的人)的电话,也动用过助理乃至是侦探…梦主人惧怕自己变成自己从小讨厌的父亲的样子却眼看自己一步步变成了父亲而无能为力。

别说梦主人是个渣男---其实每个人都有过错都脆弱。

⑥行李,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行李总数和形态上的变化。

而且即便这么长的旅程(梦境)除了公文包、行李几乎都没打开过。

在此梦中,行李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压力的代言词(最终是都被梦主人醒悟了、抛弃了),你我都有如此这般的行李(仿佛被用来束缚自己一般)。

再说一句,这只是一种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方式,里面很多不好理解的乃至有些夸张和疯狂的情景我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能理解了。

希望会有小伙伴认可这样的大胆分析,莞尔一笑。

也希望得到补充。

我自己也是个多梦并喜欢记录梦的人。

2019/02/10凌晨,上海。

 8 ) 一部关于“直面”的电影

  《穿越大吉岭》这部片子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只是在影片伊始告诉我们,大哥安排了三兄弟的见面,原因是他们已经一年没有说过话了,而大哥骑摩托车出意外撞得几乎狗带这件事,作为一个契机,让大哥想起他的两个弟弟——“我醒过来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皮特和杰克在那。

”从鬼门关走过来的大哥,愈发珍惜兄弟之间的情谊,他希望他们哥几个可以冲破隔膜,回到之前的模样,所以安排了这趟大吉岭旅行。

  那至于其他呢?

为什么他们一年多都没说话了?

他们之前是怎么样的关系?

三兄弟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大的?

大哥在家庭中的角色是怎么样的?

影片没有明说,但是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很多言行推测出来。

下面我从影片细节出发,作出的推测。

其实,这部看似很简单的电影,有着非常丰富的细节……我认为,看这部电影,就是在看细节。

《穿越大吉岭》的主题内涵,也就埋藏在这些细节之中。

  为什么他们一年多没说话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爸爸去世了,在爸爸的葬礼之后,他们就再也没说过话。

葬礼是他们不愉快的回忆,也是他们的心结。

影片中三个人随身携带“印度产的肌肉迟缓药”、有镇静剂的“印度感冒药”、还有“强力印度镇痛剂”,这里就是一个暗示,在这一年中,兄弟三人过得都很不好。

杰克写小说,写的就是爸爸的死以及葬礼的情形;彼得在厕所偷偷看杰克的小说,眼里止不住泛起了泪光,这都说明爸爸的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伤。

(虽然杰克一直说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在影片最后他承认了他的小说并非虚构,而且通过对比小说的片段和片中三兄弟的回忆,杰克的小说写的无疑就是爸爸的死以及爸爸的葬礼)

  三兄弟到底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大哥在影片中问了一句:“Did I ……raise us……kind of?”(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我把咱们带大的?

)结合后面他们和妈妈没有联系,妈妈不来出席爸爸的葬礼,我们可以推断出三兄弟的父母是离异的,而且很有可能不是“和平分手”。

大哥从小就带着弟弟们,充当着妈妈的角色——大哥和妈妈说话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大哥总是帮弟弟们点好菜,而且还总喜欢订协定。

这种破碎的家庭关系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影片中彼得不想妻子怀孕,就是因为他总觉得他们会离婚,他对婚姻充满了消极的态度。

  三兄弟很喜欢爸爸,但是得到爸爸的爱却不多。

可以说,三兄弟就是缺爱的宝宝!!

不论是爸爸的爱还是妈妈的爱,他们都很匮乏。

老二彼得随身戴着爸爸的眼镜,甚至连眼镜度数没有改变。

弗兰西斯因为彼得拿走许多爸爸的遗物而生气,甚至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这肯定不是因为财产的问题,弗兰西斯一条皮带都6K块一双鞋3K块,弗兰西斯肯定是不缺钱的,而他计较的却是彼得拿走了爸爸的太阳眼镜、剃须刀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理由就是“我认为你不应该你比我俩跟他更亲之类的想法”,彼得为此作出了反击:“他(爸爸)最喜欢的是我,在他临死之前,浑身是血地,躺在街上的时候跟我说的。

”这竟然引发了兄弟俩的打架……这样看起来,这些成年人真是幼稚的可以,简直就是争宠的小孩子,甚至在父亲去世之后还在为此争论不休。

  影片中间落水的三个小孩,其实也是三兄弟的写照。

同样是三兄弟,同样处在危机之中。

但在大吉岭旅途中,三兄弟不约而同、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营救落水的三个小孩。

这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渴望,回到最初的兄弟关系,打破这场危机。

死亡的那位小孩的葬礼,更是和爸爸的葬礼相对应起来了。

这是影片中他们三兄弟第二次共同参加的葬礼,不同的是一个死去的是父亲,一个死去的是儿子,但悲伤是共通的。

  之后他们抵达机场准备回家,可是就在登机前,他们共同改变了想法——他们要去找母亲。

事实上,营救落水小孩并参加葬礼、去喜马拉雅山区找妈妈,这两件事与三兄弟的心结是一一对应的。

爸爸去世了,妈妈不来参加葬礼,三兄弟之间的隔阂,这一切让他们不知所措。

  可是,落水的小男孩还是死了,母亲还是不告而别了,这一切的意义在哪?

  就是直面。

  他们这一路上,就是在直面自己的心结。

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都在逃避,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伤口却无法愈合。

影片的英文名叫《The Darjeeling Limited》,穿越大吉岭这个阻碍、这个限制,其实也就穿越生活的苦难。

  三兄弟从一开始的互不信任,到最后的释怀,影片中是有诸多暗示的。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用孔雀羽毛冥想的情节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火车迷路的时候,引出了妈妈的所在;第二次是在夜晚,他们用羽毛进行了冥想,但是弟弟两人都没有按照哥哥的要求去做,一个的羽毛被风吹走了,一个的羽毛被擅自留了下来,这暗示着兄弟间的隔膜和无效沟通;第三次,也就是影片的最后,他们终于用看起来有点滑稽、但是极其和谐的方式完成了羽毛冥想,而这一次,他们共用一根羽毛。

这就是三兄弟敞开心扉,重新接纳彼此的过程。

彼得给即将出生的宝宝买了新衣服,也说明他的观念在改变,他开始接纳家庭和婚姻。

以及影片的最后,他们将爸爸的行李扔掉,也意味着身上的包袱已经卸下。

这时,大吉岭的旅程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刚刚开始——弗兰西斯把彼得和杰克的护照还给他们,弟弟们拒绝了。

是啊,他们再也不愿意选择逃避,而是要勇敢地站在一起。

  尽管落水的小男孩还是死了,妈妈还是离开了,但这一次,他们是三个人共同去面对的。

生活已经够不幸了,但我们仍有彼此。

这时,他们才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三个人就是彼此最好的慰藉。

  既然生活的不幸无法改变,那就去直面它。

这就是一个“直面”的故事。

这不禁让我想起契诃夫的剧本《三姊妹》,在剧作的末尾三姐妹都饱受现实的煎熬,但她们紧紧相依,发出了向生活挑战的宣言。

其实,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痛苦本质之后,直面它们,承担起自己痛苦的灵魂,并且依然心存希望地生活下去。

 9 ) 明媚阳光中的下午茶

大吉岭红茶被誉为“茶中香槟”,具有独特的麝香葡萄香味而享誉世界。

土黄的粗粝土壤,孔雀翎般墨绿的远山绵延,各怀心事的三兄弟围坐白色岩石旁,异域的风情中,共享一场布尔乔亚式下午茶,此时还有什么比大吉岭茶更适合成为这次茶会的主角呢?

茶汤金色透亮。

Adrien Brody迈着大长腿,轻快的跳上大吉岭号,对着Bill Murray,一脸无辜回望的时候。

大吉岭下午茶的序幕便拉开了。

拼了老命的奔跑,穿梭在混乱的印度街头,拖着沉重的箱子,指挥着已经不灵活的四肢奋勇向前,却毫无意义。

也许差的只是一张入场券,这个故事没有邀请你。

额中间的红点,头纱里乌黑的秀发,颤抖的睫毛下闪亮的眼眸,纤细的腰肢,三杯微酸维涩的柠檬酒开胃。

满头白色绷带的大哥,一脸忧郁的二哥,小胡子的小弟再次聚首,要穿越一年的疏离,从大吉岭开始。

他们口里说着爱意,却相互欺骗,视图寻找同盟,又互相背叛。

我爱你的言语下是虚弱疲惫的不信任,欺骗的背后是渴求同伴的隐秘愿望。

麦芽香氤氲,茶底苦涩。

在家庭中几乎成为家长的大哥,暴君式管控欲极强的对待弟弟们,他说,你们几乎是我带大的,要知道,我爱你们。

所以他事无大小巨细的安排,强制性军事化的要求他们服从,无视弟弟们的心情。

总喜欢偷东西对父亲遗物病态式占有,无法直面家庭责任二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明自己最受父亲喜爱,才会于争执中说:“父亲临死的时候说我才是他最爱的儿子。

”刚和女友分手持续不断监听女友留言机,却又果断来场艳遇的小弟。

他们三个人每个人都有病,都嗑药,且对这种迷幻上瘾。

这趟大吉岭的释放之旅,总有家庭的阴霾一直笼罩着三人,他们从未从童年中走出,固执的在原地徘徊。

行走在异域,囚困于过去。

父亲死于意外,连葬礼都未能如期参加的三人,却在印度村落里,参加了一场洁净,安宁的葬礼。

当Adrien Brody怀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说我的孩子死了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到死在自己怀里的父亲。

当在朴实的村民环绕中,在抒情的乐曲里,三兄弟感知到的是比交谈更有用的交流方式。

他们听了很多,想了很多,于是一起轻快的越过明黄的土壤,白色的沙砾,甚至越过了死亡与悲伤,重新向着母亲所在的修道院出发。

入口香甜,略有回甘。

想要寻找的答案,没有答案;想要奔赴的意义,没有意义;热烈的期待,令人失望;想去的地方,并不欢迎你。

生活总是如此,荒诞的有力,悲伤的无力,苦涩中裹挟着香甜,就像是逃离的母亲,却为他们留下各自要求的早餐,绝情中一丝的温情。

死寂中蕴含着希望。

当三人抛却父亲姜黄色的行李箱,跃入火红色的火车而去的时候,额中间的红点,柠檬味的汽水,默契对望中像大吉岭的下午茶告别,生活依然继续。

 10 ) 狂想的锋芒黯淡了些。

金黄色的滤镜,长镜头内急速却规则的摇移,随着《青春年少》《天才一族》《水中生活》的成就,已成为韦斯.安德森电影中一以贯之的风格了,在《穿越大吉岭》里,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筵席了这种属于他的独特属性。

然而可惜的是,本片并不如他前三部收入标准版的作品那么自然,他试图通过一次异域之旅展示家族兄弟之间情谊的失而复得,可旅途这样富有形式感的载体在这泛黄色的镜头里被演绎得有些做作,美式幽默的台词本是他的拿手好戏,在本片中成为了刻意为之的不好笑的冷笑话,故事相比之下稍显想象力匮乏,也许是《青春年少》中的师生情愫、《水中生活》中的家庭伦理被安德森充斥大脑的那种主宰一切的导演力量包装得过于惊心动魄了,于是被威尼斯冷落的《穿越大吉岭》,一旦收敛了那种肆无忌惮的狂想锋芒,就只能沦为一场豪门盛筵的鸡肋了。

即便如此,这部影片仍以异域风情的绝妙摄影和灵光一闪的镜头捕捉能力抓住了观者的心。

《穿越大吉岭》短评

不知道把 Brody 和 Portman 拉来干嘛,也不知道这拍出来干嘛,有够无聊的。

3分钟前
  • Yuruky
  • 很差

异域风情加心灵之旅 大量美妙的音乐

4分钟前
  • 梵高先生
  • 推荐

在旅行中寻找自己。歌曲很好听

6分钟前
  • 小葡萄
  • 还行

导演水准仍旧安德森,演员阵容也颇为强大,音乐总是能将人瞬间情绪点燃,只是剧本上稍显混乱,且推动整个故事的基础做的不是很牢固,不论是前史还是人物上都感觉差点什么。对于安德森来说这不算是优秀的。

10分钟前
  • 狗子
  • 还行

4.7 鏡頭怎么能這么美!!音樂也好,從回家路上就開始聽原聲,聲先入,再入畫。Owen Wilson 原來有一手..太驚艷了。

11分钟前
  • 大佑
  • 推荐

顏色不錯

12分钟前
  • 29.
  • 推荐

2013.03.02 三星半

15分钟前
  • C.
  • 推荐

有人说,我们是不举的衰神,绝大多数人没有和这个社会较过一次真,只是选择默默地接受由别人创造的社会、思想、规则甚至邻居的看法。我们自己掂量了一下在斤毫,决定还是把头默默地低下去继续,其间用很多精神食粮和爱情信仰调调味,让它容易下咽一些。

20分钟前
  • 贾不许
  • 还行

花花绿绿,闹闹哄哄

25分钟前
  • 阿朴
  • 还行

抱歉了,只感觉导演充分证明了自己在室内装潢设计领域的过人天赋。

2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游玩一场,插曲一场,错过一场,经历一场,然后抛下行李,回归故里,这才是旅行的意义.这部片怎能只是7.6分呢?

33分钟前
  • A-sun*
  • 力荐

有点古怪 慢镜头很带感

36分钟前
  • 洁白
  • 还行

又是关于旅行意义、成长经历的公路片,电影色彩配乐都很一流,浓郁异国风情为其润色不少。风格自成体系,或许韦斯·安德森本就一座孤岛,大量的镜头跳接、横移,连普通对话都舍弃正反打,操作痕迹略重,却不觉得失真,或许电影本身的超现实使然,俨然一个成人童话世界,娜塔莉也不忘过来打打酱油。3.5

39分钟前
  • Nortown
  • 还行

Get it over.

44分钟前
  • 荔蘿
  • 还行

维斯安德森的公路片,冷笑话迭出的同时又狠狠把我感动了一把。其实没有什么很感人的情节发展,都是小细节(比如三兄弟一开始都互相背地里保守秘密,到后来互相都有了默契)。印度美啊,欧文威尔逊那句台词“这里的人真美”,一点不错。

4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公路喜剧片怎么会拍得这么闷......

49分钟前
  • RIC
  • 还行

很不错的火车片,不落俗套。

53分钟前
  • 支离疏
  • 力荐

相比Bottle Rocket,这部Darjeeling较容易接受,风格化更明显。所有主角都像是穿越了其他十部电影而来,沉重,湿答答的,直到被一个印度旅程的烈日烤干,变得轻盈而艳丽。

57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就是爱无厘头

59分钟前
  • So Magic
  • 还行

通篇找不到笑点,过程莫名其妙。

1小时前
  • 喜喜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