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www.billboard.com/amp/articles/news/pride/8523418/pose-choreographer-twiggy-pucci-garcon-interview?__twitter_impression=true作者:Kish Lal翻译:Enlightening
Indya Moore and Twiggy Pucci Garcon in the "Butterfly/Cocoon" episode of PoseFX出品的《姿态》(Pose)的每一个舞会场景都让人眼花缭乱,在不羁的舞步、折手舞(vogueing)和强势的T台姿态背后,是剧集的编舞师Twiggy Pucci Garçon。
《姿态》描绘了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舞会和家族的场景,非裔、拉丁裔的酷儿和跨性别者在那里找到了慰藉、欢乐和荣耀;《姿态》获得了6项艾美奖提名,并引发了文化热潮。
纪录片《巴黎在燃烧》通过拍摄舞会的场景使其不被忘记,而《姿态》则通过逼真的叙事来庆祝属于它的时代。
该剧的创作者Ryan Murphy选择了这些置身舞会文化其中的群体,并让他/她们担任剧组的核心工作。
其中一个故事讲述者是Twiggy,她在高中参加了她人生第一次舞会,“那是15年前的事了,虽然我永远都不会说我实际的年龄”,她在电话中对Billboard说。
从第一季的舞会场景顾问,到现在第二季的编舞师,如果你有幸能看到她的工作,你就能知道原因——Twiggy既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表演者,又是舞会历史文化的学者。
Twiggy与Billboard Pride聊起她的开始,她在保障无家可归的LGBT青年计划True Colors的经历,以及她对舞会文化未来的期望。
BP: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到舞会当中的?
T:在华盛顿地区的黑人高校校园中,与舞厅的场景相似的是一个模范剧团的场景,这些剧团的比赛虽然使用相同的技巧,但是与舞厅脱节,我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这些比赛。
我还曾经在弗吉尼亚朴次茅斯的Gail Hart舞蹈工作室跳舞,在那里我的一个朋友会在训练间隙时跳折手舞。
我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折手舞。
我想要学习折手舞和更多关于舞厅的文化,(我的朋友)建议我去舞会走秀。
在几周后,他带我去了舞会,这是我第一次走秀,结果当然是我输了;在两个月后,我再次去走秀并赢得了冠军,因此我加入了我的第一个家族,香奈儿之家(House of Chanel)。
BP:你刚开始是剧集的舞会场景顾问,而现在你是编舞指导,这其中是怎么改变的呢?
T:上一季的时候,我很荣幸能够被编剧邀请。
在拍摄期间,我在片场给演员、评委和舞会社区制作人员意见和建议。
在这一季,我主要负责编舞和专注于更多制作类的工作。
BP:在《姿态》拍摄和制作期间,有哪些时刻你觉得和你的心灵相呼应?
T:有那么多参与制作的人就来自于舞会,你看到的每个人,从评委到观众,都曾经在舞会走秀。
Jack Mizrahi,扮演他自己并帮助写Billy Porter的故事线,她是我的姑姑;而Dominique Jackson,扮演Electra小姐,是我的同性恋母亲。
因此,与我的家人分享这一经历是其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BP:你是否担心过《姿态》的成功将会使舞会这样一个本应小众的场所出现某些意外情况?
T:这是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
许多人一直等待这个时刻,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会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知名度而来的是剥削和入侵的可能性,在我们当中有一个核心群体坚持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我们意识到对社区不利的人通过各种机会试图进入时,不论如何,我们都会拒绝。
同样重要的是,仍然会有一些舞会不会受到媒体、纪录片拍摄者或其他外来人员的干扰。
BP:在舞会中出现摄像头,你会有什么感觉?
T:在纽约,这其实司空见惯,但在一些中西部的地区,摄像头可能会令人嫌恶。
但是这也取决于摄制组,实话实说,一个由黑人和拉丁裔组成的摄制组会比一个全部是白人的摄制组更不令人讨厌。
BP:你想对舞会的参与者说些什么?
T:对美丽、艺术、表演和其他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的追求是一回事,但是这一切都来自于艰苦漫长的奋斗历史。
你的兴趣应当根植于舞会为何仍然存在,以及舞会存在是为了什么。
BP:教学似乎是你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你在True Colors是怎么做的?
T:我在创作空间之外的工作一直都与社会正义、宣传和公共卫生有关。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作为三个项目经理之一,我们的工作主要负责宣传、公共政策授课以及青年合作。
我们直接与无家可归的年轻人一起合作,并对他们进行公共演讲、宣传和立法方面的培训。
这意味着他们将是能够为自己辩护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拥有学位却没有实践经历的人。
目前,我们正致力于筹划9月4日至9月5日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True Colors全国峰会(True Colors National Summit),所有都关于无家可归的LGBTQ青年问题,我们计划召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寻找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以及告诉他们如何参与其中。
《姿态》第二季每集结尾中的经典语录:
血缘并不等于家庭。
那叫亲属关系。
家庭是那些互相分享不论好的、坏的、丑陋的一面,还是会最终相亲相爱的人。
那些是你选择的人。
—— 赫克托·璀璨 1965-2018S02E02
每个人都希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你在世间,只要打拼一生,有一些人记住了你的名字,如此即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 多利安·柯蕾(美国装后)1937-1993S02E03
男同性恋者有权利,女同性恋者有权利,男人有权利,女人有权利,甚至动物也有权利。
我们要牺牲掉多少生命,社会才能认可我们不是无足轻重的?
—— 奥克塔维亚·圣罗兰(LGBT偶像)1964-2009S02E04
我试着向众人展示肤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的质量。
—— 阿尔文·艾利S02E05
必须一直提醒我们自己,我们不是面目可憎的人。
—— 马龙·瑞格斯 (美国电影制作人教育家) 1957-1994S02E06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为自己而战,为你的朋友而战,为一个可以分享你的经历的社区而战,为尊严和更好的生活而战;而且会出现一个临界点。
会有胜利,会有喜悦。
—— 彼得·斯坦利 (美国LGBT权益活动家)S02E07
爱不会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开始和结束。
爱是一次争斗,爱是一场战争;爱是一段成长。
—— 詹姆斯·鲍德温 1924-1987S02E08
还有比姐妹怀抱里更令人安慰的地方吗?
—— 爱丽丝·沃克 (美国小说家)S02E09
所谓家族,就是所有从来没有家的小男孩小女孩们的一个家,而且只要每天太阳升起,他们就一直会不断地来。
—— 佩瑞·特尔 1987 S02E10
没有主线故事,片段化的呈现方式,其实按理说追剧的情绪会弱很多,但偏偏编剧又很会调动情绪,把程式化的套路铺展得很煽情——坎迪这个有点配,有点龙套,时不时还挺讨厌的角色,谁会想到她突如其来的死会成为所有人的泪点?
救生员小哥和布兰卡的艳遇,突兀也众望所归,兴致盎然的时候却又戛然而止。
这种只有初遇没有结局,以为会刻骨铭心偏成了点到为止的恋情线,不想抱抱布兰卡吗?
相比于第一季,这一季故事讲的还是差了很多。
即使抛开第一季新奇度的加成,单纯从情节讲,第二季的内容也少了许多流畅和连贯土子是这么觉得呗。
第一季的几条主线还蛮清晰的,布兰卡的自我回归和自我认同,以及对家庭的组建磨合,与妈妈的相爱相杀,与佩瑞的惺惺相惜,非常完整,而且三观奇正(这个剧最厉害的就是,颓靡表面下面的三观内核分分钟让人自省);达蒙的追梦线,简洁.向上.不狗血;哪怕是最狗血撕逼向的小天使angel的感情线,也很有趣味且drama得挪不开眼所有这些线索,都很丰富,即使线条很多,但是看了一季下来,感觉这些人的故事是很饱满的,而且各自为营个个是主角!
然而第二季这种感觉基本上就没有了,布兰卡的妈妈叫啥?
原谅土子真的记不住她的名字这个角色,在第一季多立挺的一个形象,在这一季都做了什么?
好像就是和布兰卡闹掰了一次,然后“弄死了”一个客人,只有这两个故事点还算突出,然后在所有事件中基本上就是在做人肉背景……这个角色最突出,其他角色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一季每个人物的故事总是集中到某一集或者某一片段,就导致总有一种某个人是在打酱油的错觉。
前几集,在第一季里绝对重头戏的达蒙,出现的意义就好像告诉观众这个角色还在,还有故事一样……整一季看下来,土子的感觉就是主角缺失,即使布兰卡都勉强在撑着主角的这个场子土子只是自己这么觉得。
细看下来,这一季有从一而终的故事脉络和凝聚点吗?
好像没有一个角色有。
就像现实一样,有时候你就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是都在往前生活着,盲目迷惑。
偶尔中间会出现一个让你脱离了轨道的人,为她的际遇分神,比如坎迪的死……但是事情结束了,回归自己的生活,继续前进,盲目迷惑。
可这终究是个电视吧这就是这一季给土子的感觉,不集中。
土子自己的感觉哈最让土子有点难受的是最后佩瑞和达蒙的小男朋友好上了??
这种撕法挺狠的,土子实在难以接受。
这部撕逼剧,虽然从第一季撕得就舍我其谁了,但那种撕总是有点撕完就撕完了,嘴里的话再恶毒,擦了口水照样是姐妹。
看的感觉就是爽就够了可这一次撕得,伤筋动骨啊……不是很喜欢这种狗血向的内部撕逼……但也只是土子自己的爱好而已。
虽然故事里面土子挺多不喜欢的地方,少了第一季的精致和惊艳,不过土子是个超级感性的一个观众。
一部剧,其实有没有什么问题不重要,演员不重要,甚至演技制作都不重要。
只要这故事讲的土子动情了,土子就喜欢,就会给高分。
所以,即使土子说了这么多的槽点,这部剧有同样多的泪点确实也足够了。
只不过,希望现世安好,我们可以比以前做的更出色。
如果你喜欢看《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或者《宿敌》,那你肯定也会喜欢这部。
《姿态》POSE
第二季 | 共8集它们都出自FX,它们的编剧和导演也都是瑞恩墨菲。
《姿态》从海报到剧集题材剧集风格,都散发着浓郁的瑞恩墨菲风。
瑞恩墨菲是谁?
怕是美剧圈里最骚气最有才华的男人了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怪人,圈里的一个特立独行者。
他有多重身份,导演、编剧、制片人。
他的作品大多是限制级题材,而且都有两个重要的明显的特点,“大尺度”和“重口味”。
比如,为他带来金球奖荣誉的《整容室》,游走在软色情边缘,各种血淋淋的整容过程和千奇百怪的整容故事,让整容从医务风格变成了刺激性的娱乐。
让瑞恩名利双收的《美国恐怖故事》,更是将尺度和口味直接拔高了一个等级。
还有高度还原美国知名案件的《美国犯罪故事》,受到全球剧迷的疯狂追捧。
去年的话题热剧《宿敌:琼和贝蒂》,将昔日好莱坞女星的争斗搬到了台面上大撕特撕,给观众贡献一部超有料的女人撕逼大戏,这真的是太瑞恩墨菲了。
暴力、性爱、血腥,同性恋、变性、毒品......尺度不大就不是瑞恩·墨菲。
他的剧,能满足所有的重口需求。
连瑞恩墨菲自己都说,自己可能就是自己剧中的那些畸形怪胎“Freaks”角色的集合体。
其实,瑞恩墨菲自己就是一个已出柜的同性恋。
2011年6月17日,瑞恩宣布与相恋15年的男友订婚,现在都是有两个孩子的爹了他的作品中,也塑造了不少同性恋角色,几乎每部都和LGBTQ题材相关,他在现实生活中也一直致力于为LGBTQ人群平权。
他的新剧《姿态》中,更是找来了多位跨性别演员及变性演员一同演出。
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多跨性别演员主演,最多LGBTQ演员担任常规演员的电视剧。
瑞恩说,第一季中大概会有50多名LGBTQ角色出现。
50多名,也太Cooooooooooool了吧《姿态》第一季刚播出不久,口碑就炸裂了。
在豆瓣上拿到了9.2分,一万多人评价;前两天刚回归的第二季首集,豆瓣评分已经飚到了9.8,IMDb上首集拿到了9.2分。
其实《姿态》第一季刚播出的时候,天天就已经被震惊到。
虽然早就知道这部剧很特别,但万万没想到,这部剧竟然能骚断腿骚上天,称它为骚剧之王,我想没有观众敢反驳。
首集刚开始,随便几个镜头就能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浓烈骚气。
这些奇奇怪怪的姿态,其实就是折手舞,属于Voguing中的一种。
后来因为麦当娜Vogue舞蹈被大众熟知,蔡依林在其《美人计》MV里也曾用折手舞致敬麦当娜。
《姿态》的主角就聚焦着LGBTQ群体边缘人物,一群不被社会接受的人。
他们可能是同性恋、也可能是变性人。
比如,达蒙。
一个体魄强壮的黑人,但是却喜欢跳芭蕾舞,喜欢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他还是一个同性恋。
当父母发现他的性取向后,便把他赶出家门。
父亲给了他一巴掌,说:“你对我来说已经死了”
母亲说:“上帝给你那种病惩罚你,以后再也不要做这种恶心事了”,然后便把他的背包扔给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达蒙只好流浪露宿在纽约街头。
还有,安吉尔。
她是一个变性人,身上还长着小伙伴,正在努力攒钱做变性手术。
她和一个已婚并且有孩子的深柜男人有了关系。
但是,这个男人一方面被安吉尔的美丽深深吸引,另一方面却因为安吉尔变性人的身份而异常憎恶。
还有,布兰卡。
布兰卡本来拥有自己的小群体,她属于“丰饶之家”。
这里有艳丽凶恶的“母后”,痴迷跳舞展示自己的骚气男,还有一群喜欢跟风巴结母后的婊砸。
他们最热衷的事情,便是参加一个圈内的地下主题舞会赛事。
赛事包括变装PK,斗舞大赛等等,现场还有评委,一帮志趣相投的观众。
如果说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被边缘化,没有立足的位置,那么在这里,他们就是主角,舞台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的,他们可以尽情表现自我,放肆嘲弄狂欢,搔首弄姿,释放真正的自我。
但是,布兰卡想出的参加金点子总是被母后抄袭,还经常被其他小婊砸们嘲笑和打压。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
于是布兰卡便和母后当场决裂,她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一个传奇家庭。
和她同属“丰饶之家”的安吉尔跟随了她,她也无意间发现了同性恋达蒙,属于布兰卡的家族慢慢壮大起来,《姿态》讲的便是他们这群人的故事。
《姿态》的骚是放浪形骸的骚,夹杂着阴柔妖娆的气质。
尤其是在黑人小哥身上表现出来时,拥有着强烈的妖娆感和反差感,风骚指数和性感指数猛烈飙高,天天是看的目瞪口呆。
《姿态》的第二季,当然是更上一层骚。
故事方面首集就冲高潮,让人热泪盈眶。
这种剧也是世间罕见,和天天一起入坑吧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剧迷已关注,欢迎来撩
第二季相比于第一季更狗血也更鸡汤,总结了每集最后的标语,我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感动了吧。
姿态 第二季 (2019)9.32019 / 美国 / 剧情 同性 / 格温妮丝·霍德-佩顿 蒂娜·马布里 詹妮特·莫克 / 杰森·A·罗德里格斯 安吉莉卡·罗斯S2E1“沉默就是死亡。
” ——ACT UPS2E2“血缘不能组成家庭,有血缘的只是亲戚,家人是见过你好的坏的丑陋的一面之后,依旧爱你的人,他们是你选择的家人。
”——赫克托•克斯特拉瓦甘扎[舞会文化之父]1965-2018S2E3“每个人都想在这世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然后你想,如果能挺过这关,那你就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留痕。
有一些人会记得你的名字,这样你就已经在这世上留下了印记。
”——多利安•科里[异装皇后]S2E4“男同性恋有人权,女同性恋有人权,到底还要牺牲多少人?
社会才明白我们不是牲畜。
”——奥克塔维亚•圣劳伦特[变性者意见领袖]1964-2009S2E5“我是想让全世界知道,我们都是普通人,重要的不是肤色,是每个人的贡献。
”——阿尔文•艾利[美国黑人舞蹈家 舞蹈编导]1931-1989S2E6“为人须得常自提醒,吾性本善并非恶徒。
”——马龙•里格斯 1957-1994S2E7“我知道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为自己拼搏,为朋友拼搏,为社区里和你有共同经历的人拼搏。
为尊严拼搏,为更好的生活拼搏,总有一天会达到转折点,胜利和快乐便随之而来。
”——彼得•斯坦李S2E8“爱不会按照我们认为的方式开始和结束,爱是抗争,爱是战役,爱是成长。
”——詹姆斯•鲍德温 1924-1987S2E9“什么比姐妹的怀抱更给人安慰。
”——爱丽丝•沃克[美国女作家]S2E10“对于那些没有家人的少男少女来说,家族就是他们的家,像太阳每天都要升起一样,每天都有这样的孩子出现在这世上”——普雷•特尔 1987最后!
希望我们能像cindy那样更诚实的面对自己,希望我们可以更勇敢。
无数次害怕崩掉,比如看到Candy的葬礼那集,还有歌舞剧那里,甚至比如看到最后一集的Pray和Ricky的sex,都心头一紧,“不要drama啊”。
可事实证明整部下来效果非常好。
厉害的编剧会善用一句一词撬进观众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优秀的导演会一边把握住叙事节奏力一边又不动声色地用各种精彩技巧来让故事愈发引人入胜——Pose幸运地两者兼备。
第八集里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片段。
一个是晚饭吵架群戏,这场戏的张力够震撼人心!
看到有些评论觉得不能理解这场戏,我觉得如果理解了Angel吸毒这个设定意味着编剧要在人性脆弱面拿Angel开刀,(虽然我很喜欢Angel以及Angel和Papi,但是觉得如果有下一季的话,Angel会爆炸虐,希望被打脸)(看完第十集后的更新:被打脸啦!
Pappi太好了吧!
期待下一季!
)那就不难理解Angel在饭桌上的挑衅行为了——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又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害怕的她面对大家环绕着赞美着同龄人Damon,先是稍有妒忌,而后联想到自己。
其实可以把她向Damon挑衅的那几句话中的dancing换成model——嘲讽质疑Damon其实就是在嘲讽质疑自己。
被挑衅又被误解的Damon情绪激动,因而后面Damon和Pray的对峙顺理成章。
(不知道算不算过度解读,欢迎讨论)再说影视作品本身就有外向性,Candy葬礼煽情和歌舞剧都忍下来的观众应该不会太在意最后这场矛盾杂烩吧hhh再一个就是孩子们都走后Elektra对Blanca说的一番话: If they don't grow strong enough to rebel, to reject you, to move away, then you're not raising men and women. You're creating parasites. ... I don't care if you're a Connedicut white girl, a Chinatown immigrant, or one of us. If you choose to be a mother, you choose to shape the world. Your children will truly appreciate you——when you're dead. Until then, you want gratitude? Get a puppy. 这段话经Elektra口中说出真是再合适不过,洞察世事又潇洒坦荡,最后还不忘撒上一小撮刻薄【扶额。
正如大家说的,整个第二部都非常好哭,看到这里时我真的泣不成声,因为想起初中时妈妈和我说她终于体会到汪国真的《慈母心》里“盼望果子成熟,成熟了又怕掉下来”的心情。
因为题材,看Pose很难不去联想The L Word和Sense 8,都是各种意义上的少数群体的群像,但在叙事方法和内核侧重点上又各有千秋。
(好像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啊...)不过不管怎样,Pose 2 都优秀地跻身我的TV Series TOP5啦!
这部剧包含了太多,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歌舞,黑人,LGBT。
你能看到社会对于黑人 跨性别者的歧视,又能看到他们独自组建成大家庭的温暖;你能看到从小被赶出家门的青年,又能看见葬礼上最终的互相原谅;你能看到 在那个AIDS刚被发现的年代 他们是惶恐的 社会还认为其“罪有应得”,但你也能看到他们去教堂抗议,在集会时大声地喊着“Fight Back Fight AIDS”在每周夜晚的舞会上,每一个人都是那么自信地 在灯光下闪耀着,这是他们的Vogue文化。
就像当《Vogue》这首歌出世一样,就像当黑人模特终于走上杂志封面一样Silence=Death,We need to ACT UP,And to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is gonna be alright.To POSE.
本季时间设定将往后来到1990年代,从麦当娜的《Vogue》发行的那一天开始,继续纽约城voguing的故事,“舞厅”群体走入流行文化和主流,Evangelista之家也必须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
第2季也将更多涉及第1季笼罩的阴云:HIV/艾滋,将更多看到病魔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医疗,以及作为黑人和拉丁裔无法得到相应治疗,意味着什么。
我个人感觉第二季属于是高潮,我也是在第二季逐渐懂得了这个community ,house ,这个ball , 对LGBT意味着什么。
天性如此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无法选择自己的家人和家庭,被家庭斥责打骂,抛弃和拒绝。
社会最底层,没人关心没人爱。
但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同类,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做自己,还能得到掌声和支持,生活又有了些意义。
在这里,可以找到新的家人,自己选择家人,相互支持和陪伴!
相互懂得!
最让我感动的点是,LGBT大多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在这里组建家庭,把别人的抛弃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和照顾,让整个community 传播爱。
爱里面的每一个角色。
比第一季逊色很多
我希望女同、女變性人也有同等待遇。
姿态第四集五句台词中必有一句喊口号!拍得也烂到不想看下去。
超drama又莫名抓人!!!十分才能表达!and love isn't love,until it passed。又一季完结,最后的舞会简直完美,互相赞美的温情让人又哭又笑,布兰卡又带了两个孩子,被生活虐待的人却最有人性,哭到不能自理。
一集一碗鸡汤,但还算好喝
8/10,麦当娜偷走的文化。
搞不清这剧是在为少数群体发声,还是在抹黑他们。他们面临的难题确实体现了他们的困境,却很少体现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艾滋了,就和小年轻互相安慰一下。被富爸爸抛弃了,就去做富m的女王。在gay吧被歧视,信誓旦旦地说要改变现状,结果就是去挨打。他们疯狂的舞会仿佛灰烬中的点点星火,是世界最后的安慰,在第二季也被淡化了,只留下俗透的爱恨情仇。
第二季太刻意,瞬间low了不少
浮夸了点儿。
今夜,我们纵情笙歌,我们不惧岁月漫长
很遗憾,变味了,半集弃,现在看到欧美那套伪民主的东西就反胃
绚烂的辉煌终究是世间一瞬,如何在夹缝中求的生存并向上才是整部剧的重点
Stop killing us!简直振聋发聩!直击心灵!我热泪盈眶!
silence = death
立意、整体会比上一部好
高开低走,开场进入了更为严肃宏大的叙事,以为会聚焦于90年代的aids恐慌下的community,没想到演变成圈地自嗨,这种更加私人化的表达从抒情到滥情。女主的设定成了彻底的圣母,无私到失真的地步。
0901:还以为只有8集,幸亏溪哥仙人指路。在连看两部有跨性别元素的电影后补完,感觉九月充满T能量。E09是个欢喜番外,Adrian简直梦幻。E10终于重上巅峰,加点分吧,不想拖这剧后腿。四星半。Papi怎么一直都那么可爱!越来越爱他们了。//0812:有足够的惊喜,也有太多意料中的懒笔,Angel走向成功的初期反应与路数,直接复制给Damon和Ricky,至于SM意外这些事件本该是大爆点,结果过于潦草……也许总觉可以期待更多。毕竟,再俗套,再抓马,依然会为这群蝼蚁感到骄傲,敬佩他们被摁在谷底再久,也还留有那一口气。平日鸡飞狗跳地闹,一旦有事,就是一致御敌的联盟,热血又感动。看到某个姐妹死去那集,难过到爆。看到Blanca从季初的人丁兴旺到季末的门可罗雀,同样如此。
我不敢相信,美国已经拍出这么伟大的关注少数群体的作品了,而我天朝却连普通大众的「小小的愿望」都不给实现……
blanca是张桂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