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香港街头,一盏路灯在薄雾中晕染出暖黄色的光晕,陈奕迅饰演的Galen拖着影子穿过空荡的街道,西装口袋里藏着亡妻的药盒。
这一幕像极了王家卫镜头下的都市寓言,却在《短暂的婚姻》里被折叠成更私密的褶皱——婚姻在这里不是契约,而是一场与死亡同频共振的量子纠缠。
一、 缺席者构建的在场 整部剧的叙事如同被抽去主干的藤蔓,缠绕着三个未亡人的呼吸。
Galen在顶楼搭建的玻璃花房,是献给亡妻的太空舱,每一株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在替他完成未尽的对话;Melena在丈夫出轨的废墟上试图重建尊严,却在深夜的钢琴声中听见自己灵魂的裂纹;Terry用房产经纪的圆滑丈量情感,却在老宅的天井里被月光照见内心的荒原。
陈奕迅的表演像一把钝刀,将丧偶之痛切割成无数个日常的切片:整理遗物时突然僵直的手指,闻到香水味时瞳孔的轻微震颤,在旧唱片店门口驻足时肩膀下沉的弧度——这些身体密码比任何哭喊更具穿透力。
二、 空间的拓扑学 何湾道的唐楼成为全剧最精妙的隐喻装置。
垂直叠合的楼层构成情感的莫比乌斯环:天井里垂直悬挂的晾衣绳如同命运的五线谱,雨水在铁皮屋檐敲击出即兴爵士,老式电梯的齿轮咬合声恰似婚姻制度隐秘的叹息。
导演用希区柯克式的纵深镜头将空间压成情感的压力舱:当Galen和Melena隔着三层楼的距离仰望同一片星空时,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生长出普鲁斯特式的追忆,那些被生活磨损的浪漫在垂直维度获得重生。
三、 陈奕迅的声影炼金术 作为贯穿全剧的灵魂配乐,《谁来剪月光》的旋律像液态的银渗入叙事的肌理。
当Galen在深夜弹奏亡妻未完成的乐章,陈奕迅的烟嗓在钢琴键上摩擦出星火的温度,让人想起《K歌之王》里那句"我唱得不够动人你别皱眉"——二十年过去,那个在情歌里横冲直撞的少年,终于在戏剧里完成了向深水区的泅渡。
他在天台独白时脖颈暴起的青筋,在茶餐厅吞咽菠萝油时喉结的颤动,这些微相表演与Eason式情歌的咬字处理形成镜像,证明好的演员与歌手共享同一种情感解剖学。
四、 现代爱情的考古现场 编剧将婚姻制度放置在人类学显微镜下:Melena丈夫的出轨不是道德崩坏,而是都市人对抗存在焦虑的拙劣仿生;Terry对Galen的嫉妒源于中产身份认同的脆裂;而Galen与Melena的暧昧,实则是两具受伤灵魂在创伤记忆中的拓扑重叠。
当Melena说"婚姻最理想的状态,可能是在对方死后,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爱他",我们突然惊觉:这个速食爱情时代,或许需要借助死亡的绝对性来为情感保鲜。
片尾镜头里,Galen在伦敦街头与Melena重逢,背景是特纳画作般氤氲的天光。
没有拥抱没有对白,只有陈奕迅嘴角扬起0.3毫米的弧度——那是经历过黑洞的人才会懂得的引力微笑。
这部剧最终教会我们:真正短暂的或许不是婚姻,而是人类在时光洪流中试图凝固永恒的徒劳姿势。
就像Eason在《沙龙》里唱的那样:"留住温度速度温柔和愤怒,凝住今日怎样好",当镜头定格在何湾道唐楼斑驳的砖墙上,我们终于明白:所有未能圆满的爱情,都是写给永恒的情书。
虽然是很好的故事,但还是能猜到结局。
按情节发展,就算Terry没有出轨,就算Galen与Melena没有伦敦那段相处,Melena爱上Galen,也是必然的事。
留意两个细节:第一个。
第二集天台烧烤那场戏,Terry用夸张的语气说,“Melena的家务,真是一流!
”。
在他看来,这是对妻子的称赞,但听起来更像是在谈论一件物品的功能,类似,“这个锅煮菜,真是一流!
”,“这个刷子刷马桶,真是干净!
”。
Melena在Terry眼中,一直是被物化的。
所以后面有个情节,Mel熬夜工作第二天睡过了没有去接孩子,Terry电话过来也是披头一顿责怪,对Mel为什么会困到睡过头以致忘了接孩子则是没有一句关心。
对比Galen,在天台说起后悔让妻子辞职照顾孩子,说孩子早晚会长大,应该让妻子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该为孩子牺牲太多。
说真的,全职了3年的我隔着屏幕听到这句眼泪都马上下来了。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辛苦和牺牲。
Terry在意的只是Mel担任妻子和母亲的“功能”,而Galen,则会关心Mel想做什么,鼓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二个。
四人餐厅饭局那场戏,Terry说起Melena以前开车撞车的糗事当餐桌谈资,Galen则说如果妻子把自己的豪车撞了,也不会责怪妻子,因为人的感受比物品重要。
Terry后来之所以恼羞成怒说Galen有病,大概因为,要不是Galen这番话,Terry这种将妻子的感受看得比死物还要轻贱的态度,Melena会一直不觉不妥吧。
最后Melena跟Terry坦白她爱上了Galen的时候,Terry第一反应是觉得因为Galen比他有钱,所以Melena跟Galen在一起才比和他在一起快乐。
他不明白的是,Melena之所以爱上Galen,是因为在习惯了被物化对待了多年以后,Galen给了她真正的尊重,让她做回自己,而不是丈夫的妻子、儿子的妈妈。
故事里Galen在Melena身上找到的,只是亡妻的影子,但Melena在Galen的帮助下找到的,则是曾经丢失的自我。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Galen能成功抽身离开,而Melena则爱上了Galen无法自拔。
PS. 对于Terry跟他那些出轨对象说他很爱他的妻子,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作为他这种从草根奋斗到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深明离婚的经济和声誉成本,他爱的只是一个持家有道的妻子于他的效用,而非妻子本人。
导演把Melena这个角色设置得也是够完美的,颜值身材在线,文艺还好脾气,但人毕竟还是有感情的人,有这样的丈夫,精神出轨也是情有可原。
悲伤前段时间在了解一些历史方面的东西,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最广为人知、被人记住代代传颂的都是悲剧英雄”。
像项羽、辛弃疾、屈原、苏轼、李白。
为历史和文学做出贡献,当然是青史留名的基础。
让他们更广为人知则是因为他们人生的不如意。
听起来,悲伤比乐观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人人都有不如意的经历,投射在历史伟人,发现他们也是在不得志的人生中度过。
对我们普通人是莫大的安慰。
一个已经去世的妻子,一个和妻子品味相似的邻居。
到底爱的是谁真的很难说。
现实中也有钱解决不了的琐碎,怎么拼得过带着愧意的回忆。
投射听说过一段劈腿的故事,优越自我的女方,事业上升的男方。
男方劈腿了一个空姐。
事情败露,双方分手,没过多久男方和空姐也分手了。
听起来很容易理解,男方如果对这段关系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女方过于自我的表达,劈腿一个善解人意的女性来自我满足。
与其说是另寻新欢,更有可能只是潜意识在补全感情需求。
人太了解自己,也太了解自己的不完整。
上学的时候比成绩,工作了比收入,家庭了比小孩、比收入、比眼界。
一种说法,这种现象发生,因为人类本能的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完美。
还有一种说法,说因为人类本能觉得自己不完美,有欠缺。
因为抱着对回忆的不停反省。
太太如果少辛苦点,可能不至于这么早过世。
太太如果工作或接着念书,可能人生的遗憾能少些。
投射到Malena身上。
可能太太在世时,他也未必是多么完美的丈夫,也会因为撞车说几句,也会因为工作缺少陪伴。
短暂Malena的婚姻也未必很糟,虽然有过动摇,有日常的小吵小闹。
只要站在某个时间点,往前后看,对过去的幸福还不满足,想再跟身边这个人互相陪伴的生活下去。
看片全程觉得,这网剧像是专门为陈奕迅新专辑配的。
不仅情节能和歌曲搭上,歌词也和画面搭上。
这么短小的网剧,能把故事讲完整之余,情绪还能传达到。
配乐当然功不可没,更重要演员的表扬很到位。
ps好喜欢女主的长相,清新怡人,95年的女孩演中年危机。
想想又有很多大龄在演少女。
嗯,都很考验演技。
生活里的破事,滚滚滚。
回忆过往,种种浪费时间。
向着阳光,冲冲冲!!!
“如果深爱,再长久的婚姻也会觉得短暂”想起实习时,一个同学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分开后,男人会比女人更容易开始另一段感情。
母胎solo的我当时是认同的。
而后来觉得结婚前,谁会更容易开始取决于受伤的轻重程度,与性别无关。
婚后呢,我从前一直觉得彼此很相爱的人,倘若有一方有天消失了,留下的人会因为深爱而孤老吧!
而沈奕斐老师的视频里说,如果婚姻给彼此是正向的能量,那留下的一方至少在一年后会有开始一段新感情的渴求。
“如果你决定搬离一个地方,就不要和那里的人产生新的关系。
”但人又如何控制得到呢。
我想起我每次换城市,都热烈而谨慎,有些朋友换了几个城市仍有联系,有些就像是默契或默认放弃,离开了就“低头不说一句”。
当然可以很讨人厌地分析Galen与Mal关系的不对等,无论是经济能力、情感状况或者其他,你不得不承认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人的自由度,因此较不自由的那位会不得不“被逼”问出那样难堪的问题:你有冇中意过我?
他答,是柔情,他不答,亦是保护。
那一刻她难得露出渴求执念的脸,那一刻,最不似阿敏。
活人,怎斗得过逝者。
遗憾当然是这部剧太短,应该至少用六集,或八集,或十集来说,这样,很多地方就不仓促,很多话会更自然。
可它需要表达一种“着急”,Mal式的着急,人到中女,求证爱,求证魅力,求证自我……她活在如悠波球般透明又紧绷的压力束缚中。
而Galen是那么松弛,他只是不停在走,不停在走,他可以只在何文田区来来回回,但也可以不如意就搬回伦敦。
他有的选,Mal没有。
这太惨了,但也只能如此这般。
我以为结局里她见他回来全然是幻觉,她在被道歉的老公哭着抱紧的那一刻,唯一的选择是释怀。
她当然可以继续投入设计工作中,那部分的自我无坚不摧,不过感情生活上,她最好的路,也仅仅是了悟。
有时候中年难题之所以是难题,就是无解,潇洒利落未必对, Cece说的,一个人带孩子,好难。
拖泥带水当然也折磨,只能恢复一派天真地相信“重新开始”式的咒语,将自己高看一眼,当成特例,歪歪斜斜却努力地往下走。
说什么婚姻短暂,说什么金婚甜言,剧中每位,也都没法实现,我倒觉得他在公园找她时说的那段才算现实情话:对方是光,是清风,是慰安。
仅限于此,不溢不满。
婚外情短暂过婚姻,婚姻短暂过生命,一生会遇见许多人,你也不必自我苛责,捧出一杯水,告诉对方自己不是湖泊河流,更不可能是澎湃大海,如果ta还是奋不顾身扑来,那请短暂,轻轻,适可而止地相爱。
很舒服的感觉,很自然,很生活,告诉大家爱,真爱婚姻与否的区别,但还不怎么适合现在的我,可能是没什么共鸣。
看到结束居然更多在想,男二的感慨有钱与否,是医神和儿子的对话,其实钱本来并没有影响爱的多少和生命的高低,但如果存在富裕度这么一个计量单位,更多是在精神和灵魂吧,因为经济富裕,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体验人生,积累下更多的智慧,可传教的财富与智慧,这些区别,是在的。
所以我是在妒忌吗,我是在埋怨吗,家庭无法选择,但其实我拥有很多很多爱,但是人总是那么贪得无厌…而我是可以选择我的下一代是怎样,是吗?
如果这样的想法发生在雨季花季,那是多少青春的疯狂,还是奋斗的动力?
没有如果,不要忽视你自己手上的力量,好吗?
Most people dream of being special.She is the only person I know who struggles to hide the uniqueness.She will easily lose in the crowd unless you're standing in a still and boundless space that her light radiants fill up the space.She gives me peace.
一开始觉得虽然节奏缓慢却非常小清新,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不知道具体哪个点惹到我了,激发了我好久没有的吐槽欲!
(刚看了吴宇森的《追捕》非常想吐槽我都忍住了呢!
估计借本文发泄一些再留一点接着吐《追捕》)思绪杂乱,那就一边看一边吐槽吧女主睡过头忘记接小孩就要被老公骂的人居然说去伦敦就去了?
男主不想去任何需要交通工具地方的人说去伦敦也去了?
作为室内设计师,女主家里的摆设肥肠地一言难尽。
女主放在娘家工作室舍不得丢的模型还能再简单点?
这个水平就不要出去害客户了吧在乎一个人就添加她所在地区天气预报的梗太俗烂吧。
(我承认我受过伴侣添加其初恋所在地天气预报并时不时拿出来关注的伤。。。
)男主你就算知道别人老公出轨也不代表你可以把人弄到外地然后突然出现在别人酒店趁虚而入啊喂“孩子只是失去了妈妈,而我没了伴侣,他会康复,我不会”大家看看这是什么p话?!
伴侣你可以找一打,妈妈只有一个啊!
啊?
啊啊!
前一秒还在看中医跌打,担心不能握笔影响设计图纸,下一秒就打篮球几个意思?
想显示你能文能武还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伦敦一直蓝天白云几个意思?
又说工作出差什么的,两个人在伦敦旅游观光坐公交压马路再去母校缅怀顺便上个厕所是几个意思?
女主上洗手间男主就多等一下嘛,指个路回来看不到就走开上演走散寻回戏码几个意思?
在走散的地方等难道不是常识?!
上个厕所手机就被偷了,伦敦校园治安这么差吗?
好嘛导演强行安排男女主角走散是为了让男主描述女主特征,但你跟保安说走失的人笑容甜美,会因为无聊的事傻笑,鹤立鸡群却拼命隐藏自己的独特性blabla。。。
这对寻人真的有用?
手也牵了,啵也打了,准备啪啪啪时一直主动的男主却对好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的女主说sorry不想搞到件事复杂,EXO ME?尼玛整件事不就是被你搞复杂的?!
男主一走就是几天也不照顾小孩,回来之后两句不和就对儿子大发脾气掀桌子,三句不和就揍人老公,那你平时装什么孤独忧郁斯文内敛啊?
“我知道你喜欢待在天台是因为这里离天堂最近,最接近你太太”、“我的婚姻很短暂只持续了60年”和“有的人虽生犹死,有的人虽死犹生”这些话真是矫情到不生不死!
请编剧赶快联系张嘉佳结为异性兄弟当然这部片子还是有优点的--陈奕迅把声,不论旁白还是演唱都是之前李幸儿&AGA《一加一》(剧场版)里陈奕迅的旁白就惊艳死了,这次5集加起来真是可以听个够!
那个,Eric Kwok!
好好当你的音乐人!
干嘛来演戏啊哈哈哈
最近几年,有关港剧没落的说法甚嚣尘上。
给大陆观众留下无数童年记忆的亚视,倒闭了。
曾经缔造香港大半个娱乐圈的TVB,没落了。
那些熟悉的剧集,《大时代》、《射雕英雄传》、《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金枝欲孽》……几乎都只停留在记忆当中。
纵观今年的港剧,能给笔者留下印象的也不过只有两部:顶着前作光环的《使徒行者2》,雷声大雨点小,口碑后继乏力
聚集了一帮香港老戏骨的《反黑》,甚至连7分的标准都不到。
笔者作为一个看着港剧长大的剧迷,看着港剧逐渐变得小众,内心是多少有些惋惜的。
好在最近终于出了一部港剧救市之作,让笔者重新找到了追剧的动力——短暂的婚姻My Very Short Marriage
豆瓣9.1,这个成绩在近几年的港剧中史无前例。
创造口碑神话的并非大家熟知的TVB,而是香港的一家免费台ViuTV。
这家创办了才一年多时间的香港电视台,在最近两年的港剧圈声名显赫。
ViuTV的创作方式一改过去TVB出品港剧的“短平快”制作模式,而是有些类似于韩国的tvN的制作策略——剧本创新,题材尖锐,追求电影化的质感。
去年这家电视台制作的一部《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在豆瓣上至今保持着8.9的高分。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 /剧照在这部剧中,没了传统TVB大是大非、大喊大叫、大爱大恨的套路。
它讲的只是爱情生活中所有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的小事,真实琐碎、残酷贴切,一如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爱情故事。
整部剧略带日系的画风,强迫症式的构图,大量的细节留白,性冷淡的色调,让这部剧成为2016年的港剧黑马。
在港剧没落的今天,ViuTV更像是在探求港剧的未来。
这次的《短暂的婚姻》是部短剧,总共五集,每集就二十多分钟。
剧看下来,也就2小时不到的样子,却道尽了爱情与婚姻的本质。
最关键的是,它所选取的确是港剧中很少见的类型:音乐剧。
是的,这部剧不止好看,而且好听。
这一切的魅力都源自于海报上的那个男人——陈奕迅。
说起陈奕迅,不用多废话。
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歌神,KTV男歌手里要数他的歌被点次数最多。
除了K歌之王的身份外,作为演员的陈所长也曾出演过不少经典角色。
所以这部剧中的一大亮点首先是配乐,每过几分钟就会有一首Eason的歌。
而且陈奕迅的旁白声音简直苏炸,简直就像在阅读一部清新的小品文。
有时你钟意一个地方,未必是那条街特别静,那里的树叶特别绿或者那里的人特别友善;有时你喜欢一个地方,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回忆
这段独白贯穿了整部剧,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一个游离在现实与回忆之间的中年男人的孤独与伤感。
正如那个显得有些随意的片名《短暂的婚姻》一样,该剧故事也很简单,所讲述知是一段很纯洁的婚外情故事。
是的,居然是一段很纯洁的婚外情。
有关两个中年男女的暧昧,但整部剧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克制。
甚至克制得有点乏味,有点压抑。
它没有那种大喜大悲的浪漫,没有刻意营造的戏剧冲突。
但它又有很多欲言又止,给予观看者很多想象。
故事开始于一栋很古旧的三层楼房。
陈奕迅饰演的Galen,是一个带着儿子的单身爸爸。
在这部剧中,陈奕迅一改过去的鬼马形象,饰演了一个很丧的男主角。
这个角色很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卡西·阿弗莱克所扮演的男主角一样,也同样是活在阴影中的中年丧男形象。
妻子去世之后,Galen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无法自拔。
他辞职在家一年,与儿子关系很差,只能交给佣人代为照顾。
他时常独自徘徊在香港的马路与街角,在夜深人静的小巷来回踱步,或走到天台凝望远方,神情孤寂哀伤。
他活得像个幽灵一样。
直到,他遇到了新搬来的邻居Malena(蔡思韵 饰)。
Melena是楼下新搬来的租户,一位年轻漂亮的家庭主妇。
因为丈夫不希望妻子出去工作,所以Melena便辞去设计师工作,而专心成为全职太太。
一次在楼顶晒衣服的时候,两人偶然相遇,但也仅仅只是礼貌性的打招呼。
Galen为了避免睹物思人,于是决定买掉房子,移民去英国。
正好有着买房打算的Melena于是带着糕点去探访邻居,顺便看了下房子。
简单的交流中,Galen却开口闭口都是「我太太」。
这让Melena开始注意到这个寡言的中年男人。
同住一栋楼,难免有见面。
几次邀请之后,Galen参加了Melena和朋友之间组成的烧烤聚会。
闲话家常之中,Galen说起自己的妻子曾经在台湾读书,而Melena正好也是在台湾读的大学。
Melena的丈夫理所当然地认为,妻子辞职照顾孩子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妻子的评价也不过一句:她真的是个主妇,做家务一流。
而Galen却说起自己的妻子——如果再有机会,一定不会让爱人那么辛苦,不应该为了孩子放弃太多。
而Melena呢,他有一个表面上很爱她的丈夫,但实际上却经常背地里花天酒地。
丈夫甚至会因为妻子刮坏了车,而大发脾气。
但是Galen却半自嘲半安慰的劝她:可能我也不物质吧,所以会开心点,车刮花了又如何,我有买保险的。
就这么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相互熟络起来。
Melena每次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再让Galen伤心。
而Galen也渐渐地发现,Melena已经走入了他的生活。
Melena的感觉像极了他过世的妻子。
喜欢一样的电影,有着相同的品位。
他注意到Melena曾经很热爱设计师这份职业,于是主动给她介绍工作。
与Malena的相处让Galen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
他开始尝试许多曾经认为自己不会再做的事,对她的的感情似乎也开始变得复杂。
Malena要飞往伦敦去帮人设计房子,Galen就为她精心准备攻略。
甚至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在Malena得知丈夫出轨,最无助的时候,Galen会突然出现在伦敦的路口。
尽管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安慰——恰好有事来伦敦。
我就住在对面,顺道来看看你。
失意又失落的Malena上前紧紧抱住了到Galen。
如果按照言情剧的套路,两人现在的感情已经水到渠成。
但是不走寻常路的编剧却始终克制着这场婚内出轨背后的情感。
两人只是在河边聊天,聊起Galen是如何度过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当晚,两人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
但Galen却无法确定自己与Malena之间的感情:我喜欢你。
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喜欢你,还是喜欢像阿敏的你?
一直到剧集的最后,编剧始终没有给出答案。
Galen最终带着儿子搬走了,而Malena之前负责设计的房子就是他们在伦敦的新家。
可以说,这个结尾升华了整部剧的质感,让这个有些老套沉闷的故事不再流俗。
在很多婚姻爱情题材的电视剧里,编剧和导演总是热衷于讲述男女主角“相遇”和“相爱”桥段,而《短暂的婚姻》却讲的是爱情里最复杂也最难以捉摸的那种男女暧昧纠葛。
本来是一场中年男人的婚内出轨,但这个俗套且敏感的题材却硬是被导演拍成了小清新文艺风。
Melena跟丈夫之间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这段婚姻很短暂;
Galen的妻子意外去世,他的婚姻也一样很短暂;至于Galen和Melena之间的这场精神出轨呢,也注定不能长久。
以前总听人说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样的话,但看了这部剧才明白,那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就像剧中结尾,陈奕迅所讲述的那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一样: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伯,为他太太办丧礼。
他第一句就说,我的婚姻很短暂,只维持了60年。
当看完整部剧,再回首这部剧的剧名。
观众才明白,所谓的《短暂的婚姻》的含义——如果深爱,原来再长的婚姻都是短暂的
有些婚姻结束,是其中一方离席,有些婚姻结束,是两人不再同心,究竟哪种结束才最可怕的,是虽死犹生,还是虽生犹死?
《短暂的婚姻》虽然是一部只有5集,每集二十几分钟的剧,但让人看到了把婚姻长久维持下去的不容易。
对亡妻念念不忘的鳏夫Galen,貌合神离的夫妻,丈夫Terry为寻求刺激而出轨,全职太太Melena精神出轨,虽短犹长的爱情,因果循环的感情,谁又能放过谁。
Melena第一次遇见Galen时,Galen在她心里就与别人不同。
对于Terry来说是,他爱Melena但并没不影响他睡别人。
Galen是对亡妻念念不忘,失去了才想到她的好,才会对与妻子相似的Melena心动。
人步入中年,家庭、工作、生活要怎样去平衡?
我们忙着努力生活,每天上下班,经营事业照顾家庭,但是忙着忙着就忘记了,所有的事情都会结束的,人与人的关系也需要维护。
当你把一切看作理所当然,那么危机也要来了。
近几年不管是明星还是现实生活中,离婚的人越来越来越多,为什么曾经如此亲密的两个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呢,也许就是,大家习惯了维护表面的平静,却忘了你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那么危机也就来了。
01女人的死心是在生活中的小细节中攒够了失望,男人则是只要有诱惑就够了,所以女人是由心至身,而男人则是由身至心。
验证一段婚姻是否幸福,一个家庭是不是还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只要看两个人的相处细节就知道了。
Melena和Terry的婚姻早就失衡了,而Galen的出现不过是一条导火线,让所有隐藏的矛盾都提前爆发了出来。
当你开车撞了柱子,而对方只是关注车子损坏程度,责骂你把车撞了,那么不管事情过了多久,你依旧不会忘记当时的心寒。
在Terry说妻子Melena撞车事件中,闺蜜戏谑着总结经验:“如果一个男人,你弄花了他的车都不骂你,那才值得嫁。
”丈夫Terry还一脸无所谓时,Melena只剩下了尴尬的笑。
大家在天台举行烧烤聚会闲话家常时,丈夫Terry对Melena的付出没有任何体谅和心疼,只是说了句,她真是个主妇,做家务一流。
在Terry看来妻子Melena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处理各种事情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太太和爱人。
当情人想要更多时,他也只是怕破坏了自己舒适的生活,对情人说:“听着,我很爱我的老婆,如果你想生事,现在就完了吧,我们好来好去。
”你看,Terry是多么的虚伪啊,他并不爱Melena,他爱的只是自己,所以当他发现Melena喜欢上Galen时,忙着求原谅说自己错了,不愿意离婚,想要重新开始。
对Terry来说,妻子是一流的全职主妇是他炫耀的工具,有情人是他证明自己的魅力工具,有了钱和权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成功的人。
Terry就像是个小孩,努力炫耀自己手中有什么玩具,却忽略了Melena,她不是一个工具,她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Terry和Melena是虽生犹死的婚姻,两个人共同维持一个家庭,但是这个家早就失去了平衡,两人心不再相同。
所以,Melena对Terry说:“在知道你出轨前,我已经变心了。
”不爱了,假装爱,努力维持一段婚姻难,还是结束之后的生活更难?
继续,难,结束,也难。
02喜欢很简单,但若想长久的维系一段感情太难了。
Galen深爱着阿敏,一直在怀念着她,后来遇见Melena对她有所不同,也许是因为Melena和阿敏太像了。
所以在最后Galen才说,我有喜欢你,我只是分不清,我喜欢的是你还是在你身上找到的阿敏。
换种角度来说,Galen也是全程在利用Melena,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阿敏的影子,所以才帮她找工作,希望她不要总是围绕家庭转,委婉的提醒她注意她老公Terry。
Galen对阿敏有愧疚、后悔,只因为阿敏生前也是把过多的经历放在了家庭上,所以才会有Galen后来说的,其实小朋友始终会长大,不应该为他们放弃太多,他们早晚会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应该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剧中Galen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阿敏多么让他难忘,但相爱且能够一直走下去太难,所以他才会念念不忘,一直想着念着一个人。
感情的因果轮回饶过谁呢?
Galen对阿敏有愧疚,所以才会帮助Melena找到自己,重新捡起她的梦想,而不是一直为家庭为孩子失去自我。
对于Melena来说,Galen是理解懂自己的人,他们有那么多话题可以聊,所以她也开始不断忽略Terry,甚至是在知道Terry也并没有太多的愤怒。
喜欢一个人,会不断发现他身上的优点,不喜欢了,才会放大一个人身上的缺点。
所以Melena才会不由自主的关注Galen,发现Galen比Terry好太多了。
你可以骗别人自己与他没关系,你可以假装不喜欢,但是你骗不了自己。
03遇见一个让你念念不忘的人,难吗?
不难,难的是一直爱着一个人,难的是在一起。
Galen对阿敏念念不忘,但天意弄人,他只能怀念却不能一直在一起。
Melena对Galen心动念念不忘,但时间不对人也不对。
《短暂的婚姻》这部剧虽是一句讲述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的故事,但是让人看到了中年人婚姻生活的难。
结婚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婚姻生活却是长久的。
一间屋能否成为一个家,由家私到陈设,由颜色到气氛,每个细节都很重要。
但婚姻保障的是法律上的利益,而不是情感上的不消散,它无法控制一个人的爱与不爱,能控制的是人。
同样的,爱不一定能在一起,不爱也不一定会分开。
如若不再相爱而相互厌弃,时间短也是度日如年,彼此相互折磨;如若深爱,无论婚姻有多长久,还是会觉得很短暂。
所以哪种婚姻的结束更可怕,是虽死犹生还是虽生犹死?
个人喜好
周末要去看舞台劇版了,才想起補完電視劇。為最後一集多加半星。之前嫌棄英國戲份過分狗血,但由來是這麼殘忍。陳奕迅演得好;不過為什麼每集配的都是清新治癒系的國語歌?:)
出轨可耻。过不下去了也可以先离婚。这话对那两口子都适用。
女主长相舒服
“她长发及肩,但是她很可能已经扎起了马尾,她不安时就会这样做。她笑容甜美,会为无赖的事情傻笑。很多人都希望能鹤立鸡群,只有她拼命埋藏自己的独特性。她在人群中不起眼,只有在安静、空旷的地方,你才会发现她散发的光芒十分耀眼。她让我内心平静。”
又是一出细腻的人生小品,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家庭。陈奕迅是影帝。
如果是出粤语专辑就更好了 蓝宝石的夜空
好看在哪?故事情节很俗套,一点转折都没。陈奕迅从头到尾很丧的存在,女主是唯一我觉得又美,演技还算在线的存在了。这个剧拍的意义是??给陈奕迅粉丝刷屏用的吗?
没有推荐那么好看,无聊老套
“所有人都在试图证明自己鹤立鸡群,只有她在掩藏自己的独特性……她让我内心平静。”
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地方,除了eason的歌...... 这是拍个了大型mv吧,不过故事性太差了,最后一集简直烂到没有底线。 / “我们每天营营役役,就只是为了等候人生的不测。”
明年陈奕迅不拿视帝我吃屎。
神奇又尴尬嘅剧情 强行宣传国语歌 Eason同Eric kwok你地D戏好屎啊 睇多次绿豆算了👋
从《玛嘉烈和大卫》开始,港剧的风格变了,或者说香港年轻制作人看世界的眼光、谈论和表现感情的方式变了。婚姻、恋爱,在忠诚和背叛之间有无数个深深浅浅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就是故事生长的地方。影视、小说,作品风格还是跟作者的脾性分不开。嬉闹戏做不到的话,淡淡的喜悦能不能做到呢?
是一方先离席无法走下去,还是两心难以走下去,究竟哪一种分离才更挠人。新专的歌和小短剧超配,这样深情的陈奕迅不只是在歌里。
3.3,喜欢第四集对着对讲机说出的话,和谁来剪这月光适配太小清新
差点忘了E神是个演员了,演技点赞!女主角像新垣结衣和柯佳嬿的结合,温婉柔弱小文艺,也有倔强决绝的时候。剧情概括不过是丈夫出轨,妻子恋上鳏夫的狗血婚外情戏码,不过导演处理的唯美克制,在决堤之前戛然而止,有《花样年华》的feel。EASON新专辑当配乐,听完5集也很尽兴。
陈医生反正唱歌也没突破没挑战了,干脆考虑考虑好好演戏吧,真是随便演演也好看的。故事简洁,人物定位清晰,对爱情的解读相当让人回味,5集长度让剧情节奏相当舒服,整体感觉很港味又很日系。女主自然清新,后来看过她的话剧《如梦之梦》,也很出彩。
原来对一个出轨又要脸男人最好的报复就是告诉他,在知道你出轨前我就变心了,他们最怕的也许不是失去,而是输。这部剧将一个有点普通的相遇娓娓道来,平静舒服,只有在Paradise Road 17的真相揭开时略有点震惊。对Galen来说,这场相遇像一场戏,他分不清究竟喜欢的戏中人,还是只是喜欢戏中人像他的心上人;对Mal而言,Galen是她的婚姻和自我的一面镜子,也是她的海市蜃楼,也许她也没办法分清,喜欢的是Galen还是喜欢他对亡妻的深情。喜欢一个人有时并不是完全因为对方本身,或许还有对方身上倒映出的自己的某些希冀、幻想。Eason在这部剧秀到了,果然每年都会重复喜欢上他呀~
故事可以更深更感动的,然而碍于篇幅。虽然搭载营销的方式不新鲜,但是很用心。吹哥念白无敌,演技也很让人入戏。第一集结尾处,男主GAY人就女主总是回避自己亡妻说道,“你认为不提起她我就不会想起吗,没用的。这条街这栋大厦、那些云、天空,我看到每件事物都会想起她”。讲真,一开口就泪目了。最后给《谁来剪月光》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