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电影,我看完一遍后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想再去看第二遍;而有的电影,即便看了N遍,依然会有想买票再看一遍的冲动,《浪浪山小妖怪》就是后者。
因为,我是真的被片中塑造的几个小妖怪的性格,还有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给戳到了心窝上。
浪浪山小妖怪 (2025)8.6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动画 奇幻 / 於水 / 陈子平 路扬知道和想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两年前看了《中国奇谭》。
客观地说,短片和新上映的长片虽然角度、立意和故事方向上有所不同,但我认为却都是寓意深刻,看完值得回味许久的佳作!
另外,我觉得某一些角度上,长片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看完短片后大家的“意难平”。
想必看过短片的,应该都知道,由于当时篇幅时长的限制,《小妖怪的夏天》只能侧重立意,而一些值得深挖的情节没法后续和展开;而长片虽然是和短片属于两个平行时空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长增加后,很多人物有意思的设定也相应地完善和展开了。
长片中主要围绕以小猪妖为首的四个小妖怪阴差阳错地也想扮成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而他们每个人物在大背景之下的个人设定也很有特点和有意思。
比如,在大王洞一直“混”不出个头,但却有一颗不甘平凡想当英雄的心的小猪妖;看似总被小猪妖“连累”,最后丢了饭碗整天因此抱怨的发小蛤蟆精;还有人不狠但话多到被主角“吐槽”话痨到台词都比主角多了的黄鼠狼精;和连“齐天大圣”都念不利索,见人就害羞的纯“i”人猩猩精。
另外,影片有很多能戳中的点:1、他们组队之前,作为“甲方”跟画师鸡提需求让其作画的时候,改了N多版,最后画师鸡都崩溃了,却为了“一把米”,继续点头哈腰的进行创作的时候,真的像极了现实中我们这些打工牛马,看得既搞笑,又有些辛酸;2、他们好不容易组成小妖怪版“师徒四人”后,随着剧情,从一步步看着他们组建,一开始连小孩都“哄骗”不了,到渐渐地不但“外型”上道,还真的在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到了为民除害,成为被一方百姓称颂的“大”英雄。
看着这几个小妖怪们的努力,会产生一种别样的共鸣;3、还有话痨黄鼠狼精,被他在影片中前后的“转变”戳到。
他的前后变化,真的像极了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也都是在步入社会后被社会历练,经历过一些事后,从年轻时的侃侃而谈,渐渐变得沉默寡言,把很多心事憋在心中;4、清晰地记得,我在第二遍看到小妖怪们拥有了一身不错“行头”,开始“正式”取经路后,看得我有些恍惚,恍惚的点在于,当时周围有小朋友也在观影,小朋友们看得笑的前仰后合,可作为大人的我,看到的却是小妖怪们努力走他们“想走的路”的不易,默默地流下了泪水。
总之,是真的很喜欢这部片,他虽然讲了一个“nobody”的故事,但是看着看着,会不自觉地看进去,而且真的会打内心希望,这几个小妖怪终能找到属于他们“喜欢”的路!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加油,“小妖怪们”!
加油,我们!
文本太弱了,梗很一般,画面还可以。
预告片之所以那么惊艳,因为正片的90%高光都在预告里。
人设都很薄,剧情推动很生硬,和小妖怪的夏天完全是两码事。
所谓的原班人马感觉完全不一样,平行时空故事其实就是换皮了!
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收割流量来的,上美影要是把他的ip都这么玩,我觉得他们可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
剧本:1分;(开头硬生生把乌鸦哥抬出场来混脸熟,各个地方的剧情推进完全没有一丝下功夫研究的痕迹,就很敷衍反正)人设:1分;(把小猪妖写成这样?
领导喜欢?
开头极其突兀!
鸡哥那里有点创意,但是不多,黄鼠狼可以置换成任意工具人,猩猩我一直不知道他为啥去取经?
大圣只会呵呵一笑,智商全靠屏幕前的观众脑补剧情,二狗人设倒是还行)画面:3分;(中规中矩)音乐:3分(最后飞升bgm那里,鄙人十分出戏)虽然蛮失望,综合还是打三星,存在鼓励成分,希望上美后续别毁我们85后的童年,尽可能的多雕琢下剧本,谢谢了!
另外,豆瓣水军开始发力了。
可怕的资本!
2年前,《小妖怪的夏天》上线,为《中国奇谭》打响了头炮,我将其戏称为《关于我想要从黑心公司跳槽但是被新公司退简历的那件事》。
但是坦白说,当时的我,并未对《小妖怪的夏天》特别满意,始终认为故事就应该结束在小妖怪被打死。
2年后,《浪浪山小妖怪》上映,我忽然有些恨当时的自己,我得到了我期待的残酷结局,却也因此久久不能释然。
理性告诉我,应该给《浪浪山小妖怪》打四星,几处叙事或许可以更紧凑一些,几处伏笔或许可以回收得更巧妙一些,然而情感又告诉我,这是妥妥的五星!
我是这路上 没名字的人我没有新闻 没有人评论要拼尽所有 换得普通的剧本
看完电影时,我和同行的朋友说,我仿佛幻听一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耳边响起了无数次毛不易的那一首《无名的人》。
电影里的四个小妖怪,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无名的人”啊!
小猪妖是离乡背井的人,肩上背负的是一家人朴实的期望;蛤蟆精是一心上岸的考公人,没有太大抱负,但求一个铁饭碗;黄鼠狼精是混迹市井的老油条,也曾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纸薄;猩猩怪是极度社恐的宅家族,缺乏自信,索性远离人群。
就是这样的四条“咸鱼”,或主动或被动地聚在了一起,别的妖怪都只想着如何吃上唐僧肉,小妖团扮演起了取经团,离开浪浪山,踏上西行路,要抢先求取真经立地成佛。
这哽咽 若你也相同就是同路的朋友致所有 顶天立地却 平凡普通的
这一条取经之路,好长更好难,长到小妖团逐渐生出了团魂,难到他们竟然开始降妖除魔。
或许是随着服化道日渐齐全,他们入戏太深,或许是被降服小妖怪助长了自信,他们不自量力,当他们面对黄眉怪这等实力悬殊的大妖怪时,面对童男童女将要被吃、取经团将要遇险时,他们也偏要以卵击石、偏要蚍蜉撼树、偏要螳臂当车。
或许只要心中有真经,人人皆是取经人,这一条取经路,于小妖团已是莫大的修行,他们都找到了自我的价值。
“为什么他们能去(取经),我们就不能去?
” 不再扮演谁,而是以我之名,闯出一条路来!
无名的人啊 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 和每一声怒吼敬你弯着腰 上山往高处走头顶 苍穹 努力地生活
从小妖团在小雷音寺遇难开始,我就非常害怕,害怕电影会有一个神兵天降的结局,取经团突然出现,解决一切麻烦。
万幸,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始终是一个小妖团的故事,没有突然出现的盖世英雄,没有突然获得的盖世神功,而是以所有修为做赌注,不给自己留后路,合力使出一辈子只能用一次的大招,打出野猪猩猩黄鼠狼蛤蟆拳。
“我不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
” “我想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
”当家乡入冬 的时候列车到站 以后小时候的风 再吹过回忆起单纯 的快乐在熟悉的 街头有人 会用所有的温柔 喊出你的名字
当小妖团击败了黄眉怪,我还没来得及收住眼泪为他们欣喜,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出各自的名字,便一个接着一个修为尽失退回原形,我原本的啜泣瞬间转为嚎啕大哭。
而他们以命相搏才得来的胜利,却转瞬被“历史”修正。
“佛祖,那四个小家伙怎么办?
” “哈哈哈哈哈……”无名的人啊 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 和每一声怒吼敬你弯着腰 上山往高处走头顶 苍穹 努力地生活
《西游记》里没有他们的故事又怎样?
他们到电影结束都没有“名字”又怎样?
我不管!
他们创造了奇迹,这是事实,我看见了!
他们取到了真经,这有意义,我为证明!
“孙悟空500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那也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皇帝的哥们儿,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
” 《浪浪山小妖怪》英文片名的“nobody”,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取经”从来不是“某些人”的特权,“无名的人”一样可以取到真经!
打出野猪猩猩黄鼠狼蛤蟆拳,就是意义!
无名的人啊 车来啦太多牵挂就 别回头啊无名的人啊 车开啦往前吧 带着你的梦
这么快就开分了!
这部很戳我的国产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经2.8万人推荐,取得了8.6分的佳绩。
我只能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值得,中国奇谭值得,中国原创国风动画值得!
我感到很自豪!
没有什么建模脸,也没有什么眼花缭乱的打斗,更没有什么逆天改命的故事,浪浪山小妖怪的故事清新得像我们儿时在熊猫彩电上才能看到的动画片一样,真挚,简单,却勇气满满,抚慰人心。
不是什么英雄成长的故事,甚至到片尾,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小妖怪去到何方,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各自的名字,但是他们永不服输,坚定初心的风骨已然打动了大荧幕前的我们。
不同于热血日漫和好莱坞大片,这是独属于我们国人的纯正二维动画片,质朴,生动,诚意十足。
还记得小猪妖考了三次都没成功、宁愿把自己刷秃噜毛也想试一试的大王洞吗?
为什么那么难考啊?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宇宙尽头——体制内铁饭碗?
身为最惨乙方的公鸡画师(长得也太像金鸡奖的吉祥物了吧),每张出图都是如此令人惊艳,他为什么生意惨淡,他设计出的众多画稿真的都只是“凭感觉”吗?
那么酷似浪浪山小妖怪组成的四人组的画稿是怎么预见到这四个看起来命运轨迹不会重叠的小妖怪的“成团”的?
有没有可能这就是一种“命中注定”?
而四人组坚信这种“天命”,这何尝不是一种浪漫主义?
本片英文名Nobody,是不是也在预示着,我们也是这四人组的平行时空的其中一个,虽然脾气秉性不同,但是我们也可以一路披荆斩棘,拥有“以卵击石”的勇气,捍卫心中的正道呢?
这个片子是在致敬每一个不服输,心存善念的人吧!
不说远了,热情招待大家的野猪妈妈;看似每天醉醺醺,但内心比谁都清醒的野猪爸爸,你说他嘴没把门的,但他实则是给自己的孩子留后路,为最后的大战提升了胜算;还有命大的黄狗大王,有识人之明,认出来了四人组的无限潜能,这何尝不是一种“火眼金睛”呢?
无名之辈,亦有风骨!
当然,全片最触动我的角色还是黄鼠狼精。
有人说,废话越多的人越快乐,当初那个喋喋不休讲述自己苦难的黄大仙,到最后惜字如金,尽管如此,他从未忘记当初自己为何要出发,冷静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才是心志最坚定的那个人,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啊!
世界上压根没有公平。
这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看完《浪浪山小妖怪》最大的感受。
在我看来影片最难得的是,作为一部动画,不仅故事易懂让孩子看得乐呵,又意味深长让成人看得心生感触。
老少皆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浪浪山》做到了。
先说它易懂的故事。
几个小妖怪假扮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为什么要取经?
有的妖求成佛,有的妖惦记长生不老,还有妖是被胁迫着去的,因为妖数不够,拉着他凑数。
既然扮了取经人,便得有模有样:肉不吃了,劫不抢了,学着化缘,试着给村民除害。
起初是破衣烂衫,走着走着,被老和尚错认成真玄奘,得了袈裟,被犬妖以为是真大圣,献上凤翅紫金冠。
“沙僧”担的全是村民的谢礼,连“白龙马”的两旁,都插满了百姓给送上的“降妖除魔”“为民除害”“盖世英雄”等锦旗。
你说,此刻的他们,和真正的取经人,还有何区别?
有区别,大区别,天壤之别。
他们与唐僧师徒的区别,恰恰是《浪浪山小妖怪》最戳人的地方。
区别就在于,他们是“浪浪山小妖怪”,而不是唐僧师徒。
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在说废话。
其实不然。
影片偏要把这废话揉碎了给观众看。
这几个小妖怪,自始至终,观众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在电影的最后时刻,几个妖还专门提起这茬,说彼此还不知道对方姓名,可就在即将说出口的刹那,戛然而止。
这显然是导演的刻意为之,想让观众明白,不必知道他们是谁,因为他们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可以是浪浪山里随便哪个小妖,更可以是银幕外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
瞧瞧这几个小妖怪的人生,想考大王洞的编制,考上了就可以衣食无忧,一辈子不愁。
可小猪妖一连考了三年都没成。
他哀怨说,怪自己没门路,没关系。
因为他的朋友蛤蟆精正是在其二舅的帮助下,入了大王洞的编制,哪怕他的二舅只是个后厨的小卡拉米。
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自古至今,从人到妖,不外如是。
蛤蟆精相当看重自己的编制,哪怕死到临头逃命的功夫,也不忘紧紧攥住他的“身份铭牌”。
对所有浪浪山小妖怪来说,考上大王洞的编制,这辈子就算是有着落了。
这是浪浪山小妖怪的奔头。
机缘巧合之下,小妖怪们发现原来还有“长生不老”的法子,那就是吃唐僧肉。
比起吃饱喝足度过一生,这是怎样的诱惑?
不过这是大妖的奔头,是大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他们这些底层小妖怪可以染指的。
之后阴差阳错,小妖怪们竟然窥得天宫一角,发现了大人物们求长生,还另有法子,那就是取经成佛。
成了佛,所有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小妖怪们觉得自己人生有望,他们可以取经成佛,我们凭什么不能?
你们还真不能。
从出生起就注定了不能。
豹子精的那句台词,点明了影片主旨:“孙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转世、皇帝的哥们,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
”原来取经、成佛的资格,早已被内定。
甭说他们这些小妖怪了,就是六耳猕猴,和孙悟空的本事一般无二,可就是没有门路、没有关系,他结局如何?
彼时看到豹子精说出这句话时,我突然就想到一句玩笑话。
“你想当外交官?
那外交官的孩子怎么办”。
再说黄眉怪,他是弥勒佛座下弟子,干的是吃童男童女的勾当。
几个小妖怪,拼着一生修为,将其打回童子身,被弥勒佛救起还给了他两法宝,撂下轻飘飘的一句“先记下过错,回去再惩戒”就结束了。
《浪浪山小妖怪》是如此,《西游记》原著亦是如此,碰上的妖怪,上头有关系的被领走,没关系的就被猴子一棍子打死。
会有人在乎这几个小妖怪吗?
没有。
一如此前所说,他们甚至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孙悟空最后掏出的四根毫毛,说要守护这四个小家伙,看似是浪漫化的处理,可在我看来,却是最深的悲哀。
我看见的不只是,大人物一根毛就可护他们一生无忧的命运不公。
更看见了那毛能保他们活命,却抹不掉他们小妖怪的出身,能让他们活下去,却不能让他们真正走上取经路。
几个小妖怪临了,到化为原形成了牲畜,也没资格见唐僧师徒一眼。
最幸运的猪妖,也不过是逆着光的功夫,匆匆瞥了眼大圣的轮廓。
多像我们与理想的距离,拼尽全力追赶,却连它的全貌都看不清。
他们也修炼,也为民除害,也降妖除魔,也去取经,可到头来,还是落了一场空。
你看他们一路上模仿得多认真。
猪妖变着法帮大伙如何更像取经人,蛤蟆精学着唐僧双手合十化缘,猩猩从结结巴巴到掷地有声说出“我是齐天大圣”,黄鼠狼为演好沙僧,愣是把自己从话痨憋成了寡言少语。
他们模仿的是取经人的样子,更是在模仿“被认可”的可能。
就像现实里,有人对着鸡汤文逐字抄录,有人把精英穿搭存满相册,有人在酒桌上学着前辈的腔调敬酒,以为学得像成功人士就能被认可。
努力朝着更好前进,总归是件好事,但《浪浪山小妖怪》偏要撕开这层温情的伪装。
那句“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 时,像不像生活里那些个让人苦笑的真相?
辛苦备战考编,结果碰到萝卜坑。
攒了几年的首付,赶不上别人父母一句“我给你全款买了”。
练了十年的手艺,不如人家躺在家里就有的“祖传招牌”来得响亮。
不是你不够好,是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没把你算进去。
他们以为进了大王洞就有了归宿,以为取了经就能成佛,直到最后才发现像他们这样的小妖怪,连个名字都不配留下。
“这辈子啥也没成”“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这是一种自嘲。
更是一种无奈。
当这句台词出来的时候,影片的落寞感像潮水般涌过来,淹没了所有声响。
当然,也不必太过悲观。
影片其实还藏着另一种打开方式,尽管那更像安慰。
想想他们在路上帮过的人,那些村民送的锦旗,这算不算另一种“真经”?
的确不是谁都能取经,但不是谁都不能做好事。
小妖怪们或许成不了佛,成不了正统里真正的盖世英雄,但在那些收过他们吃食的难民眼里,那些被他们救过的孩子心里,他们已经是了。
就像他们所想的那般,“活成我喜欢的样子”,就够了。
他们没取到经,没成了佛,却在浪浪山到西天的路上,被村民们所供奉,活成了自己的英雄。
只能这么安慰了。
不然呢?
他们毕竟只是浪浪山小妖怪,而已。
像是影片的英文名《Nobody》,一群无足轻重的人罢了。
(8/10)又是一部超出预期的电影。
尽管已有短片珠玉在前,我认为这部长片还是以更完整的结构和更深刻的内核略胜一筹。
《浪浪山小妖怪》对现今社会的价值在于,它试图点燃所有默默无闻、被社会规训的小人物心中的梦想之火,而这些人应该是社会中的大多数。
你如果也是其中一员,必然会被影片的呈现所感动,并且思考审视当下的人生选择。
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个曾经闪亮的中国动画金字招牌,带着这部全新的作品重回电影院。
它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上美影,剧本和美术上的打磨都可圈可点。
我本来有些担心本片会变成一个情节略显低幼的、只是影射职场的作品,没想到它各方面的水平都超出预期,甚至可以说如果不从纯技术层面来考虑,或者说不从制作成本上来考虑,这部电影的价值应该已经超越了《哪吒2》。
相比《哪吒2》的表层、里层的意识形态输出,《浪浪山小妖怪》输出的是更普世的价值观,给传统名著《西游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角度。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ttyingtan)用一句话总结观影感受就是:看得人五味杂陈,提前锁定年度十佳。
看的那一场有很多小孩子,影院的氛围非常好。
电影一开始,影院就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可随着电影接近尾声,小孩子的笑声慢慢退却,隐隐约约会听到大人的抽泣声。
“爸爸你咋了?
”听到有孩子问,但没有听清那位父亲的回答。
真希望影院里的孩子们永远都可以这么快乐,永远都不要懂大人脸上的泪水——「浪浪山小妖怪深度解析」
>>>>上美影68年的功力很多人开始并不看好《浪浪山小妖怪》,因为它是2023年的高分动画剧集《中国奇谭》中第一个小故事“小妖怪的夏天”的衍生电影。
虽然《中国奇谭》有8.7的高分,但总感觉《浪浪山小妖怪》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一是它本身就是个衍生电影,二是它本来的故事就非主角,讲述的根本就没有名字的小妖怪的故事,谁会在意?
但所有人都低估了《浪浪山小妖怪》的实力。
《中国奇谭》《浪浪山小妖怪》的故事非常简单。
讲述的是浪浪山里籍籍无名的小猪妖和蛤蟆精,假扮唐僧一行人去取西经的故事。
他们开始甚至都不知道唐僧一行人长什么样。
从别的妖怪口中,他们才知道唐僧是个人,大师兄孙悟空是个猴妖,二师兄是个猪妖,沙师弟有大胡子。
于是他们找了个猩猩假扮孙悟空,蛤蟆精假扮唐僧,猪妖假扮猪八戒,最离谱的是找了个黄鼠狼戴了圈假胡子就假扮沙僧。
从开始连个行头都没有,到后来有模有样,往那一站,都不用一战就能吓退路上的妖怪,他们的心境也开始发生变化。
很多人看到片子的第一眼就被震撼了。
尤其是8090后,这画风太熟悉了啊!
古色古韵的二维画风,盘曲嶙峋、充满意境的景色,这就是小时候上美影厂的味道啊!
曾经的上美影厂回来了,这才是我们小时候吃过的细糠!
在三维建模,动画越来越逼真的年代,《浪浪山小妖怪》返璞归真的画风却看得让人眼球非常舒服。
80后90后如今已经身为人父人母,现在终于可以在审美降级的时代,让他们的孩子尝尝传说中的“细糠”。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所生活的另一个世界。
如今再看一眼,那种熟悉的简单、正义、冒险、善良、美好和温馨的感觉依旧扑面而来。
我们小时候都被这种画风拥抱过。
上美影还是那个上美影,它不是国产二维的天花板,而是国产二维动画中神级的存在。
远处写意,近处写实,简单传统的虚实结合,带来的是国风古韵质感。
上美影一如既往的严谨专业,片中许多场景都参考了我们独有的古建筑。
它并没有一些新兴动漫中混杂的日漫风美漫风,而是充满民族风格和中国味道。
上美影厂在68年的功力上,还做了升级。
如果你仔细看,可以看到开门时被吹起的灰尘,打斗时可以看到角色的气波。
在阳光下的树林中,还有烁动婆娑的光影,营造出了夏天的感觉。
而且《浪浪山小妖怪》中的笑点简单自然,没有屎尿屁,没有荤段子。
就是身份错位带来的笑料,甚至还有点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
对于一些小妖,他们只需报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名号就能蒙混过关。
也不是所有妖怪都是笨蛋,虽然实战起来他们战斗力没多少,但他们四个妖怪加起来还是能和不少妖怪打个五五开。
>>>>四个小妖怪是谁对于一些成年观众来说,有人吐槽剧情简单,有的笑点幼稚。
我也确实这么觉得。
但看到影院里小孩子哈哈大笑的样子,却开始羡慕那些不会觉得笑点幼稚的孩子们。
也开始怀念曾经什么都不懂的我,那时候我只觉得这个世界简单且美好。
这,也是很多成年人看哭的原因。
越后面的段落和台词,小孩子越只能看着傻乐,但看不懂这些台词的意义。
比如“这世道,谁厉害就站谁那边,准没错”,这是投机的蛤蟆精说的话。
无数电影都在教我们选择正义,选择善良,选择正确的一方。
但这里面的角色是浪浪山排不上名号的小妖怪,你要是选择正义保护唐僧,但没那个能力,你就是死。
很现实,正义和善良并不和强大挂钩。
我们不也是在社会的跌跌撞撞中才明白,内心告诉你要选择“对”的一边,但现实是,对于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来说,你根本没得选。
正如片中假扮唐僧一行人的小妖怪,在村民眼中,他们不再是无名小妖,而是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的取经人。
“就连妖界人界都敬我们三分”。
取经人的身份让他们尝到了甜头,降住几个小妖后,他们第一次得到村民的欢呼和认可,他们就以为自己真的就是取经人。
而在他们选择主持正义,保护村里孩子的时候,却一个个被强大的妖怪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踩在脚下。
再善良的心地,面对绝对的力量也无能为力。
我以为我能普度众生,可是上天只给了我悲天悯人的慈悲之心,却没给我普度众生的救世之力。
直到被踩在脚下的那一刻,小猪妖才知道,他度不了众生,甚至都度不了他自己。
而小猪妖是谁?
他是现实中普普通通的你我。
《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四个小妖,也不是妖怪,而是一个普通人性格的四面。
猪妖大胆勇敢,向往诗与远方;蛤蟆精投机取巧,胆小懦弱;猩猩怪简单敏感,社交恐惧;黄鼠狼精现实又不甘,满嘴对生活的碎碎念。
他们都曾被人看低,又都踌躇满志,在一场场和现实的搏杀中,输得体无完肤。
他们以为只要假扮取经人就能一样取得真经。
却不知道从一开始,这计划就是天方夜谭。
“孙悟空和如来早就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皇帝的哥们儿”。
他们呢?
一没有能力,二没有背景。
没有七十二变,没有如意金箍棒,喊不来天庭的救兵,也没有观世音在背后撑腰,甚至叫个土地公公都叫地地不灵。
他们凭什么去取经?
而你,又凭什么去取经?
“经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取的”。
经是什么?
经是祛除贪嗔痴,是普度人世苍生,是化解众生苦难。
是击溃十万天兵天将的旷世神通,是千经万典的无所不通,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劫难淬炼。
是早已写好的,只有四人一马的天数剧本。
那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大雷音寺,如果谁都能去,经谁都能够取,又怎会有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
如梦初醒。
不是披个袈裟就是唐僧,不是拿个棍子就是孙悟空。
你我皆是配角,齐天大圣只有一位。
芸芸众生,无名小卒才是在座的各位。
英雄不是常态。
没有名字的猪妖、蛤蟆精、猩猩怪、黄鼠狼精,才是现实中的大多数。
我们即便是拼上全部放手一搏,却连那些大人物的起点都仍望尘莫及。
《浪浪山小妖怪》最大的意义,就是它没有歌颂绝世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是解构现实中的平凡和平庸。
我们不是妖怪,但我们皆是凡人。
我们谁不是背井离乡,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脚踩着凌云壮志,离开熟悉的浪浪山,冲向远方?
我们谁不是独自来到大城市闯荡,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我们谁不是想普度众生,悬壶济世?
到最后却发现,只度自己,就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那么,我们该如何度自己?
《浪浪山小妖怪》给了我们最浪漫的答案。
给了假装取经的小妖精们一个浪漫的结尾——小猪妖没有站在强者那边,也没有继续假扮取经人。
而是,做自己。
他不再奢望喝到唐僧肉的一口汤,也不再提长生不老,而是最后喝了一口葫芦里妈妈给他盛的水,戴上他喜欢的印有“降妖除魔”的锦旗,独自迎敌。
蛤蟆精、猩猩怪、黄鼠狼精也都加入了进来,和小猪怪融为一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
结局搞笑热血,孩子们看完长舒口气,但影院再没了笑声,大人们沉默不语。
四个妖精修行半生,拼尽全力,也只是拖延了时间而已。
《西游记》中没有他们的名字,没有他们的篇幅,甚至没有关于他们的一个字。
但你我都相信,这就是西天取经路上,真实发生的故事。
他们终究是无名之辈,既不能得道成仙,也不能逆天改命。
太阳照常升起,他们被打回原形,自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
你看,普通人的一生,不过如此。
那又怎么样?
他们本就不是主角,本就是天地之间的一粒尘,社会中的边角料,但他却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成为各自人生的主角,是救了小孩子的盖世英雄,是妈妈口中心心念念的骄傲。
虽然《西游记》里没有他们的名分,他们也没有能力去渡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但他们都已功德圆满,取得了属于自己的真经。
他们的奋身一搏也并非无济于事,他们的故事也并非无人知晓。
在炊烟袅袅的村落,他们其实有了自己的派位和香火,代表他们其实已经位列仙班。
他们所行的善业,在他们拯救的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遁入六道轮回,生生不息!
他们平凡,但不平庸,勇敢地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便是我们普通人的真经。
这便是小孩子读不懂的大人鼻尖的泪水。
“但是我还是喜欢孙悟空”。
电影结束后,有个孩子这么说。
此时我心里五味杂陈。
是啊,小人物的拼尽全力依然抵不过孙悟空的光芒万丈。
小喽喽的故事谁会喜欢?
谁会在意?
谁不梦想着自己就是万中无一、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
我也曾像他一样只喜欢孙悟空,只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但长大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妖怪,飘荡在浩瀚无际尘世中,重如尘埃。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会回到过去跟小时候的自己说:你想成为孙悟空就要努力哦,但如果你发现成不了孙悟空的话,当个浪浪山的小妖怪也没关系。
喜欢就点个有用吧文/女神的秋裤2025.8.6 凌晨4点/青岛关注我,直达更多精彩深度解析:《一拳超人》没内涵?
但他有境界【某种物质】导演:每一个看秀的观众,都是凶手【死侍与金刚狼】最全彩蛋&梗深度解析【河边的错误】他才是凶手——深度解读有关【瞬息全宇宙】的热门问题【咒】深度解析+你不知道的10件事打开时间,生于虚无——你并没有读懂《降临》的悲伤
前期一部分梗有点点冷,后半部分突然燃起来了,有西西弗斯神话之美。
说回来,近期无事,也没展开书页读,选择在健身房挥霍时间,没了学术的压力,整个人放羊般享受生活开了。
这部电影就是这段时间看的影片。
当然,和哪吒相比,肯定还是后者相对更加合家欢一些。
海口的盛夏我已经习惯了,不过马上就是又要出门。
《浪浪山小妖怪》有其高质量优秀原作短片珠玉在前,显得这部极为标准的商业公路片在文本层面不足为道。
这部作品是给只想在电影院为平庸的社畜生活添一份彩,在电影院做一次英雄梦的人准备的。
毕竟,我们做一次英雄不用赌上一生,走出电影院依旧可以回“浪浪山”。
而就是文本层面的降维,导致这部极为精致的类型片沦为芸芸众生。
尽管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标准类型片,但它没能达到原作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在文本层面的高度,距离神作差的正是那一口原作中的——灵气。
一,表达层面缺的那一口气 少了点灵气的作品并不等于丢了魂魄,原作中关键精神产物仍在电影中可见。
制片方大概看到了於水导演笔下的人物正切中当下内卷时代的根——即使身为社畜,仍向往英雄(孙悟空),于是精准的操作其为一部标准的类型片投放市场。
但做成长片后却让原作短片中锋利的表达被稀释,本片讨论的核心仍是关于“nobody”也就是无名之辈的英雄主义,但电影中对于此表达的发力点是主角团们在认清真相后甘愿赌上一生,却始终是无名之辈;而原作短片则是籍籍无名的社畜为心中正义孤勇上前,企图改写“悲剧”,却沦为“英雄”棒下的一粒尘埃。
原作中对英雄主义的解构转变为无名之辈的一次“无关紧要”的英雄主义。
如此看,两种无名之辈的写法,高下立判。
原作短片的结尾里,导演玩了一出叙事诡计,在小猪妖做着像玩笑一样的拯救行为时被孙悟空一棍打成假死,之后,他睡醒起身收到3根毫毛,这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对他的一次认可,也是对做正义之事的一次认可,抚平了刚刚在观众心里留下的激荡,也让相信无名之辈做正义之事可以有个好报的观众,心里得到了慰藉。
解构完英雄主义后仍然抚慰了观众,尽管只是一粒尘埃,尽管自己无关紧要,也应去做正义之事。
长片的结尾里,这一次小猪妖和他的同伴做的事不再无关紧要,而是切实拯救了生命。
并且认知到无需再扮演心中象征英雄的取经四人,只需做自己认为的正义之事。
可这一次,导演仍然用了短片那招,一面锦旗让始终看不清脸的孙悟空再次垂怜,给予四根毫毛,小猪妖看着他的眼里闪烁着光。
先不论孙悟空看到锦旗就做出这个行为合理与否(我们的大圣面对冒充之人非但不生气,看到本应属于他的锦旗还吹了四根毫毛鼓励),此时真正的英雄是小猪妖啊,他隐姓埋名的做着赌上一生的正义之事,他应该像“黑暗骑士”一样仰望自己,而不是又一次满怀期待的等着他人口中的英雄孙悟空的垂怜、奖赏。
就好比社畜明明已经为正义做了一件大事,但他其实最渴望的仍然是领导的认可。
这次,这个抚慰观众的情节可一点都不励志。
不过紧接着又一个让代入小猪妖的观众得到抚慰的情节立刻出现,那便是村民为他们搭建了丰碑,这才是合理的情节嘛。
短片在表达层面虽更具深度和解读性,但长片这样的表达主要是因为商业片趋势所在,为了普世的盈利需要这样更普世的价值观,这样做一场“光明骑士”英雄梦的结局更能适应大众心理。
可惜,就是缺了原作中的那一口灵气。
二,文本层面不该出现的漏洞 电影虽在表达上降维,但剧作并不弱,人物塑造的功力也并未下降。
人物塑造上,每一位主角都形象鲜明,弧光明显(个人觉得小猪妖为了营造人物弧光显得没有短片那么可爱,前期凶巴巴的)且主角有明确的心理困境,即是否要为野心放弃道德与所谓“正义”。
在此之上,人物形象也做出了不少新意,如内向,结巴的猩猩“孙悟空”、想吃唐僧肉的癞蛤蟆“唐僧”、想成佛不成仙的话唠黄鼠狼“沙僧”。
有趣且不落俗套。
剧作上,虽有些纰漏,但总体完成度是高的。
作为标准的三幕式公路片,“英雄之旅”的结构上算做出一点点新意,(但原作《小妖怪的夏天》可不仅仅只是做出一点点新意的“nobody”)但是为了符合剧作的标准,为了符合情节节拍而在最重要的高潮戏上拉胯,是最不能忍受的。
也就是四人合体使用所谓的“大招”,用毕生修为去跟童子变成的妖魔硬碰硬,而且还成功了。
这是明显的剧作漏洞,这一漏洞即使用疯狂的视效来弥补也没用,而且我认为武戏和视效似乎不是於水导演的强项。
为了快速引出后面的情节点而允许如此明显的漏洞,是我觉得最遗憾的,也最该输入的那一口气。
此外,还有一些细小的纰漏我觉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总体而言已经是完成度非常高的剧作了。
(毕竟很多好莱坞大片常常在高潮戏出问题,年初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哪吒2》也不例外。
)三,制作层面的无限期望 制作层面可谓是极其标准,标准到丧失灵性。
但《浪浪山小妖怪》的出现仍然有力的证明了现在的上美厂不仅存在而且活力满满,并且上美厂仍会是国漫的顶梁柱。
制作上虽足够标准,但也有些不舒服的点。
比如音乐的过量使用,过量到华彩时刻都少了几分震撼。
几乎全片铺满的音乐,让每一个情节节点都有十分明晰的情绪传递,但是好的音乐应该是配合而不是抢戏。
视听上也十分标准,没有超出预期的视听体验,这让如此精致的画面有些遗憾,感觉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
印象里,一个设计的很有趣的转场是:前一刻是猩猩大哭的镜头,下一秒机位、景别以及前景大哭的猩猩都没变,但是环境已经不断变换了好几个了。
这样的有趣且有效的转场和蒙太奇在前半部很丰富,节奏处理的十分舒适,这也让我对后半部分的期待拉的过高。
而我认为视听上最露怯的一幕同时也是最肝的一幕,即四人大战童子时的视听的表现力完全不够,视听上不来还要靠不断闪回来给观众升温,音乐情绪给的再猛也不能视听跟不上啊。
由此,对于制作层面那本应更完美的期待,也是它离神作差的那一口气。
但是我们已经见证了上美厂的实力,之后更会不断期待上美厂能为国漫注入怎样的新鲜血液,期待着国漫重回老上美厂的高度。
最后,说一个我最喜欢的情节: 当小猪妖站在千军万马前“虽千万人,吾往矣”时,他似乎不再是社畜而是盖世英雄。
可这一群“假取经人”赌上一生也终究只是解决如来掌下的一个小纰漏,而妄图长生不老打败“关系户”的童子也不过是曾经道德未觉醒的小猪妖。
截止今天,《浪浪山小妖怪》的票房已经破3亿,猫眼预测票房更是破10亿,它让二维动画在中国也挺直腰杆。
今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不仅口碑高,票房也高,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动画电影市场,我们将有机会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
但我们也要警醒一点,那就是动画长片的工业化问题可能会损失作品的灵性,让本应更优秀的作品缺了那一口气。
标准类型化没有问题,但是在类型化之上保留灵气,做出突破,那才是能打破观众预期的佳作。
视听上标准一点也没问题,不出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期待的动画电影,应该有更多只有动画能做到的镜头、转场、蒙太奇,我们更期待能在国产动画电影里看到能比肩《春宵苦短》、《深海》等电影视听表现力的作品。
对于《浪浪山小妖怪》这样一部精致且明显用心打磨的作品,我绝不希望它差一口气,不希望它仅仅只是一部精致的、有着不错完成度的电影;而是希望它成为表达上较之原作短片升维,视听上做出突破,切中当下中国社会且灵气十足的——神作。
浪浪山小妖怪 (2025)8.6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动画 奇幻 / 於水 / 陈子平 路扬
对于新时代的中国优质的2D动画,上美出品的是无可争议的精品,对动画的本身我觉得并没有多的见解,对于人物的塑造,思考以后,我的感受就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的突兀。
主角团四怪,作为妖怪,最正常的应该是小蛤蟆,它说的没错,“ 妖怪吃人有什么不对?
”这个是世界观本身的设定。
但对小野猪的人物描写来说,我觉得他对人类态度的转变就很突兀,他不像妖怪了,而是长得像野猪一样的人类,就故事的发展来说,他可以是为了成佛而去救人,但必须得强调是自私的目的——“只是为了成佛”,而不是为了救人,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这并不是我对妖怪的偏见,而是小野猪他本身就是普通的妖怪,修炼后选择去大王山找工作上班的,在这里本身缺少对于保护人类,和人类和平共处的这份情感的铺垫,出发去取经是为了出人头地,所以突然地就选择了牺牲掉一切, 这不合理!
如果是“ 只是为了争一口气 ”,这个说法可以有,但爆种也是需要铺垫的,前提的可以是朋友遭受到屈辱,被敌人踩在脚下疯狂侮辱,忍无可忍的爆种,这虽然俗套,但还是有合理性的,无理由无利益无前提的断后牺牲,按故事所展现的,这是不符合人物该有的行为,其他的妖的行为可以解释的过去,他们三都可以是义气,且受到小野猪的影响后选择救人,但唯独这最重要的主角的人物情感转变的没有写好,实在非常遗憾。
哈哈哈有趣依旧
能不能更新快一点
每个都那么萨披又那么好笑 🤭
第二季依旧延续了詹姆斯·古恩的黑色幽默与摇滚气质,但相比第一季更注重人物内心与团队关系。和平使者不再只是个荒诞的“和平狂人”,而是逐渐走向复杂、矛盾的人物弧线。剧情更紧凑,笑点与血腥并存,又能在荒诞中提出对英雄主义与自我认同的思考。整体而言,依旧疯癫,但更成熟。
滚导玩多元宇宙这套可比漫威强多了。漫威的多元宇宙纯属概念炒作,主要角色的异世界变体几乎没几个。滚导拍的dcu这边可是实打实的搬出来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大幅度降低了观影门槛,在容易理解的基础上当然更方便创作。
詹姆斯古恩的DCU项目,那是一个接一个大爆,生物突击队,超人,和平使者第二季口碑三连胜烂番茄还是IMDB 基本都是7.5分起步,我真不知道这种宇宙如何灭亡。我建议不喜欢DCU宇宙的饭圈可以做如下行为让自己赢:1.说烂蕃茄IMDB 是被收买了,扎斯林可以扎个小人造谣新超人亏损之类的假新闻,真可惜超人2已经开始立项写剧本了。2.詹姆斯古恩的超人北美票房大卖3.4亿美元超越蝙蝠侠大战超人3亿美元,扎克手握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被古恩一个超人击败是因为通货膨胀。3.豆瓣超人6.7所以DCU不如扎克施耐德钢铁之躯,殊不知钢铁之躯2013年上映的时候也是豆瓣6.7,经历了岁月史书的饭圈运动之后渐渐刷高了分数。
爽啊,爽啊
味太对了,期待后续!!!一周更新一集也太慢了。。。。。。序幕正式拉开了
在哪里能看 等着呢
噫噫噫噫噫噫哦哦哦齁齁齁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