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太恶毒了,手段太高明了,再清醒的人也是人,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并不歧视从事满足其他人情感或肉体需要的职业,但他们总是条件反射般露出奉承和夸奖,露出一脸真诚的热情,让人心甘情愿地沉沦和陷落。
说到底牛郎也好兼职女友也好,多少带点精神控制的成分。
枫以退为进这一招着实是高,这是什么牛郎天才...最终让萌走向和优爱一样用卖肉钱给牛郎开香槟,以贩养吸的路。
很不幸的一面是女性需要这样的情感服务找补,其实是因为现实中根本找不到被肯定被尊重被关心的感觉,但在牛郎店你想要什么它就给你提供什么,因为现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人,才存在这样的市场,编织一个个玫瑰色的梦,吹出一个个粉红的泡泡。
女性的悲哀在于从小就被告知被爱是必须的,说的就是你迪士尼,王子公主,才子佳人。
流行文化把爱情刻画得过于美好,过于强调它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女性把爱情当成人生信条,把被爱程度当成自己能力,把得到爱的重量当成自信的来源,这也许是牛郎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pathetic,男人的精神高潮是钱权,女人的精神高潮是被爱,pathetic
对于自认为"幸福"的追求,可能将你推的离“幸福”更远了一些。
五个女孩。
两个女孩因为各自的原因做起了出租女友,一个女孩无法停止接“爸爸活”,还有两个女孩从第一次光顾牛郎店发展成风俗店员工。
老实说,这不禁让我怀疑和惊叹于这类职业在日本,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性。
小雪的故事似乎是五人里最平常的一个。
孤身一人,为了学费开始做出租女友,脸上的胎记让她不自信,对客人一向是温和不失礼数,却又有着深深的疏离。
她脸上的伤疤是她的痛处,也是她的围城。
小雪的空虚和寂寞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困境和生活的拮据。
虽然做着被其他人认为是出卖色相的工作,但也认认真真记下每个客人的喜好。
心里无比清楚,这份工作只是为了让她能负担学费,无关爱情或陪伴。
在这个充满束缚的世界,为了尽可能地活着,活下去,所以今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女友。
莉娜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女孩,人群中的主人公。
可她却始终摆脱不了一种无法填补的孤独。
而她自顾自地认为这种孤独“只有男人可以消解”。
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和刚见面的两个陌生男人去了酒店,一个又一个地接着“爸爸活”。
她也渴望爱情,可就算有了一个相互陪伴的男友,她还是停不下来。
她的寂寞和空虚不停生长,她选择用一种激烈而不健康的方式来抵抗。
或许只有当她将自己的美丽转化为物质时,她才能感受到原来自己也是有价值的吧有一种寂寞只有男人能消解。
彩为了美好的容颜不惜消费巨款,通过手术将自己的外貌年龄改小了近十岁。
为了能尽快做下一次整容手术,开始了出租女友的工作。
在她心里,为了让自己的脸变得更好看而努力的工作的自己,堂堂正正。
在看到朋友的妻子被男友夸赞“贤惠”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自己不愿回忆的过去。
过去的自己可没有这姣好的面容。
她深知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颜值真的就是正义。
颜值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幸运的是,只要有钱,还是能努努力的。
只是这种将颜值作为自己唯一追求的人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剧烈地空虚和漂浮感。
能让我幸福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所以我不会否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就算那天我横尸街头,也决不后悔。
萌酱一直以来都坚持着自我,但她却对这种自我并不满意。
自卑感时刻伴随着她,她自知到哪儿都只能是背景板,永远无法成为“主人公”。
她最开始踏入牛郎店只不过是为了陪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她对于在牛郎店里的一切都是怀疑的。
当枫一次又一次对她展现善意和温柔时,她也并没有回应,可是却不知不觉中在心里为他留了一点位置。
她和枫在一起时,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主人公”的感觉。
街上路人的目光让她发自内心地欣喜。
她为了能给枫点更贵的香槟,决定去风俗店工作,从大学退学,一天接五个客人满足他们的要求。
可当她终于凑够了钱后,才意识到,枫对她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服务客人,就像她如何服务她的客人一般。
陪我玩恋爱过家家,对我说让人高兴的话,成为我想要的容身之所,都是因为枫是牛郎啊。
就像我对客人讨好地笑一样。
优爱像一个永远缺爱的任性的孩子。
她热衷于在牛郎店里找担当,她的生活似乎就是围绕着他的担当。
她嘴上说着不在意春日和别的女孩子喝酒,她心里也清楚春日不可能对她真的忠诚。
可当她看见春日被别人点走,还是会嫉妒。
所以在风俗店更努力地工作,买更贵的香槟给春日冲排名。
她早早回到家为春日准备蛋包饭,当得知他不能来时,崩溃难过。
可她的执念仿佛并不是为了春日,而是为了她自己。
和春日结束关系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找下一个担当。
优爱她时刻需要一种近乎残暴地,折磨式地关系来让自己感受到被爱。
或许是心脏已然变得麻木,只能用锋利的刀狠狠扎进去,满足感才能顺着温热地血液一起流出来吧。
春日现在的幸福,全部都是建立在我的不幸之上的。
最后一集update: 好像是一个圆满的happy ending呢。
小雪最终拒绝了状太的恋爱请求,把他拉进了接待黑名单。
依旧为了在东京活下去,变成不同的人的女朋友。
莉娜开始了模特的工作,一边担忧着从前做“爸爸活”的事被发现,一边乐观地努力着。
彩依旧为了美丽的容颜做着努力,虽然已经三十六岁,可还是穿梭在不同的酒吧寻求工作机会。
萌酱回到了东京,开始在美容学校上课,回到了TRAP酒馆,听到“今晚需要工作吗”的询问,也只会微微一笑然后礼貌回绝。
优爱找到了新的担当,一边向他吐槽着春日的恶劣行径,一边沉溺在新担当的甜言蜜语中,为他点着昂贵的香槟。
枫成为了店里的NO.1牛郎,巨幅海报被印在过往的车辆上。
状太找到了女友,看样子快要见家长了,与小雪擦肩而过时,依旧会有一时失神。
翼依旧在TRAP酒馆打工,妆容也更精致了。
在东京城里的男人和女人们,都拥有着不可消解的空虚与寂寞感。
他们也用着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尽所能地消解着这些情绪。
女孩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被暴露在数之不尽的诱惑中,人们怂恿着她们,希望她们能沉浸在这些诱惑中。
女孩们被告知这些唾手可得的诱惑可以帮助她们消解空虚和孤独。
可回过神来,更庞大的空虚和寂寞感,也随之袭来。
《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第11集,枫发来的流水线营业消息出了差错,将小萌唤作“小桃花”。
小萌看着手机里那条本应专属于她的回复,被冠以她人的名字,终于彻底意识到这几个月自己沉浸的温柔梦境,竟是一触即破的肥皂泡泡。
我们所身处的消费者社会,对一切事物进行明码标价,赋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逃避真实自我的途径。
这是一个用金钱就能构筑成功的虚幻梦境,可以为脆弱的自我创造出隔绝他人的世界。
恋爱商品化,认可商品化,称赞商品化,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心力,只需要用金钱就能让小萌立刻获得最想要的东西。
就这样,她在枫的温柔深渊中享受着用金钱换来的寂寞狂欢,不愿清醒。
可是,这个在肥皂泡泡真空中构筑起来的虚幻梦境,这些用商业服务包装起来的情绪价值,本质是空虚心灵的拐杖。
小萌借助这个拐杖创造另一个虚假自我,她放弃了自我接纳,任由居心不良的外来者填充她的绝望,忘记了真正能填满她空虚心灵的其实是那个在真实生活中努力向上的自己。
真实生活中的小萌是什么样的呢?
她是一个虽然家境贫穷,但仍努力勤工俭学、希望将来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好好青年。
然而,小萌却因为自己的外表不符合外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对自我的评价很低。
为什么她要用如此消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呢?
因为,长期以男性为真正主体的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规训是深刻且持久的,并且已经逐渐转化成许多女性的自我认知。
未将自己作为社会主体的女性很容易陷入对外貌的病态追求。
小萌看似理智,但也深受其害,否则不会因为得到以枫为代表的男性赞赏,就仿佛获得了新生。
男性赞赏是以男性为真正主体的社会“赏赐”给作为客体的女性的“礼物”。
女性作为客体,无法轻易摆脱社会为自己设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持续给女性制造无法摆脱男性主体的沮丧感,造成了对女性心灵的精神污染,所以我们永远在减肥,永远不够瘦,永远不够美,永远不够温柔可爱,永远达不到“标准”。
长久的沮丧感同时驱使着许多女性消费化妆品,消费新潮时尚,消费任何嵌入符合“社会标准”的商品,只为了迎合他人的凝视,努力成为理想的“被观察对象”。
客体依赖主体求得生存,难以脱离主体自主发展,因此,若女性总是将自己置于客体位置,就永远无法摆脱向外部寻求认可的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将小萌看到枫的消息那一瞬间的觉醒看作是她对自我主体性的觉知。
客体依赖主体,主体是主动的一方,客体则是被动的另一方。
小萌看到枫的消息那一瞬间,彻底意识到原来一直以来她向外寻求的“作为女人的自信”,是如此经不起考验,以至于一个打错的名字就能立即将她打回原形。
原来,是她始终将自己作为客体,寻求着外部主体的凝视,是她亲手将定义自己的权利交到他人手中,是她在无意识中将他人的认可当作是支撑空虚自我的拐杖。
女性在他人凝视的重压下动弹不得太久了。
许多女性将自己置于客体位置,急着取悦他人,寻求外部的认可。
成功时,她们如愿以偿获得继续生存的勇气,不成功时,她们要么选择对他人避而不见,要么像小萌自我贬低,寻求虚假的认可,为脆弱的自我创造出隔绝他人的世界。
不得不承认,历史惯性使然,现在的社会很大程度上还是以男性为主体。
但,女性是时候将自己放回社会主体位置去生活了,主人公的位置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靠他人的授权和奖励。
停止逃避真实的自我,学习接纳和认可自我,不断为自己构建强大内在价值,为自己重塑社会标准,我们应该将定义自我的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萌和小雪才是真正的对照组。
同是在东京独自生活,小雪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她绝对不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自我认可的存在价值更是她努力在望眼繁华又充满束缚的首都中寻找容身之所的底气。
我想,拥有温暖亲情支持的小萌,也会在爬出深渊后,逐步发现她身上那份源自真实自我的力量。
也许这个过程不会很快,也许发现真实自我的路上有或大或小的阻碍,会让她怀念起曾经那个虚假自我带来的轻松愉悦,但这是一条真实、稳妥的主人公道路,相信自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我们才可能最终成为那个能够定义自我的人。
《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剧评推剧:女性存在EP.8 坠入深渊的前兆EP.9 深渊里的眼睛EP.10 成为我的止痛药EP.11 真实的主人公道路 EP.12 世界上最平坦的路是向下的斜坡
挺真实的一部剧每个女主的故事线都很特别几次为萌萌的故事落泪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为了牛郎一步步沦陷到做风俗业再到辍学收到了母亲表示无论做什么都支持她的信息以及差一点就要给枫庆生在不知所措的时候被朋友逗趣的照片“救”下可我这种恋爱脑居然会期待枫对萌萌也有感情所以才会买礼物和焦灼的等待没想到下一秒就想骂自己我真tm是个sb 他可是男公关欸他当然是在等为他花钱的好姐姐礼物这种东西也可以送给别人啊5位女主里面最喜欢的是独立、清醒的雪从来不会被闺蜜、同学等外界因素影响面对金钱诱惑直面拒绝面对近乎“真爱”的表白也绝对不会沦陷讽刺的是“真爱”也只会搂着下一个女孩把对上一个女孩说过的情话再说一遍罢了他并没有什么错 也谈不上渣他只是个普通男孩普通到满大街都是这样的普通男孩其实雪从一开始就看穿了这样的普通男孩她既坚持自己的想法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即便也对恋爱产生了幻想理智的头脑又很快帮她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个世界不存在白马王子那样的救星能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我一般不写剧评 字数太多只能发到这里了🥲)
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 (2022)8.32022 / 日本 / 爱情 / 酒井麻衣 近藤幸子 菅原正登 / 吉川爱 横田真悠想聊聊这部剧里两个设定截然相反但是同被性缘至上主义残害的角色——萌和莉奈。
莉奈在设定上是一个漂亮的很受异性欢迎的女生,时常被男同学簇拥着,同时却仍然感到寂寞,甚至因为寂寞去接爸爸活;她有很多异性对象,即使是在有男友的情况下,因为哪怕只是和男友吵架,冷战的时候也会难以忍受寂寞。
她分手之后把朋友雪叫出来哭诉,却和两个来搭讪的陌生男人去了酒店:
男人对她的关注只肤浅地停留在她年轻美丽的身体,做完爱没人关心莉奈的精神世界,性缘关系从来没能消解过她的寂寞,只是填补时间让她短暂地遗忘。
这种关系却占据了莉奈的世界,她只有小雪一个朋友,很少和家人联系,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虽然是大学在读,但是对学习和未来的规划也没有明显的热情,她不断用异性填满寂寞,而实际上正是把肤浅的性缘关系放在人生的首位才会让自己如此空虚。
萌被设定为一个外表普通的女生,她有关心自己的妈妈和朋友们,但是她仍然被消沉的自卑和自厌情绪裹挟,因为她觉得莉奈这种漂亮的受男生欢迎的人才是世界的主人公,而自己则是不受关注,没有存在意义的路人甲。
我不希望人们总是用“恋爱脑”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话语去加害女性,而让真正的罪魁祸首隐身。
正是从媒体到现实生活中无孔不入的恋爱传销把性缘至上主义的毒药包裹着糖衣掺进一日三餐,无知无觉咽下的女性无知无觉地被逐渐操控思想,定义价值,受男性欢迎成为女性最渴望的魅力,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伴侣并与之结婚生子成为女性追逐的人生理想。
萌的自卑不应该被解读为她的个人问题,而是因为这个女性处处被以性吸引力为标准评判人生价值的社会。
性缘至上主义就是这样操纵着女性的人生:让女性不断怀疑,直至厌弃与父权审美不同的自我,或者花费大把的人生去追逐,迎合父权审美,最终依赖性缘,以性缘为中心精神空虚地活着。
「风俗业」已经发展出了这么多种形态!
这是一面资本主义的镜子,映照的人们如何极致地物化自己的身体与温柔,用以换取别人作为商品的身体与的温柔。
在关于风俗业者的公共讨论中,人们通常会划个三八线——她们是她们,我是我,她们凄惨肮脏,我高贵纯洁。
很难得,本剧并未把风俗业的女孩子们当成需要俯视和救赎的对象,更多地是态度中立地展现她们之所以走上这条路的原因、心态和生活状态。
她们哪里是“异己”呢?
与我们一样,她们不总是愚昧无助的、歇斯底里的,她们也有狡黠聪明的、步步为营、把握自主权的那一面。
总的来说,女孩们没有谁真正享受风俗业,这一行对于她们来说只是获取想要的东西的手段,是一种面对当下困苦的「权宜之计」。
女性贫困的议题也从女主故事带出,她缺钱,她不喜欢风俗业,但是如果没有福利制度托底的话,她只有走上这一条路,生活才会轻松一些,才能有一点信心迎接未来。
她的形象比专门讲女性贫困的电视剧《东京贫困女子》里的贫困女子还要更立体些。
风俗业也的盛行实际是结构性的男女不平等。
面对这种社会问题,本剧多少透露出一股犬儒主义的气息——没有一个角色在与之对抗,全员都在掂量着自己在这个市场上值多少钱。
电视剧没有明说、却无时不在反映的现实是,从事风俗业终归是在用尊严交换物质,并且大部分时候,都是针对女性。
卖身、当租借女友终归不是一个光彩的职业,而不光彩往往与低自尊紧密捆绑,一旦走上这条路,势必要耗费很多能量去消化精神伤害和屈辱。
所以,我从中读到的:女孩子们,不要轻易踏进那个陷阱。
《明日女友》剧版完结了,牛郎、灰色产业的话题被说烂了,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1. playboy的专业对口莉奈和好朋友小雪产生了信任危机,她于是和当时认识的玩咖男友猜自己的好朋友到底是从事风俗还是日租约会。
男友遂即贡献了真实且精准的分析角度,专业人士真的可以看到很多旁人想当然的思维死角。
2. 只有女作者才能刻画出的桥段彩接连遇上一连串悲惨事件,走出办公楼的瞬间天开始下雨。
恰恰在这个时候,有人伸出手给她撑了伞。
男作者会把撑伞人设定成前男友,只有女作者会设定成一面之缘却内心善良的女同事。
和好友讨论《梦华录》的时候也提到了类似的女性视角,只有女作者才能创作出的东西。
3. 精准营业的枫酒井麻衣的上一部剧里高野洸演小山,人气不高(毕竟演第三者,虽然我不讨厌:))。
这部出演的牛郎按照甄嬛传的说法“眼神中透露出算计的样子”lol。
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套路,特别是那句“叫我枫”。
牛郎这种自我营销的手段,如果用在找程序员工作上,我相信就算一行代码都不会写,都能进大公司了。
4. not my world萌和优爱说自己和枫断绝关系,并且遗憾地说自己还没和优爱一起做好朋友该做的事,结果被优爱冷笑一声嘲讽后甩开。
这里下意识可能会觉得优爱很绝情很没情商,然后就想到初中和当时的发小描述班里有钱人的生活,她摇摇头说的一句“not my world”。
当时我很疑惑,大家明明生活在一个城市怎么就不是同一个世界了?
优爱这里很明显是察觉到了从和睦的家庭出身的萌可以轻易从对牛郎的沉迷中抽身。
可优爱想要的是一个可以陪着她一起沉迷的“酒肉朋友”。
P.S. 牛郎店和酒看了其他一些牛郎产业相关的资料和擦边电视剧才意识到这个原作有多真实。
远的不说,这部剧里牛郎店里的酒单上有“镜月”,别的女孩里一位留学生投稿自己去牛郎店的经历,发了一张喝酒的照片,镜月出现在其中一角。
还提到可口可乐最近在中国超市便利店疯狂铺货的柠檬道(原名柠檬堂)也是牛郎店的低价酒单一员,和歌舞伎町的距离突然没那么遥远了。
牛郎风俗骗术大揭秘 有对贫困女性进行刻画 灰色行业进行一定的描述特别是牛郎 …但是emo…. 也并没有批判什么或者说反思什么 这些刻画反而更像是噱头 确实对于非日本社会的观众来说很有吸引力… 但对于日本社会来说 这些普段言えない的灰色潜规则不要说改观 可以说是连水花都没有 对于萌来说 牛郎店的遭遇仿佛就跟某天路上看到的一个 死蟑螂一样 第二天没有了也就无事发生 地雷女依旧沉迷于牛郎游戏 只是换了一个相对没那么下作的 “整容”大姐依旧在找着公关类工作 还因为年龄大被拒绝 她明明状态还非常的好而女主依旧需要靠当租赁女友才能过活 一切依旧岁月静好 无论是做着什么不公平的生活 也都是在努力着 确实 剧中的几个角色确实都在努力的活着 无意对她们指指点点 只要能够自洽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也非卿意 实属无奈日本社会依旧如鸵鸟一般 把头伸埋在地下;而人们带好了面具 竖起高领 自我PUA 也不是不能凑活过。
毕竟每个人都有秘密,"挣钱嘛不寒掺"。
PS:我在想 糟糕的婚姻跟牛郎 到底哪个更ゴミ :) 那个通过租赁女友认识女主的 壮太 是典型的日本男性 以救世主的姿态 嘴上一直说着“守りたい” 殊不知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和底气来说出这句话。
还有前面“整容”姐姐的前男友… 片子里的男性都自以为是耶稣降世 认为女生需要他们的保护 需要他们的钱 需要他们的宽容 还好最后女主回绝了 不然这剧3星都到不了。
牛郎需要女性客人靠出卖身体养活,而泡沫时代有一定经济基础的じじ们又需要年轻女性...大部分年轻人无法靠正常的途径过活,所以强势的一方就去压榨弱势的一方。
而弱势一方中更加弱势的一方,则填满了居酒屋便利店的岗位空白。
其实几个女孩子的生活基本回归到了原样,当然因为这样的经历,也接受了有缺陷,有不足的自己,拥有更坚定的自己。
萌虽然没有继续大学,但是学习去当美发师,也不再抗拒稍微可爱的打扮,反而想从事让大家都变好看的职业,是的,世界不是只有爱情。
优爱找到了新的担当,可想而知又会是另一个循环,这用金钱打造的恋爱美梦,就像透着气泡水看世界,在虚假易碎的泡泡中不断坠落。
她会在某一天清醒吗?
希望不要是在失去美满和赚钱能力以后。
莉娜在经历过后,终于不再用金钱,爱情,朋友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想要好好做模特,内心的空虚还是要靠自己强大才能填补。
小雪是最令我佩服的,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就算遇到可能会接受她真实那面的人,也还是做出了最清醒的选择,唯有金钱是真实不会背叛她的。
让我忍不住思考她的未来,在她可以在社会靠着自己的学识能力赚钱之后,经历了这么多虚假恋情,掌握了那么多恋爱技巧后,她要遇到一个怎么样的人才会心动,她又会不会在对方面前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呢?
或许还是不会全部的,那就不是她了,现在的她才是真正的小雪。
关于彩,既清醒又执着,前期看着不堪,像个傻傻的整容狂,但是和小雪对想变美的小男生的态度,她展现出自己偏执又真实的一面,或许毒辣,但是专业而且真正的帮助到了对方。
放弃继续欺骗男友,霸气的告诉真相并离开。
真的希望她能去整容美容院工作啊;D 女生经过了种种经历,受过了另一种生活的诱惑后,最后发现了果然还是这个才能填补自己的空虚啊。
形形色色的女人们,就像不同品种的花朵,盛放,美丽,努力的开到靡荼。
只看过萌和优爱的cut 一开始真的被这种pua到自己下海的剧情吓到 感觉要把日本在旅行愿望中划掉的地步 怕牛郎上来搭讪 也不喜欢星探搭讪 才知道日本的星探 说得那么好听。
还有拉人下海的星探 后来回过味来 觉得有那钱花自己身上不好吗 不正确地说把这钱拿去整容 让牛郎倒追自己(虽然剧里优爱这么可爱了都无理)自己还嫌牛郎职业见不得光呢 牛郎好像一般都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很能提供情绪价值 我颜控 长得不咋的还想我花钱让他给我提供枕服务 我拒绝 友服务 我花钱让你陪我玩恋爱过家家?
我也拒绝 颜值即正义😂颜控好难骗 长得好看的我应该也点不起 我还是更爱自己 很难让我掏钱 所以牛郎就是要调动你的恋爱脑 让你爱他超过自爱 唉 多的不说了 免得发布不出来 其实想想爱豆和牛郎也挺像的 一个陪聊酒保 花钱买酒买情绪服务 一个卖艺 要你自己寻找情绪价值 共同点都是冲榜就会陪你聊天 爱豆门槛高一点 要好看还要有才艺 所以收入也更高 感觉地位也更高(有钱就是大爷总没错吧)可能只看到当红爱豆的我 糊豆don't care他们的生存状况 我花时间也是找乐子的 不过爱豆的才艺可以白嫖 以前一直觉得白嫖是一个挺恶心的词 这么一类比发现 某种意义上还挺贴的 爱豆还是比牛郎好多了 营业只用和自己长得好看的队友就行了 说回来 有叫牛郎的钱做什么不好 怎么花钱就不用说了 大家都会 还是往其他方面反思 不要有叫牛郎的需求好了 情绪价值 说到底 哇真的很难 单但是花钱买服务也不要沾黄赌毒吧 服务业还是挺广的 自己再好好琢磨 再说回来 优爱的担当好过分 优爱说的确实都是事实 唉 事实也不是一定能说的吗 好难 活在当下 爱咋咋吧
没有下限的所谓的爱😂 抱歉,无法理解剧中脑回路,看到短视频剪辑
看不下去。“幸福就像毒品”。
剧情前期较为出彩,女主和不同类型的男生约会,伪装自己的另一面,基本是内心独白反应这类客户的群体,以及和闺蜜之间的联系化解等。后期加入了萌和优爱等角色有点乏善可陈,只是牛郎之间的故事和病娇女之间的情仇?!最终不也一样回归到原点。结尾显得有点仓促,可怜了那个纯情小男生,最后也没能和女主一起,当然她已经习惯做这份工作了。
主线乏力,直到进入最后一个故事时得以升温,对牛郎营业手段及与客人关系的层层描绘有些许早年间霓虹灯三部曲的气息。
想给2.5,剧情挺新颖的,但的确还是不够尖锐,不觉得向下的自由是自由。
没看剧情简介点开看了两集。日本女性,可怜可恨。
看不下去,感觉好恶心。。。
很日本很真实,几乎快完整展示日本剥削女性的全产业链了。无家可依艰难生存但尚有姿色和头脑的做相对最不危险的租赁女友,长得好看空虚寂寞的做高回报的爸爸活(这个词也是令人恶心),不那么好看希望得到关爱的被牛郎吃干抹净下海挣最危险的钱,而挣最危险的钱都还要先花钱打扮落入消费主义陷阱被品牌剥削一遍达到客人“时尚”的要求,就全面围剿女性,营造出整个方便下沉的系统,只要下沉就是敲骨吸髓,为什么小日子还不灭亡啊。本片很成功在它细致地展现了高段位牛郎的套路,那种带入感甚至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是真的能短暂感受到被爱和快乐的,即使角色自己都知道这是对方的工作。一边看着貌美可爱的女孩子泡着澡期待爱情一边看着女孩子被猥琐男暴力对待一次赚几百块钱,空虚情感的大城市为什么少子化这不是显而易见了嘛。
竟然还挺好看的
7/8/9集简直是大型反诈教育片,亲身示范了一位头脑清醒,社交圈简单的普通女生,是怎样一步步掉入牛郎陷阱,最后债台高筑,不得不去风俗店工作赚钱的,太黑暗太残酷了,另一条线应该是在影射不死鸟事件,两个主人公长得都跟当事人很像
牛郎那段精彩 好多狼君里的人
除了雪演得太平面一点人物立体感没有之外(但是她好看,我选择原谅她)其他本职不是演员的演员们演技极度舒适,节奏还是熟悉的酒井麻衣,一个人间清醒配四个恋爱脑,五个人把当代女性核心议题演了个遍,从容貌身材焦虑到缺乏爱与认同,配得上大型反诈宣传片的坊间排名,看完与其说震惊不如说是心酸,作为不太好看的人我真的理解彩和萌看着周围闪闪发光女孩的感觉,平凡的人真的更容易掉入温柔陷阱,而小雪的果断拒绝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她的存在只教会了男生如何善待下一任女朋友。整部剧洋溢着一个价值观:爱和钱都要留给自己,不要用在别人身上。
没有简单否定人的依存性,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唱赞歌。显然问题并非依存本身,而是依存性被吞进资本主义欲望机器里,使人之间的纽带断裂,只有孤独地依存/消费物化的他人。问题甚至不在于物化本身,更可怕是被物化的人完全失去了欲望主体的维度,除了金钱、业绩、打败他人、满足幻想之外不知道还能欲望些什么。萌线的trap小酒馆似乎承载着一种抵抗着异性恋暴力的乌托邦的功能,但仍有点理想化色彩。真正“适应”这个世界的或许只有优爱,她能栖息于没有他者的世界,其他人都只在一边享受着它提供的支撑(为小雪提供了遮掩和保护壳、为rina和萌提供承认),一边承受着孤独的折磨。人在非人的世界实在太过孤独啦。
雪是清醒努力生活的女子;枫从来没在任何人面前(包括同事)暴露任何负面情绪,真的很可怕,城府极深;从春日给优爱介绍工作来看,牛郎和卖淫肯定是一条产业链;最后彩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她去做医美咨询肯定很赚钱,可惜她只去找陪酒女之类的擦边工作。
不太能接受这种东西正当化
深夜档,人生百态。
空虚的年轻人
选角和台词都做到了对漫画的完全还原,拍出来的效果却显得不明所以。
只有牛郎篇印象深一点,其他几part都太浅了。
理直气壮做鸡做鸭的日本公关行业真让人恶心 为什么要从这些病态又肮脏的关系里收获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