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

半生缘,Affair of Half a Lifetime

主演:林心如,蒋勤勤,谭耀文,李立群,胡可,常铖,邢岷山,刘小锋,龚露,郑嘉昊,方舟波,郑蓉蓉,李志良,周笑莉,方圆,吕凉,丁丹妮,吴竞,张丹峰,王仕颖,王艺璇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2

《半生缘》剧照

半生缘 剧照 NO.1半生缘 剧照 NO.2半生缘 剧照 NO.3半生缘 剧照 NO.4半生缘 剧照 NO.5半生缘 剧照 NO.6半生缘 剧照 NO.13半生缘 剧照 NO.14半生缘 剧照 NO.15半生缘 剧照 NO.16半生缘 剧照 NO.17半生缘 剧照 NO.18半生缘 剧照 NO.19半生缘 剧照 NO.20

《半生缘》剧情介绍

半生缘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十年代,旧上海。顾曼桢(林心如 饰)优雅娴静,在家里照顾母亲,在外独立工作,与同事沈世钧(谭耀文 饰)的爱情刚刚萌芽。曼桢有个姐姐曼璐(蒋勤勤 饰),17岁就出来做了舞女以养活家人,后又忍痛放弃自己的初恋嫁给有财有势能让家里过上富足生活的祝鸿才,祝鸿才并不是一个安生的主儿,婚后依然花天酒地。曼璐年华老去红颜不再,心态也变得古怪。 曼桢和世钧的恋爱开展得并不顺利,虽然彼此确定心意,却遭到世钧母亲的反对,她更希望儿子与南京的名媛翠芝结合。但她不知道翠芝其实心头另有所爱。曼桢和世钧之间苦难重重,加上试探不断,二人之间误会渐生。 这边曼璐为了留住丈夫的心,想出了一个恶毒的法子,不惜赔上妹妹的终身幸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伊甸湖我还活着我能有个见证人吗托雷不安感第五季危险方法等待黑夜亡者之妻第一季小镇猪事奋斗恶魔的请柬:第二章船来船往完美婚礼将军拳斗镖行天下前传之终极任务十大奇冤魔力,魔力反贪风暴2山形物语侵入者桑尼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狗脸记葬礼上的死亡哭泣的草原釜山行2:半岛陈真之困兽犹斗神秘博士:圣诞入侵黑色孤儿第二季直至虹色清晨降临

《半生缘》长篇影评

 1 ) 如果曼璐活在现代

https://read.douban.com/submit/origin/170040720/写了《致原生家庭的一封信》,用抨击和温暖来回应《半生缘》里的顾太太给到顾曼璐的伤痕。

如果曼璐活在现代,她有机会上大学。

那她是不是就更有希望逃离那个妈。

但看来很难,因为曼璐的特点是勇敢侠义,这点在其他点评里也有看到。

越是重情重义的人,越是容易被情义所困。

血缘里的纽带,怎么会丢得开。

曼璐成全了母亲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将自己被拖进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深渊。

就像作为作者和观察者,在《致原生家庭的一封信》中,提及原生家庭象限划分以及人生三道光源理论。

父母的PUA,会导致孩子的自我PUA。

到最后,唯一能够获得生机的结论,就是不要去听他们的,无论是他们的安排,还是他们对你的要求。

一个老好人是,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两个老好人是,嗜血珠,魂飞魄散。

对于有智慧的家庭来说,培养孩子没那么难。

对于拖累症家庭来说,那”培养的才华“毁人也很容易。

一个人的黑化,如果是被最亲近范围内的人逼迫的。

太过悲怆了!

但那些故事,不是仅仅存在于戏剧里。

 2 ) 《半生缘》悲剧:沉迷于欢场的男人,总比风尘女子,显得有道德

不可否认,2002年剧版《半生缘》是一个好作品。

蒋勤勤、林心如等主要演员在剧中的表现都不错,而且,它的剧情基本忠于张爱玲的经典原著,加之配乐也很荡气回肠,使之在人心中会刻下不少痕迹。

然而,近来读了《半生缘》原著后,我觉得电视剧的改编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令人遗憾的东西。

比如,电视剧的某些人物,更加罗曼蒂克一些。

一例是顾曼璐的前任张豫瑾。

还有一例,是对顾曼桢无比照顾的杨先生。

剧版中的张豫瑾,是个长情又开明的人,纵使顾曼璐做舞女多年,用自己的身子挣钱养家,他也不计较她的过去。

他依然能对着顾曼璐深情表白:“三年、五年、十年,都过去了,它改变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改变呐,你没嫁,我没娶……你也是被环境所迫,不是你愿意的。

”之后顾曼璐答应了张豫瑾的求婚,却在与其母亲见面时,遇见了曾经的顾客。

那顾客正处于醉酒状态,认出她后立马当着众人的面,揭穿了她的身份。

在此情况下,若是曼璐一口咬定醉酒的那些人认错了人,或者,她那想与豫瑾在一起的决心更坚定些,她与豫瑾的婚事应该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成的可能。

可是,剧中曼璐的性子太烈了,她以强硬态度对豫瑾母亲说:“他没有认错人!

伯母,我想我们的婚事就不用再谈了!

“接着,曼璐跳了河,若不是她祖母也焦急地跳入河中,使得她转而去救祖母,恐怕,曼璐的一生到这里就终止了。

没自杀成功的曼璐,接下来所做的事,是匆匆地与她在欢场上认识的男人祝鸿才结婚,以坚决姿态切断了自己与豫瑾之间的姻缘线。

剧中的曼璐,无疑是超强自尊心与自轻自贱并存的。

她把自己所遇的一切不幸,都归因于自己是个“不干净”的舞女。

所以,在豫瑾要带给她幸福时,她有着严重的“不配得感”,宁愿将这份到手的幸福一把甩开。

看着这个顾曼璐,总觉得造成她悲剧人生的最主要根源,只是“性格决定命运”。

因为,她的人生看起来,并非是那么的无望啊。

至少,还有个张豫瑾这样美好的男人对她不离不弃,只是她个人的选择出了很大问题,竟放着一个好男人不要,硬要嫁于另一个非常不靠谱的男人。

再说剧版的杨先生。

这个杨先生,他多金,温和,情深义重,对顾曼桢很好的初衷,只是因为她的长相,和他那已经不在世的初恋一模一样。

陆如萍,是你吗?

如果不是长得磕碜点,他简直像是一个从偶像剧中翩翩而来的人物呀。

为了追顾曼桢,杨先生可谓是不惜下血本,竟要给她开出3份薪水。

反正,顾曼桢若是与杨先生在一起,她家庭里的一些问题,比如生存压力,应该能很迅速地被解决掉。

但是电视剧中的第一女主,一般都不会为金钱折腰。

顾曼桢自然也不例外,她一开始就拒绝了杨先生的浓情蜜意。

然而,杨先生并未因此消失。

在顾曼桢被姐姐、姐夫软禁,被迫产下一子后,杨先生还是很“及时雨”地出现了,他给她送去了一个工作机会。

我承认,看到剧中这一幕时,我的心里暖暖的——哎呀,大有“温情满人间”之感。

可是,我总觉得电视剧的改编,有不对劲之处。

张爱玲原著里,虽然也有张豫瑾对顾曼璐的放不下,但却没有张豫瑾的痴痴求婚;虽也有杨先生对顾曼桢的帮助,但整本书对杨先生的描写不过只有寥寥几笔,原著中,他不过是曼桢孤苦人生中的一位老板兼友人罢了,压根没有说他是个痴情种。

我更喜欢原著中的故事。

仅仅在于,其中的社会更像真实的旧社会。

而电视剧里的,则接近于作家韩松落笔下所指的那个“较为天真”的世界——当恶少的扇子挑住弱女子下巴,说出‘给大爷笑一个’,侠客会突然出现,弱女子因而得到了极好地被保护。

剧版《半生缘》中的张豫瑾与杨先生,其实就有点“侠客”的意味。

他们只要愿意坚定地伸出援手,就能将曼璐、曼桢这些弱女子从水深火热之中救出。

可是,剧情一旦这样安排,就淡化掉了原著对那个旧社会的讽刺,以及对其中女性的悲悯。

书中的曼璐、曼桢,她们的性格固然对其悲惨人生有着推动作用。

但是在看书时,你能深深感到身在扭曲社会中人的无力。

在很多时候,她们并不能扭转自己的命运。

有人以为,造成《半生缘》中悲剧的恰恰是那些长辈们,例如那位思想腐朽、默默接受了曼璐的阴谋、将二女儿曼桢推向更深深渊的顾太太。

可我觉得,顾太太不过是个在扭曲社会里浸染多年的老太太而已。

她的逻辑,严格地遵循着那套“吃人”的旧观念。

在得知曼桢被祝鸿才XQ后,她想的是曼桢失贞了,只能“马马虎虎地跟了鸿才吧”,她坚信女人该“从一而终”,也坚信着“家丑不可外扬”。

在看到祝鸿才外面还有一房后,顾太太的反应是,苦口婆心地劝曼桢:“姑娘,不是我说,也怪你不好,你把一个心整个地放在孩子身上了。

”但顾太太这个人,虽算得上是悲剧的参与者,可她绝非悲剧的决定者,也不是什么罪恶的源头。

真正的罪恶之源是什么呢?

是她们所置身的,那个强大的男权社会呀。

在那个社会里,有着强大的群体性麻木。

在旧社会大环境中,女人只拥有着窄小的选择空间和生存空间,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没得选”。

因为几乎没得选,曼璐才会与祝鸿才这样已经有家室的人成婚;才会试图借别人的肚子生子,以拴住已经风雨飘摇的婚姻……同样的,也是出于几乎没得选,曼桢才会在好不容易逃开姐姐、姐夫魔掌后,与QB过自己的祝鸿才结婚,以获得亲身骨肉的抚养权(小说里可没有曼桢在结婚后还要坚持当个“烈女”的片段)……

个人感觉,曼桢的没得选,更显可悲一些。

因为曼桢是受过教育的女性,相比她姐姐,她似乎更具有力量,可最终,她并没有扳过大环境的手腕。

个体,在集体面前,总是弱小的。

一个人终究难以跨越她所处的时代。

而且,因着她有文化,她就一定更能体会到身边人的荒唐和疯狂。

这种清醒地受罪,也许比麻木地接纳,痛苦还要更深一层吧。

看完《半生缘》之后,我的脑子里回荡着顾曼桢的两句话。

一句是:“她(顾曼璐)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

”还有一句是:“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piao客跟ji女,谁更不道德!

”(原著中沈世钧的父亲,可不是个不愿对舞女揩油的“正人君子”,曼桢这句话,骂的就是馋过曼璐身子,却又对其身份很嫌弃的沈父)

可惜可叹的是,即便是在如今这个年代——张爱玲写下顾曼桢遭遇的第70多年,依然有人以为,欢场中的男人是比其中的女人要高贵些、有道德些的。

还有甚者则认为,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而女人是客体,女人本就是要为满足男人而活。

所以我特别希望,当我们对着键盘啪啪打着“没有一个男人不在乎女人的过去”“女人的贞节是最好嫁妆”“他只是犯下每个男人都犯下的错,而她犯下了每个男人都无法饶恕的错”时,我们能好好去想一想顾曼桢所经受的痛苦。

这样,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流下的自以为善良的眼泪,也许就不会白流。

毕竟我们仍生活在一个具有延续性的时间空间里,谁也不能保证,顾曼桢的悲剧,不会再重演。

实在不应该,如隔岸观火一般,假装我们的生活,已与张爱玲笔下的生活,完完全全地割裂开来了。

END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建议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慢步烟火人间

 3 ) 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满了空

一直没有完完整整地看完《半生缘》但记忆力却始终挥不去林心如演唱会的两首歌。

虽然不是最好的歌喉,但旋律配上剧情,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张爱玲的小说有着很浓的时代印记,就像这部电影的开头,旧上海的影响和主角曼桢的独白,让故事有着立体感。

从前有人告诉我上了大学之后不应该再留恋于张爱玲,琼瑶的爱情小说,要脚踏实地学习,做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但张爱玲是那么地极富才华,让人对她的文字痴迷,上瘾。

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空闲的时间了,如果不抓住这个尾巴,也许再没有机会好好品味她的作品。

曼桢和曼璐都是悲情的角色,她们最终都和自己的挚爱错过。

为了一大家的生活,作为大姐的曼路下海做舞女,在上海灯红酒绿的歌厅里浓妆艳抹,陪着各样的男人喝酒,跳舞,以出卖自己的身体来维系一个大家庭。

但她的心里却是善良纯净地,宠爱着自己的妹妹,不愿意她受委屈。

曼璐是美丽的,不仅仅是外表,她也一直有一颗向善的心。

张爱玲一向善于描写人的心理变化,曼璐的心态也在婚后越来越病态。

她心里最爱的男人依然是豫瑾,否则她不会可以穿上他最喜欢的紫色旗袍,来到豫瑾的面前。

女人总是有种骨子里的自尊,即使不能够和对方在一起,也希望对方对自己恋恋不忘,希望对方还一如既往地珍惜着自己。

但人总是会变,曾经的初恋已经不复存在了,曼璐没有得到自己想看到的回应。

我想最刺激她的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初恋爱上了她所宠爱的妹妹。

她太痛苦了,她快要疯了,这长久的日子,曼璐就靠着心理仅存的一点点的回忆过活,即使自己已是残花败柳,但她知道有一个人一直从心里珍惜她,虽然她明白他们不可能了,但当这层心里的慰藉也被剥夺的时候,尤其是被曼桢剥夺的时候,她彻底地崩溃了。

可怜的曼璐,她承受了太多的苦毒在心里,她背负了太多了委屈。

她以为她深爱的男人会被妹妹抢走,她以为豫瑾爱上了曼桢,但事实上,豫瑾追逐的也只不过是曼璐的影子。

此刻的她对曼桢的嫉妒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她最终毁了曼桢一辈子的幸福,做稳了祝家的太太。

在那个狂风呼啸的夜晚,曼璐几乎发疯地大笑,也许她在想,为了这个家她牺牲了这么多,这回终于有一个人可以比自己还要惨。

她明知道曼桢和世钧两情相悦,却用那么轻松的一个谎言打发了世钧,她知道自己葬送了曼桢的幸福。

虽然她用尽力气补偿,但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但曼璐终归是曼璐,她的本质是纯净,善良的,为了赎罪,她始终没有快乐过。

也许这就是曼璐的一生,也许这就是她的命。

生在这个家里,她的长女,她不下海,没有人会做。

虽然爱着豫瑾,却深知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明媒正娶地成为他的太太。

她一直都在委屈自己,看似精明,却脆弱不堪。

曾经的美好的回忆,几乎支撑她一路走来的精神力量也坍塌,十里洋场, 红尘女子,守着心中的爱,带着杜鹃蹄声一般的悲情离开了这个刺痛她心的世界。

曼桢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十四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们又是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离别。

我始终相信缘分,也因为这样,特别倾心于这部剧。

曼桢也说,有缘的人总是会遇到,而有些人却一辈子也遇不到。

她和世钧就是前一种,命运似乎在牵拉着他们,让他们相遇。

他们相爱了,一切似乎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舒服。

两个人都温文尔雅,两个人都善良孝顺。

但同时也都背负着双方家庭太多的差异和隔阂。

曼桢有思想,也很独立,她不愿意早早地嫁入沈家,一辈子都靠着沈家的积蓄生活,世钧也在努力地理解,他们爱地让人那么舒服,即使有争吵,也觉得很温暖,很舒心。

但这距离似乎越拉越大,世钧也万万不会想到曼桢会被施计,也不会想到曼璐会向他撒谎。

他相信了曼璐那个谎言,他以为曼桢变了。

也许这就是半生缘,直到十四年后再相遇,一切答案都在眼前的时候,有情人已经不能终成眷属,曼桢和世钧,再也回不去了。

回首半生匆匆,恍如一场梦,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满了空。

曼桢,世钧;豫瑾,曼璐。

始终只有这半生的缘分

 4 ) 这是个爱情悲剧大杂烩

张爱玲的笔迹里总是那么悲,正如她的命运(在我眼中看来是悲伤的)。

她在讲故事,讲一个在她生活时代里发生的故事,说得如此冷静,同时带着如怜惜的悲哀,悲的背后是无言,是留给我们意会的空间。

或者她知道每个人对这个故事的看法都会不同的。

电视剧里面演得最出彩的是蒋勤勤,她把小说里的曼璐饰演得入目三分,让人感觉她可怜可悲可恨,可怜的是爸爸的逝去让她早早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可悲的是她的性格,如果不要这么要强,她可能会嫁给豫瑾,当上院长夫人;可恨的是在她被鸿才冷落后竟出了这么歹毒的计谋来维护自己的自私。

最不喜欢世均这个人物,懦弱,事情没弄清楚就下定论。

最喜欢的人物是曼桢,林心如那是毕竟演技还不够,书上的曼桢个性更鲜明:温和带有坚强。

这部戏的男人中,叔惠算是最好的一个,做事会变通,情商比世均高,可惜差点勇气。

半生缘就是爱情悲剧大杂烩,没个是顺利的,正如世均说的:有许多婚姻都是相爱的人不能结合。

能结合的呢?

又不一定是自己的意中人,真是讽刺!

这样的悲剧是性格决定命运,也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当旧思想和新思想冲撞在一起,新思想被打压的悲剧。

 5 ) 原来,女人的困境自始至终从来没变过

当我在上海的公寓里,发现在屋里爬来爬去的小强,脑海中突然浮现了张爱玲的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老张确实是有才华的。

——引子上海今年的梅雨季真的过分长了,一个多月了雨水也没停。

不过我却并不太担心,赋闲在家,听着雨打风吹去的幽静,恍惚间仿佛不是盛夏。

看起《半生缘》也着实应景。

看过黎明、梅姐的那版,但是更偏爱这一版。

或许是因为选角更符合人物设定吧。

梅姐的那版,每个人都看起来过于冷清禁欲了,一点儿不接地气!

这一版的曼璐,担得起火热泼辣、美艳不可方物。

可她终究是错付了。

谁能料愿为她挡刀的男人最后把拳头挥向了她自己。

至于曼桢,确实是值得细细探讨的。

在这样一个破落之家,依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但是谁又能真的出淤泥而不染呢?

命运给你的礼物,其实早就在暗中附赠了代价。

毕竟滋养她的,是曼璐作为风尘舞女的血泪。

女人真的可以独立于家庭之外而活吗?

看看曼桢吧!

大学毕业,自己养活自己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其实早就与现在的独立女性无异了。

可是又能怎样?

再想想《欢乐颂》里的樊大姐吧!

家庭把她养成了看似傻白甜的白莲花,其实她根本不愿意拒绝异性的示好,甚至根本不懂得与别人保持距离,以一脸无辜换得看似追求者众多的门庭热闹,实际上皆是空欢喜。

抚育之恩、家庭的重担、家人的福祉……逃不掉的,没有人可以真正逃得掉。

就算没有祝鸿才,家里能够给到她的出路也就是X鸿才、Y鸿才之流,她也嫁不到世钧的。

她的家庭就是刻在她身上的烙印,不管再怎么隐藏,终会有暴露于众的一天。

反倒是曼璐,混迹于声色犬马之所,依然保持了做人最起码的准则,看她曾经执意留给世钧父亲的体面就知道了,可惜祝鸿才是不听她的了。

世钧父亲曾说:上海是一座让人自卑的城市,这的一切都那么光鲜亮丽,让停留于此的人仿佛矮了一截。

初见时,确实如此。

在上海的日子呆得久了,却慢慢发现这一层光鲜亮丽背后的满目苍夷,就像我这看似温暖的房间里那一只只小强的身影。

然而,我也并不恼,甚至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似北京,那漫天风沙迷人眼;也不似广东,湿热的气候闷得人满脸冒痘。

它们的恶劣都是肉眼可见、来势汹汹的。

上海不是,上海总是绵里藏针地让你一点一点的冒血,却又藏不住痛地呲牙咧嘴,外人从玻璃罩子外面看见的总是美好,是全然无法理解罩子里的人的痛苦的。

 6 ) 无私的付出换来的有可能是更多的索取

首先我必须说蒋勤勤演活了顾曼璐!

她所表现出来的风尘味完全不是平时经常在同类型戏中看到的的那些模式化表演!!

蒋勤勤同样风尘之余她举手投足都流露出一种从业习惯性让人感觉她是真的在这个舞厅上班!

蒋勤勤的表演让人物立体又鲜活!

她演完这部戏居然后面都没什么作品简直太可惜!

在我看来她比那个天天被吹演技炸裂的那娘娘演技好很多!

蒋勤勤有一点周迅身上的灵,她们眼睛里面都装了星辰大海!

只是少了一些周迅脸上得纯真感!

所以跋扈嚣张更适合蒋勤勤演绎而顾盼生辉楚楚可怜适合周迅!

(话说此剧里面演她舞女同事那个就是完全模式化的表演!

提着嗓子说话扭腰摆臀的走路姿态极为扭捏做作!

也不知道是谁给这类戏开的这种表演的怪头!

数不清多少部剧里面的歌女舞女都这样表演!

现实中出现这样陪酒的你确定不会被吓死?

终于知道为什么演妓女类的角色容易得奖了因为那个度还真不是一般人拿捏的好的!

)言归正传我记得我多年前看的时候就很心疼曼璐!

整部剧我觉得除了曼璐跟她妹妹有些人味外其他人都是无比冷漠及薄情寡义的怪物!

一个女孩要供弟弟妹妹上学还要养一个无比自私极度无能的母亲以及年迈的奶奶,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祝宏才她永远都是在付出的那个!

她那个索取无度自私无能的母亲明明手脚都健在做事也利索却并却没有去工作!

跟自己日子过的轻松惬意比起来女儿沦落风尘也没什么!

弟弟更为过分非但看不到姐姐的无私跟伟大还嫌弃她!

第一集有人要来收走他们一家住的房子,为了家里人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尽管对方是几个彪形大汉曼璐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与他们讨个说法!

当事情解决回到家中一家人都神情厌倦语气埋怨说到这件事!

弟弟尤为过分的说让你平时低调一点你却比谁都高调,身怕别人不知道你做那行!

刚刚叫你不要去吵你非要去吵被街坊看见了脸都被你丢光了!

一家老小吃着曼璐的肉喝着他的血还要嫌弃他的血肉不干净!

照顾家人的同时对祝宏才也是倾尽所有的付出,习惯性的付出让她忘了自己也需要收获!

而家人跟祝宏才把这种付出当作是一种理所当然!

曼璐把爱都给了别人却忘了留一点给自己!

自己都不爱自己别人又怎会爱你?

曼璐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是她把自己想的太不堪,她把对家人的照顾当成了一种义务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把所有指望都放在压根不可靠的男人身上,导致后面她以夫为天越来越没有自我乃至于最后完全迷失走丢!

如此无私的爱被家人回馈的居然是你当初独自用来捕猎养家的武器!

最初她对妹妹保护有加!

当得知妹妹被要债得抓走她拿把刀就去救妹妹了!

一路心急如焚的身怕妹妹会吃亏!

此刻她早就忘了她自己也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已!

她对她妹妹说 你是我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知书达理,文雅娴静的妹妹是她的骄傲!

自己就算嫁也不能明媒正娶嫁个好男人,但是妹妹不同 妹妹有希望!

她把美好给了妹妹把不堪留给了自己!

全家人大概也就也就曼桢对曼璐即尊敬又疼惜!

所以她让她妈不要找姐姐拿钱了她打两份工 ,以后她来接替姐姐的担子!

然而她妈还是经常时不时打着看望的美名跑去曼璐哪里,聊几句后曼璐给她拿钱她立马接到手里藏进荷包!

曼桢虽然对曼璐尊重又惋惜并且希望姐姐能后半生都平安顺遂!

但是心意终归是心意而已!

曼桢终究也从来没有为姐姐做过什么!

曼璐跟家里人说要嫁给祝宏才,漫璐的妈完全不关心人品如何只说了一句虽然没钱 总要有份养过咱们一家的本事!

丝毫不关心女儿是否幸福只关心这是不是一张长期饭票,除了曼璐一直为别人做这个做那个谁为她做过什么事呢?

曼璐她过了天真的的年纪却还依旧天真的下场就是以为祝宏才真的爱她!

她以为自己漂泊多年终于可以停船靠岸了!

以为彻底和过去那个不堪的自己挥手告别开始全新的生活了!

然而命运只是把她从一个噩梦拉到另一个更恐怖的噩梦里面去了而已!

受了这么多次的欺骗和伤害他最后依然天真的选择相信祝宏才虽然不爱她了但是对妹妹倒是一片真心!

她的爱为何越来越卑微?

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谁有多看不起她!

因为别人压根不在意她!

家人利用她祝宏才也利用她!

从她母亲非但不工作还心安理得享受着保姆的伺候!

丝毫不觉得用女儿做舞女赚来的钱用着有何不妥!

由此可见家里人对她的顺从是多么的虚伪,关心更是来的廉价!

她如此苦涩的人生唯一一点甜便是和她初恋豫景的回忆吧,然而她的母亲毫不考虑曼璐的感受居然撮合起了预景和曼桢导致曼璐误会豫景爱上了自己妹妹!

这是她彻底崩溃的原因 !

她不管多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被妹妹不费吹灰之力就拿走!

她开始扭曲 开始抓狂 开始计较以前种种不公平!

她要让妹妹跟自己有一样的人生,一样得归宿,这样才算公平!

她劝她妹妹吃饭时说:我家居然出了个烈女!

谁没被欺负过 ?

我早就被欺负过了!

如果当初我也做烈女一家人早就饿死了!

同是一个娘胎出来的你为何就如此高贵我就那么贱!

姐妹两都是受害者只是一个是自愿牺牲一个是被迫牺牲!

曼璐表现出来的虚荣和现实其实只是因为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并且总是幻得幻失,所以她必须得用一些本来不属于她的技能来保护和伪装自己!

卸下武器与外衣她是一个有责任感 有义气 不服输 做事冲动果敢 但是做人都不够洒脱拿得起放不下的女人!

她如果出生在一个普通平凡的家庭遇到一个普通平凡的男人过完普通平凡得一生该多好!

记得曼璐有一笔足够买房子的存款当她得知祝宏才欠钱她一开始说分手!

接着就拿出所有积蓄替他还债!

(证明她真的有情有义!

)然后用自己做舞女多年的人脉资源让他把赌场开起来并且由此发家!

尽管祝宏才生意起来就变脸了,并且想要过河拆桥的把曼璐一脚踢开!

然而此刻已然卑微到尘埃的漫璐满脑子想的都是赶紧脱离苦海尽快停船靠案,结束那些自己不想面对的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她无疑中了祝宏才的苦肉计!

她的生活总是糜烂颓废的过着,如同行尸走肉般!

我想那是因为她早就把做舞女前的自己埋葬收好!

她用强势泼辣的外衣把支离破碎的自己悟的严严实实别人怎么侮辱她作践她都可以但是不许碰她妹妹!

最后我想说曼璐不管你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我永远记得最初那个为了保护家人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的你!

看完这部剧有一种命运并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别人说了算的无力感!

最后亲情爱情都被揉烂踩碎左右环顾发现什么都没有了!

唯独只剩一声叹息!

为了房子争执

 7 ) 『只是当时已惘然』

文/易安若       张爱玲的《半生缘》曾经有过三个名字:    《十八春》无疑是最顾名思义的;《半生缘》是最为人熟知的;而《惘然记》却是我所最钟爱的。

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足以教人沉吟良久。

      这是我在当代文学课上讲这部作品时说过的话。

      其实始终对现当代文学提不起兴趣,也很少发自肺腑地想要了解那个时代,人或事都罢。

可是突然从这一年开始,开始日以数万字计地看作品。

也没什么缘由,只是觉得应该。

结果是,果然人变得更加牢骚。

好像感染了那些能够从一场雨、一枚戒指写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习气。

确乎如此,所以在你我都恍然不觉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然离题万里了。

      所以还是要将你同我,自现实拽回苍凉。

      博客上曾经有一个姐姐就叫做惘自追忆。

很久以前了。

也没有多久,两年多的样子。

只是她鲜有露面,所以时光被回忆拉长。

于是忆起小说里的句子:“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

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世钧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短暂的几年功夫,就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所以以后的十余年,都只用来惘自追忆。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人走有人留。

有的人来过,不置一词便转身离去;有些人偏要耗尽你最后一滴血,教你痛入骨髓。

爱得近乎偏执,以为愈发疼痛,愈发难舍。

其实最难割舍的,是你以为你已经忘记,却在撕下结痂的伤口时热泪翻涌。

不疼不痒,却不能相忘。

      我们都再没有力气去相信,抑或是去爱。

可偏偏要佯装相信爱。

于是我在对亘古的永恒一往情深的时光里,生生将光年等成荒年。

觉得缘分是很奇妙的东西。

多么巧,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极普通却又极幸福。

只是你以为一件事情平淡如水的时候,它便也会如水般轻易逝去。

最难为的是你偏偏抓不住,你手中没有那只恰好的杯子。

   多年以后世钧回想起来,觉得曼桢这种地方还是很可怀念。

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知道,因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

可是也只能是知道,正如他和她也只是曾经。

曾经他是立于一个美丽的深潭边上,只是可惜后来他选择了走开,而非溯洄从之或是涉水而过。

曾经咫尺之隔的水中小洲,再不会是他心底的方向。

爱一个人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都照耀着一束光,一切都可以看的特别清晰,确切。

可是当爱成了往事,那束光也就颓然消散。

      似乎所有读过小说或是看过电影电视剧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你说最难令人过的究竟是什么时候?

是曼桢被祝鸿才糟蹋,还是凭她怎么叫喊世钧,也都发不出声?

又或是,她想起来有一天跟世钧见面,要把她的遭遇一一告诉他听,可是多年以后当她们终于见面的时候,她才发现一切都那么轻松,就连痛也痛得轻描淡写?

我们都希望生命是一幕大团圆,可当你冷眼旁观的时候,还是以为悲剧更能刺激中枢。

于是对于难过的事情,我们总想问一句,究竟最难过在哪里?

其实你我在调味生活时,独独迷上了撒盐。

      世钧和曼桢互许终身的时候,他说:“曼桢,我以后不会辜负你。

除非,你先离开我。

”曼桢说“我不会舍得离开你。

”果真一语成谶。

他们彼此都不曾辜负,也说不清谁先离开。

      “我们回不去了”。

读小说的时候,轻易就想起了容若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句我们曾经那么熟悉,熟悉到快要忘记的句子。

可是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重逢后——曼桢不停地问世钧:"你好吗?你好吗?"世钧说:"我不好,我只希望你好。

"倘若以后你也遇到了这样的故事,你和他经年之后久别重逢,如何相顾无言,也不要问“你好么”。

因为早已与你无关。

      良辰美景奈何天。

   想起谢灵运有言,“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问自己,如果是一道选择题,你要哪个?

   似乎荒谬。

      不如月圆花好,与君共赏。

如果剧终时注定要痛得彻骨,不妨在开篇处爱得热烈。

 8 ) 彼岸花——记顾曼璐

距离第一次看《半生缘》,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第一次看的时候,眼中只有那个笑起来温柔纯真的顾曼桢,同情的也只有她,看到她趴在桥上,满脸悲伤地问着,世均,这辈子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心里是疼痛的,也是无奈的。

已经错过的事情,已无力挽回。

曼桢是可怜的,她的幸福毁在了姐姐手中,可是换个角度,即使没有姐姐的事情,她也终究不能和世均在一起。

家世的差别,永远会成为阻碍。

生活不是童话,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可以变成公主。

王子注定是要和公主在一起的。

那个时候是对曼璐痛恨的。

想不明白她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妹妹,活生生地毁掉了妹妹一生的幸福。

年幼的时候总是看不到人性复杂一面吧。

主角永远是好人,配角做什么永远是错的。

可是再次看曼璐,却觉得她是全局最悲哀的一个人。

我同情曼璐,亦怜惜她。

她是人们心中的潮水,汹涌的,带着一点点的疼痛。

她同样是一株彼岸花,美丽的,妖娆的,绝望的。

她是绚丽的,也注定是短暂的。

故事的开头,曼璐出现的情节就是强悍的,霸道的。

为了维护房子,不顾形象的在街上破口大骂,砸张鲁生的汽车。

这样的人是需要勇气的。

而我喜欢曼璐的是她对家庭的责任。

没有人甘心放下自尊,甚至是以前女人很看中的贞洁赚那么一点养家糊口的钱的。

但生活是无奈的,她必须承担。

而曼桢,她是幸福的。

身为老二,她少去了许多责任,也不必向姐姐一样出卖自己。

甚至,她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有过那么纯真而又美好的爱情。

曼璐呢?

人们同情曼桢不能和世均在一起,可曾想起曼璐和预瑾?

他们同样是美好的,但注定永远不能在一起。

曼璐总是有着一副让人心碎的坚强笑容。

她笑起来的时候,不是曼桢这样的纯真与甜美。

她是妖娆的,轻佻的。

但是厚重的化妆品下掩饰的是她的无奈,她的悲哀。

曼璐是清醒的,也是现实的。

她总是小心翼翼的掩饰着一切,露出轻佻而又坚强的笑容,可是每次看到她,我却莫名的心疼。

我想她在听到预瑾的名字的时候,心里是疼痛的。

可是来不及叹息,笑容已经爬上脸庞。

这样的曼璐,是生活的牺牲品,是命运的玩具。

比起曼桢,她不是更应该同情的一个吗?

尽管我明白这些东西,对于她这样的一个女子,是空洞而又无力的。

我相信她也不稀罕这些东西。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有让人叹息的冲动。

看完的心情是沉重的。

不是悲伤,不是感动,永远像是有东西堵着心口,找不到宣泄口。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你是盛开在彼岸的迷离花朵 如血,如火,如荼 你是心中暗涌的潮水 汹涌的,绝望的,疼痛的 你是微风 却注定离散 你是焰火 却注定熄灭 瞬间的绚丽之后 是永无止尽的黑暗 爱你,怜你,叹你 终是无能为力

 9 ) 回首半生匆匆 恍如一梦

曼桢与世钧十八年后再次相见时,曼桢说:我们回不去了。

回首半生匆匆,恍然如梦。

或许,这就是所谓天意。

“陷入爱中的人总以为爱是无所不能,然而,世间情缘的衍生,最不可欠缺是天意,要上天的允许,并不是有情有意就可以。

两个人之间绝不止是两个人而已。

造物主有太多奥妙诡异的安排,打乱人苦心的经营。

这些安排是我们所不能见的障碍,横亘成庞然沧海,崎岖长路。

路途颠沛流离无从预测,不是有心就能安然行过。

”这段话放在他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时间能够冲淡的爱,不算爱。

“重逢的情景他想过多少回了,等到真发生了,跟想的完全不一样,说不上来的不是味儿,心里老是恍恍惚惚的,走到衖堂里,天地全非,又小又远,像倒看望远镜一样。

使他诧异的是外面天色还很亮。

”他们又重新回到了世界,就像这十八年,他们被流放到了世界之外。

有人说,爱的时候生命比原本存在的更长一点,而不爱的时候生命就比原本存在的更短一点。

我想张的《半生缘》,就是为了表达一种宿命感,相爱的人,往往无法顺利携手渡过茫茫沧海。

天意难测。

张自己对此深信不疑。

世间的事,都不会太完满。

这是一个充满美丽与错误的世界,就像张自己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承认生命的美好,也承认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张的作品中字里行间厚重的苍凉感,像沉落的黄昏一般将人笼罩其间。

在难测的爱情之中,人虽渺小,但仍可以选择怎么去爱。

生命越是苍凉荒芜,人就越要留恋不放手。

并非一切都可以推为天意如此,人才是自己的真正主宰,爱得不够深,甘愿认命,无可厚非;爱得执着,就算失去一切,也会勇敢去爱。

 10 ) 林心如 蒋勤勤版《半生缘》 曾经赚足观众眼泪的一部民国剧

“十四年了,日子过得真快。

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和世钧从认识到分手,不过是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电视剧一开场,这段旁白便将观众拉进了一段不幸的民国故事,奠定了整个故事悲凉的气氛。

顾曼桢 女主角顾曼桢大学毕业,在一家工厂的写字间工作,在好友许叔惠的介绍下,她认识了新同事沈世钧。

世钧儒雅善良,曼桢温柔大方,两人相爱。

造化弄人,这段感情最终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由于曼桢姐姐曼璐和姐夫祝鸿才的从中作梗,一对有情人各自走向没有对方的人生。

顾家两姐妹 顾曼桢是一位勇敢、是非分明且具有新时代思想的女性人物形象。

从第一集她面对来她家闹事的张鲁生时所表现的不卑不亢就可以看出她的坚强和勇敢。

当沈世钧为了取得父母的认可和她结婚,让她和当舞女的姐姐不再来往,搬出巷子的时候,她的一席话反映了她是一个是非分明和具有新时代思想的进步女性。

据理力争的曼桢

据理力争的曼桢 对于爱情,她比沈世钧坚定,有自己的主见,和世钧相爱后,她断然拒绝了母亲给他物色的张豫瑾,还有追求者杨镇远。

对于姐姐,前期她更多的是心疼和无奈,姐姐和张豫瑾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她很是为姐姐感到遗憾。

那声姐夫,她始终没有机会喊出口。

不希望姐姐再受伤害 在那个她被祝鸿才强暴的雨夜,她大声叫着姐姐救她,却什么都没等来,后来姐姐将她幽禁,逼她帮祝鸿才生儿子的时候,她对这个姐姐已经心灰意冷了。

生下孩子后,她在医院病友的帮助下,逃离了姐姐姐夫的囚笼,然而他们还是不肯放过她,要逼着她回去。

曼桢是坚强、独立的,找了一份工作,当起了老师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后期为了荣宝,选择了和祝鸿才结合。

然而没过几年,曼桢还是无法融入这样的生活,她清醒了过来,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以离婚收场,带着荣宝独自生活。

沈世钧 沈世钧是善良、懦弱、立场不坚定的。

在他的父母怀疑曼桢的姐姐是舞女时,他完全否认了这一事实,没有勇气告知父母真相。

并要求曼桢不要和姐姐来往。

须知,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一点曼桢比他要看得远。

沈世钧的懦弱 沈世钧本来是有自己的理想的,但在父亲的病情和母亲的眼泪下妥协了,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可以说他的立场是不坚定的。

如果说顾曼璐和祝鸿才的从中作梗是世钧和曼桢不幸结局的外在因素,那么世钧本身的性格特征也是一个内在因素。

在从曼璐口中得知曼桢已经嫁人的假消息之后,他也没再寻找曼桢,没过多久,就接受了家里的安排和石翠芝结了婚。

就算没有顾曼璐和祝鸿才的从中作梗,他和曼桢也是难得走到一起的,他的父母是不可能让他娶一个舞女的妹妹的,日后懦弱的他夹在父母和曼桢中间会有什么结果,我们无从知晓。

说实话,在观看这部剧时,我一直认为沈世钧是配不上顾曼桢的。

在与石翠芝结婚之后,两人过着与大多数普通夫妻一样琐碎的生活,甚至在翠芝知道他还想着曼桢,夺过曼桢给他写的信,带有一点讥讽的语气质问他时,他也只是道:你看完了吗,看完了就还给我。

如他自己所说,两人性格不合,经常吵架。

夫妻之间没有所谓的爱情,有的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各自的心底都还有自己所爱的那个人,然而也无法改变现在一成不变且不幸福的婚姻生活。

顾曼璐 姐姐顾曼璐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女子,但是后期她帮助丈夫祝鸿才加害自己的妹妹时,又是可恨的。

电视剧中展现了她是如何从一个善良、无私的女性一步步沦为出卖亲情,泯灭人性的恶妇的过程,她的心理由妥协慢慢变为变态。

但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我对她又是心疼的。

学生时代的姐姐 前期,身为家中老大的她,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下海做了舞女,在外受尽了委屈,家里不懂事的弟弟甚至嫌弃她给家里人丢脸,这对她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她依然尽心尽力撑起这个家。

面对初恋张豫瑾,她是自卑的,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但是内心仍然保留了对这份纯粹感情的向往,是她心里对于爱情的唯一牵挂。

所以在嫁给暴发户祝鸿才后并不幸福的她,听说母亲想把妹妹嫁给张豫瑾,而豫瑾似乎对曼桢也有意时,她崩溃了,甚至内心慢慢有点扭曲了。

以至于在祝鸿才不断地威逼利诱下,自己又无法生育时,想出了让自己的妹妹来代孕的荒唐想法。

在那个曼桢被强暴的雨夜,泪中带着苦笑的她有一些负疚,也有一些变态的快感。

然而在她帮助丈夫强暴妹妹之后,从母亲口中得知曼桢一有好吃的就想着她时,那一刻,她又是有一丝内疚和后悔的。

一切回不了头了,为了留住丈夫祝鸿才,她关住了妹妹,逼她生孩子。

几年之后,她彻底后悔了,身体也越来越差,日子不长了。

她想到了可以让妹妹将来有个依靠的两条路:先是去找了沈世钧,却只见到了沈世钧的母亲和大嫂,还有怀孕的石翠芝。

然后又去找了张豫瑾,却看到他已有了爱人。

看到张豫瑾之后的曼璐 曼桢也不愿回去照顾儿子荣宝,她失去了所有人的爱,在绝望中咬了一口祝鸿才说道:你毁了我一辈子,也误了曼桢。

然后死去。

祝鸿才 祝鸿才呢,是一个自私,贪恋美色且薄情寡义的人,曼璐嫁给他之后,他常常在外花天酒地,甚至说曼璐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逼着曼璐帮着他强暴了曼桢,害了曼璐也害了曼桢,最后在曼桢的要求下,在他以为死去曼璐的“显灵”下,选择了放手,放了曼桢和荣宝。

祝鸿才选择放手石翠芝 石翠芝是一个有着大小姐脾气,具有反抗精神但又不彻底的人物形象。

石翠芝 在得知青梅竹马的沈世钧有了喜欢的人之后,她和性格开朗的许叔惠有了情愫。

在叔惠向他表明了心迹之后,她拒绝了和一鹏的婚约,想要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石翠芝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但后来叔惠碍于两人门第之差,自卑,选择了逃避。

在沈世钧以为曼桢另嫁他人之后,在周围人的撮合下,她和世钧走到了一起。

与世钧婚礼上的翠芝 可悲的是新婚之夜,两个互不喜欢的人抱在一起哭到:怎么办,你还是不喜欢我,我们是不是来不及了。

两人的新婚夜

两人的新婚夜 多年以后,两人的婚姻生活枯燥、琐碎,翠芝会埋怨丈夫死脑筋,难以升官发财,孩子们玩耍弄脏了地板,故意在婆婆面前树立女主人的风范,甚至带着讥讽的口气质问着想念曼桢的丈夫。

不知道她会不会想起当年那个追求纯粹且勇敢的自己呢?

当沈世钧问她,你幸福吗?

她答道:你幸福我就幸福,嫁出去的女人,都是以夫为天。

你除了不够浪漫以外,基本上还是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

许叔惠 许叔惠因为自卑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女孩,而后报复性地娶了更有钱的大小姐仪娃,然后因为做了结了婚的男人最不可原谅的事以离婚收场。

多年以后见到石翠芝发出来内心的感慨。

叔惠的感慨

叔惠的感慨

叔惠的感慨 电视剧中,几乎每个人都是不圆满的结局,这也许就是那个旧时代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吧。

剧中的最后,两人再见。

只有一句,我们回不去了,擦身而过,错过了一生。

但日子总还要过下去,至少曼桢还有一个懂事的儿子荣宝可以相依为命。

正如电视剧片尾曲唱的那样:“就这样擦身而过,如果是注定的结果,何苦非要遇到你,遇到又为何爱我。

就这样擦身而过,难道我爱你不够多?

喉咙都快要喊破,有些话来不及对你说……”仿佛在诉说着曼桢那不幸而又无可奈何的命运。

结尾的曼桢 关于这部剧,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情节,碍于篇幅,今天就到这里了。

感兴趣的话,推荐大家去重温原片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又见旧时光 更多精彩继续……

《半生缘》短评

看到新版的新闻,突然想到了这个老版,印象最深的是曼祯被祝鸿才强抢,姐姐曼璐在窗边边哭边抽烟,后来曼祯又被囚禁在家里,直到生出一个儿子,多年之后曼祯和世钧再见面真是特别让人遗憾唏嘘,整体全员演技都挺好

5分钟前
  • 小豆豆
  • 推荐

如果主演不是林心如该有多好 这样的曼桢实在无法勾引我去怜惜她。。。

9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林心如总是给人扮猪吃老虎感觉

1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只为了那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13分钟前
  • 艾莫瑞斯
  • 推荐

蒋勤勤脸滚女主几条街……恶女役演得太有范儿了。还有这一版硬是把张爱玲改成了琼瑶奶奶,在下是服气的。

14分钟前
  • 救死扶伤安嘉和
  • 较差

还是哭的稀里哗啦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曼桢和世钧重逢后,世钧希望两人重新开始,曼桢流着泪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18分钟前
  • nuonuo
  • 推荐

好故事 但是没有好演技

20分钟前
  • J
  • 还行

主要是珠玉在前

21分钟前
  • 飘红
  • 较差

主题曲挺好听的。但姐姐比妹妹美太多了。

24分钟前
  • 香水瓶
  • 还行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确实如此,再也回不去了!两个女人的悲惨世界里注定有渣男作祟!

29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我觉得选角非常失败 故事可以 林心如当年太壮了 她好看是好看 但是对比楚楚可人的蒋勤勤 我觉得林心如太丑了 我觉得蒋勤勤才是那个值得被男人有保护欲望的女人 林心如应该演那个跋扈的姐姐更合适一些 从体格体态上来说 这部剧林心如饰演的角色让我一点都不喜欢 太讨厌了 我万分同情美貌的蒋勤勤 觉得男主瞎了眼

31分钟前
  • 豆友533178414
  • 较差

和张的原著有一定差距。蒋勤勤的演技很不错。

33分钟前
  • 二木
  • 还行

虐得怀疑人生和亲情,姐姐是有多恨妹妹才能走到这一步啊,所有人都回不去了……

34分钟前
  • 吃瓜少年
  • 还行

喜欢以前剧这种古味,服化道很美,演员颜值高,最爱最经典的一版。喜欢西装革履文质彬彬戴圆眼镜的张豫瑾,沈世均穿西装很帅,蒋勤勤很美,初次觉得邢岷山和谭耀文好帅,有情人都没在一起,哭得淅沥哗啦。(6—9张豫瑾,11沈啸桐,12,14,15,17,19,20表白,24睡懒觉,25张豫瑾结婚,32曼璐去世)

36分钟前
  • 倾词92
  • 力荐

这什么情深深雨濛濛之番外半生缘啊…………蒋勤勤是唯一的亮点

38分钟前
  • L
  • 较差

蒋勤勤转型之作。演的很好。

40分钟前
  • yiyi
  • 还行

十年前这样的电视剧是绝对不值得五星的,毕竟那个年代我们有《大明宫词》这样的作品可以看。然而,2020年年底居然冒出来一个新版!看了10分钟,恨不能自戳双目,遂来给这一版打个五星。

45分钟前
  • 葭茵
  • 力荐

我们,回不去了。

47分钟前
  • Shmily蓝。
  • 还行

太悲剧啦

50分钟前
  • 小呀么小树懒
  • 较差

从头看到尾,喜欢,就是最后结尾太伤感,童年回忆,经典

55分钟前
  • jiaerbes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