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看看电影,看到好后面才发现这是一部爱情片。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是美国与印度的文化的不同之处,电影一直提到的是左手不能用来吃东西,我也是刚刚了解,原来是左手洗屁屁。。。。
电影的后半段又是往爱情线发展了,这我就不懂了,为什么店家会撮合他们两个,是那个房间的价钱比较贵还是什么,感觉有点牵强,不过也是为了讲后面女主角订婚的事情吧,不管是有文化的知识女性还是什么的,都会听从父母之命结婚,也算是文化以及观念上的不同吧。
总之,看完片子最大的感想是为什么女主角长成这样!!!
导致我以为她只是个路人甲啊,万万没想到,说好的印度姑娘美呢T_T
印度,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神秘的地方。
有一朋友,提起到印度出差,就愁眉苦脸,因为他也曾和Todd一样,初来乍到就交了学费--腹泄。
在这部片子里,你能听到带着特别口音的英语,看到那尊挂满人头的毁灭女神迦梨,印度人独有的生活态度和观念,如此种种都与Todd熟悉的美国大相径庭。
我不能理解的是,Todd怎么能够在短短三周不到的时间内,就从原本的抗拒,变为接纳和主动融入。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
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看上去好像与外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客服明明在加拉普利,却非要捏着鼻子说自己在芝加哥,理由很简单,不要让订货的美国人因为听到外国口音而“抓狂”,而老板的想法是,同样的价钱,可以雇用 8个人,why not?! Todd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他的印度下属的想法,他只是盯着墙上的记时器,一筹莫展。
如果不能把这个记录降到 6分钟,他就别想回到美国。
荷丽节是个转折点,他换上了印度人的衣服,也就在那一天,换上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尊重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转化为工作的助力,Todd作出了一系列的转变。
他成功地创造了奇迹。
从一刻也不想停留,到后来的不舍,除了空虚寂寞下产生的爱情以外,应该还有其他吧?
外包业务又转到了更加价廉物美的中国上海,他却把机会让给了普洛。
回到美国,他把一部分价值观也带了回去,当然还有手机里轻快的宝莱坞音乐。
就像片子开头的字幕,白色的字,渐渐被覆盖上一层黄色,Todd的白,普洛亚莎们的黄……
轻松喜剧,对于不同文化从最初的抵触到最终的融入和认可. 外包服务是世界一体化的体现. 虽然美国人和印度女孩的爱情颇具俗套,有限的笑点也只是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冲突,但仍旧不失为轻松的甜点类影片.
在印度的时候,倒时差。
看到电视里放,因为同是外国人在印度的种种遭遇,很有切身体会。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讲的是理论,而这部电影讲的是 实践。
当你抱着“世界是平的”这个伟大理想,踏上印度这块国土之前,建议你看看,以免急匆匆的去急冲冲,哈。
另外,不知美国人是怎么想的,我反正不能接受一个印度女人。
世界是平的,你要做的是将自己的心打开。
就像影片中的Tod,从一开始对印度的各种排斥与不适但后面的接受与融入,他将自己的心打开了,他会在荷丽节欢乐的反击,他会穿上印度传统服饰,他会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印度……回过头再看,一路来已经收获了许多美好与感动,自己在一点点的改变。
不可否认,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没有办法抵制与阻止它的进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心打开,用第三只眼去看这个世界……
英语老师推荐的电影,开始还以为是那本讲金融的书《世界是平的》的纪录片呢,结果是爱情片。
哈哈我整个片子里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陶德的眼神的转变。
初到印度时,他那双湛蓝的眼睛里面满是冷漠和惊异,他盯着那副奇怪的画是的那种小心翼翼和些许的厌恶,看着印度小男孩的那种轻蔑的眼神。
到后来,眼神变得温柔,看亚沙时的那种含情脉脉,和对印度的赞美之情流露于眼中。
很讽刺的是,他的主管来到时,那种眼神居然和陶德初到印度时一模一样。
整个影片讲了culture shock的过程,男主从自我保护的拒绝印度文化,到放低姿态去融入印度的变化。
当然,这样的故事中一定少不了爱情这个元素。
陶德和亚沙的爱情似乎有点儿顺理成章。
亚沙在整个客服组里面,最精明,最机灵,最聪慧。
特别是她的那双水汪汪的大眼。
虽然从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水平来看,她并不是美女,但是西方人就不这么看。
这个就不说啦唯一让我有疑问的是,当亚沙告诉陶德,她已经订婚后,陶德居然没有愤怒,只是平淡地接受了。
我就在想,他真的爱她吗?
在我看来,当自己的真爱不能与你长相厮守,那么,他们俩算什么?
难道西方人眼中,爱过了就不在乎最终的归宿了吗????
求解。
一个朋友参加总裁班培训,推荐的这个电影,刚看完的时候,总觉得是商业集团策划的结果。
西方商业财团给员工洗脑通常都是用“文化”:比如企业大规模裁员就出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你被裁员没关系啦,赶紧去找新奶酪;比如让员工安分守己就出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还发个紫手环,告诉你不抱怨。
当然,也有好的电影如《当幸福来敲门》。
虽然也是积极进取,但揭露底层员工真实的困难现实,相当有进取意义。
《世界是平的》这部电影基本和同名书籍没什么关系。
不过有几点是洗脑的:1、外包没关系,有新的机会,你会遇到新的文化环境,改变你的世界观;2、外包意味着原公司员工有一大批会成为管理层;3、外包意味着你结交新的朋友;4、外包不仅是新的事业机会,还有艳遇。
——所以艳遇激情戏就成为重要的戏份,以色诱人啊!
至于管理心得,核心就是人性化管理。
以业绩为核心,其他都是形式主义。
不过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听好了,就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也是美国,二三线城市也是印度中国,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多工作都可以“外包”,这个我不说透,但未来几年你看着吧。
这本书早就因为媒体的力量而有所耳闻,终于有机会一睹电影版,不禁被主角的入乡随俗而感慨,片中的很多场面都与我们所经过的非常类似,所有在外企工作过的人可能看到结尾的时候都会咒骂编导,中国居然排在印度之后,成为更加廉价的世界劳动力,真TMD过分,能隐在印度阿三领导的公司里面做事的人恐怕不多。
电影与经济学丝毫没有关系了,只余下场景组合以及职场主管的管理能力体现了。
1, 孟买太远,我不去好吧,那么6000卢比,我的车会坏好吧,我还要养家,5000卢比好吧,4000卢比,转眼之间,价格已经降低了1/3 .2。
todd,toad 托德,蟾凃
异域风情、服务外包以及因此招致的文化冲突与众多笑料,组成了这部轻松中带有反思的片子。
男女主人公的结识与相爱有点牵强,大概是电影情节的需要把。
再次外包转移去上海感觉也有点牵强,也大概是电影情节的需要把。
片尾男主人公给富兰克林按上看清事物本质的第三只慧眼,倒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美国人只知道钱和工作,却不懂得生活。
美国人并没有教会印度人如何工作,反倒是印度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生活。
女主怎么看怎么像凤姐啊.
跨文化交流课上外教给放的,好好笑,保持原有样貌的印度好迷人!
handle culture shock的一个办法是可以将自己完全放空于当下社会,重新融入一个community。我相信inclusive culture会宽恕一切diversity,甚至是凝结在culture里的language。喜欢Asha的第三只眼睛——心灵之眼
too naive too simple
有些地方很搞笑
Funny。脱离了印象中印度电影的唱唱跳跳。哈哈哈,看完了想去印度玩╮(╯▽╰)╭
你们都不觉得这女主长得巨像凤姐么。 我们老师让我们看完这电影写paper,我现在他妈的写的都快吐了,还要时不时再打开回顾一下剧情。 我去,真要了血命了。这么土逼加过于理想主义化的电影是哪个傻逼拍出来的!
虽然故事发生在印度,但全片根本就是在赤裸裸地进行美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强制输出,说到底又是美国的思想成功占领别的国家,居然还恬不知耻地以文化融合的姿态出现,老这么玩儿,有意思吗?
制作简单了点……连续剧精良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更突出……
美国人只知道钱和工作,却不懂得生活。美国人并没有教会印度人如何工作,反倒是印度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生活。
谁能告诉我苦逼的美国佬是怎么爱上酷似凤姐的女主角的???
歪嘴胖女印度人。吐啊吐啊。
看过大闷片《权势下的女人》之后看了这部,很爽,颜色绚烂,画质清晰,节奏明快,充满喜感。都说女主丑,男主也丑好不好。他们的爱情是影片的减分项,别的都好,爱情走味。
中国比印度更差吗?
5年前有这样的视野 得奖不奇怪 放在现在来看不算好片
居然和outsource 一模一样!todd! manmeat!asha!!不过都丑了三圈。
又被感动了
好好看呀 我要买印度爱经~
纯粹的爱情令人向往
印度真有意思~我也想试试那家刨冰啊,咱中国人应该不会拉肚子=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