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没有看过这一系列书籍的小白,8集mini剧的尺寸通过周末两天看完是非常适宜的。
第一集打开后快进浏览后有发现又是阿拉伯剧情,说实话有审美疲劳兴趣顿减,耐着性子完完整整看完了第一集,真被最后枪战剧情里如礼花般“绽放”的RPG给唬住了。
决定收心认认真真看下去,顺便找了一下制作人名单,卖拷贝是制片人之一怪不得....ヾ(◍°∇°◍)ノ゙果然爆炸就是艺术。
整场枪战的level都不一样了呢被第一集结尾唬住的我,接下来又被现场直升机拉风唬住了呢,以为出外景都是绿屏的我,结果发现真的出外景去了法国呢!
制片方真的有钱有钱!
顺带本剧其实黑了法国政府不少地方,不是其实米国自己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啊!!
IP拥有方是死活都要开发这个系列,以前电影不成功,这次就改电视剧。
不过反恐的内容都被拍过很多了,这次增加难民、偷渡、无人机的内容算是新增一点亮色。
顺便一提男主的选角, John Krasinski其实有点好男人的特质(就是友善度+100),不太符合CIA探员的身份,不过初始设定是分析员,那就这样吧,也没办法要求他变成谍影重重的 Matt Damon。
加上剧情上设定他就是友善度+++,非黑即白,正义的伙伴。
不过层次感就不是很强烈了。
反派大哥到是比较抢眼,剧情也给很多刻画的空间,小孩、老婆、兄弟;很奇怪这片不是叫 Jack Ryan吗?
又不是Jack Ryan反派的前世今生。
是主角不够,反派来凑?
还是制片想刻画这种环境下“大家都是被逼的”这种同情感?
John Krasinski本次也是制作人之一啦!
他前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他迷人的太太加持是比较令人担忧的,但愿他在电视剧里面能增加更多经验。
演女朋友的演员脸很熟很熟就是说不出演过什么,第一集的肿胀真是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不过女演员就是女演员,后面几集脸的状态立刻就回来了,尤其是最后两集相比较是蛮惊人的。
无人机小哥的交代可以稍微多一点,不是原著党都不知道现在和主角会产生什么联系,虽然最后一场戏是比较好的。
反派老婆和两小孩的戏可以说很辛苦了,外景的戏又多,又晒的通红。
黑人上司一开始没看好,后面讲外语的时候优势出来了,算是越看越有趣吧,法国女警察倒是真很意外的结局。
但是这剧就是各种意外结果的体现,编剧也是往这个节奏走的,真的是各种意外。
大概也是八集限定的原因,反派最后结局是有点虎头蛇尾了,感情铺垫那么久尾巴收的一般般。
看到有人提起了homeland , 其实是homeland算是奇葩中的奇葩,心理刻画方面简直是恐怖级别的,由于是周播剧,最初一季每一集吊人胃口的本领也是超级强。
和本部Jack Ryan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Jack Ryan就是比较正统型的谍战剧,放到网站一天放完其实也算是当做一部超长电影嚼着咽下去。
因为如今正统谍战剧好像已经被人抛弃了,非正统的倒是不稀奇,所以偶尔硬核怀旧一下也是OK的,但是并没有更加新的东西,更加抓眼球的风格,毕竟爆炸多了也是会麻痹的。
先写到这里吧!
18.9.2
战争,永远是一个主旋律词汇。
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等等国家充斥着战争色彩。
记得前些年的热点新闻都是有关于ISIS的恐怖主义袭击等等。
杰克·莱恩作为CIA的分析师,一个退役军人,从办公室,走向了战场。
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说不。
其实觉得很美式的悲情,恐怖主义Boss苏莱曼也并非是天生的恐怖极端主义。
也是曾有过梦想的中二青年。
可是肤色、人种、国籍让他止步,无法前进,无法取得成功,哪怕已经或许相当显著的学历、成绩。
就像剧中的那个法国女警说的,在法国只有2种分类,法国人,其他人。
排他性太强大。
当然后面说的不像是美国什么巴拉巴拉的就可以不用理会了,日常吹捧美。
还有剧中帮忙找 苏莱曼 妻子Hanin的那个人口贩子说的,出生地决定了你的未来,如果他可以在辛辛那提出生,或许就能标榜为一个好人。
毋庸置疑,成长的硬性条件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的一大倾向因素。
就像是那些身处于ISIS的孩子,在读书的年龄,拿起了抢,执行处决。
对这条新闻真的印象颇深。
半大的孩子当刽子手。
真的是从基础就影响了他们的三观。
Hanin带着孩子逃离苏莱曼,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啊。
就像她在逃亡路上对两个女儿说的:这点累你们就抱怨了?
想回你们爸爸身边?
你们不知道我这是为了什么,你们长大之后就会感激我所做的一切。
当然,也用一种冲突的手法展示了苏莱曼的死亡。
当杰克莱恩喊道他儿子在我手上时,下意识惊慌的苏莱曼走向了死亡。
远离战争,身处和平。
这对于在五星红旗之下长大的我们来讲很是正常。
但对于战争之地,对于战火连天的他们,是一种奢望。
反恐是一个需要坚持的事。
不论哪方的口号,永远是黑化对立面,美化自我。
但是恐怖主义这种情况,何须黑化。
911事件,尼日利亚巴加镇屠杀事件,洛克比空难,10·14摩加迪沙汽车炸弹袭击事件,10·31俄罗斯客机坠毁事件,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2.17巴基斯坦清真寺袭击事件 ……罗列其中的当然只是一小部分,恐怖极端主义的威胁仍未消除。
反恐的脚步亦不能停止。
有人常常说不知道Matice【无人机小哥】这条支线对主线有什么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我想要谈谈自己关于Matice这一线的理解。
无人机的按钮一按,可谓改变了一切。
首先,谈谈它对主线的影响。
若不是那个按钮下去,那母女三人极有可能就被抓回去。
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后面把情报透露给男主的情况,剧情会由此发生变化,甚至反转【要知道她们的情报可是至关重要的】谈谈被杀的那个人,可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虽然一击毙命有点残忍,但是他何尝不是做尽坏事。
即使这处编剧有点为无人机杀人洗白之嫌,但是俗话说的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只是早晚的问题。
关于Matice,考虑到这位小哥后面极有可能被策反。
只是觉得或许有时候,人们看到事情或许太片面了,有时候事情可能totally different。
Matice就凭了一句“指挥官判断错了,那人还有一个小孩”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可他不知道的是若无他这一击,怎会有后面男主得到情报呢。
所以,有时候人要放开心,因为事情或许有你不知道的另外一面。
这侧面也讲出了,即使是无人机远程杀人,但是这依旧能侵蚀人心。
所以,战争是可怕的,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
Jack Ryan, 非常好看的一部美剧。
精彩。
故事紧凑,逻辑清晰,没有低级槽点。
写一个小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无人机驾驶员,他的工作就是用无人机炸毁目标,杀掉possible的恐怖分子,每炸一个,同伴会给他一张美金。
他就会在美金上写上编号贴在墙上。
那天他的目标是一个小孩儿的父亲,男孩父亲把他留在爷爷那里,就背上枪骑着小摩托出发了。
无人机驾驶员精确控制,炸死了他。
第107个,这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止境的killing让他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然后突然他只好决定把钱带着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因为他觉得那是罪恶的钱,他可能想把它输掉吧。
这时候配乐开始了:I’m only human , after all. .. 请自行体会吧。
歌曲一路进行,他的罪恶的钱越滚越多,他完全没有输过。
世界就是这么讽刺啊!
1,第一集就看到一个冲动的不计后果的分析师,伪造命令冻结账户,让上级本来的打算泡汤,他才是该为后来巴黎300多人死亡负责的人,因为不冻结或许顺藤摸瓜就抓到人了,就没有这次毒气袭击了2,巴黎追击的时候,在楼下看到嫌疑人,就算人多不能开枪,也可以鸣枪大喊警察并让其他人蹲到或者趴下,他当过几年兵上过战场,他爸又是个老警察,这一套他应该很熟悉才是,包括加油站,发现问题不通知队友,而女警开枪不报身份被地方警察打死真是太可笑了3,难民营中恐怖分子的妻子对美国情报员自暴身份的时候,不管相信不相信都该先控制起来,小心无大错,对,那个人是美国情报员,后面剧集有说,结果居然让人偷渡去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偷渡成功,妻子上卡车的那一瞬间我弃的,太脑残了4,算法国惹得祸,报复的是法国,这个苏里曼还是个无名小卒,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威胁你美国,可你美国一开始就上杆子插手,真拿你自己当世界警察了,前面已经插手后面领导开会又说法国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没证据显示会威胁美国,那你前面插手做啥,就不说放屁又收回的事了,为了凸显主角把领导刻画的如此蠢好让主角说服他,领导这么蠢还当领导,你不蠢咋不是领导?
5,找人偷渡的时候,那一把项链偷渡的人说就够一个人,有必要把两只手的手镯都亮出来?
要知道一个胳膊的手镯就比那一把项链多好几倍,这不找着被人宰客和抢劫杀人?
6,注水严重,每次差点成功的时候就强行失败,比如几十个恐怖分子就能强行进攻装备精良的美军基地,而且还成功了,那装甲车和炮什么的都是摆设啊?
比如巴黎抓捕,居然没人守在其他楼层和包围大楼,这是有多蠢,比如女警居然被自己人打死结果导致恐怖分子的弟弟也死了,比如发现了恐怖分子的老婆居然没控制,比如游戏里联系恐怖分子居然没做对话预案,几句就被人拆穿了,无法忍受,这么脑残的剧你们是怎么打到8分以上的?
不光这一个剧,还有很多明明很差,没票房没观众没逻辑没内容的片子你们打高分,难道你们就是一群标榜自己口味与众不同所以别人吃饭你们吃屎的货?
这两天刚看完S01,从没看过原著,总体感觉合格,中规中矩的动作谍战类电视剧,值得看。
在其他豆友帖子里的回帖,我再补充一点信息,单独发上来。
声明一下,我就刷了一遍,细节可能我看的也有不准或遗漏。
PS,这种当代戏涉及很多细节,美剧的特点是信息密度比较高,对观众知识储备有点要求,不像我偶尔扫两眼的国产剧那样,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剧组整体文化水平很少超出中学教科书教学大纲知识点的范围,整体节奏又慢。
比如国产剧引用中国古代诗词曲赋,99%不超出中学语文课本,讲一个生活常识中稍微少见一点的梗,有的国产剧得反复强调几遍,唯恐部分弱智观众理解不能。
有的豆友说怎么无人机导弹没把苏莱曼小弟炸死?
无人机最常挂的AGM114海尔法导弹,如果是爆破战斗部,只有6.5千克装药,不直接命中本人的话,开阔地的爆炸气浪将目标冲走,没炸死,很正常。
如果是穿甲战斗部,空心装药破甲战斗部金属射流除非直接击中人体目标或命中车辆并引爆发生二次殉爆,否则很难炸死落点周边的人。
剧情没有交代苏莱曼出狱后是如何变成叙利亚地方军阀类大佬的,毕竟之前他一文不名且又并非出生于部落豪门,一夜间振臂一呼就拥有了自己的城堡和拥趸,有点来的突兀令人匪夷所思。
——————出狱后先去了伊拉克和美军作战,S01E03苏莱曼一家人玩桌游时他给小孩讲如何认识的孩他娘,说到自己在拉马迪和美军作战,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伊拉克西南部一个逊尼派聚居省份,和叙利亚接壤,是2004-2006年美军和逊尼派反美武装爆发多次大规模战斗的地方。
很可能苏莱曼被法国主流社会拒绝后又不幸入狱,狱中成了狂热分子,出狱后跑到伊拉克那里打出了名气,虽然从伊拉克回到叙利亚时没钱,但有名气,有战斗经验和圣战履历,比钱更重要。
2003年伊战爆发,同为阿拉伯复兴党但一直世仇的阿萨德政权,一方面喜看小布什这个蠢货竟然干掉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萨达姆和整个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一方面打开边境,让全世界的圣战分子都从叙利亚过境去伊拉克打仗。
2003-2011年期间,叙利亚本国不知道有多少人跑到伊拉克锻炼成才,以后叙利亚这个逊尼派居多的国家不满阿萨德的阿拉维派统治,在阿拉伯之春期间爆发内战,打到今天,巴沙尔.阿萨德也算咎由自取。
苏莱曼能去拉马迪这种逊尼派聚居区打仗,很可能设定并暗示的他是出身自黎巴嫩的逊尼派,叙利亚居于统治地位的是阿拉维派,2011年内战爆发后,阿拉维派很不得人心,苏莱曼作为逊尼派军阀头目,在逊尼派占七成以上的叙利亚迅速做大,比较合理。
有趣的是,黎巴嫩作为传统的法国殖民地,穆斯林在二战前还不到全国人口一半,穆斯林中则是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混杂,黎巴嫩的穆斯林传统上比本国基督教马龙派要温和,有人性的多。
编剧将苏莱曼设定为1983年全家被炸死的原本生活优渥的黎巴嫩穆斯林孤儿,非常有匠心。
黎巴嫩内战对中国人来说太遥远,1983年对当代人也很遥远。
黎巴嫩内战此前打得很血腥,交战双方互相炮击轰炸对方居民区,马龙派头头杰马耶勒被刺后,爆发马龙派民兵血洗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恶劣事件,随后美国和法国向黎巴嫩派出维和部队,1983.10.23美法维和部队被空袭,分别死亡241人和77人,随后美法部队撤出,内战继续打。
S01E01片头开始,一队战斗机投弹炸村庄,显然不是以色列战斗机,IDF担不起这种骂名,他们有精确打击能力,没必要杀老百姓。
扔下的是美制小长径比的低阻航空炸弹,显然是亲西方而不是亲苏武装的飞机,那么经过排除后,最大可能是当时被基督教马龙派把持的黎巴嫩政府军空军,蓄意攻击的苏莱曼家所在村庄,这也是黎巴嫩内战中经常发生的事,内战双方互相给对方减丁,总的来说,马龙派行径更恶劣。
其二,苏莱曼实施的是针对法国的袭击,剧情并没有清楚交代他有攻击美国的企图,CIA凭什么直接插手此案,且基本上置法国情报和反恐机构于事外,法兰西是美利坚的一个州吗?
S01E05,CIA内部开会时那场戏已经解释了这个问题,会上原本有意见主张将线索交给法国人,但借黑人上司格利尔和主角之口说了,同一伙恐怖分子就是突袭也门CIA黑据点的团伙,在也门杀了几个美军,杀的都是联合特战司令部JOSC的人,巴黎空袭死难者中还有27个美国人。
线索中确认的两人,一个是车臣人,在伊拉克帮助反美武装升级IED反装甲能力,炸死很多美军,一个是前阿富汗情报官,考虑到本片是2018年拍的,说的应该是去年已经完蛋的卡尔扎伊-加尼前政权反水的情报官,从亲西方的阿富汗政府情报部门反水去加入恐怖组织,肯定不是求财或走投无路的,多半就是为极端主义信仰了。
所以这不是法国的问题,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问题(负责任的说,这是全世界的问题,官方所说的三股势力,因为我国某地一样有同样的威胁,但西方世界和我国都有很多对此复杂问题缺乏了解的人,都喜欢借此打击对方,抛开恩怨和现实利益冲突不提,如何防止世俗生活中吃了瘪的穆斯林极端化,这是我国和西方都面临的问题。
世俗生活碰了壁就去变恐怖分子,用官方的话来说搞暴恐,这还了得,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时代没有Loser,怎么别的民族和宗教信徒就没出这么多暴恐呢?
这个问题,这部电视剧演苏莱曼兄弟俩的经历时触及了一点,但很不够,我们嘲笑挖苦西方,大可不必,这个问题是西方和我国都面临的现实挑战)。
而主角和其上司碰巧攥着关键线索,通过游戏去伪装成已死的苏莱曼弟弟阿里,法国国内安全局对苏莱曼及其组织远不如CIA了解,当然得主角去追查线索,而不是将掌握的线索简单交给法国人了事。
第三,如莱恩亲口所说,他是CIA的OFFICER,而非AGENT,而且也只是坐办公室的经济和金融分析师,他们有资格和有可能直接参与各类缉捕和搜查行动吗?
一开始主角确实不是行动人员operational staff,对黑人上司塞给他的枪有抵触,但他在陆战队服役过,所有的陆战队员不论你是厨子,文书,还是飞行员,都会经过严格的训练先成为合格的步枪手,所以尽管电视剧没说主角到底在陆战队从事什么,是什么职业代码MOS,但起码作为去过阿富汗的参战老兵,他无论体能,格斗还是轻武器操作以及近距离战斗技能都是没问题的,黑人上司看过他的档案,也了解他日常划船骑行健身,体能保持没问题,黑人上司清楚他的履历和能力后,带着他追查过程中,遇上紧急情况,临时处置,很正常。
如果剧情设定莱恩是在陆军,海军,空军服役,可能黑人上司还真不放心给他枪,因为这三大军种与陆战队不同,有大量工作岗位,在经历过新兵基本训练后,就不摸枪了,对体能,格斗,轻武器使用,近距离战斗技能没啥要求。
但毕竟主角不是CIA里的行动人员,只是调查过程中,遇到必要情况才动枪,套用现在描述无人机的一个属于——察打一体,主角就相当于察打一体无人机,当然侦察为主,必要时也能打一打。
但black ops这块中的直接打击行动,direct strike action,无论突袭苏莱曼的家,还是最后去摩洛哥把唯一走脱的眼镜小哥一枪爆头,都由Matice这类CIA里的black ops部门人员去干,主角这种宝贝疙瘩分析人员肯定不会被派去干这类活。
这种设定非常符合CIA的运作规矩。
还有人说怎么恐怖分子小孩都能讲法语,阿拉伯世界和西方相爱相杀几千年,伊斯兰教之前,地中海东岸就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黎凡特地区和西方是同一个文明圈,西方字母的起源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就来自黎凡特地区。
近代以来,叙利亚黎巴嫩又都是法国殖民地,和法国传统联系非常多。
在法国的侨民也多。
他们的日常文化消费,物质消费,都是和欧洲接轨的。
黎巴嫩最亲法的基督教马龙派,多数人近200年来都取法语名字,进行法式教育,文化上高度法国化,黎巴嫩穆斯林当然没有马龙派那么法国化,但对法国,对西方都不陌生。
阿拉伯世界里,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很多对此缺乏了解。
首先很多人就无法区分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界限。
有个豆友写了挺长的评论,就是分不清阿富汗和叙利亚。
前者是中亚的伊斯兰国家,但不是阿拉伯国家,后者是阿拉伯国家,叙利亚作为典型的阿拉伯文明古国,是经过奥斯曼长期统治后,在帝国崩溃后,于一战后被西方人为划定出来的人造国家,其现代边界和民族文化边界并不相称,这个锅很难说该由奥斯曼帝国还是西方英法来背,主流文化单纯喜欢指责西方,其实并不全面,奥斯曼的统治让帝国崩溃后乱成一团,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其次,阿拉伯世界内部,虽然大多数阿拉伯人是穆斯林,但也有部分基督徒,在伊斯兰教诞生前,那里就是基督教传统地盘。
仅叙利亚境内,尽管基督徒是少数,但也有丰富的基督教教派,聂斯托利安教派,叙利亚东正教,叙利亚天主教,希腊东正教,东仪天主教,马龙派,都找得到,讲着耶稣同时代语言的阿拉米人,也在叙利亚北部山区顽强存活着,阿拉米字母不但影响到了拉丁字母,印度天城体字母,蒙古和满文字母都受其影响。
西安的大秦景教碑除了汉文还有古叙利亚文。
有地中海东岸黎凡特地区这种以大马士革为中心,传统上经济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有以亚历山大为中心,文化非常发达的埃及,他们有传承千年,引以为傲的爱资哈尔大学,有以巴格达为中心,经济文化发达的两河地区,也有也门和沙特汉志,利比亚,马格里布沙漠地区这类地广人稀,抢劫成风,穷山恶水刁民,又穷又愚昧,文化也落后的地区。
苏莱曼作为黎巴嫩穆斯林,在法国侨居十几年,兄弟俩都受过法国一流教育,去伊拉克刷完了经验和名声,在叙利亚内战中,遍地草头王情况下,拉杆子打出地盘和队伍,也不算奇怪吧。
大概很多人看完会觉得男主傻乎乎,表演做作,女主老胖配不上男主,多条故事线紧密度不够,情节没有24小时那么紧凑有节奏感。
这部反恐剧完全可以拍成碟中谍这样150分钟的电影,你会觉得故事情节非常的紧凑,全程无尿点。
但是这部戏是杰克莱恩系列的第一季,旨在刻画小人物的懵懂,可以想象一个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会像东哥一样处理被人诬告性侵这种事情那么老到,一定是磕磕碰碰,在过程中进行学习和进步。
大概是第六集左右,闪回显示:杰克莱恩在服役期间为了拯救一个经常给他们拍照并且卖给他们10USD的一个“奸商”孩子不被叙利亚战乱所伤害,私下里决定把这个不在拯救目标名单里的叙利亚孩子带上直升机。
这一点可以看得出男主是个年轻冲动,而且很喜欢自己做决定不顾后果,也不会征求他人意见的人,这在整部剧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他们去拯救恐怖分子的老婆和孩子的时候,那个带路的土耳其人因为贪财,男主看不惯就多次和他产生冲突,差点坏了大事。
说回之前,那个叙利亚孩子上了飞机后引爆了手榴弹,除了男主,所有人都没能活下来。
看到有人评价说很多bug,比如:1、为什么带叙利亚孩子上飞机不搜身;2、12名人质(包含3个美国人)回国为什么不接受体检和病毒检查。
这一点的确是有些不符合“常理”,但又符合剧情。
叙利亚孩子没有任何行李,那颗手榴弹很可能就是藏在裤裆里,而且一直和他们和睦相处了很多天,所以即使不搜身也是很正常的,根据正常思维,是不会去搜身的,而且那时候的安检做的还没那么严格,这也是男主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吃一堑长一智,未来的第二季第三季,你会看到男主不断的成长,直至做上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
12名无国界医生人质中带头的是美国总统的战友,他是知名的医生,人道主义者。
相信被拯救或入境的时候应该会有疾控中心的人(甚至可能是他的旧同事或学生)一定会问他的专业意见,有没有接触过病毒或辐射,因为这次绑架持续了几个月,医生很清楚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也没有想到会在药品中掺杂生化武器,作为这么一个医学权威,大多数人会相信他的专业意见,因为生化检测是非常的复杂的,取样化验,而且没有靶标物也很难知道这是什么病毒,相信是做了取样后就放行了,总统也急着见他(主要为了做秀)。
而且这也是个伏笔,总统是一定会因为恐怖袭击受到伤害或下台的,否则男主怎么担负重任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呢?
这八集就是一个小白的成长历程,很真实,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是救世英雄的,哪里那么多杰克鲍尔,打不死的小强,料事如神。
这个杰克一开始就是个小白,会犯错,傻乎乎的,喜欢白富美。
编剧还加入了很多冲突系,多个故事线,都是为后面做伏笔的,无人机神射手未来也会是男主重要的帮手,甚至可能成为真正的飞行员,和男主一样嫉恶如仇,有英雄情节。
这年头的豆瓣讨论区真的是和u2b有一拼,动不动就冒出来两种人:一种是无论什么类型片都给你来一句“情节老套”显示自己阅片无数的装逼犯,一种是“这片难看至极”然后阴阳怪气攻击说好看的人的psychopath。
看片是为了娱乐,要这么较劲都去看新闻联播好了,何必来豆瓣抬高自己的逼格。
还有一种更奇葩的,喜欢到处问人“这片好看在哪?
”请问你是找抽吗?
自己看不明白,别人给你一说你还就能想明白了?
Jack Ryan给我的印象是好过预期的(虽然我也不太知道预期的是怎样,反正看过碟中谍6之后是彻底被恶心到了,所以期待值应该不会太高),无论人设、故事还是镜头语言都结合了很多警匪/谍战影视的优点,如The Wire、Bourne's Identity等等。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模糊了正反派之间的界限的作品;像剧中的土耳其皮条客Tony对Ryan说的:“你不喜欢我,因为你觉得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但是,如果我生长在一个像辛辛那提那样的城市,那么我很有可能也是个好人。
” Mouso和弟弟Ali本来只是两个普通的黎巴嫩儿童,是美军的轰炸让他们家破人亡,小小年纪就进入system,长大后又因为穆斯林的身份受到各种歧视,即使Mouso拿到经济学学位也找不到工作,最终在监狱里成为极端分子(亚马逊花絮介绍说,关Mouso的那座监狱是以关押伊斯兰极端分子闻名的,而且已经radified的囚犯很擅长给那些原本温和的穆斯林洗脑),留长胡须。
Mouso的儿子Samir在被告知妈妈的死讯后,一度也加入父亲的组织,拿着机关枪向天空一通乱射;但是他最后脱离了这个环境,来到美国和母亲团聚,所以Greer认为他还有希望。
人之初,性非善非恶,但肯定不是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发誓要成为残杀无辜生命的恐怖分子的,这些都由后天的教养而决定。
让一个无助弱小的生命长期处于绝望之中,长大后他自然也就会无视其他的生命。
假如中东地区一直没有和平,人们得不到生活必需的资源,那么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也只能走上极端化的道路。
说完喜欢的地方,接下来说说本剧的败笔。
最明显的自然就是女医生的选角了。
我觉得抛开高矮胖瘦不说,这演员的表演相当生硬,言谈举止完全没有一名医生的权威性,而且每次看到她整过的鼻子我就出戏。
既然一定要给Ryan安排一个炮友为何不直接安排法国女警长,不难看而且还有共同语言,最关键是不会因为他工作的性质质疑他为何撒谎。
然后那个小儿子Samir也很讨厌,不跟着妈妈走就算了,还要检举揭发打报告。
最奇怪的是用游戏机和姐姐聊天,聊到一半父亲进来了,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把机子抱着或者藏在被子下面,而他竟然放在背后,摆明了是想让父亲发现(然后这个当爹的也是手贱,没见过BlackBerry还是怎的,还一定要打开看一眼)。
另外最后一集,Ryan追Mousa和他同伙到地铁轨道,Ryan在明处,那俩在暗处,两枪齐发居然都没把他打死,真是够菜的。
列车来的时候,同伴脑袋进水,居然主动跳轨身亡(然后列车没事一样进站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结局也算是设计得很聪明,美国有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都会屏蔽周围的手机信号防炸弹,而这帮恐怖分子恰好就选择了这个时机想引爆小核弹。
最后Mouso被Ryan打死了,前几集Ali也被Ryan打死了,接下去就看遗孀Hanin会不会主动选择Ryan?
毕竟跟那个医生看来是希望不大。
总之看完后对此种类型的片子又重新有了好感,希望下一季love interest能选个好点的。
还有就是:别看豆瓣讨论区。
以上。
一口气看完了,人物角色很立体,即使是kbfz的头目,你也不会太恨他。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苏莱曼曾经也只是难民,自己的家在一个一家其乐融融将要吃午饭时被炸,只剩他和弟弟活下来,被迫逃到法国。
他也想努力融入其中找到好工作,然而大家看到他的居住地(穆斯林居住区),民族,就带上有色眼镜,不给他任何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大家都带着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哪怕你的国籍已经是法国,但你始终得不到承认,得不到尊重和公平对待,人的心理怎么会平衡?
苏莱曼的弟弟喜欢画画,本想与世无争,但也被迫卷入这场战争,即使兄弟情深,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在叙利亚帮杰克找人的东尼亚曼说的一段话很真实:地理位置决定命运。
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在自己的国家随时不保、可能会随时被炸死的境遇下,弱肉强食,想要活下来,活得好,当一个好人或许连命都保不住,这时候还有多少人去谈论道德?
当种族成为大家分辨敌我的时候,就已经为矛盾和战争埋下了隐患。
PS:里面阿拉伯国家的生活场景挺真实的,在两个阿拉伯国家呆过两年,剧中是在叙利亚和黎巴嫩都有剧情,里面阿拉伯人的生活场景、饮食、街道、问好都是一样的,很有亲切感,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日子。
阿拉伯民族是个很奇特的民族,无论哪个阿拉伯国家,人们的生活饮食都大同小异,这很难得,要知道我们南北生活差异就很大啊,而他们二十三个国家,地理位置不同,生活习惯却如此相似。
看过所有Tom Clancy自己写的小说,也算是Jack Ryan的粉。
虽然一开始觉得剧集没有忠于原著,略显拖沓。
但是越往后看越入迷,情节开始紧凑起来。
最后Jack朝天开枪惊跑地铁人群,然后一枪毙掉Suleiman的场景让我不由自主地挥起拳头,好样的!
另外很郁闷的一点,James Greer凭什么成了伊斯兰教徒?
圣母,坑爹,降智,应有尽有
说好的考研期间不看美剧的,还是忍不住看了开头第一集,然后就忍不住花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全部看完了,我完了!
就很普通和常规的特工谍战剧…最后一集简直了,美国医院是中东人开的吗?像在自己家一样,横冲直撞,无所畏惧,随心所欲,众所周知,医院像个迷宫,不迷路都不错了,第一次去,就能想去哪就能走到哪?美国地铁站也是中东人开的?逃跑路线整得门清儿。从来没有仔细了解过,但是因为各种剧和电影,就很害怕中东人。但是感觉美国人也不应该过去人家中东吧,手伸太长了吧,多管闲事。但是中东人又去美国,欧洲当人肉炸弹。这…冤冤相报何时了…不懂,反正和平真好。
美国偶像剧
原以为无人机飞行员是在做伏笔,结果除了天降正义,美化美军之外全是废戏。
中规中矩的谍战剧 还算是吸引人的
稀散
泡澡专享,虽然剧情有点老套,但是为给恐怖分子boss也能立一个侧面描写和前身后世点个赞,加一星吧。
分析师出外勤真的不行啊,全靠老油子带。法国女警很出彩,法国警察很废。故事讲的不错,3段床戏有点多余啊。。。
比较腻烦米帝的反恐战争,主角演得还不错,剧情马马虎虎
绿教全家爆炸,真是一点儿都没说错。今年看的正剧里最喜欢的一部,男主虽然长了一张喜剧脸,但是演得真的很好,感觉续个三季毫无压力。
剧情太生硬不好看
3.5 再试试下一季
主角光环太重!整个中情局会议室里几乎都是老年人,和他年纪相仿的没他高没他帅。从第二集起就开始描述主角多么多么聪明,其他人几乎没有智商… 永远主角第一个发现罪犯,永远主角一人和罪犯单打独斗,主角永远不死。。。好弱的剧,只能当爆米花消遣
对男主颜值不喜,英俊得有点别扭。
第一部主题比第二部强,就是坏老大死得太容易,没惊喜。
前中篇来说中规中矩,结局还有好多吐槽点,最后也是依靠主角光环轻松解决大boss,前篇主角还把大反派比做本拉登的人物,结果发展的那么脑残。还凑活的小短电视剧,但真的不配高分。
有很多出色的細節,對中東的描繪是下了點工夫的,拼在一起的效果整體不錯,但有些地方非常突兀。
一开始代入感还是差了点,之后慢慢渐入佳境。对于恐怖分子的刻画还不错,只是最后他要亲自上阵有些不可思议,女主的存在也很鸡肋,间谍不需要甜甜的爱。
美国创造和臆想敌人的能力举世无双。